肩手综合征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肩周炎或冻结肩。
它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认识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无法抬高手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
在医学上,肩手综合征又可分为炎性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2. 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学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等专业手段,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最终实现功能的恢复。
3. 康复护理学的方法在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功能训练、按摩、牵引、针灸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松弛和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姿势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的护理方法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意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指导,同时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境。
在以上的文章中,我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和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肩手综合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为你的学习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护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功能训练等,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调整。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病因
三、长期患侧肢体输液时液体渗漏至
皮下组织,引起水肿;
四、患侧“忽略症”,致意外损伤导致水
肿。
康复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康复护 理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理疗、按摩、患肢 护理、皮肤护理、心理疏导等。
一、患侧屈肌痉挛模式,肘、腕关节被迫 处于屈曲位,由于手上的大部分静脉及淋
的运动,以利于患肢的静脉回流。
主动运动
让患者上肢保持上举,并结合有主动功
能的肌冲治疗
低频电治疗
心理干预
由于上肢功能对日常牛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 肩手综合征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在与患者 的交流中,根据不同患者心理,进行个性化的护 理,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以赢得患者信任;其 次,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原理、预后情况,尽可能讲清各种正确肢体摆放 的原理及重要性,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主动训练 的作用等知识;使患者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护理 和训练,绝大多数可恢复。
3.为避免病人翻回平躺,可于背后垫一毛巾 卷或垫三角垫。
正确轮椅摆位:
股摆 可 双 着正 户 脚 力, 握 平 相头 于 放 同看 大 于 。前 腿 踏 方中板 ,间上 两,, 边身双 屁体手
侧 观 面 : 注 意 身 体 坐 直
二、对患侧各关节的过度牵拉,如肩、肘、 腕关节不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致使 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引起无菌性炎 症,出现水肿和疼痛; 护理:告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切勿过度牵拉 患侧关节。如出现水肿或疼痛时及时用冷 敷法处理。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Ⅰ期:
☆ 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痛,出现发红、皮温升高等血管 运动性反应。
肩手综合征

治疗
1、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2、向心性加压缠绕 3、主动运动 4、被动运动 5、理疗:冷热疗法、冰疗、磁疗 6、药物治疗
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腕关节背屈, 手指伸直并外 展, 仰卧位, 患者肩甲骨下垫枕, 使其处于前伸位;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 且掌心向健侧 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 患者上肢伸直, 肩胛骨 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 曲.
第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 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水肿和疼痛可完全 消失,但关节活动度则永久丧失。
诊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6年)制定标准:脑 卒中患者患手部疼痛,皮肤潮湿、发凉、发 紫,伴肩、肘、腕关节活动受限,掌指关节 局部无外伤、感染等。经X线及其它相关检查 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关所致的疼 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者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 激(TENS)、超声、生物反馈、 针灸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 皮质类固醇激素 二甲硫氧化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预防
良姿位的摆放:要求任何体位时都应避免腕关节 的屈曲,保证腕关节尽可能处于背伸位。 ①仰卧位:患侧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 ②患侧在下卧位时:使患侧上肢前伸,掌心 向上腕关节轻度背伸 ③健侧卧位:胸前放一个软枕,患侧上肢放 在上面,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的背伸 ④坐位:无论是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都始 终保持患侧上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在臂下放 置一个软枕,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侧上 肢悬垂于轮椅外。
肩手综合症
概述
肩手综合征(RSD)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 不良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 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 动功能受限制。 是中风后病人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2.5%,常在卒中后1至3月内发生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予以治疗, 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 失。因此,应对肩手综合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及早治疗。
肩手综合征 ppt课件

3.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检查时患者的反应有: a.正常; b.消失; c.减低或减退;
ppt课件
15
4.疼痛评定 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口述分级评分法 3)数字评分法 4)疼痛图
ppt课件
16
(七)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 1.止痛:放松类手法、关节活动等多种方式
阻滞时患者平卧肩下垫一薄枕取颈枀度后仰卧位在环状软骨平面摸清第6颈椎横突术者用二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拨向外侧同时避开了颈内动静脉用7号针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进针触及第六颈椎横突将针后退0305cm回抽无血注入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均含肾上腺素10ml药液可借弥散作用阻滞星状神经节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甘肃中医药大学 杨佳丽
阻滞时患者平卧,肩下垫一薄枕取颈极度后仰卧位,在环状软 骨平面摸清第6颈椎横突,术者用二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拨向外侧, 同时避开了颈内动静脉,用7号针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进针,触 及第六颈椎横突,将针后退0.3-0.5cm,回抽无血,注入0.25%布 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均含肾上腺素10mL),药液可借弥散作用 阻滞星状神经节。注药后同侧出现霍纳综合症(眼睑下垂,瞳孔 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或胸壁无汗或少汗)和手指温度增高, 说明阻滞有效。
肘关节与前臂: 屈曲0-135° ~150° 旋前0-80° ~90°
腕关节: 背伸0-30° ~60° 桡偏 0-25° ~30°
过度伸直0° -10° 旋后0-80° ~90°
掌屈0-50° ~60° 尺偏 0-30° ~40°
ppt课件
13
2.肌力评定 0级完全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有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可以在床上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重力 作用肢体抬不起来。 3级可抬起肢体但不能抵抗外力, 4级可抵抗较弱的外力。 5级正常人的肌力。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2.意外损伤 患手可能被卷入轮椅的轮子,这些损伤都
会导致手的水肿。
精品文档
3.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 治疗师可能在无意之中使患者的肩/肘/手
做过度活动造成关节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引起无菌性炎症,出现水肿和疼痛。(治 疗师应注意避免活动过猛及超过正常范 围,) 4.输液时的液体渗漏。
精品文档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 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 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 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 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 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 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 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 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 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精品文档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突发出现的肩疼痛
手疼痛肿胀的继发性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的12%、60岁以上老人居
多
。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康复,不予治疗,将
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经康复治疗愈后效果慢
而且差。
精品文档
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 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到运动中枢 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 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 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织营养障碍,产生 局部组。从而出现水肿、疼痛,疼痛刺激 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 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 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
精品文档
降低神经张力患侧负重
患者座位,头转向患 侧,健手协助患侧肘 关节使其伸展。腕关 节伸展,患手放在臀 部水平外侧,让躯体 向患侧倾斜。
肩手综合征

5、祖国医学
(1)中药
①口服中药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气滞津停,痰瘀
互结,闭阻脉络。中药治疗以祛风除湿、补肝益肾、疏经 活络、益气活血方法为主。
②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因为热能使皮肤
腠理疏松,药物能更加有效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深入肌表 腠理、脏腑,通过药物和温热的双重作用,达到活血化癖、 调和气血、通脉止痛的疗效。并且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 的刺激。
•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Tepperman等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准: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 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 的SHS。
•
此外,“肩一手泵”机制受损、肩关节正常结构功能改变所致
的局部损伤、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外力不正确的牵拉等亦
是重要原因。
诊断
• 目前对脑卒中后SHS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 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 需要进行彻底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精神评定。
• 经交感神经阻滞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 虑交感神经切除术,包括药物性切除(主要方法 是用6%碳酸和50%乙醇,促使神经变性,中断交 感神经冲动)和手术切除。
4、口服药物治疗
• ①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②钙通道拮抗剂 • ③兴奋性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和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兴奋剂 • ④其他 主要包括α-神经节阻滞剂、抗惊厥
周围性损伤、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2024年肩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等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患肢,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睡眠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 肢功能的恢复
检查患者的肩关节和手部的 肿胀、压痛、关节积液等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 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疼痛
程度等
影像学检查
X光片:观察肩关节和手部骨骼结 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等病 变
MRI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CT扫描: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织 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
肩关节退行性改 变:如关节软骨 磨损、关节囊松 弛等
肩关节周围肌肉、 肌腱、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如肩袖损 伤、肱二头肌长头 肌腱炎等
诊断标准
肩手综合征的症状:肩部疼痛、 手部麻木、无力等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检查、 MRI检查等
诊断标准:符合肩手综合征的 症状和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手术治疗等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 肩部疼痛、麻木、 无力等症状
了解患者是否有 颈椎病、肩周炎 等疾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 长期低头、长时 间使用电脑等不 良生活习惯
询问患者是否有 外伤史,如摔倒、 撞击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手部感觉和运动 功能,包括触觉、温度觉、 痛觉、肌力等
观察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 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 转等
超声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情分期
• Ⅱ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 受限症状持续或减轻,手及上肢皮肤变薄, 皮肤温度降低;手部期
• Ⅲ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 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 形;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
• ※有些不典型的形式也可只表现为其中的某 一期或受累的肢体远端或近端的某一部分。
•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X 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改变。后期患手肿胀 消失,手呈典型的屈曲畸形,手掌变平, 鱼际萎缩,手的运动功能永远丧失。
★这种现象常由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对 手关节过度牵拉以及意外损伤等原因所致。
诊断标准
• 目前脑卒中后SHS的诊断尚没有金标准,也缺 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 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引用较多的 是Tepperman等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 准,标准如下: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诊断标准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 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 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 SHS。
病情分期
• 肩手综合征按照病情演变分为三期:
Ⅰ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 腕 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 曲位,且 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手部肿 胀,皮肤潮 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 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 加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⑹冷热水交替法
⑺气波治疗:针对患者患侧上肢及手部肿胀 情况可进行气波压力治疗。 ⑻其他: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口服强的松 综上所述:做好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在脑血管病 康 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康 复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 谢 大 家!
发病机制
•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其实尚不明确,但 目前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影响到运动中枢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 管运动神经麻痹,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 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 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水肿、 疼痛,疼痛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 脊髓,引发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 激,造成血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从 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上述临床表现。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肩手综合征多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症 状为突然发生的手部肿痛,水肿以手背明 显,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 但通常止于患侧手腕部。手的颜色也出现 异常,呈粉红色或淡紫色,下垂时更明显, 肿胀的手触诊时有温热感。患手指甲较健 侧变白或无光泽,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 受限。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⑴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放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⑵针灸疗法:取阿是穴、天泉、尺泽、臂中、 内关、付兔、三阴交、太冲等,1次/天,10 次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⑶向心性压迫性缠绕法 方法:通常是用直径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 近端缠绕手指,缠绕开始于指甲处,并做 一个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向近端缠绕至 手指根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 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每 个手指都缠绕一遍,最后缠手掌。 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易学。
肩手综合征的诊治
• • • • • •
肩手综合征的概述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病情分期 发病机制 预防及康复治疗
概述
•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 现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 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如不给予适当 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因 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 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⑷冰水疗法 方法是:冰与水按2:1混合后放在容器内, 将患者的手浸泡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 的间 隔,治疗师的手一同浸入,以确定浸 泡的耐受时间。
SHS的预防及治疗
⑸运用上翘夹板治疗: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 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伸位,以 利于静脉回流,并防止腕关节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