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第【1】篇〗《芦花鞋》说课稿一、说教材《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以做芦花鞋——卖芦花鞋——送芦花鞋为线索,表现了青铜的勤劳懂事、淳朴善良。

课文用空行的形式安排内容,提示学生将课文内容分为几部分来理解把握,也是前面利用小标题的方法读长文章的延伸。

教学时,一是提示观察文章的编排特点,发现空行的提示,二是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中体会主人公的人物品质,三是引导入境悟情,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意犹未尽的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学能力的平台。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不仅能互通有无,更可以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

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疑惑,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拓展能力。

学习一篇课文,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固然重要,碰撞思想的火花更加必不可少。

我采用探究学习法,将故事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课外的延伸阅读、观察了解,感受生活中的善良淳朴。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作家曹文轩及《青铜葵花》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一来拓展学生的课外了解,激发课下延伸阅读的兴趣;二来奠定对本课主人公的初步认识,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及朗读情况。

指导正音。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芦花鞋》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芦花鞋》说课稿教学设计

《芦花鞋》说课稿一、说教材《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说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板书课题:芦花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买芦花鞋芦花鞋卖光了最后一双芦花鞋)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画出相关语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芦花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芦花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芦花鞋》一. 教材分析《芦花鞋》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小明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帮助邻居老奶奶卖掉滞销的芦花鞋,不畏严寒、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感动了路人,帮助老奶奶解决了困境。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了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故事的情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深入了解到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同时,他们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成语、修辞手法等有一定的掌握,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领悟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难点:对一些成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推理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冬天的印象,引出课文《芦花鞋》。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学生进行笔记。

4.分析故事情节: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推理出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20课 芦花鞋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20课 芦花鞋 说课稿

《芦花鞋》说课稿一、说教材《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说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板书课题:芦花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买芦花鞋芦花鞋卖光了最后一双芦花鞋)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画出相关语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第1篇】《芦花鞋》说课稿一、说教材《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说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板书课题:芦花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买芦花鞋芦花鞋卖光了最后一双芦花鞋)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2020年春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稿(2020年春季)

《芦花鞋》说课稿一、说教材《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说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板书课题:芦花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买芦花鞋芦花鞋卖光了最后一双芦花鞋)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画出相关语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 课《芦花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芦花鞋》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日本军官要求一个中国老人为他制作一千双芦花鞋,而老人和他的孙子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付出了很多努力。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成语不太理解,需要通过教学帮助她们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所展现的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成语。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所展现的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历史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所展现的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生词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成语,学生跟读并加以理解。

5.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阅读理解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芦花鞋说课【第1篇】芦花鞋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篇课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课文内容清新动人,动人心弦。

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教案结合自读课文的特点,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注重对概括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注重对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习自主性的探究,组织学生围绕印象最深的内容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语句畅谈感受。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提高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了解《青铜葵花》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准备:搜集曹文轩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芦花鞋。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鞋吗?2.过渡:这就是芦花鞋。

它有着一段美好的故事。

那感人的情节,那纯真的情感,久久萦绕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间。

相信读了这个故事,你将会爱上芦花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未见过芦花鞋,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为深入读文奠定感情基调。

二、自主读文,梳理内容1.这篇课文很长,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

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一看:每部分之间是怎样隔开的?(用空行的方式)2.请默读课文,想一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测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搓绳葵花祈求遗憾污迹雪屑(2)重点强调:“搓”是平舌音;“祈”的读音为qí,不读qǐ;“屑”的读音为xiè,不读xuè。

(3)开火车读词语。

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每一部分的内容,试着列出小标题。

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能根据段落大意列出小标题即可,不要求统一标题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先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再用一个短语来列出小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花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说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板书课题:芦花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
(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买芦花鞋芦花鞋卖光了最后一双芦花鞋)
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

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生自读,师巡视。

4.读第二部分,你觉得青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吃苦的人)你从哪儿体会到?
你从这些词语感到青铜是个能吃苦的人?(坚持、一定、更会)你认为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的作用)具体来说?
你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吗?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小结:阅读长文章时,边读边想,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就能拉近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5. 从三四部分青铜卖鞋的过程中,你又从哪儿体会出青铜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读读这些语句,你读出了什么?(过路的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尽管,看出了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欢,青铜又是怎么做的?
从青铜的做法中,你想给他说些什么?
(四)总结归纳,读写训练。

1.同学们,青铜葵花生活在一个苦难的年代,但苦难并不是那个时代特有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

曹文轩叔叔在封底写道:
出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
才有的。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齐读)合上书本,想想自己,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交流。

老师希望这朵朵葵花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驱散生活中的潮湿和阴霾,让好书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2.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出示:他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根据自己对青铜的了解,把课文的结尾,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五)阅读延伸,推荐系列书目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青铜葵花的世界,在美的世界里与作家曹文轩有了一个美丽的约会。

2.曹文轩先生的作品情节美,人性美,语言也美,他把这一系列歌颂美的作品称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出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根鸟》《细米》《狗牙雨》《野风车》《红瓦黑瓦》《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3.让我们带着向往与追求继续走进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中,走进真善美的世界中!
(六)板书设计
20芦花鞋
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芦花鞋卖光了
最后一双芦花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