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罐区消防设计专篇
火力发电厂脱硝工程氨水区储罐区消防系统设计

火力发电厂脱硝工程氨水区储罐区消防系统设计作者:张崔灿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01期摘要:我国大型火电厂采用氨水作为脱硝试剂越来越多,需要规范明确氨水危险等级,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设计技术规程》对氨水消防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火电厂氨水区脱硝消防设计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0 引言目前火力发电厂脱硝技术脱硝试剂有液氨法脱硝、氨水法脱硝、尿素法脱硝,由于液氨属于乙类危险类别,属于重大危险源,储存起来危险性较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厂选用氨水法脱硝。
氨水区氨水储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宜安丙类液体。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8.1.4中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内的储罐应设移动水枪或固定水冷却设施。
但规范并没有规定喷淋水强度。
所以为配合越来越多的电厂改造需要完善消防规范。
1 氨水的特性氨水(NH₃[aq])常称为氢氧化铵,指氨气的水溶液,有强烈刺鼻气味,具弱碱性。
氨水中,氨气分子发生微弱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及铵根离子。
1M氨水的pH值为11.63,大约有0.42%的NH₃变为NH4⁺。
氨水是实验室中氨的常用来源。
它可与含铜(II)离子的溶液作用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物,也可用于配置银氨溶液等分析化学试剂。
2 氨水区消防系统设计标准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8.1.4中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内的储罐应设移动水枪或固定水冷却设施。
没有明确什么固定水冷却设施及强度。
只能参考液氨区消防系统标准进行设计。
液氨区域水喷雾系统的水量计算主要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8.10.4规定,全压力式及半冷冻式液化烃储罐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用水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应小于9.00L/min·m 2,3 火电厂氨水脱硝工程工艺流程氨区指的是氨水卸料泵、氨水储罐、氨水计量/输送泵等;液氨被稀释制备成浓度为 20%的氨水。
王祥第五章液氨贮罐区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液氨贮罐区总平面布置5.1 储罐区平面设计要求5.1.1工厂总平面设计法规要求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第4.2.1条“工厂总平面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
”所以:罐区应该布置在工厂的西北侧。
第4.2.7条“汽车装卸设施、液化烃灌装站及各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出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
”所以:将汽车装卸台设计在环形消防道外侧靠围墙和西北方向出口处,不设独立围墙。
5.1.2 设计实际情况本文的设计为60000m3液氨贮罐区的安全设计。
该罐区位于某城市边缘某大型化工厂的西北角,地势平坦且视野开阔,其周围无居民区。
该地区常年风向为东南风。
整个罐区包括贮罐、泵站及配套的给排水、供电、消防、污水排放等公用设施。
贮罐区内有六台大型液氨贮罐,容积均为10000m3。
因设计要求只为贮罐区的安全设计,且贮罐区位于大型化工厂中,故不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设计要求,仅考虑贮罐的布置,防火堤的设置,消防措施的设计等方面。
5.2 贮罐的布置5.2.1 贮罐布置法规要求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第 6.2.6条“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m3”所以:本次设计中总容积为60000m3符合要求。
第6.2.7条“罐组内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2个;单罐容积小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6个;但单罐容积均小于100 0m3储罐以及丙B类液体储罐的个数不受此限。
”所以:本次设计中六个单罐10000m3符合要求。
第4.3.5条“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
浅谈液氨罐区的布置

浅谈液氨罐区的布置摘要:本文介绍国内某项目中的液氨罐区,简单介绍了其工艺路线,并介绍了相关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设计的情况。
关键词:氨压缩机卸车液氨储罐防火堤沉降引言:液氨是一种重要的制冷剂和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
在GB 50160-2008(2018版)中虽把液氨的火灾危险类别定义为乙A类,但在具体设计要求中规范几乎把它等同于液化烃,可见其的危险性还是挺高的。
液氨的爆炸上限为27.4%,下限为15.7%,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辨识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进行分级,本项目的液氨罐区构成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工艺简介本项目的液氨罐区是为厂区的配套原料罐区。
液氨是外购的,通过槽车运输到液氨装卸区域。
槽车通过液氨装卸臂与液氨储罐相连。
液氨储罐中的气氨经过氨压缩机压缩增压后送到槽车中,槽车中的液氨在压力作用下输送至液氨储罐。
储罐中的液氨通过泵送至用户点(热电装置)。
装卸臂液氨出口设有流量计及紧急切断阀,液氨总管设有温度计、压力表,进出储罐设有紧急切断阀。
导淋液体均密闭排放。
液氨储罐设有压力表及压力报警信号、设备液位计、雷达液位计、温度报警、双道安全阀。
同时相关管道上设置安全阀,所有工艺管线均采用双道氨用截止阀。
整个储存系统包括2台液氨储罐、1台卸车臂、2台压缩机、1台水封槽、1台氨水地下槽及1台氨水泵、2台液氨输送泵。
1.1液氨储罐本项目液氨用于热电装置的尾气处理,根据脱硫和脱硝对液氨的需求量,液氨的消耗量为1.0t/h(脱硫:0.85t/h+脱硝:0.15t/h)。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规定以公路运输形式运输原料,其存储时间按10~15天计,本项目选用10天。
液氨密度0.614g/cm3,填装系数0.85(GB50160规定要求不超过0.9),计算需要总约460m3,选用2台230 m3的液氨卧式储罐。
液氨储罐设计分析

液氨储罐设计分析
液氨储罐是专门用于储存液态氨的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氨气
储存和供应。
设计一个合适的液氨储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安全措施等。
首先,材料选择是设计液氨储罐的一个关键因素。
液氨具有很强的腐
蚀性,需要选择防腐材料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和
碳钢是常用的材料。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价格较高;碳钢价
格较低,但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能力。
其次,结构设计是储罐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储罐的结构设计应该
考虑到储罐容量和存放位置,以确保储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液氨
储罐结构有立式储罐和卧式储罐两种。
立式储罐通常占用空间较小,适用
于有限的场地;而卧式储罐通常容量较大,占用空间较大,适用于较大的
场地。
此外,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储罐的支撑结构、密封性能和排污系统等。
最后,为了保证储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储罐应采用双层结构,以防止液氨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其次,储罐
应配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及时检测并防范潜在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配备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止储罐火灾发生。
同时,储罐
的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设计一个合适的液氨储罐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安全
措施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优化设计,储罐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中的
氨气储存和供应需求,并确保在储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液氨储罐布置和管道安全设计

第49卷第10期辽宁化工Vol.49, No.10 2020 年 1Q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ctober,2020液氨诸罐布置和管道安全设计黄丽(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4)摘要:对液氨储罐的布置、输送液氨管道及其元件的选用与安全设置进行了扼要概述=关键词:液氨;设置;安全中图分类号:TQ0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935 ( 2020) 10-1309-02液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不仅是塚素等化 学肥料的重要原料,而且还可用做其他领域,如医 药和农药等领域甚至是国防领域。
由于液氨属于有 毒、易燃、易爆介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近几年发生了数起 液氨泄漏、中毒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文就液氨罐区的工艺及管道的安全设计相关内容 进行论述。
1液氨储存方式…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通过加压 或冷却得到液态氨,即将其液化。
其储存一般采用 压缩、低温或用两者结合的方法,其中低压降温、常压低温和中压常温是国内常用的储存方式。
1.1低压降温储存这种方法是采用冷冻系统将液态氨适当降低温 度以获得相应较低的储存压力。
1.2常压低温储存该方法是将液态氨采用冷冻系统降温到其沸点 以下,将液态氨对应的气相压力控制在和大气压相 同或接近,这样就可以使用常压方式进行储存。
1.3中压常温储存液氨的中压常温储存也被视为全压力储存,这 种方法是采用压力式容器进行储存,设计压力为 2.07 MPa,设计温度为50 I,操作温度与环境温度 相同或接近,所以为常温储存。
2液氨储罐的设备布置1212.1防火距离的确定通常依据GB501f)0—2008(2018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液氨储罐之间 的防火距离应与液化烃储罐要求相同。
液氨消防安全要求

液氨消防安全要求液氨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制造化学品和肥料等领域,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和热传导性能。
然而,液氨也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气体,因为它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液氨也是一种极易燃物质,一旦着火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
因此,在液氨的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液氨消防安全要求,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液氨存储要求液氨存储区应有明确的标识,清晰标明“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警示标志。
液氨储罐应当符合GB50128-2016《地下液化气储罐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安全措施防止漏气和爆炸。
液氨储罐应设置放气阀、爆破片等装置,以防止罐内气体超压。
储罐应设有适量的消防设备和应急安全设施,以备突发情况。
应根据液氨储存量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对液氨的危险性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液氨运输要求液氨运输车辆和管道应采用防爆和防漏技术,并配备泄压阀、防滑装置和消防设施等安全设备。
车辆应定期检查,保证安全操作和运输。
液氨运输时应注意避开火源、易碰撞或危险区域,通过燃气检测仪开展空气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液氨进出门禁应有防爆安全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运输区域。
3.液氨使用要求在液氨使用前,应对液氨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液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减小气体浓度,避免气体泄漏或大面积泄漏。
液氨容器应设置在固定位置,尽量避免移动或倾斜。
液氨使用区域应设有消防设施、泄露管道收集系统和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以备突发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重视安全,避免因人为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结语:液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因此,在液氨的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液氨消防安全要求。
只有加强对液氨的安全管理,合理使用安全防范措施,我们才能确保液氨的安全性,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液氨储罐设计规范

液氨储罐设计规范液氨储罐设计规范液氨储罐设计是液氨储存和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影响着液氨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液氨储罐的设计规范要点:1. 储罐选址和场地设计储罐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火源,具备足够的通风和排放条件,以便在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散发液氨气体。
场地设计应考虑防火、排水、排气等因素,并满足储罐的支撑和固定要求。
2. 结构和材料选择液氨储罐结构可以采用球形或圆柱形,球形结构可减少材料用量。
而球形结构中的支撑腿应采用独立支撑方式,以减少热应力。
储罐材料选择应考虑其抗压强度、抗腐蚀性和低温性能。
3. 安全阀与泄漏防护储罐应配置安全阀和泄漏防护装置,以防止储罐内部压力过高和泄漏事故。
安全阀应根据储罐的设计压力和容积进行选择,并在每年定期检测和校准。
泄漏防护装置包括泄漏报警器、止回阀、堤坝和防喷器等。
4. 异常情况处理液氨储罐设计应考虑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包括火灾、地震、泄漏和爆炸等。
储罐应配置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以及应急处理预案和逃生通道。
5. 操作和维护要求液氨储罐的操作和维护应符合相应的规范。
操作人员应接受培训,了解储罐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
储罐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应包括液位、压力、温度和防腐等方面的监测与维护。
6. 泄漏应急预案液氨储罐设计应制定相应的泄漏应急预案,包括报警、疏散、应急处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应急预案应定期检查和演练,以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总之,液氨储罐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和严格执行对保障液氨安全运输和使用至关重要。
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以减少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和环境的安全。
40000m³液氨储罐区安全设计123

1.设计参数1.设计温度:液氨储罐通常置于室外,馆内液氨的温度和压力直接受到大气温度的影响,在夏季液氨储罐经太阳暴晒,液氨温度可达50℃,随着气温的变化,储罐的操作压力也在不断变化。
取液氨储罐的设计温度为50℃。
2.设计压力: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查得50℃蒸汽压为2032.5kpa,可以判断设计的容器为储存内压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盛装液化气体无保冷设施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应不低于液化气50℃时的饱和蒸汽压力,可取液氨容器的设计压力为2.16 Mpa,属于中压容器。
而且查得当容器上装有安全阀时,取1.05~1.3倍的最高工作压力作为设计压力;所以取2.16 Mpa的压力合适。
papa<≤属于中压容器。
6.0Mp10M3.腐蚀速率:碳钢对液氨有良好的耐蚀性腐蚀率在0.1㎜/年以下。
4.液氨物化及危险特性分析液氨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点-33.35℃,自燃点651.11℃,蒸汽压1013.08kPa(25.7℃)。
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液氨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
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
水溶液呈碱性。
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 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5.储罐的选材、型号、安装方式的设计1.选材:纯液氨腐蚀性小,储罐可选用一般刚才,但由于压力较大,可以考虑20R和16MnR这两种钢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库装置消防专篇编制:校核:审核:1 设计原则、依据及规范1.1 设计原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防火规范及规定,搞好本项目的防火设计。
充分利用装置所在地域现有的消防设施,尽量节约投资。
1.2 设计依据1.2.1 设计合同。
1.2.2 **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1.3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规定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3.2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30号令)1.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3.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3号)1.3.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04】2号)1.3.8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办字【2005】48号)1.4 设计中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12)《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1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14)《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15)《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1983)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18)《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002、2004年修改单)19)《安全标志》(GB2894-1996)2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2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2)《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2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24)《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LD84-1995)25)《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1992)26)《化工企业气体防护站工作和装备标准》(HG/T23004-1992)27)《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28)《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20549-1998)29)《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0507-2000)30)《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31)《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32)《仪表供气设计规定》(HG/T 20510-2000)33)《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 20511-2000)34)《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2-2000)35)《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36)《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HG/T 20514-2000)3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38)《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HG/T23001-1992)39)《工艺流程用压缩机安全要求》(JB8935-1999)4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4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3)《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局部修订)44)《安全色》(GB2893-2001)45) 《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2005)46)《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1998)47)《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48)《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1-2005)49)《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HG20546.2-1992)2 工程概况2.1 工厂产品方案及设计生产能力2.1.1 产品方案本装置用于液氨的储存。
2.1.2 设计生产能力罐区内液氨贮存能力:1#球罐:φ12300 PN=2.45Mpa VN=1000m32#球罐:φ12300 PN=2.45Mpa VN=1000m32.2 工艺流程简述本装置用于储存来自合成氨装置的液氨。
2.3 设计范围本设计承担装置界区内的消防设计。
2.4 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定类本装置的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定类如下表:表2-1 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定类和建筑物耐火等级表2.5 工厂位置及厂区周围消防设施的设置现状2.5.1 工厂位置本装置拟建在**厂区内。
2.5.2 厂区周围消防设施的设置现状据厂方提供的资料,装置附近现有一套消防水系统可供本装置利用,供水能力可靠。
2.5.3 危险装置,设备布置时除满足防火、防爆的规范要求外,还需满足操作、检修、装卸所需的场地和通道。
本罐区设备与周边其他设施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防火间距的要求。
3 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3.1 工艺过程3.1.1 液氨的特征、用量和储量3.1.2 产品本装置的产品为液氨。
氨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如下表:表3-2 危险物料特性一览表3.1.2 工艺流程中物质反应的操作条件及危险性分析本生产界区内的主要生产介质为液氨,氨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能产生燃烧爆炸。
3.1.3 有火灾爆炸危险介质的设备安全控制及异常情况的紧急控制3.1.3.1 针对生产介质易燃易爆的特点,对于某些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控制参数采用了自动调节和自动报警系统,并设置有连锁控制装置,确保生产安全、可靠。
3.1.3.2 本装置对危险性较大的储罐设置了工艺报警及自动卸放等联锁装置,使整个装置能够在生产不正常或事故状态下实行紧急停车。
3.1.3.3 对关键设备卧式容器,进行优化设计,从工艺需要的角度及安全的要求,选用可靠的材料,做到设备本体的安全。
a) 对接触低温物料的设备选用耐低温的低温碳钢;b) 对无腐蚀或轻腐蚀的设备选用碳钢类材质或铸铁。
3.1.3.4 对生产中使用的有火灾爆炸危险介质的压力容器均设置压力、液位等检测仪表,并设计了超限报警设施和安全阀等安全泄压措施,安全阀排出的易燃、易爆气体均送厂区事故系统处理,以避免火灾、爆炸和污染。
3.2 总图3.2.1 总平面布置本装置的总平面布置考虑了以下安全原则:3.2.1.1 满足装置的安全施工、操作及维修;3.2.1.2 本装置与周边的建筑物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并在事故状态下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3.2.1.3 主要工艺设施间考虑足够的安全间距,以免一个区域发生事故而影响其它区域,并考虑消防设施运用的可能性;3.2.1.4 考虑火源与可能的易燃物释放源的安全间距,将任何事故仅限制在一个生产单元内并消除并发事故;3.2.1.5 保证设备的安全间距,以使当一个设备处于危险时而使其它设备仍可持续正常运转;3.2.1.6 危险物品应分类存放以限制事故扩大;3.2.1.7 事故时能保护重要设施如消防水系统、主控室、事故电源及有人停留的建筑;3.2.1.8 装置四周均有道路,满足消防的要求。
3.2.2 防火间距本装置内各生产单元间的间距及本装置与周边生产装置间的间距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请参见总平面布置图。
3.2.3 消防通道本装置设在厂区道路南面,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和检修车辆的通行。
3.3 构筑物防火3.3.1 根据生产、储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耐火等级、建筑材料,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3.3.2 本装置区生产设备均露天布置,有利于通风及防爆泄压,可避免可燃气体在建筑物内的积聚。
3.3.3 各建构筑物内设置完备的安全疏散及围护设施,如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防护栏、事故照明,这些设置完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3.4 排水本装置区几乎无污水,场地雨水排入厂区回收系统。
3.5 电气3.5.1 工程的供电负荷、电源数量及消防用电的可靠性本装置为连续生产,根据规范要求,供电负荷属二级。
电源由厂方根据现有变配电站情况提供,据厂方提供的基础资料表明,本装置的供电安全可靠。
3.5.2 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选型。
3.5.2.1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电力装置设置规范》(50058-92),本装置的设备大多数涉及易燃易爆物料,所以均要考虑防爆要求,本装置的爆炸危险区域属二区。
3.5.2.2 危险区域电气设备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电力装置设置规范》(50058-92)来确定。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和仪表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和控制仪表。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和控制仪表的级别和组别不低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3.5.2.3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所有电缆用阻燃电缆,且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3.5.2.4 敷设电气线路的管沟、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处采用非燃烧性材料严密堵塞。
3.5.2.5 腐蚀环境的电气设备根据环境类别按《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规定》HG/T20666-1999来选择相应的产品。
爆炸危险场所和腐蚀环境中的电气设备选用防爆兼防腐型。
3.5.2.6 电缆沟至电缆室,电缆室至配电室开关柜、电气盘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采取阻火封堵。
3.5.3 防雷及防静电措施3.5.3.1 本装置设备及管架的防雷设计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要求。
3.5.3.2 本装置采用避雷针、接地极等防雷。
3.5.3.3 本装置采用管道、设备接地极防止静电的产生,同时管道通过限速也可防止静电的产生。
3.5.3.4 全厂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等均应做防静电措施,电气防静电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有关设备,管道可连接在接地干线上以消除静电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