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措施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法-完整版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法-完整版___办公楼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的不断发展,安全技术防范已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
___需要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以加强机关防控,高效、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现状分析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多年,使用SYV-75-3同轴电缆传输信号,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实际使用需求。
原先建设的标清监控系统已经过时,出现紧急情况无法清晰还原事态真相。
因此,监控系统迫切需要改造。
三、需求分析原先建设的模拟监控系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视频清晰度不高,无法清晰还原事态真相。
2.部分设备老化严重,出现偏色、串扰、模糊甚至无图像的问题。
3.系统点位覆盖不足,存在监控盲区问题,无法调用对应录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方式:1.将整套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标清系统改造成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2.增加监控点位,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无死角、无盲区的覆盖。
四、系统前端设计重要的出入口、楼梯口、走廊、大院及重要通道内和地下室车库需要安装高清桶型摄像机、高清半球摄像机和高清网络球型摄像机。
五、系统架构设计整套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图像采集、高清传输、高清存储、高清解码显示、综合管理平台等模块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模块都必须达到高清要求。
网络摄像机作为视频采集设备,可提供标清、720P高清以及1080P高清图像的采集,通过网络线缆连接至接入交换机,实现前端接入。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优势在于它不仅解决了监控中“看得见”的问题,更满足了“看得清”的要求,提高了录像资料的可用性和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高清可视化依据,实现动态布防、全面控制、精确打击的目标,及时准确发现违章违法活动,调查收集证据,处置突发事件,提高整体监控系统的科技含量。
一种应用优势是高清监控可以呈现更清晰的监控画面,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监控场所,采用高清摄像机可以更清楚地呈现监控原貌。
这种技术可以对细节进行分辨,从录像资料中轻松找到与监控现场相关的人员。
【监控】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监控】监控系统改造方案一、背景与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监控系统在保障公共安全、企业管理和个人财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监控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图像清晰度下降、存储容量不足、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控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提高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现有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
二、改造目标本次监控系统改造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图像质量:通过更换高清摄像头和优化传输线路,确保监控画面清晰、流畅,能够准确捕捉细节。
2、增加存储容量:采用大容量存储设备,延长监控数据的保存时间,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进行回溯和查询。
3、提升系统稳定性:对监控设备和网络进行优化,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拓展功能应用:增加智能分析功能,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改造方案(一)设备更新1、摄像头选用高清数字摄像头,分辨率至少达到 1080P 以上,具备低照度、宽动态等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对于重要区域,可采用 4K 摄像头或全景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
2、存储设备采用网络存储设备(NAS)或存储区域网络(SAN),提供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储空间。
配置冗余硬盘,采用 RAID 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传输线路更换老化的网线和光纤,采用六类以上网线或单模光纤,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减少网络延迟和丢包率。
(二)软件升级1、监控管理平台升级现有监控管理平台,支持更多的设备接入和管理功能。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监控、查询和配置。
2、智能分析软件引入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分析软件,对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
支持与第三方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
(三)系统优化1、电源管理为监控设备配备稳定的电源供应,采用 UPS 不间断电源,防止突然断电造成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安全监控系统作为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性能,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老化,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当前安全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监测技术不断涌现,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方案目标1.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误报警率。
3.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
4.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方案内容1.设备升级改造(1)更换老旧的监控设备,采用高性能的监控设备,提高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稳定性。
(2)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多参数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2.系统集成与优化(1)将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统一管理。
(2)优化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
3.远程控制与智能化管理(1)搭建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对生产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2)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监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提高预警能力。
4.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1)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和破坏。
(2)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四、实施步骤1.调研与评估:对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了解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制定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措施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 作,共同推动安全监控系统 的发展和创新。
拓展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领 域,为更多行业和场景提供 安全保障。
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 综合素质,为公司的长远发 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软件优化
对现有软件进行代码重构 和性能优化,减少系统资 源占用和响应时间。
稳定性增强
通过增加冗余设备和容错 机制,提高系统在故障情 况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增强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
数据加密
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 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 安全性。
访问控制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 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 问和数据泄露。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 建立快速恢复机制,确保 数据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 时恢复。
优化用户体验与操作便捷性
界面优化
对现有界面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提高界面的易 用性和美观度。
功能增强
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新功能或优化现有功能,提高 系统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操作简化
通过减少操作步骤和提供智能提示,降低用户操 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协调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包括技术人 员之间的协作、设备采购与安装、时间安排等,确保项目 顺利进行。
调整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后期维护与技术支持安排
后期维护
在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需要进 行后期维护工作,包括系统测试 、故障排除、定期维护等,确保 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集成了门禁管理功能,能够对重 点区域进行门禁控制,确保只有授权 人员能够进入。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整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整一、项目背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原有的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因此,对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需求1.提高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控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提升监控系统的性能,提高视频图像质量和实时监控的精度。
3.扩展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增加安全监控点,并优化布局。
4.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增加人脸识别、目标跟踪等功能。
5.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管理平台,方便监控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三、解决方案1.设备更新:购买新一代的高清摄像头、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以提高视频图像质量和实时监控的精度。
2.系统升级: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增加智能化的功能。
3.网络改造: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重新布局和优化网络设备,确保监控视频的稳定传输和及时展示。
4.安全考虑:加强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对网络传输、存储设备和监控设备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
5.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包括监控设备的集中管理、统计分析、报警管理等功能,实现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6.培训和维护:对监控系统的管理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能熟练掌握监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和进行系统的升级。
四、项目实施步骤1.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监控设备的选型、网络布局、软件调试等。
2.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购买相应的监控设备和网络设备。
3.系统安装和调试:将新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再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系统升级:对已有的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更新,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替换等。
5.数据迁移:将原有的监控数据进行备份和迁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6.系统上线:将升级改造后的监控系统正式上线,并进行全面测试和验收。
7.培训和维护:对监控系统的管理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熟练操作和维护系统,并建立相关维护和更新机制。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引言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状况,高效、精准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生产效益和运行效率。
一、升级监控设备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智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
为了提高监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升级改造方案建议采用以下技术:1.超高清摄像头:将现有的摄像头替换为超高清摄像头,提高视频监控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准确捕捉煤矿场景中的各类异常情况。
2.智能传感器网络:在煤矿的关键区域布置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3.无线技术应用: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替代有线传输方式,提高监控设备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方便监控人员移动和应急处置。
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智能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煤矿场景中异常情况的自动识别,如煤矿井下矿工违规行为、火灾、瓦斯泄露等,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2.智能预警: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准确预测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智能决策: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模型,实时分析监控数据,为煤矿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生产安排,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强化数据管理和分析为了充分利用监控系统的数据,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益,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改造:1.数据采集和存储:通过优化数据采集设备和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方便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隐藏的危险信号,提高煤矿的安全性。
监控整改实施方案

监控整改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监控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对于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监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二、整改目标本次监控整改的目标是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监控效率,保障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三、整改内容1. 设备检修更新: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2. 系统优化升级: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确保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人员培训:加强监控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监控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数据存储备份:加强监控数据的存储备份工作,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和被篡改。
5. 风险评估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6. 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监控系统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四、整改措施1. 制定整改计划:根据整改内容,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节点。
2. 落实整改责任:明确监控整改的责任人,落实到位,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完善监控制度:加强对监控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的监控管理制度,规范监控操作流程。
4. 加强监控监督:加强对监控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整改效果的达到。
五、整改效果评估1. 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对整改后的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性。
2. 整改效果分析:对整改后的监控系统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3. 完善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完善和改进监控整改措施,提高监控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六、总结监控整改是保障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和提高监控效率的重要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措施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案措施1概述2016年末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案》煤安监函〔2016〕5号⽂件,要求2018年底⼤型矿井、煤与⽡斯突出矿井的在⽤安全监控系统完成升级改造⼯作。
同时《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对安全监控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更⾼要求,提⾼安全监控系统在安全⽣产中的作⽤。
随着矿井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各种系统建设的越来越多,井下⼲扰增多,使得安全监控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维护⼯作量不断增⼤,分析问题的难度逐步上升,也需要对安全监控系统进⾏升级改造,将更多的新技术应⽤到系统中,提⾼系统运⾏的稳定性。
KJ90N安全监控系统是重庆研究院在2014年针对抗⼲扰送检的全新安全监控系统,利⽤⼯业以太⽹+总线传输平台,使系统在设备抗⼲扰、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扩容接⼊能⼒、防护等级、数字化、数据分析应⽤、数据融合、新技术应⽤等⽅⾯技术⽔平进⼀步提升。
同时系统通过AQ6201-2006对抗⼲扰(浪涌、静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等级,并取得“MA”认证。
2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2)《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5号⽂件3)《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技术要求(AQ6201-2006)》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规范》AQ1029-20076)《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3升级改造要求及实现途径(逐条对应升级⽂件)3.1传输数字化在分站⾄中⼼站数字化传输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模拟量)⾄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促进智能传感器发展。
KJ90N系统配套所有模拟量传感器均具有智能数字化传输功能,采⽤RS485/CAN总线可选的⽅式。
智能模拟量传感器具有类型、状态、故障⾃识别功能,调校状态识别提醒功能,对未按照规定时间调校的传感器进⾏识别并报警。
开关量按照附表进⾏选择性更换,尽量保持不变,如果客户需要更换为全数字化,我院也有对应的数字化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措施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1概述2016年末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要求2018年底大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同时《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对安全监控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安全监控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矿井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各种系统建设的越来越多,井下干扰增多,使得安全监控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维护工作量不断增大,分析问题的难度逐步上升,也需要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系统中,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KJ90N安全监控系统是重庆研究院在2014年针对抗干扰送检的全新安全监控系统,利用工业以太网+总线传输平台,使系统在设备抗干扰、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扩容接入能力、防护等级、数字化、数据分析应用、数据融合、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同时系统通过AQ6201-2006对抗干扰(浪涌、静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等级,并取得“MA”认证。
2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2)《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5号文件3)《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规范》AQ1029-20076)《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3升级改造要求及实现途径(逐条对应升级文件)3.1传输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模拟量)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促进智能传感器发展。
KJ90N系统配套所有模拟量传感器均具有智能数字化传输功能,采用RS485/CAN总线可选的方式。
智能模拟量传感器具有类型、状态、故障自识别功能,调校状态识别提醒功能,对未按照规定时间调校的传感器进行识别并报警。
开关量按照附表进行选择性更换,尽量保持不变,如果客户需要更换为全数字化,我院也有对应的数字化产品。
断电仪也是同客户沟通,如果客户需要数字化产品,我院也有对应产品,在资金不允许的情况下,暂时不升级。
3.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KJ90N系统取得了抗干扰认证,实现了在施加干扰时不影响传感器正常运行,其中群脉冲通过了3级抗扰度试验,高于5号文件要求。
3.3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推广使用架构简单系统以及激光、红外等低功耗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
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瓦斯传感器推荐使用激光、红外等全量程传感器。
突出、高瓦斯矿井的回风隅角建议采用无线传感器。
建议加装粉尘监测设备。
重庆研究院开发的红外、激光传甲烷感器已销售使用多年,数字化、抗干扰、防护等各项指标均满足本次升级改造要求。
尤其2014年投产并销售使用的激光甲烷传感器,相对红外甲烷检测技术具有进一步的提高:①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设备;②采用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克服了红外检测原理受水、水汽影响;③传感器内置标准气体,具有实时自校准功能;④采用谐波检测信号处理技术,仅对甲烷气体浓度信息进行响应,避免背景气干扰误报。
因此,在矿方资金预算允许的条件下,优先推荐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
无线甲烷传感器由于受电池使用时间限制,目前市面相关产品较少。
我院自2016年开始研发,产品仍在研发阶段,预计2017年底投产。
粉尘传感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至少工作面要增加。
3.4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将采掘面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到IP65。
重庆研究院自2012年进行传感器数字化、抗干扰及提高防护等级等技术研究,新改进传感器自2014年开始陆续投产,2015年完成了所有传感器的升级,传感器防护等级均达到IP65,能够在淋水环境下正常工作。
3.5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系统实现分级报警,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续时间、瓦斯超限范围等,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实施分级响应。
各级别报警浓度值的设置可由煤矿企业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实际情况决定。
重庆研究院通过软件实现了灵活设置多级报警功能,并可对瓦斯报警的持续时间过长进行报警,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报警参数及范围。
推行逻辑报警,根据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逻辑报警,促进各类传感器的正确安装、设置、维护,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防止违法行为。
具体逻辑关系可由煤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软件实现了逻辑点功能,可根据多个监测点和一组逻辑关系计算出一个新的点,可设置报警条件。
煤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义和设置。
完善就地断电功能,提高断电的可靠性,并加强馈电状态监测。
推行区域断电,可由煤矿企业根据井下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软件实现了就地断电设置和远程自动断电功能。
上位机将就地断电设置下发给分站后,分站就可以根据设置的条件进行断电控制;远程自动断电实现在每个监测点超限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区域断电。
3.6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技术的有机融合。
多系统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采用井下方式。
鼓励新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采用井下融合方式。
在地面统一平台上必须融合的系统:环境监测、人员定位、应急广播,如有供电监控系统,也应融入。
其它可考虑融合的系统:视频监测、无线通信、设备监测、车辆监测等。
重庆研究院自产系统可通过地面安全监控系统站实现瓦斯监控、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系统数据的融合,可对数据进行集中展示,对多系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并可实现应急救援联动。
对其它厂家的系统开放接口协议,配合完成融合功能。
(井下融合部分由硬件支持)3.7格式规范化系统主干网应采用工业以太网。
分站至主干网之间有线传输宜采用工业以太网,也可采用RS485、CAN、LonWorks、Profibus。
“十三五”末应采用工业以太网。
模拟量传感器至分站的有线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RS485、CAN;无线传输采用WaveMesh、Zigbee、Wi-Fi、RFID。
系统改造后支持联网并按要求数据格式上传。
KJ90N系统主干网设计有百兆、千兆以太环网,环网切换时间不大于50ms。
分站至主干网交换机采用RS485总线传输。
模拟量传感器至分站采用RS485/CAN总线可选择,无线传感器采用Zigbee技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监测上隅角参数。
3.8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实现系统定期的自诊断、自评估,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自诊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及定义;不允许用户设置的报警阀值低于行标要求,只可高于行标。
2)模拟量传感器维护、定期未标校提醒;已实现传感器调校分组功能,可对每组定义调校周期,到期未调校进行提醒。
3)模拟量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箱等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控馈断电仪自动识别4)中心站软件自诊断,包括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软件模块通信。
中心站软件已经实现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和通讯模块工作是否正常的监测和记录;重庆研究院软件可对定义的传感器类型与上传的类型进行对比,对不一致的进行报警,避免由于定义错误引起的误报警。
同时,智能模拟量传感器具有类型、状态、故障自识别功能,调校状态识别提醒功能,对未按照规定时间调校的传感器进行识别并报警。
为传感器及分站供电的电源具有信息管理功能,能够对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电池剩余电量、腔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上传,并具有远程电源管理功能,能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9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伪数据标注及异常数据分析;20秒内完成上升及下降过程,且变化幅度超过%,理解为伪数据。
2)瓦斯涌出、火灾等的预测预警;3)大数据分析,如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等;系统实现了对控馈不符、超限不断电、超限不撤人等多系统数据融合分析功能;4)可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分析工具对接数据。
有数据对接接口在系统监控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后,加强了数据应用分析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甲烷、风速、压力的监测,并结合一套逻辑关系,实现了瓦斯涌出报警,具体参数用户可以设置;(2)通过对一氧化碳、温度和风速的监测,并结合一套逻辑关系,实现了火灾等预警预测,具体参数用户可以设置;(3)对模拟量值的监测,通过在一定时间内的完成某个过程的变化,幅度超过一定值的情况进行筛分,实现了伪数据标注,和异常数据分析功能;(4)平台使用各项性能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系统自评估的大数据分析;(5)系统对外提供标准规范的数据接口,并具有安全验证功能;3.10应急联动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
通过系统软件实现了重庆院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及广播系统的联动,在甲烷超限时,可启动广播系统,同时告知在危险区域的人员。
3.11提升系统性能指标1)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0s;KJ90N系统巡检周期最快可达2秒,一般设置一台分站通信时间2秒,一条总线挂接4-5台分站。
2)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KJ90N系统异地断电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中心站软件实现两台分站之间断电,二是在一条总线之间的分站可通过分站直接实现。
两种方式断电时间均不超过20秒。
3)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由2h提升到4h,更换电池要求由仅能维持1h时必须更换,提高到仅能维持2h时必须更换;KJ90N系统中为分站、交换机供电的电源备用时间均能达到4小时,同时具有电源信息管理功能,可在中心站实时监视备用电池可工作时间,并在需要电池维护时进行提醒,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功能;KJ90N系统具有双机热备份功能,主备机可自动切换。
5)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采用数字量传输后,数据传输不存在误差。
6)分站的最大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为2km、3km、6km。
KJ90N系统为传感器提供的电源供电距离可达2km,如果有超过2km的工作面,可通过增加电源中继的方式延长供电距离,增加一台中继可延长1km,实现1路电源为2台传感器供电。
3.12增加加密存储要求为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采用如MD5、RSA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无法被破解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