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第十版中文版

合集下载

货币金融学课件米什金讲述

货币金融学课件米什金讲述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5
Structure of Financial Markets 金融市场的结构
• Exchanges and Over-the-Counter (OTC) Markets 交易所和场外交易(柜台交易)市场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14
Reg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金融体系的监管
• To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12
Table 3 Primary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表2-3 金融中介机构主要的资产和负债
• Debt and Equity Markets 债务市场和股权市

– Debt instruments (maturity) 债务工具(期限) – Equities (dividends) 股权(股息或红利)
•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rkets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Investment Banks underwrite securities in primary markets 投资银行在一级市场中承销证券 – Brokers and dealers work in secondary markets 经纪人和交易商在二级市场中经营业务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资产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政府证券和贴现贷款)赚取利息,而负债(流通中的现金和 准备金)丌支付利息,美联储每年都获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它的资产赚取收入, 而负债丌必支付成本。 1.政府证券(government security)。这个资产科目包括美联储持有的美国财政部发 行的证券。 2.贴现贷款(discount loan)。美联储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发放贴现贷款,为银行体系 提供准备金。对亍这些银行而言,它们所借入的贴现贷款被称为“向美联储借款”或者“借 入准备金”。向银行收取的这些贷款的利率被称为贴现率(discount rate)。
第二,如果将债券销售给美联储的个人或者企业将美联储的支票在当地银行或者联邦储 备银行兑换成现金,非银行公众、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 T 账户如下:
5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4 章 货币供给过程
14.1 本章要点
●货币供给过程有三位参不者:中央银行、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 ●单个银行可在其超额准备金的限额内发放贷款,从而创造等量的存款。银行体系可以 实现存款的多倍扩张;在简化的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中,银行丌持有超额准备金,公众丌持有 现金,支票存款增加的倍数等亍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货币供给不非借入基础货币 MBn(由公开市场操作决定)以及向美联储借入准备金 BR(贴现贷款)的水平正向相关。货币供给不法定准备金率 r、现金持有水平以及超额准备 金负向相关。 ●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不货币供给产生联系,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的既定变劢所引 起的货币供给变劢的比率。
政部的货币负债(流通中的财政货币,主要是铸币)被称为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1
金融市场中,资金从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等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转向有生产用途的人手中。
经济周期的误解,经济周期是不规则的,无法预测的,时间跨度变幻不定的,因为有时候经 济周期也被称为经济波动。
金融机构 银行 保险公司 共同基金 其他金融机构
货币 经济周期(货币的供给变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力之一) 通货膨胀 (货币的持续增加是无价水平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率 货币政策
(四)框架专题阶段(10 月上旬——11 月上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 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 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 系。
(六)考前冲刺阶段(12 月初——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 5 个阶段的 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 5-10 天内,要保持每天 8 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 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 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 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 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 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金融体系概览)【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金融体系概览)【圣才出品】

第2章金融体系概览2.1 复习笔记1.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有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短缺资金的人手中。

图2-1演示了这一功能。

图2-1 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图2-1左边是拥有储蓄并贷出资金的人,即贷款-储蓄者;右边是为支出筹资因而必须借入资金的人,即借款-支出者。

主要的贷款-储蓄者是居民,但工商企业、政府、外国人及其政府有时候也有资金剩余,因而也要贷放出去。

最主要的借款-支出者是工商企业和政府,但居民和外国人也会为购买汽车、家具和住宅而借入资金。

图中的箭头表示:资金沿着两条路线从贷款-储蓄者手中流入借款-支出者手中。

在直接融资中(图2-1底部所示的路线),借款人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贷款人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贷款人借入资金,所发行的有价证券构成对借款人未来收入或者资产的索取权。

有价证券对于购买者来说是资产,但对于发行者(个人和企业)来说是负债。

如图2-1所示,资金从贷款人向借款人流动的第二条途径就是间接融资,之所以称之为间接融资,其原因是在贷款-储蓄者和借款-支出者之间还有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它帮助资金从一方流向另一方。

金融中介机构向贷款-储蓄者借入资金,并向借款-支出者发放贷款,从而完成资金的转移。

金融市场的功能有:(1)金融市场使资金从没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手中流向有这种投资机会的人手中。

这样,金融市场有助于资本的合理配置,为经济社会更高的产出与效率作出了贡献。

(2)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使得消费者能够合理地选择购买时机,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福利。

2.金融市场的结构(1)债务和股权市场①债务工具:是一种契约协定,借款人以契约的方式,承诺向债务工具的持有人定期支付固定的金额(利息与本金支付),直至一个确定的日期(到期日)支付最后一笔金额。

债务工具的期限就是到该工具最终偿还日的时间(期限)。

按照偿还期的不同,债务工具可以分为短期(1年以下)、中期(1~10年之间)、长期(10年或10年以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10第十九章货币需求1.欧文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与最终产品与劳务总支出PXY之间的联系,以货币流通速度V连接。

V指一年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次数,即货币周转率。

精确定义为:V=PXY/M,推导出交易方程式MXV=PXY。

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说明货币数量乘以该年被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很稳定,将交易方程式转变成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名义收入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货币数量变动,名义收入等幅变动。

因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完全弹性,于是总产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因此短期内可以认为方程中Y很稳定。

结论:提供对物价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物价水平变动仅仅源于货币数量变动。

货币需求数量论:交易方程式两边同除以V,货币市场均衡时,人们持有货币等于货币需求,得到(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方程),表明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不影响货币需求。

(因为费雪相信人们持有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易)。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摒弃古典学派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观点,强调利率重要性,假定货币需求有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遵循古典理论传统,认为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

2)预防动机:认为存在预防意料之外的需求,取决于未来交易规模,与收入成正比。

3)投机动机:认为持有货币还因为货币是财富储藏手段,假设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且每个经济个体均认为利率会趋向某个正常值,若目前利率低于该值,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会跌价,因此更愿意持有货币。

故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成反比。

综合三种动机:假定人们要持有一定数量实际货币余额,即用实际值表示的货币数量。

流动性偏好函数:,推导即收入水平既定情况下,利率上升激励人们减少持有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周转率即流通速度上升,因此V非常量。

3.弗里德曼的线代货币数量论利用资产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应为个体拥有资源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的函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Chapter1物价总水平资产预算赤字预算盈余经济周期资产转换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货币市场场外市场商品货币通货流动性价值储藏记账单位交易媒介基点统一公债/永续债券指数化债券利率风险名义利率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固定支付贷款不变价回报需求曲线预期回报率可贷资金可贷资金理论市场均衡流动性偏好理论供给曲线普通股财政政策外汇市场金融中介金融市场Chapter2股利一级市场风险分担交易成本承销Chapter3M1 M2M3恶性通货膨胀货币总量收入Chapter4普通贷款贴现收益率现期贴现值实际利率息票债券当期收益息票利率率现值资本利得率Chapter5资产需求理论机会成本风险超额需求超额供给费雪效应Chapter6无违约风险债券预期理论翻转的收益率曲线流动性溢价理论期限优先理论适应性预期现金流量股利有效市场假定随机游走戈登增长模型市场基本面代理理论银行业恐慌现金流量抵押品债务萎缩金融危机搭便车鼓励相容啄食顺序假定资产管理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性管理补偿余额信用配给信用风险存款外流贴现贷款贴现率久期分析股本乘数超额准备金缺口分析利率风险风险溢价利率的风险结构分割市场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Chapter7最优预测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理性预期剩余索取权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推广的股利估值模型Chapter8委托-代理理论限制性条款担保债务高额核实成本资不抵债净值无担保债务风险投资公司Chapter9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贷款承诺贷款出售表外业务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准备金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二级准备金 T账户库存现金Chapter10自动银行机自动提款机存款利率上限脱媒银行破产银行监管巴塞尔协议商誉年金封闭式基金共同保险免赔额固定受益型计划固定缴费型计划足额基金对冲基金美式期权套利买入期权货币互换欧式期权执行价格衍生金融工具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合约避险远期利率合约利率互换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独立性贴现率金融衍生工具期货合约证券化Chapter11杠杆比率表外业务监管套利监管宽容Chapter12初次公开发行(IPO)付佣基金非付佣基金开放式基金再保险适时发行不足额基金承销商Chapter13长头寸综合避险保证金盯市单个避险名义本金未平仓合约期权期权费卖出期权短头寸股票期权互换Chapter14工具独立性Chapter15超额准备金浮款高能货币基础货币多倍存款创造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购买货币乘数防御性市场操作贴现窗口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联邦基金率工具指标中介指标国际政策协调自然失业率非加速型通货膨胀失业率升值资本流动性贬值有效汇率指数配额现汇率汇率汇率超调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账户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储备交易余额特别提款权非冲销性外汇干预国际收支危机经常账户公开市场出售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准备金简单存款乘数Chapter16非借入基础货币Chapter17最后贷款人再买回交易(反回购协议)一级交易商回购协议Chapter18操作指标菲利普斯曲线真实票据原则泰勒规则Chapter19远期汇率现汇交易关税远期交易利息平价条件一价定律货币中性购买力平价理论Chapter20外汇干预国际储备储备货币冲销性外汇干预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法定贬值金本位制度有管理的浮动制度法定升值货币局美元化铸币税交易方程式货币理论实际货币余额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浮躁情绪自主性消费支出净出口存货投资消费函数可支配收入总需求曲线长期货币中性积极干预主义者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曲线浮躁情绪自我纠错机制供给冲击货币流通速度后遗效应凯恩斯主义者长期总供给曲线现代货币数量论耐用消费品支出贸易余额Chapter21名义锚时间一致性问题Chapter22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Chapter23支出乘数固定投资消费支出计划投资支出 LS曲线 LM曲线边际消费倾向政府支出Chapter24总产出的自然水平完全挤出Chapter25货币主义者完全挤出效应消费支出交易方程式政府支出非加速通货膨胀型失业率非积极干预主义者部分挤出效应计划投资支出真是经济周期理论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净出口Chapter26消费信用途径消费简化形式实证分析适应性政策单一货币增长规则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计量经济模型政策无效命题结构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Chapter27 政府预算约束债务货币化李嘉图平衡式政府印钞 Chapter28。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理解利率)【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理解利率)【圣才出品】

第4章理解利率4.1 本章要点●利率(interest rate)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由于使用资金是有成本的,所以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不同时期收到的等额货币具有不同的价值;将来收到的资金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叫现值;今天收到的资金将来的价值叫终值。

●信用市场工具大致包括普通贷款、固定支付贷款、息票债券、贴现债券。

●债券的现价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

债务工具的到期收益率是使未来支付的现值与债券当前价值相等的利率。

●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债券的价格也会随之波动,回报率是债券的利息收入与债券价值变动之和占债券购买价格的比率。

只有持有期与到期期限一致的债券的回报率才与最初的到期收益率相等。

●名义利率是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真实利率。

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4.2 重难点导学一、利率的计算将来收到的1美元不如现在收入的1美元值钱,我们称之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1.终值:终值:现在的1美元,在将来某个时点的价值。

单利、复利和连续复利单利:以首期的本金为基数计算的各期利息P t=P0(1+r×t)复利:在每期届满时,将应得利息加入本金再计息的方式P t=P0(1+r)t连续复利:P t=P0 ×e r n2.现值现值(present value)将来支付的现在的价值。

3年后的133美元,即$100×(1+i)3相当于今天的100美元,即如果利率为15%,2年后的250美元的现值是多少?假定你购买纽约州政府彩票获得2000万美元的头奖,这意味着你将在未来的20年中每年获得100万美元。

你赢了多少钱?是2000万美元?二、四种类型的信用市场工具根据偿付时间安排的不同,信用市场工具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普通贷款(simple loan)。

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借款人必须在到期向贷款人归还本金,并支付额外的利息。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其持有人对于公司具有一定份额的所有权
• A share of stock is a claim on the earnings and assets of the corporation
一股股票代表了对于公司的资产和收益所具有的求偿权
FIGURE 2 Stock Prices as Measured by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1950–2008 图2 1950~2008年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
•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is the price of one currency in terms of another currency 外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货币对于另一个国家货
币的价格
•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determines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20世纪80年代以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美国长期国债利 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Since then, the relationship is less clear but the rate of money growth is still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terest rates
• A continual rise in the price level (inflation) affects all economic players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将会对于所有经济主体 产生影响
• Data show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price level 有关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版中文版(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十版修订不大,主要是第九章和第十六章进行了较大变动,特别是第十六章,是本次修订版本的精华,第一稿已经完成,先发一部分上来看看效果。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译者:Amoysea;QQ:910399443) 第16章货币政策的运用前言货币政策是否正确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过渡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最终降低经济效率,阻碍经济增长。

过渡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经济衰退,最终造成经济输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过渡紧缩的货币政策还会导致通缩,即物价水平的下降,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及日本的十年萧条期。

正如我们在第9章所探讨的,通缩对经济的破坏尤为严重,在于它会引起金融的不稳定并导致金融危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美联储等中央银行用于操作货币政策的工具,我们可以来考虑下中央银行会如何运用货币政策。

为了探讨这个话题,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探讨了三个货币政策战略,这三个战略的重点都将物价稳定放在了首位,及并以货币政策的长期运行为目标;然后我们分析了各种战术,即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设置。

在分析完战略和战术后,我们就能对美联储过去的货币政策操作行为进行评估,并祈盼这种分析会告诉我们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

货币稳定目标及名义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们已经日益意识到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及经济成本,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于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虽然中央银行将物价稳定定义为较低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物价稳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上升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造成经济具有不确定性,而该种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

比如,当物价总体水平发生变化时,货物及服务物价所传递的信息就难以解读,造成消费者、企业及政府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并导致金融体系更加低效。

不仅民意测验表明,公众对通货膨胀怀疑敌意,而且越来越多的实证也表明通货膨胀会导致更低的经济增长率。

最极端的物价不稳定例子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如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和津巴布韦在过去的几年中都曾经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

经验表明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破坏性及其严重。

通货膨胀还会增加制定经济计划的难度,比如,在一个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我们在子女大学教育储蓄的决策时就面临更多的困难。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紧张:比如社会各团体为了跟上物价的上涨水平,就会互相竞争,而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各种冲突的产生。

名义锚的作用由于物价稳定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是否成功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名义锚的使用,名义锚是一种名义变量,比如货币供应的通货膨胀率,名义锚的作用是控制物价水平以实现物价的稳定。

通过名义锚将名义变量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通过直接产生较低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

名义锚重要性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货币政策及其不稳定时,它能控制时间-不一致问题。

时间不一致问题时间不一致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面临的问题。

我们经常制定计划,并确信该计划将产生好的结果,但是当明天来临时,我们却常常身不由己,我们会为了短期利益而改变我们的计划。

比如,我们制订了一个一年期的减肥计划,但不久后,我们实在控制不住欲望尝试了一个新出品的冰激凌,不久后又尝试了另外一个新食品,如此反复,最终体重不降反升。

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发现我们无法长时间遵循我们的美好计划,那么该美好计划就是所说的时间不一致,不久后它就会被我们所抛弃。

货币政策制定者们也面临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他们总是倾向于制定更加扩张和超出人们预期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样的政策更能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或较低的失业率)。

但是,最好的政策不是扩张政策,因为各种工资及物价决策反应了工人和企业对政策的预期,当他们预见到中央银行开始实行扩张的政策时,工人和企业就会加强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促使工资和物价也随之上涨。

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将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但不会导致更高的平均输出(该问题将在第24章进一步探讨)。

如果中央银行没有超出人们预期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从长期看他们在通货膨胀上表现更好,因为他们能够控制通货膨胀。

但是,即使某个中央银行认识到随意的政策将导致更差的输出(高通胀,却没有输出收益)时,它仍然不会采取更加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因为决策者们更倾向于了利用中央银行的压力,采用过渡扩张的货币政策促进输出。

如何解决时间不一致问题呢,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父母亲都知道,溺爱孩子就会造就一个淘气的孩子。

但是,当孩子们发脾气时,很多父母亲为了平息孩子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

由于父母亲总是未能坚持他们的“不溺爱”计划,孩子们就会预期只要他们哭闹,他们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因此他们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哭闹。

教子经提供了一个时间不一致问题(虽然他们不会使用这个概念)的解决办法:父母亲应该为子女们设定一些行为规则并遵循这些规则。

名义锚就类似于一个行为规则。

正如行为规则有助于父母亲抵抗溺爱的随意性政策,避免时间不一致问题,名义锚可以对随意性政策进行预期限制,从而避免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虽然物价稳定是大多数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但在讨论货币政策的目标时,中央银行的官员们通常还会提到其他五个目标:(1)高就业和输出稳定;(2)经济增长;(3)金融市场的稳定;(4)利率的稳定;及(5)外汇市场的稳定。

高就业和输出稳定高就业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原因有二:(1)其对立面-高失业-更容易造成社会问题;且(2)当失业率很高时,就会出现劳动力和资源闲置(工厂关闭,设备停运),导致输出损失(更低的GDP)。

很明显我们需要高就业,但是就业率应该多少才算高呢,在何种水平我们才能说我们实现了完全就业,首先,从概念上看,完全就业意味着没人失业,也就是说,失业率为零。

但是这种概念忽略了一些无法就业的事实,我们称之为“摩擦性失业”,即工人和企业寻找合适雇主和员工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有利于经济的。

比如,某个工人决定寻找一个更合适岗位,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失业一段时间。

工人们还经常临时离职从事其他活动(如组建家庭、旅行或回学校深造),当他们决定重新返回就业市场时,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虽然实现了完全就业但失业率却不是零的另外一个原因为“结构性失业”,即岗位需求和当地劳动力技能和可获得性之间具有不匹配性。

很明显,这种失业并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但是却是货币政策需慎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高就业目标不是失业率为零的状态,而是失业率在零之上,但却实现充分就业,也即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自然失业率”。

该定义看起来清楚权威,但却留下了一系列未解的问题:什么样的失业率等同于完全就业,在一些情形下,失业率明显太高了,比如,在大萧条时期,失业率超过20%,很明显太高了。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情况却相反,决策者们认为合理的目标为4%,该水平可能1太低了,因为它将导致通货膨胀。

当前自然失业率预测值为4 和6%2之间,但即使是该预测值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

比如,一些政府政策,如提供更好的岗位需求信息或就业培训计划,可能就会降低自然失业率。

我们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思考高就业目标。

由于失业率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特定水平的输出是在自然失业率下产生的,足够自然的自然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下的输出”,但通常称为“潜在输出”。

实现高就业的目标意味着中央银行应该将输出水平调整至自然失业率下的输出。

换句话说,他们应该将输出水平稳定在自然率左右。

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同高就业目标紧密关联,原因在于在失业率处于低水平时,企业更倾向于投资资本设备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相反地,如果失业率很高,大量工厂闲置,则企业就不值得投资其他工厂和设备。

虽然这两个目标紧密相关,但政策却可以直接通过鼓励企业进行投资或鼓励人们进行储蓄,因此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资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事实上,这种方法正是“供给学派”政策的根本目的,即通过税收减免刺激企业投资厂房和设备,并刺激纳税人进行储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积极的减税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上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如我们在第9章所分析的,金融危机会扰乱金融市场的资金募集渠道,影响人们的投资机会,并导致经济活动的急剧紧缩。

因此一个更加稳定的金融系统,一个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金融系统,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际上,正如我们在第13章中所分析的,联邦储备系统的创设目的就是为了应对1907年的银行恐慌,增强金融稳定性。

利率稳定利率稳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在于利率的波动会造成经济活动不稳定,并使得决策者们更难以制订后期计划。

比如,利率的波动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房屋的意愿,使得消费者更难以决定何时购买房屋,开发商也无法对建造多少房屋进行计划。

中央银行也可能希望降低利率的上升状态,原因我们已经在第13章讨论过了:利率的上升移动会引起人们对中央银行产生敌意,并产生控制他们权力的需求。

金融市场的稳定也需要利率的稳定,因为利率的波动会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不确定。

利率的提高造成长期债券和抵押品的资本损失,而这种损失会导致支撑这些债券和抵押品的金融机构破产。

最近几年中,几次大的利率波动给一些储蓄和贷款机构和互助储蓄银行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很多机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困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