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复习巩固第十八篇

合集下载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 练习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 练习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6节地球外表的板块一、选择题1 .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A .大陆漂移说B .板块构造学说C .海底扩张说D .上帝创造说2 .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可作为以下哪一学说的证据〔)A .大陆漂移说B .海底扩张说C .地质力学学说D .板块构造学说3 . 〔杭州〕以下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A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B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C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D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4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B .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C .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D .各个板块是始终静止不动的5 . 〔浙江义乌〕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中,最内层是地慢C .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D .地球的岩石圈好似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6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B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C .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D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7 .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A .印度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8 .以下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选项是〔)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根底上由魏格纳创立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并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9 .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

这一现象说明了〔)A .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B .地球是个球体C .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 .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二、填空题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研究的成果支持了陆地断裂别离的观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浙教版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的形成过程,知道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2、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以及地球的六大板块,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山脉、海沟、裂谷、海洋、地震、火山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陆漂移说”的建立,初步认识科学假说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体验科学假说的建立以及在新的证据出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假说不断解释、修正,感受科学研究的曲折和螺旋式发展。

通过科学家研究过程史料的学习,逐步养成严谨、执着的科学研究态度。

2学情分析本课时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6节,着重讲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的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等。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组成地壳的岩石以及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初步形成了地球表面处于不断变动的抽象思维。

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到地理的知识,对地理整个体系的建构并不是非常的清晰,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应用的转变,学会从假说的建立到对未知自然世界的推测中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应用科学知识,为后继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1、“大陆漂移说”的形成过程,知道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以及地球的六大板块,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山脉、海沟、裂谷、海洋、地震、火山发生的原因。

难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过程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山脉、海沟、裂谷、海洋、地震、火山形成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四位初中阶段认识的科学家及其重要研究成果图片。

[教师活动1] 刚刚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走近了进入初中来我们认识的科学发现。

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从一个细节出发的科学研究都有可能载入科学史册。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PPT课件(初中科学)35张)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PPT课件(初中科学)35张)
【点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 脉,直到现在其主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在不断增高。
夯实基础·巩固练
8.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________的碰
撞处( A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点拨】日本正好位于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 跃,多火山和地震。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 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 过大西洋。
②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可拼合成一个整体,且两岸大陆上 的地层、岩石构造很类似。
整合方法·提升练
③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 XXX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的来源无法确定。
夯实基础·巩固练
2.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的是( )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陆地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陆地 D.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大陆漂移”的理论认为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 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 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_壳__比__较__活__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夯实基础·巩固练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图像分析法解答,考查对板块构 造学说中地壳张裂运动的理解与运用。做此题时,结合 图像内容,运用地壳运动及板块构造学说即可做出本题 的答案。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①山脉会消失 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缩小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一、单选题1.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D. 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2.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A.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B. 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C.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洋海陆线的吻合性D.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3.下列证据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是()A. 浙江和江苏两地有相同的物种(枇杷,杨梅)B. 可以按照地理界线拼合各大洲连续的煤层矿带C. 南美洲和非洲有相似的物种(鸵鸟,海牛)D. 大西洋两岸地形的高度拟合4.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壳被划分为六大板块B. 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C. 两大板块碰撞一定形成山脉D. 地球上的火山、地震现象主要发生在各大板块的内部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凹陷B. 板块的挤压C. 板块的碰撞D. 板块的张裂6.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国位于( )板块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非洲板块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A. 海沟B. 岛弧C. 巨大裂谷D. 巨大山脉9.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A. 印度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10.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A. 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B. 人类活动带到两洲C. 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D. ①②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而成二、填空题1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________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________大板块,板块“漂浮“在________上慢慢地移动着。

2019-2020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浙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

2019-2020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浙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

2019-2020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浙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
第1题【单选题】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会消失
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缩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大爆炸宇宙论
【答案】:
【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配套教学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配套教学课件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学说。 而舌羊齿植物生活在温凉气候条件下。 南非有一条从东到西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地球上的陆地在2亿年前曾经是相连的一个整体,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而舌羊齿植物生活在温凉气候条件下。
连两地的岩石和褶
皱也相吻合。
二、 化石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7厘米的速度上升这一现象吗? 而舌羊齿植物生活在温凉气候条件下。 1、在海底发现了什么?是谁发现的? 27厘米的速度上升这一现象吗? 板块断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两大板块“缓慢”相碰后,会出现 怎样的地形变化? 这些未知,还在等待人类去探索寻找答案,也许是你们中的某一位。 那么,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的呢?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阅读P111,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岩浆上涌,地壳弯形隆起 阅读P112,回答以下问题: 思考与讨论:“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学说。
获取事实与证据
证据

寻找中
证据
证据
一、岩石结构证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优秀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优秀教学课件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由于 受到力的作用,不断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2亿年前大陆位置 现在大陆的位置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发表后,遭到了当 时不少科学家的质疑甚至反对,以至在他逝世后, 他的假说几乎被科学家遗忘冷落。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世 界 地 震 分 布 图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火山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引起地 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解释印度尼西亚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解释印度尼西亚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在1910年的一天,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魏格纳正 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图,忽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 什么?
非洲和南美 洲原来可能 是连在一起
“海底扩张说”存在局限性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二、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 扩张说 ”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 论——板块构造学说。
该学说认为,地球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作板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 小块 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数一数,全球分为多少板块?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亚 欧 板 块、非 洲 板 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美 洲 板 块。
21世纪教育网
泛大陆破裂,岩浆从地幔中不断涌出,洋壳 上较老的岩石不断被推向两边,美洲大陆和 非洲大陆分离,海水进入,形成年幼的海洋。
岩石被不断推向两边,海洋面积越来越大, 形成大西洋。
21世纪教育网
思考与讨论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它解决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什么问题?
海底扩张说是对大陆漂移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它解决了 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问题。
建立假设: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 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离了。
21世纪教育网
寻找证据,验证假说
轮廓证据
地层证据
生物亲缘证据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
21世纪教育网
南美洲和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思考与讨论: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 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这些大陆 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1.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 A )
A.大陆漂移说
B.板块构造说
C.海底张说
D.上帝创学说
2.阅读地图发现,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相对应的
大洋是( B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有关板块的正确叙述是( B ) A.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成的较大的单元 B.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 C.全球有五大板块 D.板块之间的界线一定是造山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复习巩固第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国位于( )板块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有五大板块
B、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的较大的单元
C、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运动
D、两个板块之间一定是海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理论,下图是哪个时代的地球海陆轮廓理论( )
A、2亿年前
B、1.35亿年前
C、6500万年前
D、现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是( )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是( )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 )
A、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人类活动带到两洲
C、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
D、①②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而成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图3一6一1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l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

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不同类型的实验活动有不同的作用,下列对右图两个实验活动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常用于研究分子问隙
B、乙常用于研究板块张裂
C、甲为研究分子运动提供证据
D、乙为研究板块碰撞提供证据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______<!--{cke_protected}{C}%3C!%2D%2DBA%2D%2D%3E-->大板块组成,其中______<!--{cke_protected}{C}%3C!%2D%2DBA%2D%2D%3E-->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 年 5 月21 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
3.5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 千米。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______,容易发生地震。

如图为地球内部3 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 处位于______(填地层结构名称)。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板块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若干年后,其面积将会______(填“变大”还是“变小”)
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______与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

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

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