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君主列表

合集下载

朝鲜历代君王表

朝鲜历代君王表

王朝名称新罗高句丽百济金、昔、朴氏接替前57~935, 高氏前37-668, 扶余氏前18-660 朴赫居世前57-4 东明王前37-前20 温祚王前18-27南解王4月23日瑠璃王前19-17 多娄王8-76儒理王24-56 太武神王18-43 己娄王77-127昔脱解王57-79 闵中王44-47 盖娄王128-165娑婆王80-111 慕本王48-52 肖古王166-213祗摩王112-133 太祖王53-145 仇首王214-233逸圣王134-153 次大王146-164 古尔王234-285'阿达罗王154-183 新大王165-178 责稽王286-297伐休王184-195 故国川王179-196 汾西王298-303奈解王195-229 山上王197-226 比流王304-343助赍王230-246 东川王227-247 契王344-345沾解王247-260 中川王248-269 近肖古王346-374味邹王261-283 西川王270-2-1 近仇首王375-383儒礼王284-297 烽上王292-299 枕流王384-385基临王298-309 美川王300-330 辰斯王385-391迄解王310-355 故国原王331-370 阿华王392-404奈勿王356-401 小兽林王371-383 腆支王405-419%实圣王402-416 故国壤王384-391 久尔辛王420-426纳祗王417-457 广开土王392-412 毗有王427-454慈悲王458-478 长寿王413-490 盖卤王455-474 绍智王479-500 文咨王491-516 文周王475-476 智证王500-513 安蔵王517-530 三斤王477-478 法兴王513-540 安原王531-544 东城王479-500 真兴王540-576 阳原王545-558 武宁王501-522 真智王576-579 平原王559-589 圣王523-553 真平王579-632 婴阳王590-617 威徳王554-597 善德女王632-647 荣留王618-641 惠王598-598 ;真徳女王647-654 宝臧王642-668 法王599-600武烈王654-661 武王600-640文武王661-681 义慈王641-660神文王681-692孝昭王692-702圣德王702-737孝成王737-742景德王742-765恵恭王765-780宣德王780-785'元圣王785-799昭圣王799-800哀荘王800-809宪德王809-826兴德王826-836僖康王836-838闵哀王837-839神武王839文圣王839-857宪安王857-861\景文王861-875宪康王875-886定康王886-887真圣女王887-897孝恭王897-912神德王912-917景明王917-924景哀王924-927敬顺王927-935高丽(918-1392)王建创建高丽(王氏)、太祖918-943惠宗943-945定宗945-949光宗949-975景宗975-981成宗981-997穆宗997-1009显宗1009-1031徳宗1031-1034靖宗1034-1046 :文宗1046-1082顺宗1082-1083宣宗1083-1094献宗1095肃宗1095-1105睿宗1105-1122仁宗1122-1146神宗1146-1170煕宗1170-1197毅宗1197-1204 :明宗1204-1211康宗1211-1213高宗1213-1259元宗1260-1274忠烈王1274-1308忠宣王1308-1313忠肃王1313-1339忠惠王1339-1344忠穆王1344-1348忠定王1348-1351 ?恭愍王1351-1374辛禺1374-1388辛昌1389恭让王1389-1392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用明朝年号(洪武)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子用明朝年号(建文)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用明朝年号(永乐)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用明朝年号(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用明朝年号(景泰)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用明朝年号(景泰)!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用明朝年号(景泰、天顺、成化)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用明朝年号(成化)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用明朝年号(成化、弘治)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用明朝年号(弘治、正德)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用明朝年号(正德、嘉靖)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用明朝年号(嘉靖)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用明朝年号(嘉靖、隆庆)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用明朝年号(隆庆、万历)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用明朝年号(万历)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用明朝及清朝年号(万历、天启、崇祯、崇德))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干支纪年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干支纪年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干支纪年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干支纪年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干支纪年朝鲜纯祖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长子干支纪年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干支纪年朝鲜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干支纪年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年号:建阳/光武(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年号:隆熙。

朝鲜历代君王表

朝鲜历代君王表

王朝名称新罗高句丽百济金、昔、朴氏接替前57~935, 高氏前37-668, 扶余氏前18-660朴赫居世前57-4 东明王前37-前20 温祚王前18-27南解王4月23日瑠璃王前19-17 多娄王8-76儒理王24-56 太武神王18-43 己娄王77-127昔脱解王57-79 闵中王44-47 盖娄王128-165娑婆王80-111 慕本王48-52 肖古王166-213祗摩王112-133 太祖王53-145 仇首王214-233逸圣王134-153 次大王146-164 古尔王234-285阿达罗王154-183 新大王165-178 责稽王286-297伐休王184-195 故国川王179-196 汾西王298-303奈解王195-229 山上王197-226 比流王304-343助赍王230-246 东川王227-247 契王344-345沾解王247-260 中川王248-269 近肖古王346-374味邹王261-283 西川王270-2-1 近仇首王375-383儒礼王284-297 烽上王292-299 枕流王384-385基临王298-309 美川王300-330 辰斯王385-391迄解王310-355 故国原王331-370 阿华王392-404奈勿王356-401 小兽林王371-383 腆支王405-419实圣王402-416 故国壤王384-391 久尔辛王420-426纳祗王417-457 广开土王392-412 毗有王427-454慈悲王458-478 长寿王413-490 盖卤王455-474绍智王479-500 文咨王491-516 文周王475-476智证王500-513 安蔵王517-530 三斤王477-478法兴王513-540 安原王531-544 东城王479-500真兴王540-576 阳原王545-558 武宁王501-522真智王576-579 平原王559-589 圣王523-553真平王579-632 婴阳王590-617 威徳王554-597善德女王632-647 荣留王618-641 惠王598-598真徳女王647-654 宝臧王642-668 法王599-600武烈王654-661 武王600-640文武王661-681 义慈王641-660神文王681-692孝昭王692-702圣德王702-737孝成王737-742景德王742-765恵恭王765-780宣德王780-785元圣王785-799昭圣王799-800哀荘王800-809宪德王809-826兴德王826-836僖康王836-838闵哀王837-839神武王839文圣王839-857宪安王857-861景文王861-875宪康王875-886定康王886-887真圣女王887-897孝恭王897-912神德王912-917景明王917-924景哀王924-927敬顺王927-935高丽(918-1392)王建创建高丽(王氏)太祖918-943惠宗943-945定宗945-949光宗949-975景宗975-981成宗981-997穆宗997-1009显宗1009-1031徳宗1031-1034靖宗1034-1046文宗1046-1082顺宗1082-1083宣宗1083-1094献宗1095肃宗1095-1105睿宗1105-1122仁宗1122-1146神宗1146-1170煕宗1170-1197毅宗1197-1204明宗1204-1211康宗1211-1213高宗1213-1259元宗1260-1274忠烈王1274-1308忠宣王1308-1313忠肃王1313-1339忠惠王1339-1344忠穆王1344-1348忠定王1348-1351恭愍王1351-1374辛禺1374-1388辛昌1389恭让王1389-1392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用明朝年号(洪武)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子用明朝年号(建文)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用明朝年号(永乐)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用明朝年号(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用明朝年号(景泰)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用明朝年号(景泰)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用明朝年号(景泰、天顺、成化)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用明朝年号(成化)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用明朝年号(成化、弘治)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用明朝年号(弘治、正德)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用明朝年号(正德、嘉靖)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用明朝年号(嘉靖)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用明朝年号(嘉靖、隆庆)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用明朝年号(隆庆、万历)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用明朝年号(万历)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用明朝及清朝年号(万历、天启、崇祯、崇德)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干支纪年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干支纪年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干支纪年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干支纪年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干支纪年朝鲜纯祖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长子干支纪年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干支纪年朝鲜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干支纪年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年号:建阳/光武(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年号:隆熙。

朝鲜王朝氏表

朝鲜王朝氏表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1367年—1422年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1488年-1544年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1567年-1608年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1575年-1641年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1827年-1849年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1831年-1863年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详细参考/43729该回答在2006-02-19 00:02:42由回答者修改过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

古朝鲜历代君王

古朝鲜历代君王

古朝鲜历代君王古朝鲜为东北亚强盛一时的古代国家,其势力范围包括今中国辽东半岛的东部与今朝鲜半岛的北部。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古朝鲜历代君王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古朝鲜历代君王一:箕子胥余箕子,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爵为子,故称箕子。

箕子与纣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朝内任太师辅朝政。

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

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纣愈奢靡,旦夕酒作乐而不理政。

箕子屡谏纣不听。

有人劝箕子离去,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

于是箕子便披发佯狂为奴,随隐而鼓琴以自悲。

纣见此,以为箕子真疯而囚禁之。

武王灭商建周后,命召公释放箕子,向箕子询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

同去的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

古朝鲜历代君王二:高丽太祖高丽太祖(在世时间:877年-943年;在位时间:918年-943年),姓王讳建、字若天(약천),是朝鲜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

有关他的生平记载不详,现存有多种说法。

不过,已知他出生在今开城,是一名世居朝鲜半岛的汉人,族属开城王氏,家谱显示其源出太原王氏,是东周太子晋的直系后裔。

原是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其家族是朝鲜半岛西南岸专门作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豪族,死后得庙号太祖,谥号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太皇帝,后改为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王,葬于显陵。

其家人共29人(王太后3人、王后3人、大夫人1人、夫人4人、院夫人18人)。

王建,朝鲜高丽王朝开国君主。

877年在弓裔部下历任松岳城主、铁原太守;918年推翻弓裔,自立为王,定都开京,改国号为高丽;935年降伏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

古朝鲜历代君王三:李芳果元至正十七年(高丽武宗7年,1357年) 七月,出生于咸兴姚王洞的李成桂私邸。

朝鲜历代王朝世系表(二)

朝鲜历代王朝世系表(二)

朝鲜历代王朝世系表(二).扶余东扶余国(迦叶原扶余)(前86-108)1、解夫娄前86-前472、解金蛙前47 –前63、解带素前6 –224、曷思王 22 -375、都头王 37-776、邹素王 77 -897、邹牟王 89-108北扶余国(高九黎)(前239-前37)1、始王解慕漱前239 –前1942、慕漱离前194-前1693、高奚斯前169 –前1204、高于娄前120-前1085、高豆莫前108 –前596、高无胥前59 –前577、高朱蒙前57-前37扶余国(108-494)1、扶余王 108-1672、夫台王 167 -2043、尉仇台 204 -2384、简位居 238 -2475、麻余 247 -2856、依虑王285 -2867、依罗286 -3468、玄王 346 -3849、蔚王 384 -39210、育王392 -42211、思王 422 -46312、玮王 463-48313、末王483-494蚕支国大加戴升任那国龙主王佐利王丰贵王加罗国加罗王己本旱岐加罗贺室王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国(前37年-668年)1、东明王高朱蒙前37-前192、琉璃王高类利前19-183、太武神王高无恤18-444、闵中王高解邑朱44-485、慕本王高解忧48-536、太祖王高宫53-1467、次大王高遂成146-1658、新大王高伯固165-1799、故国川王高男武179-19610、山上王高延优196-22711、东川王高位宫227-24812、中川王高然弗248-27013、西川王高药虑270-29214、烽上王高相夫292-30015、美川王高乙弗300-33116、故国原王高钊331-37117、小兽林王高邱夫371-38418、故国壤王高伊连384-39119、广开土王高谈德391-41320、长寿王高巨链413-49121、文咨王高罗云491- 51922、安藏王高兴安 519--53123、安原王高宝延531-54524、阳原王高平成545-55925、平原王高阳成559-59026、婴阳王高元590-61827、荣留王高建武618-64228、宝藏王高宝藏642-66829、末王高安胜668百济国(南扶余)(前18年-660年)1 温祚王扶余温祚前18年─29年2 多娄王扶余多娄 29年─77年3 己娄王扶余已娄 77年─128年4 盖娄王扶余盖娄 128年─166年5 肖古王扶余肖古 166年─214年又称素古王6 仇首王扶余仇首 214年─234年又称贵须王7 沙伴王扶余沙伴 234年又称沙伊王、沙沸王8 古尔王扶余古尔 234年─286年又称古慕王9 责稽王扶余责稽 286年─298年又称靑稽王10 汾西王扶余汾西 298年─304年11 比流王扶余比流 304年─344年12 契王扶余契 344年─346年13 近肖古王扶余句 346年─375年又称肖古王或速古王14 近仇首王扶余须 375年─384年又称贵首王15 枕流王扶余枕流 384年─385年16 辰斯王扶余晖 385年─392年17 阿莘王扶余阿芳 392年─405年又称阿芳王或阿花王18 腆支王扶余映 405年─420年扶余映,或扶余腆又称直支王或真支王19 久尔辛扶余王久尔辛 420年─427年20 毗有王扶余毗 427年─454年扶余毗,或余毗21 盖卤王扶余庆 454年─475年扶余庆司,或扶余庆又称近盖娄王22 文周王扶余都 475年─477年扶余牟都或扶余都23 三斤王扶余壬乞 477年─479年又称文斤王、三乞王、壬乞王24 东城王扶余牟大 479年─501年扶余牟大或扶余摩牟25 武宁王扶余隆 501年─523年扶余斯麻或扶余隆又称斯麻王、嶋王、虎宁王26 圣王扶余明 523年─554年又称明王或圣明王27 威德王扶余昌 554年─598年又称昌王28 惠王扶余季 598年─599年又称献王29 法王扶余宣 599年─600年30 武王扶余璋 600年─641年又称虎王,武康王,武广王31 义慈王扶余义慈 641年─660年32 末王扶余丰 661---663新罗国(前57年─935年)(前朴氏)1、新罗始祖朴赫居世前57年—4年2、南解王朴南解 4年—24年3、儒理王朴儒理 24年—57年(前昔氏)4、脱解王昔脱解 (57-80)(后朴氏)5、婆娑王朴婆娑(80-112)6、祗摩王朴祗摩(112-134)7、逸圣王朴逸圣(134-154)8、阿达罗王朴阿达罗(154-184)(中昔氏)9、伐休王昔伐林(184-196)10、奈解王昔奈解(196-230)11、助贲王昔助贲(230-247)12、沾解王昔沾解(247-261)(旧金氏)13、味邹王金味邹(262-284)(后昔氏)14、儒礼王昔儒礼(284-298)15、基临王昔基临(298-310)16、讫解王昔讫解(310-356)(新金氏)17、奈勿王金楼寒 356年—402年18、实圣王金堤 402年—417年19、讷祗王金讷祗 417年—458年20、慈悲王金慈悲 458年—479年21、照智王金照智 479年—500年22、智证王金大路 500年—514年23、法兴王金原宗 514年—540年24、真兴王金麦宗 540年—576年25、真智王金舍轮 576年—579年26、真平王金白净 579年—632年27、善德女王金德曼 632年—647年28、真德女王金胜曼 647年—654年29、武烈王(新罗太宗)金春秋 654年—661年30、文武王金法敏 661年—681年,统一新罗31、神文王金政明 681年—692年32、孝昭王金理洪 692年—702年33、圣德王金兴光 702年—737年34、孝成王金承庆 738年—742年35、景德王金宪英 742年—765年36、惠恭王金干运 765年—780年37、宣德王金良相 781年—785年38、元圣王金敬信 786年—798年39、昭圣王(昭成王) 金俊邕 799年—800年40、哀庄王金淸明(金重熙) 801年—809年41、宪德王金彦升 810年—826年42、兴德王金秀宗(金景徽) 827年—836年43、僖康王金悌隆 837年—838年44、闵哀王金明 839年45、神武王金佑征 839年46、文圣王金庆膺 840年—858年47、宪安王金谊靖 858年—861年48、景文王金膺廉 861年—875年49、宪康王金晸 876年—886年50、定康王金晃 887年51、真圣女王金曼 888年—897年52、孝恭王金峣 898年—912年(新朴氏)53、神德王朴景晖 912年—917年54、景明王朴升英 917年—924年55、景哀王朴魏膺 924年—927年(末金氏)56、敬顺王金傅 927年—935年.。

【朝鲜古代君王谱】朝鲜王朝(一):建国

【朝鲜古代君王谱】朝鲜王朝(一):建国

【朝鲜古代君王谱】朝鲜王朝(一):建国朝鲜王朝(一):建国朝鲜王朝(朝鲜语:조선왕조/朝鮮王朝 JoseonWangjo ?,1392年-1897年),又称朝鲜国或大朝鲜国[4][5](朝鲜语:조선국/朝鮮國 JoseonGug ?),在日本以及中华圈史学界的早期也被称为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王室本贯为全州李氏,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盖整个朝鲜半岛。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丽王朝军政大权。

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改国号“朝鲜”。

1395年迁都于汉阳(今首尔),将国都更名为汉城。

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

朝鲜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

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

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

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国之一。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

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韩合并,大韩帝国灭亡,李氏统治的王朝告终。

1.朝鲜建国14世纪末,高丽王朝经过长年战争和蒙古帝国的入侵已经岌岌可危。

1388年,中国明朝派特使要求高丽归还开元路。

高丽重臣崔莹借此准备与明开战,并派李成桂出兵入侵辽东半岛。

李成桂出身新罗贵族。

父李子春为地方豪族,任双城总管府千户。

1356年,高丽攻其地,李子春投降。

1362年,李成桂袭父职,在图们江、鸭绿江方面参与抵御女真族和蒙古残余势力入侵的军事行动。

不久,他调京任职,后到南方抵御倭寇。

1380年、1385年大破倭寇,威名日盛,参与军机中枢。

朝鲜三国时代及王朝君主表

朝鲜三国时代及王朝君主表

朝鲜三国时代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5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朝鲜三国时代(삼국시대)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新罗(前57年-935年)、百济(前18年-660年)。

在三国时代和之前存在的小国家和民族国家包括伽倻(42年-562年)、东秽濊、沃沮、扶余、于山国、耽罗等国。

公元668年,征服了百济后,新罗又征服了高句丽,因此结束了三国时代,创立了统一新罗时代。

三国的名称被用于朝鲜经典教科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标题。

高丽高丽高宗安孝大王王皞()高丽元宗顺孝大王(高丽忠敬王)王倎(禃)高丽忠烈王王賰(昛)(椹)高丽忠宣王王璋高丽忠肃王王焘高丽忠惠王王祯高丽忠穆王王昕高丽忠定王王蚳(迷思监朶儿只)高丽恭愍王王瑞(祺)高丽前废王王禑(辛禑)高丽后废王王昌(辛昌)高丽恭让王王瑶李氏朝鲜庙号諡号(皇帝)諡号(大王)尊号讳名领导年代朝鲜太祖高皇帝康献大王至仁启运应天肇通光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李成桂1392年-1398年朝鲜定宗恭靖大王懿文庄武温仁顺孝李芳果1398年-1400年朝鲜太宗恭定大王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叡哲成烈光孝李芳远1400年-1418年朝鲜世宗庄宪大王英文睿武仁圣明孝李祹1418年-1450年朝鲜文宗恭顺大王钦明仁肃光文圣孝李珦1450年-1452年朝鲜端宗纯定大王安庄景顺敦孝李弘暐1452年-1455年朝鲜世祖惠庄大王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李瑈1455年-1468年大韩帝国。

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_百度百科朝鲜王朝(1392—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定都于汉阳,李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

1896年,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国名历史沿革区划政治外交经济文化世系更多>>/已收藏查看我的收藏1624有用+1716朝鲜王朝编辑朝鲜王朝(1392—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定都于汉阳,李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

1896年,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

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

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今首尔),1910年日韩并合,李氏王室统治告终。

朝鲜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

朝鲜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条件。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

15世纪上半叶,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于这一地区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闾延郡、慈城郡、茂昌郡、姚芮郡。

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16座大城,25个小堡,从朝鲜南方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

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中文名称朝鲜王朝英文名称Joseon Dynasty简称李朝、李氏朝鲜所属洲亚洲首都汉城平壤、开城、元山国庆日1392年9月28日国歌《爱国歌》国家代码JOS官方语言朝鲜语、汉语货币文、银两、韩圆(1902年以后)时区东九区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李成桂、李裪、李淏等人口数量18.660.000(1753年)人口密度84人每平方公里朝鲜族主要宗教儒教、佛教国土面积222,154平方公里水域率2.8%文字朝鲜字、汉字法律经国大典首位君主李成桂末代皇帝李坧目录1国名2历史沿革▪朝鲜建国▪前期历史▪逐渐巩固▪中期历史▪晚期历史▪独立与合并▪王朝后续3区划4政治▪体制▪等级▪政府▪地方5外交▪与明朝▪与清朝▪与日本6经济7文化▪文字▪天文▪地理▪实学▪医学▪文艺▪宗教▪文学8世系9年号1国名编辑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将国号―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取新国号为―朝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半岛君主列表檀君朝鲜王俭扶娄嘉勒乌斯丘丘乙达门翰栗于西翰阿述鲁乙道奚阿汉屹达古弗代音尉那余乙冬奄侯牟苏固忽苏台索弗娄阿忽延那率那邹鲁豆密奚牟摩休奈休登口邹密甘勿奥娄门沙伐买勒麻勿多勿豆忽达音音次乙于支勿理丘勿余娄普乙古列加箕子朝鲜太祖子胥余(须臾) 庄惠王子松敬孝王子询恭贞王子伯文武王子椿太原王子礼景昌王子庄兴平王子捉哲威王子调宣惠王子索谊襄王子师文惠王子炎盛德王子越悼怀王子职文烈王子幽昌国王子陆贞敬王子阙乐成王子怀孝宗王子存天老王子孝修道王子立徽襄王子通奉日王子参德昌王子谨寿圣王子翔(云) 英杰王子黎逸民王子冈济世王子混清国王子璧导国王子澄赫圣王子骘和罗王子谐说文王子贺庆顺王子华嘉德王子翊三老王子煜显文王子释宗统王子丕哀王(武康王) 子准卫氏朝鲜卫满卫右渠七十二国马韩哀王子准卞韩辰韩乐浪北带方僭南带方伊西本加耶首露王居登王麻品王居叱弥王伊尸品王坐知王吹希王知王钳知王仇衡王五伽耶阿罗伽耶古宁伽耶星山伽耶碧珍小伽耶大加耶伊珍阿鼓王异脑王月光太子北扶余东扶余我刀干汝刀干彼刀干五刀干留水干留天干神天干五天干神鬼干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东明王高朱蒙瑠璃王高类利太武神王闵中王慕本王太祖王高宫次大王高遂成新大王高伯固故国川王高男武山上王高延优东川王高位宫中川王高然弗西川王高药虑烽上王高相夫美川王高乙弗故国原王高钊小兽林王高邱夫故国壤王高伊连广开土王高谈德长寿王高巨链文咨王高罗云安藏王高兴安安原王高宝延阳原王高平成平原王高阳成婴阳王高元荣留王高建武宝藏王高宝藏末王高安胜百济(南扶余) 温祚王扶余温祚多娄王己娄王盖娄王肖古王仇首王古尔王责稽王汾西王比流王契王近肖古王扶余句近仇首王扶余须枕流王辰斯王扶余晖阿华王扶余阿芳腆支王扶余映久尔辛王毗有王扶余毗盖卤王扶余庆文周王扶余牟都三斤王扶余壬乞东城王扶余牟大武甯王扶余隆圣王扶余明威徳王扶余昌惠王扶余季法王扶余宣武王扶余璋义慈王末王扶余丰新罗(前朴氏)赫居世居世干朴赫居世南解次次雄朴南解儒理尼师今朴儒理新罗(前金氏)脱解尼师今金阏智(惜脱解) 新罗(后朴氏) 婆娑尼师今朴婆娑祇麻尼师今朴儒理逸圣尼师今朴逸圣阿达罗尼师今朴阿达罗新罗(前惜氏) 伐林尼师今惜伐林奈解尼师今惜奈解助贲尼师今惜助贲沾解尼师今惜沾解新罗(旧金氏)味邹尼师今金味邹新罗(后惜氏)儒礼尼师今惜儒礼基临尼师今惜基临讫解尼师今惜讫解新罗(新金氏)奈勿王金奈勿(楼寒)实圣王金堤纳祗王金纳祗慈悲王金慈悲绍智王金绍智智证王金智证法兴王金原宗真兴王金麦宗真智王金轮真平王金白净善德女王金德曼真徳女王金胜曼太宗武烈王金春秋渤海国突地稽李谨行乞四比羽渤海烈王世祖乞乞仲象渤海高王太祖大祚荣渤海武王光宗大武艺渤海文王世宗大钦茂渤海废王大元义渤海成王仁宗大华屿渤海康王穆宗大嵩璘渤海定王毅宗大元瑜渤海僖王康宗大言义渤海简王哲宗大明忠渤海宣王圣宗大仁秀渤海和王庄宗大彝震渤海安王顺宗大虔晃渤海景王明宗大玄锡大玮瑎渤海哀王(渤海末王) 大諲撰统一新罗新罗(新金氏) 文武王金法敏神文王金政明孝昭王金理洪圣德王金兴光孝成王金承庆景德王金宪英恵恭王金干运新罗(后金氏) 宣德王金良相元圣王金敬信昭圣王金俊邕哀荘王金重熙宪德王金彦升兴德王金景徽僖康王金悌隆闵哀王金明神武王金佑征文圣王金庆膺宪安王金谊靖景文王金膺廉宪康王金政定康王金晃真圣女王金善宪孝恭王金尧新罗(新朴氏) 神德王朴景晖景明王朴升英景哀王朴魏膺新罗(末金氏)敬顺王金傅长安国庆云帝金宪昌朝鲜后三国时代后高句丽摩震金弓裔泰封金弓裔后百济甄萱神剑高丽庙号諡号姓名领导年代高丽太祖神圣大王王建高丽惠宗义恭大王王武高丽定宗文明大王王尧高丽光宗大成大王王昭(仙)高丽景宗献和大王王胄高丽戴宗(高丽成宗追崇) 王旭高丽成宗文懿大王王治高丽穆宗或高丽湣宗宣让大王或宣灵大王王诵(讼) 高丽安宗(高丽显宗追崇) 王郁高丽显宗元文大王王询(安世)高丽德宗敬康大王王钦高丽靖宗容惠大王王亨高丽文宗仁孝大王王徽高丽顺宗宣惠大王王勋高丽宣宗思孝大王王运高丽献宗懐殇大王王昱高丽肃宗明孝大王王颙(熙)高丽睿宗文孝大王王俣高丽仁宗恭孝大王王楷高丽毅宗庄孝大王王晛高丽明宗光孝大王王皓高丽神宗靖孝大王王卓(晫)高丽煕宗诚孝大王王韺高丽康宗元孝大王王祦(璹)(贞)高丽高宗安孝大王王皞()高丽元宗顺孝大王(高丽忠敬王) 王倎(禃) 高丽忠烈王王賰(昛)(椹)高丽忠宣王王璋高丽忠肃王王焘高丽忠惠王王祯高丽忠穆王王昕高丽忠定王王蚳(迷思监朶儿只)高丽恭愍王王瑞(祺)高丽前废王王禑(辛禑)高丽后废王王昌(辛昌)高丽恭让王王瑶李氏朝鲜庙号諡号(皇帝) 諡号(大王) 尊号讳名领导年代朝鲜太祖高皇帝康献大王至仁启运应天肇通光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李成桂1392年-1398年朝鲜定宗恭靖大王懿文庄武温仁顺孝李芳果1398年-1400年朝鲜太宗恭定大王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叡哲成烈光孝李芳远1400年-1418年朝鲜世宗庄宪大王英文睿武仁圣明孝李祹1418年-1450年朝鲜文宗恭顺大王钦明仁肃光文圣孝李珦1450年-1452年朝鲜端宗纯定大王安庄景顺敦孝李弘暐1452年-1455年朝鲜世祖惠庄大王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李瑈1455年-1468年朝鲜睿宗襄悼大王钦文圣武懿仁昭孝李晄1468年-1469年朝鲜德宗(朝鲜成宗追崇) 怀简大王宣肃恭显温文懿敬李暲朝鲜成宗康靖大王仁文宪武钦圣恭孝李娎1469年-1494年(废为燕山君) 李忄隆1494年-1506年朝鲜中宗恭僖大王徽文昭武钦仁诚孝李怿1506年-1544年朝鲜仁宗荣靖大王献文懿武章肃钦孝李岹(峼) 1544年-1545年朝鲜明宗恭宪大王献谷昭文光肃敬孝李峘1545年-1567年朝鲜宣祖(朝鲜宣宗) 昭敬大王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李昖1567年-1608年(废为光海君) 李珲1608年-1623年朝鲜元宗(朝鲜仁祖追崇) 敬德大王仁宪靖穆章孝李琈朝鲜仁祖开天大王肇运正纪宣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李倧1623年-1649年兴安君朝鲜孝宗钦天大王达道光谷弘烈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李淏1649年-1659年朝鲜显宗昭休大王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李棩1659年-1674年朝鲜肃宗僖顺大王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原孝李焞1674年-1720年朝鲜景宗恪恭大王德文翼武纯二宣孝李昀1720年-1724年朝鲜英祖(朝鲜英宗) 庄顺大王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洪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李昑1724年-1776年朝鲜正祖(朝鲜正宗) 宣皇帝敬天大王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李祘1776年-1800年朝鲜纯祖(朝鲜纯宗) 肃皇帝宣恪大王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浚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干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孝李玜1800年-1834年朝鲜宪宗成皇帝庄肃大王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宗成李奂1834年-1849年朝鲜哲宗章皇帝熙伦大王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李升1849年-1863年朝鲜高宗太皇帝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干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李熙1863年-1896年大韩帝国庙号諡号(皇帝) 諡号(大王) 尊号讳名年号领导年代真宗(高宗追崇) 昭皇帝恪愍大王温良睿明哲文孝章李緈庄祖(高宗追崇) 懿皇帝思悼大王绥德敦庆弘仁景祉章伦隆范基命彰休赞元宪诚启祥显熙神文桓武庄献广孝李禛翼宗(文祖)(高宗追崇) 翼皇帝康穆大王体元赞化锡极定命成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广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致中达和继历协纪刚粹景穆峻惠衍祉宏猷愼徽绥緖佑福敦文显武仁懿孝明李旲高宗太皇帝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干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李熙建阳、光武1896年-1907年纯宗孝皇帝文温武宁敦仁诚敬李坧隆熙1907年-1910年懿愍皇太子文仁武庄至孝明晖李垠(本为英王)李朝历代君主1) 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2) 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子3) 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4) 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5) 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6) 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7) 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8) 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9) 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王大妃曾垂帘)10) 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11) 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朴敬嫔曾干政)12) 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13) 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王大妃曾垂帘)14) 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15) 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16) 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17) 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18) 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19) 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张禧嫔曾干政)20) 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21) 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22) 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23) 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长子24) 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王大妃曾垂帘)25) 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26) 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王大妃曾垂帘,闵妃即明成皇后亦曾参政)27) 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注:1896年朝鲜脱离中国的影响,建立大韩帝国,年号为建阳,次年改元光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