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一、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
-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2. 千米的认识:
-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 测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3. 吨的认识:
-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 1 吨=1000 千克
二、单位换算
1. 长度单位换算:
- 1 厘米=10 毫米
- 1 分米=10 厘米
-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2. 质量单位换算:
- 1 吨=1000 千克
- 1 千克=1000 克
三、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同时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时间单位基本时间单位:时、分、秒。
这三个单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时间度量单位。
计量规则: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计量很长的时间常用“时”。
例如:妈妈一天工作8时,小明每天睡眠9时;拍一下皮球大约用1秒,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5分。
二、时钟的认识1.钟面上的针: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次长的是分针。
最短的是时针。
2.钟面布局:钟面上有12个数字,代表12个小时。
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每个大格代表5分钟,每个小格代表1分钟。
3.针的移动规则: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
三、时间的计算与换算1.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 60分1分= 60秒1时= 3600秒换算时,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6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60。
2.时间的计算: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经过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例如:一列动车本应在10:35到达,晚点50分钟,则到达时间为10时35分+50分=11时25分。
四、时间单位的比较当单位相同时:比较数字大小,数字大的时间就大。
当数字相同时:比较单位大小,单位大的时间就大。
当数字和单位都不相同时: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通过掌握上述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日常计算和换算,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时钟的运作原理和时间的基本概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第一单元:时、分、秒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
2.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小时、分钟、秒钟。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钟小的单位,比如秒。
3.时针走一大格是30度,分针走一大格是6度,秒针走一大格是6度,走一圈是360度。
4.1时=60分,1分=60秒,120秒=2分,180分=3时,5分=300秒,4时=240分,2时20分=140分,75分=1时15分,3分13秒=193秒,100秒=1分40秒。
5.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分钟。
2)XXX跑50米的时间是12秒。
3)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
4)XXX跳50下绳约需30秒。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XXX9秒,XXX8秒,XXX11秒,小军10秒。
XXX跑得最快,XXX跑得最慢。
7.6分=360秒,160分=2时40分,3时4分=184分,200秒=3分20秒,3时=180分,250分=4时10分,60秒=1分,10分=600秒,120分=2时。
二、判断题。
1.错误。
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应该是不动的,而是等到秒针走了一圈后才会走一小格。
2.正确。
3.错误。
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2才是5:30.4.错误。
百米赛跑应该是用秒来计算,而不是分。
5.正确。
三、选择题。
1.选C。
一场电影大约播放100分钟。
2.选B。
XXX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要5分钟。
3.选A。
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3时30分。
4.选A。
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7:30结束。
5.选A。
中间休息10分,第一节课上完是9:05.四、解决问题。
1.XXX至少要在8:45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XXX一共看了30分钟。
3、火车原本预计中午11:40分到达玉林,现在要晚点25分,那么它将在中午12:05分到达玉林。
4、这根24米长的木棒共需进行5次据,每次据4米,据完整根木棒需要2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至5单元复习课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的复习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
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
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
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的验算 135 +
加数
48
加数
=
183
和
+
=
183 -
和
48 =
加数
135
-
= 另一个加数
= 48
183 - 135
小结:
加法的验算
加数 + 加数 = 和
Hale Waihona Puke 验算: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746+219= 637+268=
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
(元)
200-183= 17 (元) 200 -183 17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 183 (元)
135 + 48 1 183
怎样检验加法 计算的结果?
答: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
加法的验算
135+48=183
用 183 - 135 ,看 得数是不是48。
用 183 - 48 ,看 得数是不是 135 。
用 48 + 135 ,看 得数是不是 183 。
4 3
1 1
9
9 3
1
8 还有其它答案吗?
计算之后,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算答案是不是正确。
加法: 我们来总 结一下吧!
加数 -
+ 加数 加数
= 和
验算: 和
= 另一个加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看和是否不变。
减法:
被减数
- 减数 - 差 + 减数
= 差 = 减数 = 被减数
验算:
被减数
差
●●
怎样检验减法 计算的结果?
200-183=17
可以用200-17, 看得数是不是183。
可以用 17 + 183 , 看得数是不是 200 。
减法的验算
200 -
被减数
183
减数
=
17
差
-
=
=
17
+ 183
= 200
200
被减数
- 17
183
减数
-
差
=
小结:
被减数
减法的验算 - 减数 = 差
验算: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差 + 减数 = 被减数
200-183=17 200 -183 17 验算:
183 + 17 200
1 1
●●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59-136=
408-57=
你知道填什么数吗?
377 233 830 291 233 405
你能在方框时填 入合适的数吗?
8
9 3
80秒=(1 )分(20)秒
108分=(1 )时(48)分
举一反三
201秒=( )分( )秒 79分=( )时( )分
113秒=( )分( )秒
100分=( )时( )分
判断题
1、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 )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 3、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 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 √ ) 4、小红每天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 起床,小红每天睡眠10小时。( √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例题: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 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结果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 多少元?
时分秒单元复习
1分=60秒
1时=60分
难点1、从1点10分到2点05分,经过多 长时间,用2:05-1:10 记得不够减要 借一小时 陷阱题2、小明看书从10点看到11:30, 一共看了多久, 不是用加法,是减法, 11:30-10
粗心题3、100分=1时40分,60分=1时, 不要算成100分为1时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 位——( )。 2、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他们分别是( )、 ( )、( ),其中( )走得最快,它走 一圈是( );( )走得最慢,它 走一大格是( )。 3、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 的时间是( )。 4、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 秒,也就是( )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 )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