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画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上教版-(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册)-10、小小建筑师-教学设计方案.doc

小学美术上教版-(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册)-10、小小建筑师-教学设计方案.doc

第二册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课题名称:小小建筑师教学类别:纸工课时建议:约1—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建筑物造型可以用不同的多种形状概括,学会用剪、撕、拼、贴的组合技巧,“造”出高低变化的大楼。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制作城市建筑过程中,学习运用纸工拼贴各种建筑造型的组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城市建筑的美,发现彩纸拼贴大楼的造型之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各种形状剪贴建筑造型教学难点:楼房高低,纸片大小组合教学准备:学具:剪刀、彩纸、固体胶等教具:录像、范作、彩纸、剪刀、固体胶、课件等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剪出多种形状并组合成不同的建筑造型。

拓展层面:用多种形状拼贴出有前后高低变化的建筑画面。

教学过程:一、感受与尝试1、用课件展示城市大楼的图片。

2、欣赏、交流大楼的外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引出课题。

4、学生尝试剪多个形状,集体交流反馈:剪图形时对折剪比较方便。

5、教师总结:多种形状的折剪方法。

二、观察与组合1、教师出示范作:利用多种形状能组合成大楼建筑。

2、学生欣赏有特征有代表性的建筑(录像或图片),观察其构成,激发灵感。

3、学生试将自己剪好的多种形状拼摆成大楼的形状,比一比谁的大楼最有特色。

三、实践与创造1、欣赏同龄人作品,交流不同建筑物组合的变化。

讨论组合的方法,粘贴时应先后再前,近低远高。

2、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已拼好的建筑形象进行组合粘贴。

注意前后、高低的组合变化。

3、设计大楼的其他部分,如房顶、阳台、窗户、墙上的装饰物等,对大楼进行装饰。

四、展示与评议1、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2、围绕设计的建筑形象与小组合作的效果展开讨论,从中发现各自的成功与不足。

3、对作品发表评价意见。

评价内容:①作业剪贴平整。

②建筑造型有特色。

③建筑物组合有高低、前后有变化。

4、拓展:还可以用拓印的方法“造大楼”。

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优美的舞姿》 (2)第4课《用色彩画心情》 (5)第5课《手形的联想》 (8)第7课《树的联想》 (12)第8课《随形想象》 (16)第9课《昆虫乐园》 (20)第11课《装饰的骏马》 (24)第12课《夸张的面具》 (28)第13课《巧饰小瓶子》 (33)第14课《学摩尔来玩泥》 (35)第15课《侧面的头像》 (37)第16课《多视角的脸》 (40)第17课《连续的图形》 (43)第18课《剪剪小窗花》 (48)第1课《优美的舞姿》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物舞蹈动态中身体四肢的动作变化,能画出一个跳舞的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在尝试中了解人物舞姿动态的变化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舞会的情景设计,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舞蹈的热情,发现人物舞蹈的动态美。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色彩表现力,想象力也十分丰富,了解人物结构,能够画出最基本的人物造型,但是对关节的理解力不突出,从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看,对人物绘画的表现参差不齐,要画出舞蹈的人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采用动态线辅助表现人物动态及色块装饰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充满趣味的理解舞蹈人物的动态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人物舞蹈动态中身体四肢的动作变化表现。

教学难点: 为舞蹈者添加相适应的发型和服饰。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两分钟预备1、教师播放芭蕾舞《天鹅湖》片段,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舞蹈姿态的感受和造型意识。

活动2【活动】感受与体验1、教师展示小木偶人,请学生尝试摆出舞蹈动作。

2、学生对比木偶人的动作,发现身体、四肢、头部的变化使木偶人有了动态。

3、学生欣赏人物舞蹈照片并对比简笔画人物,发现使人物动态丰富起来的关键在于关节。

4、教师用油画棒和彩砂纸,示范简笔画人物动态。

上海书画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上海书画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1课彩色的棉签教学目标:情感:体验用棉签作画的乐趣。

认知:了解水性颜料的透明、轻快和淡雅的特点。

操作:用棉签练习点、线的画法,表现各种题材的彩色水墨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棉签绘画的方法。

难点:绘画各种造型和题材的彩色水墨画。

教学准备:教具:范画教学反思:第2课神奇的棉签教学目标:情感:感受黑背景下的色彩魅力。

认知:了解油画棒和水彩颜料不相溶的特点。

操作:用油画棒画出各种造型,并用棉签蘸黑色水彩颜料涂盖背景底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油画棒和黑色棉签绘涂各种造型。

难点:感知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教具:相关电脑软件资料,范例,棉签,黑色水彩颜料;教学反思:第3课水果的外衣教学目标:情感:记忆卖水果和吃水果的快乐体验。

认知:联系日常生活,了解水果的名称和不同的色彩。

操作: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不同的水果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绘画和剪贴不同的水果。

难点:表现出水果丰富的色彩。

教学准备:教具:范样、实物投影。

教学反思:第4课盒里的果子教学目标:情感:体验玩玩做做的乐趣。

认知:知道简单折盒子的方法及常见水果的形体特征。

操作:学会做简单的盒子和水果。

创新:能创新地折不同的盒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折纸盒难点:盒子折线的控制,边线的折挺。

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彩纸,彩泥,水工具,投影教学反思:第5课美丽的地毯教学目标:情感:感受各种各样的地毯给居室带来的美。

认知:运用点、线、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操作:设计造型别致的美丽地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色彩绚丽的美丽图案。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地毯。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刀、彩纸、敲印工具、奖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刀、垫板、敲印工具、水彩颜料、教学反思:第6课精彩的电视教学目标:情感:感受观看精彩电视节目的乐趣。

认知:了解电视节目的大致种类和画面内容。

操作:通过记忆,绘画出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画出自制电视机屏幕中的电视节目。

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

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

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教学计划(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四册,全册包括“有趣的想象”、“我的玩具世界”、“动物天地”、“走进大师”、“多彩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小小设计师”、“我和电脑交朋友”8个单元,由20节课组成。

本册教材以绘画和动手制作为主,也包括写生、剪纸等。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1、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进一步接触各种各类的工具及材料,愉快地参及美术活动及游戏,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

2、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多角度的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的能力。

3、欣赏国外名家范画和自己的以及他人的作品,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进一步学习彩泥的制作技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的情感。

5、体验色彩,知道色彩、笔触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利用色彩抒发自己的情感。

6、了解中国民族花灯的基本造型,学会一些基本方法制作花灯,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单元目标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重点:概括物体的显著特征,并加以表现。

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法表现特定的事物。

启发开拓学生思维,设计有创意的数字联想。

根据水迹的形状添加特征,创造有创意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来画。

抓住动物特征大胆创作,不拘泥于细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人和动物的表情、动态。

抓住轮廓的特点,概括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剪纸或涂色时,要求边线整齐,画面内容设计要和学生生活贴近。

能根据画面创造性添加。

捏泥时,提醒学生左右手一定要配合。

能区分男、女外形,并配上相应的服饰。

利用各种造型方法,装饰夹子。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生活,构思画面。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五官,用明亮的色彩装饰面具或自己的脸。

用各种方法制作、组合花挂毯。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衣服。

封面、画面、内容、文字能有机结合。

启发学生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自己缩小,编故事并组织画面。

学习色彩表达情趣的方法。

用基本形概括地画鱼。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全套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学生培养艺术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绘画和手工艺技巧,了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内容第一课:色彩认知- 学习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利用颜色画出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第二课:素描绘画- 学习使用铅笔进行素描绘画- 练习描绘简单的物体和形状第三课:剪纸艺术- 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第四课:水彩画- 学习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 练习涂抹、渐变和混色技巧第五课:模型制作- 学习使用纸板和胶水制作简单模型- 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体模型第六课:艺术家介绍- 了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风格- 分享自己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学方法- 以示范和实践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供艺术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教学评估- 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绘画作品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艺术技能提高情况- 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和改进教学资源- 艺术书籍和绘画教材- 艺术家作品图片和介绍资料- 绘画和手工艺材料,如颜料、画笔、纸板、剪刀等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共6节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色彩认知(1课时)2. 第二课:素描绘画(1课时)3. 第三课:剪纸艺术(1课时)4. 第四课:水彩画(1课时)5. 第五课:模型制作(1课时)6. 第六课:艺术家介绍(1课时)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全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美术领域有所提升,并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供学生与不同艺术媒介和材料的亲身体验。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 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 探索不同艺术媒介和材料的使用。

教学内容和活动:课时一:色彩的基本概念活动1:导入活动- 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使用的不同颜色。

-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活动2:色彩的分类- 介绍基本的色彩分类,如原色、次原色和辅助色。

-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颜色,并进行分类。

活动3:色彩的运用- 给予学生一些色彩的实践任务,如绘制一幅以某种颜色为主题的画作。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课时二: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1:创意绘画- 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绘画任务,如画一幅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画作,但使用非传统的颜色。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

活动2:故事绘画-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故事或场景,并通过绘画来表达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 鼓励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课时三:探索不同艺术媒介和材料的使用活动1:纸艺- 引导学生使用剪纸、折纸等技巧创作一些简单的纸艺作品。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发挥创造力。

活动2:水彩画- 引导学生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方法。

- 提供一些简单的水彩画练习,如绘制一个水果或花朵。

活动3:素描- 引导学生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和比例等。

- 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描练习,如绘制一个静物或人物。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3.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

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图片和展示材料。

2. 不同的绘画和手工艺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剪刀等。

3. 教学参考书籍和网上资源。

小学美术沪教版(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册)-1、数字的联想-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美术沪教版(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册)-1、数字的联想-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标题:小学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册)-1、数字的联想-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形状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基本形状和意义2. 数字与美术的结合3. 数字联想作品创作三、教学重点:1. 数字的基本形状和意义2. 数字与美术的结合3. 数字联想作品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数字与美术的结合2. 数字联想作品创作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的基本形状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

2. 示范法:展示数字与美术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数字联想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数字的形状和意义。

2. 讲授(10分钟)讲解数字的基本形状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数字的形状和意义。

3. 示范(10分钟)展示数字与美术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4. 实践(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数字联想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评价学生的数字联想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字的形状和意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数字联想作品创作方面,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品。

但在合作学习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培养。

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教学方案

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教学方案

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教学方案美术教材第二册教学方案导言:小学美术教材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教学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系统、科学、富有趣味性的第二册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在艺术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1. 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开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第二册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展开教学。

1. 图形构成与观察:通过教授基本的几何形状和图形构成原理,鼓励学生观察并了解周围世界中的各种图形。

通过讲授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绘画表现技巧。

2. 色彩学习与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了解主要的调色原理。

通过教授色彩的表达与运用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色彩运用技巧和表现能力。

3. 图案设计与创作:通过教授不同类型的图案设计原则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材料和艺术形式中进行图案设计和创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素描与透视:通过素描训练和透视技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物体形态的观察与把握。

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5. 名画赏析与模仿:通过引导学生赏析一些优秀的名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并鼓励学生通过模仿和创新,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实际示范和展示艺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技法练习和创作。

示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2.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尊重学生的创意和个性,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绘画合作,共同完成一幅艺术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彩色的棉签
教学目标:
情感:体验用棉签作画的乐趣。

认知:了解水性颜料的透明、轻快和淡雅的特点。

操作:用棉签练习点、线的画法,表现各种题材的彩色水墨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棉签绘画的方法。

难点:绘画各种造型和题材的彩色水墨画。

教学准备:
教具:范画
教学反思:
第2课神奇的棉签
教学目标:
情感:感受黑背景下的色彩魅力。

认知:了解油画棒和水彩颜料不相溶的特点。

操作:用油画棒画出各种造型,并用棉签蘸黑色水彩颜料涂盖背景底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油画棒和黑色棉签绘涂各种造型。

难点:感知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电脑软件资料,范例,棉签,黑色水彩颜料;
教学反思:
第3课水果的外衣
教学目标:
情感:记忆卖水果和吃水果的快乐体验。

认知:联系日常生活,了解水果的名称和不同的色彩。

操作: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不同的水果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绘画和剪贴不同的水果。

难点:表现出水果丰富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具:范样、实物投影。

教学反思:
第4课盒里的果子
教学目标:
情感:体验玩玩做做的乐趣。

认知:知道简单折盒子的方法及常见水果的形体特征。

操作:学会做简单的盒子和水果。

创新:能创新地折不同的盒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折纸盒
难点:盒子折线的控制,边线的折挺。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若干,彩纸,彩泥,水工具,投影
教学反思:
第5课美丽的地毯
教学目标:
情感:感受各种各样的地毯给居室带来的美。

认知:运用点、线、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操作:设计造型别致的美丽地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色彩绚丽的美丽图案。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地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刀、彩纸、敲印工具、奖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刀、垫板、敲印工具、水彩颜料、
教学反思:
第6课精彩的电视
教学目标:
情感:感受观看精彩电视节目的乐趣。

认知:了解电视节目的大致种类和画面内容。

操作:通过记忆,绘画出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自制电视机屏幕中的电视节目。

难点:自制电视机中“换频道”播出不同内容的节目。

教学准备:
教具:电视机,相关电脑课件,范例。

教学反思:
第7课洗衣机好帮手
教学目标: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认知:复习巩固方形物体的绘画。

操作:联系实际生活,创作一幅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图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洗衣服的情景。

难点:画面的组织和创作构思。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幻灯片
教学反思:
第8课打开的冰箱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冰箱的造型、结构和用途。

操作:运用折剪的方法制作冰箱,并剪贴食物。

情感:通过制作绘画,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冰箱的方法。

难点:组合添加各种食物。

教学准备:
教具:冰箱模型、范例、剪刀、玩具冰箱。

教学反思:
第9课高高的楼房
教学目标:
认知:观察各种形状的楼房,了解它的外形和色彩。

操作:尝试用方形组合的方法画一组高楼,掌握色彩搭配及涂色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树立创造美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楼房外形特征,启发学生凭记忆、想象和运用绘画手法表现各种楼房。

难点:启发想象、表现楼房的外形特征和色彩。

教学准备:
教具:拼图、电脑、
教学反思:
第10课双手能画画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双手能画出对称的画。

操作:运用对称原理,双手同时握笔画画。

情感:感受双手作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手同时握笔作画。

难点:画出对称形。

教学准备:
教具:范例等。

教学反思:
第11课复写纸帮个忙
教学目标:
情感:体验用复写纸完成一幅作品时的喜悦心情。

认知:了解复写纸有重复拷贝的功能。

操作:掌握复写纸重复拷贝形象,组成有趣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复写纸作画的方法。

难点:用复写纸复印时,能固定不走样。

教学准备:
教具:范画、复写纸、纸、彩色笔、音乐。

教学反思:
第12课胶带纸能作画
教学目标:
情感:体会用胶带纸的神奇。

认知:了解胶带纸的妙用。

操作:学会用胶带纸辅助作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胶带纸辅助作用,表现丰富的画面效果。

难点:用胶带纸有序的组织画面。

教学准备:
教具:胶带,投影片等。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