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合集下载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解说词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解说词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解说词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让我们用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担任今天的评委是王巨臣校长、李海龙主任、刘静芳老师、邸丽茹老师、王倩倩老师、张荣福老师。

下面我宣布:北刘庄完全小学“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1首先上场的是三年级的刘羽小学同学,将为大家展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让他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

2、宋朝诗人张志和这首《渔歌子》,它内涵却十分丰富,充分展现了古典名诗的艺术魅力。

接下来请欣赏三年级徐弘同学为我们诵读《渔歌子》。

3、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中国。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让我们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化为一腔炙热的爱国心,祝愿它前前程似锦、!繁荣昌盛!下面请欣赏六年级刘晓美、王梦悦同学朗诵《我的祖国》。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景这边独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代伟人毛泽东。

从您的诗句中,我们感受您豪迈的激情,深邃的思想。

从您的诗句中,我们领略你博大的胸襟,伟人的情怀。

下面,我们请欣赏五年级姜碧瑶同学朗诵的《沁园春雪》。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七律长征再现了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红军勇士们,下面请欣赏六年级沈兴同学朗诵的《长征》。

7、辛弃疾,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的一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聆听。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的诗歌文化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也愉悦了我们的情感,最后请欣赏四年级邸宏美同学朗诵《望星空》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王校长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征文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征文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征文导读:【例文一】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读《大学》有感读过《大学》,印象最深的是《大学》中经一章里面的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使天下的人革旧图新,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

这是它的宗旨,也就是《大学》的宗旨,但更深一步来讲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美好的纯洁的心灵,以及光明正大的德行,以身作则,树立能够带领大家从善的榜样,启发人们的自觉性,去除人本身对外界事物的占有欲,历经各种困苦,最后才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其实只要看过简介,就知道《大学》其实是《四书五经》之中最短的一篇,不过2000字左右,可是正是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却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一个人由凡人转为圣人的必要途径,要是我们能按照《大学》中所说的去做的话,一定能有所作为,受益无穷。

只觉得惭愧的是,《四书五经》买回来这么久,碰都没有碰,要是早些看的话,就可以早些领悟其中的意义了。

读完一遍《大学》后,才发现记得并不是那么清楚,可是却感触颇深。

虽然年纪要小一点,没有那些大学生想的那么远,可我还是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种种绑架、盗窃、抢劫的不良行为。

我想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所以受到的教育也不同,造成每个人的文化程度也不同,再加上走进社会时受到的熏染,才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人。

如今的学校已经不实行教《四书五经》的教育了,所以现在的人们也接触不到这种叫人修身养性,意义深刻的书了。

一个人要是不会做人,即使有再多的学问也没有用,因为他心胸狭窄。

教育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一辈拥有良好的品德、悲天悯人的情怀。

教育不只是教我们知识,更是为了叫我们做一个合格的人。

现在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抵触与不信任越来越多,在外面的每个人几乎都戴着面具在生活着,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外在形象。

我想问,这样生活不累吗?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品牌特色,扎实推进《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

二、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三、活动内容1、参赛对象:三至五年级学生以校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

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选自《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或经典古诗文(包括《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增广贤文》《千字文》《论语》等)。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配乐表演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但要注意,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每个节目的时间请控制在6分钟内,超时者取消参赛资格。

4、比赛时间:(待定)5、比赛地点:(待定)四、评比奖励办法1、邀请教育局、县研训中心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

3、对获奖单位颁发集体荣誉奖状,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1——2名)颁发奖状。

五、相关事宜1、各校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参赛时,必须有专人带队,全程负责学生安全。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校特开展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我校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国学经典熏陶,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16篇)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16篇)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16篇)经典诵读篇1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青少年一生的文化资产。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因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为了让诵读经典之风浸漫每个班级,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性情,培养优良品德,我们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借助国学经典、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等)、语文课本中的古代经典作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现将一年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重视,组织健全校领导对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张艳芬校长为组长,宋长海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及全体语文教师、全体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诵读小组。

由学校教研组组共同拟定诵读方案,年级组长、语文备课组长管理检查,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具体组织负责,将诵读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目标,工作落实1、明确活动目标。

经过学习,学校诵读领导小组的成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诵读活动的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一年来,我校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利用语文早读、每天课前10分钟时间进行诵读,坚持每周诵读不少于五次,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还坚持利用每周星期一班会课开始时十五分钟,各班由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高声诵读;此外,还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年级组长每天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

诵读活动总结最新8篇

诵读活动总结最新8篇

诵读活动总结最新8篇活动总结应该包含对活动预算的回顾和分析,为了提升活动效果,活动结束后必须写好全面的活动总结,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诵读活动总结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诵读活动总结篇1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如下: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日下午开展社团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

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

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措施到位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甲:尊敬的各位老师,乙:八年级的全体同学们同学们,合: 大家下午好!丙: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丁: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甲: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丙: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丁: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甲: 七年级一年来,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乙: 今天的诵读比赛,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丙: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丁: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甲: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乙: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合: 交大彬州市阳光初级中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比赛的评委老师。

他们是:(介绍评委)乙:下面有请()为我们介绍本次诗文诵读比赛的评分规则,掌声有请。

甲: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家国有难之际,诗人苍天一声吼,激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爱国之心!请欣赏市八年级(9)班带来的经典诵读《满江红》《少年中国说》“我的祖国是大写的中国,是大片肥沃的土地,开出鲜艳的花朵。

我的祖国是骄傲的中国是千年文化的滋养,结出文明的硕果。

”请欣赏市八年级(5)班带来的经典诵读《大写的中国红》《少年中国说》。

春天是什么?有人说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喜雨”,有人说春天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乐,那么,春天到底是什么,请欣赏八年级(3)班带来的《春之颂歌》《少年中国说》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它用纯洁的清流灌溉着花的国土,它以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一个崭新的时代。

让我们以儿女的情怀依恋长江,以饱满的激情赞美长江,以磅礴的气势歌唱长江。

请欣赏八年级(8)班带来的诗朗诵《长江之歌》、《少年中国说》什么叫酣畅潇洒,?什么叫豪情万丈?听一听李白的将进酒吧,古往今来,以酒入诗无以计数,似乎还没有哪一篇像将进酒这样荡气回肠。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核心价值观 美丽中国梦》国学经典朗诵比赛 活动总结
东棘坨镇中学德育处
《核心价值观 美丽中国梦》国学经典朗诵比赛 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二、活动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系统的国学经典诵
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 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活动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 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 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 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 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 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 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
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根据 教育局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 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 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 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 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 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张文文 马晓倩 李建宁
《我骄傲,我是中国 人》
《中华少年》
36.9 36.6
二 八三 陈佳丽 等 奖 八二 张丽欣
张童舒
《祖国啊,我亲爱的 祖国》
《放飞中国梦》
36.3 36.1
七四 李楠
《祖国,我亲爱的祖 36.1 国》

诵读经典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经典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巩固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古诗。

二、活动准备:1、挑选好四位(男生2位,女生2位)主持人。

2、各小组组织熟练背诵初一、初二年级学过的古诗。

3、根据诗意各小组选择一首诗配上插图,选择一首诗写好书法作品。

4、各类节目准备:诗朗诵、舞蹈、小合唱、器乐独奏。

5、收集有关“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的古代诗词。

三、活动过程:(前奏)女1: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华夏文化;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

女2:它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男2:它仿佛春日的遍野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共同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

第一部(闲情)1、提琴独奏《渔舟唱晚》,全体朗诵《春江花月夜》带入诗境(多媒体展示)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乐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中华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诵读比赛
一、活动名称: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
二:、活动背景
为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同学们在诵读经典和诗文创作过程中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个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特在全校范围内策划举办此次经典诵读大赛。

三、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提高同学们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诵读中华传统的优良学风。

四、活动宗旨:
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五、活动主题:
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诗文朗诵
六、活动对象:
本学院的大一新生
七、活动时间与地点:
初赛:2012-4-5 晚上6点50 地点:竞知508
复赛:2012-4-11 晚上7点地点:竞知510
决赛:2012-4-21到4-30 地点:另行通知
八、活动流程
本次大赛分为三个环节:初赛——复赛——决赛
比赛环节:自我介绍——自备篇目诵读
5、比赛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白;
2)主持人介绍到场领导、评委老师和嘉宾;
3)选手诵读完毕后评委对其表现进行评分;
6)比赛结束后,统计结果,公布结果。

(初赛、复赛由各学院举办,决赛由校里举行)
九、评分细则:
本次比赛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组织4名评委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打分,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将评委有效分相加除以有效分评委数,即为选手所得分。

评分细则(10分):
(一)印象分(2’)
1、仪表端庄,衣着整洁
2、表情自然,动作大方得体
(二)朗诵内容分(2’)
1、主题鲜明
2、突出“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
(三)朗诵技巧分(5’)
1、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
2、表达流畅、生动,饱含感情
3、感染力强,整体效果良好
4、节奏把握准确,能准确表现诗歌的内涵
(四)时间掌握(1’)
朗诵时间5分钟,超过或不足酌情扣分。

十、注意事项:
1、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提前20分钟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2、每五人结束后,公布该组选手的得分情况。

4、比赛开始1号门禁止出入。

5、活动结束安排打扫卫生。

十一、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统一参加完所有比赛,才进行颁奖
在校里获奖的由校里颁发证书
九、经费预算(元)
矿泉水:12元笔:12元信纸:3元
证书:30元
合计:57元
科技创新部
2012-3-28
X X 大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诵读比赛策划书
主办单位: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科技创新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