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比赛试题答案
小学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

小学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一、填空与问答1.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是。
2.是中华名族的图腾。
3.“夏大也”这句话中,夏指的是。
4.中国古代的别称有、、、(至少说四个)。
5.唐尧虞舜指是和。
6.五岳分别是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和中岳。
7.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万里、桂林、杭州、苏州、安徽、长江、台湾、承德、西安。
8.“虎视何雄哉!诸候尽西来。
”这里的诸候指当时的、、、、、等国的国君.9.“鼎”在以前代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鼎”字含有“显赫”“尊贵”的意义。
含“鼎”字的成语有、。
10.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指的是、、和。
11.子曰:“,。
大车无车儿,小车无轩,其何以行之哉?”是说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的认可。
12.“言必行,行必果”告诉我们。
13.信,,。
得原失修,何从庇之?所之滋多。
14.商鞅“”变法终获成功。
始国如此,做人也如此。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5.生无伪言行,与人约,虽千里外,不失刻。
“伪”的意思是。
16.、;壁之千仞,无欲则刚。
17.、。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18.两岸猿声啼不住,。
19.儿童相见不相识,。
20.停车坐爱枫林晚,。
21.当我们感恩母亲,要报答母亲,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涌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22.洛阳亲友如相问,。
23.,桂树何团团。
24.故人西辞黄鹤楼,。
25.,野渡无人舟自横。
26.不论平地与山尖,。
27.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冲的诗句来教育我们:锄禾日当午,。
28.彼之理是,我之理非,;彼之理非,我之理是,。
告诉我们得理也饶人,才能显示出真正的胸怀。
29.己所不欲, 。
就是当自己要做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自己是否愿意,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要强加给他人。
30.生无伪言行,与人约,,不失期得。
31.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军纪严明,英勇善战号称“”。
32.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
33.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和。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练习附答案

小学生学习出品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练习附答案(一)经典国学再现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我是小助手显:显赫荣耀。
聿:发声助词。
修:学习,发扬。
厥:其,他们的。
《大雅》:《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我们的身体、毛发和皮肤,都是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的,不敢让它们损坏受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声名到后世,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终极目标。
孝,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忠心对待君主,最终目标是要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学习发扬先祖的美德啊!’”考考你的智慧小学生学习出品1.孔子为什么说不敢让我们的身体发肤受到伤害呢?2.实行孝道的终极目标在文章中是哪两句?3.推行孝道的三个阶段都是什么呢?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弘扬传统文化曹操割发代首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通过麦田,只要有践踏的,全部斩首。
”因此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走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按照规定处罚自己。
官员说:“我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这条规定我我亲自下的,现在我的马踩坏了麦田,我理应受到惩罚。
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便要自刎,他的手下连忙上前拦住了他。
小学生学习出品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者。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这样说,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
经典诵读考试题库与答案

经典诵读考试题库与答案1.劝勉世人珍惜光阴、发愤图强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单选题] *(1)《凉州词》(2)《从军行》(3)《题临安邸》(4)《长歌行》√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徒”的意思是什么?()[单选题] *(1)白白地√(2)空(3)只;仅仅(4)从事学习的人3.北朝名歌《刺勒歌》中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单选题] *(1)比喻√(2)对比(3)引用(4)对偶4.《咏鹅》的作者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单选题] *(1)宋(2)明(3)唐√(4)清5.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以下属于送别诗的是哪一首?()[单选题] *(1)《咏柳》(2)《悯农》(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登鹳雀楼》6.羁旅诗又称记行诗、行旅诗,是指反映客居异乡的孤寂、漂泊不定的辛苦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等内容的诗歌,其代表作有以下哪首诗歌?()[单选题] *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己亥杂诗》(3)《竹石》(4)《游园不值》7.下列诗歌中属于边塞诗的是哪一首?()[单选题] *(1)《从军行》√(2)《春晓》(3)《望天门山》(4)《独坐敬亭山》8.叙事诗是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的诗歌,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画面。
其代表作品有以下哪首诗歌?()[单选题] * (1)《回乡偶书》√(2)《咏柳》(3)《静夜思》(4)《山行》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哪一首边塞诗?()[单选题] *(1)《凉州词》√(2)《出塞》(3)《从军行》(4)《塞下曲》10.唐朝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边塞地势辽阔宽广的诗句是以下哪一句?()[单选题]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试题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试题(四年级)一、选择题(10分)1、《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A、洞庭湖美景B、太湖美景C、西湖美景D、镜湖美景 3、《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齐天大圣 B 美猴王 C、孙行者 D、弼马温 4、“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王维的()A、芙蓉楼送辛渐 B、送元二使安西 C、鹿柴 D、乐游原 5、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区?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 6、“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 A、坐下 B、因为 C、座位 D、停留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悲戚C、忧伤 D伤悲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 D、《绝句》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 D、李清照10、“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B.天下C.天涯 D、天际二、判断题(10分)1、“我家洗砚池头树”是王羲之的诗句。
()2、《江上渔者》的作者是范成大。
()3、人们常引用李白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形容某些人思想工作做得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
()4、“可怜九月初三夜,”下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5、“诗圣”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6、爱国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
()7、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8、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李白。
() 9、《秋夕》《清明》都是杜牧的诗作。
() 10、东篱是菊圃的代称。
()三、名句接对(38分)1、夜来风雨声,。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春种一粒粟,4、不要人夸颜色好,。
5、月落乌啼霜满天,。
6、举头望月,。
7、草长莺飞二月天,。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试题(1)

四年级语文下册书香润年华试题一、按原文填空。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2、(),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3、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枝上柳棉吹又少。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笑渐不闻声渐悄。
()。
4、(),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5、锦城丝管日纷纷,(。
)人间能得几回闻!6、(),唯觉樽前笑不成。
(),替人垂泪到天明。
7、下马饮君酒,()。
君言不得意,()。
但去莫复问,()8、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萧关选候骑,()。
9、渡远荆门外,()。
山随平野尽,()。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
10、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
(),夕露沾我衣。
(),但使愿无违。
11、(),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 ()。
12、(),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二、连线。
七贤对三友,列辟对诸侯。
宫对阙,座对龛。
4手拟敲门行处想;虎类狗,蚁如牛。
爱日对悲秋蜃楼对蚁郡,5头能濡墨写时酣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萧王待士心惟赤,1水北对天南旷野平原,牧童牛背稳如舟。
贡岛诗狂,2伟论对高谈斜风细雨,猎士马蹄轻似箭;张颠草圣,3卢相欺君面独蓝。
歌对曲,啸对吟。
3 茂树对平林山头对水面, 2 远浦对遥岑。
勤三上,惜寸阴。
1 往古对来今。
卞和三献玉, 5 白帝城高急暮砧。
青皇风暖催芳草, 4 杨震四知金。
登对眺,涉对临。
4极浦吟风悲泽畔;主欢对民乐, 5 扁舟卧雪访山阴。
耻三战,乐七擒。
3 顾曲对知音。
屈子怀君, 1 瑞雪对甘霖。
王郎忆友, 2交浅对言深。
宽对猛,冷对淡。
1清直对尊严。
云头对雨脚, 5 看他微笑悟时拈。
一剑成功堪佩印,4容我半酣愁际饮;浊酒停杯, 3 百钱满卦便垂帘好花傍座,2鹤发对龙髯。
连对断,减对添。
四年级经典诵读比赛试题(答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比赛试题(答案)一、选择(20分)1、在《农夫和猴子》中;猴子学习农夫(B )A、耕地B、摘果子C、不知道2、在《驮盐的驴》中;驴子驮棉花的时候( A )A、变重了B、变轻了C、不变3、在《两个仇人》中;两个仇人最终( A )A、都死了B、化解了仇恨C、其中一个死了4、在《捕鸟人和鹳鸟》中;捕鸟人张开了一面捕鹤的大网;结果捕到(C )A、只捕到了鹤B、捕到了鹳鸟C、捕到了一只鹳鸟和几只鹤5、在《农夫的孩子们》中;农夫使他的孩子们团结的办法是( B )A、找金子B、折树枝C、分果子6、在《蚂蚁和麦粒》中;蚂蚁怎样处理自己发现的麦粒(A )A、种麦粒B、把麦粒搬回蚂蚁洞过冬 C 、自己半路上吃了7、在《蚂蚁与鸽子》中;先是谁救了谁( B )A、蚂蚁先救鸽子B、鸽子先救蚂蚁C、不知道8、在《钻石和鹅卵石》中;钻石被用来(A )A、镶在皇帝的王冠上B、用来铺路C、当成工艺品卖了9、在《鹰、乌鸦和牧羊人》中;乌鸦把自己当成( A )A、老鹰B、鸽子C、野鸭10、在《小偷和公鸡》中;小偷偷了(A )A、公鸡B、鸭子C、鹅11、《狮子、驴子与狐狸》中(A)被狮子吃了?A、驴子B、狐狸12、一天;有个老人砍了不少柴;十分吃力地挑着走了很远的路。
一路上他累极了;实在挑不动了;便将担子放下;叫喊起死神来。
老人是想让死神把他带走吗?( B )A、是B、不是13、一只狐狸渡过湍急的河水时;被冲到一个深谷中。
他遍体鳞伤;躺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
一群饥饿的吸血蚊蝇叮满了他的全身。
这时;一个刺猬走了过来;十分可怜他的痛苦;问需不需要赶开这些害他的蚊蝇。
(B )A、要B、不要14、狼老老实实地跟随着羊群;一点坏事也没干。
牧羊人开始一直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小心防范;提心吊胆;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
狼却一声不吭地跟着走;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
后来牧羊人不再提防狼;反而认为这是一头老实的护羊犬。
一次;牧羊人因事须进城一趟;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
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词大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六套必答题,12道抢答题,6道风险题,合计66道题)

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词大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必答题(共6套试题,参赛小组每组只能抽取其中一套题,并在组织人员宣读题目后依次作答)【必答题竞答规则】①每组由1号选手负责抽取套题序号;②每套题的第1道小题由1号选手负责作答,2号、3号选手依次答题并循环完成后续题目的作答;③选手答题时,同组其他队员不得提示或代替答题,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④选手每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上一句是什么?2.“家家乞巧望秋月”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孟浩然的作品?()A.《所见》B.《悯农》C.《春晓》D.《小池》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咏柳》(贺知章)这首诗中出现了哪几个数字?6.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下边四首诗中出现方位词最多的是哪一首?()A.《独坐敬亭山》B.《游山西村》C.《题西林壁》D.《渔歌子》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此村现在哪里?()A.陕西B.浙江C.云南D.山西第二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上一句是什么?2.“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杨万里的作品?()A.《宿新市徐公店》B.《回乡偶书》C.《山行》D.《村居》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下边四首诗中出现数字最少的是哪一首?()A.《题西林壁》B.《游山西村》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送元二使安西》6.在“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出现哪几个方位词?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中的“瀑布”特指哪个瀑布?()A.广西黄果树B.四川九寨沟C.江西庐山瀑布D.安徽庐山瀑布第三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树头花落未成阴?”的上一句是什么?2.“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不属于李白的作品?()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独坐敬亭山》C.《望天门山》D.《赠刘景文》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下边四首诗中没出现过数字的是哪一首?()A.《咏柳》B.《春日》C.《乞巧》D.《嫦娥》6.在“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下边四首诗中没出现过方位词的是哪一首?()A.《静夜思》B.《回乡偶书》C.《一望二三里》D.《江南》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此处的天门山现在哪里?()A.四川B.湖南C.湖北D.安徽第四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歌声振林樾”的上一句是什么?2.“莫笑农家腊酒浑”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作品?()A.《送元二使安西》B.《望洞庭》C.《乞巧》D.《村居》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下边四首诗中现过数字最多的是哪一首?()A.《山行》B.《春日》C.《春晓》D.《赠刘景文》6.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下边四首诗中出现方位词最少的是哪一首?()A.《所见》B.《静夜思》C.《江南》D.《风》8.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给世人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名句,“黄鹤楼”现在哪里?()A.山东济南B.湖南岳阳C.湖北武汉D.福建泉州第五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子规声里雨如烟”的上一句是什么?2.“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王维属于的作品?()A.《夜书所见》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望天门山》D.《饮湖上初晴后雨》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风》(李峤)这首诗中出现几种数字?()A.1B.2C.3D.46.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绝句》(杜甫)这首诗中出现了几个方位词?()A.1B.2C.3D.4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山东”指哪里?()A.山东省内B.华山以东C.泰山以东D.黄山以东第六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8小题,计80分)1.“夜深篱落一灯明”的上一句是什么?2.“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什么?3.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陆游的作品?()A.《古朗月行》B.《乡村四月》C.《题西林壁》D.《游山西村》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在下边四首诗中出现过数字的是哪一首?()A.《嫦娥》B.《所见》C.《村居》D.《小池》6.在“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7.在下边四首诗中出现过方位词的是哪一首?()A.《咏鹅》B.《古朗月行》C.《嫦娥》D.《小池》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在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人的故乡属于现在的哪个省?()A.陕西B.浙江C.安徽D.湖北第二部分:抢答题(共12道题)【抢答题竞答规则】①各代表队根据出示题目随机抢答;②代表选手抢到题后必须在五秒之内作答;③每道题抢答正确加10分,抢答错误扣10分;④选手必须在主持人发布口令后方可抢答,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经典诵读比赛试题(答案)
一、选择(20 分)
1、在《农夫和猴子》中;猴子学习农夫(B )
A、耕地
B、摘果子
C、不知道
2、在《驮盐的驴》中; 驴子驮棉花的时候(A )
A、变重了
B、变轻了
C、不变
3、在《两个仇人》中; 两个仇人最终(A )
A、都死了
B、化解了仇恨
C、其中一个死了
4、在《捕鸟人和鹳鸟》中;捕鸟人张开了一面捕鹤的大网;结果捕到(C )
A、只捕到了鹤
B、捕到了鹳鸟
C、捕到了一只鹳鸟和几只鹤
5、在《农夫的孩子们》中;农夫使他的孩子们团结的办法是( B )
A、找金子
B、折树枝
C、分果子
6、在《蚂蚁和麦粒》中;蚂蚁怎样处理自己发现的麦粒(A )
A 、种麦粒
B 、把麦粒搬回蚂蚁洞过冬
C 、自己半路上吃了
7、在《蚂蚁与鸽子》中;先是谁救了谁(B)
A 、蚂蚁先救鸽子
B 、鸽子先救蚂蚁
C
、
不知道
8、在《钻石和鹅卵石》中
;钻石被用来(
A)
A 、镶在皇帝的王冠上
B 、用来铺路
C
、
当成工艺品卖了
9、在《鹰、乌鸦和牧羊人》中;乌鸦把自己当成(A )
A、老鹰
B、鸽子
C、野鸭
10、在《小偷和公鸡》中;小偷偷了(A )
A、公鸡
B、鸭子
C、鹅
11、《狮子、驴子与狐狸》中(A )被狮子吃了?
A、驴子
B、狐狸
12、一天;有个老人砍了不少柴;十分吃力地挑着走了很远的路。
一路上他累极了;实在挑不动了
便将担子放下;叫喊起死神来。
老人是想让死神把他带走吗?( B )
A、是
B、不是
13、一只狐狸渡过湍急的河水时;被冲到一个深谷中。
他遍体鳞伤;躺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
一群饥饿的吸血蚊蝇叮满了他的全身。
这时;一个刺猬走了过来;十分可怜他的痛苦;问需不需要赶开这些害他的蚊蝇。
( B )
B 、不要
14、狼老老实实地跟随着羊群 ;一点坏事也没干。
牧羊人开始一直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小心防范
提心吊胆 ;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
狼却一声不吭地跟着走 ;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
后来牧羊人不再提 防狼 ;反而认为这是一头老实的护羊犬。
一次 ;牧羊人因事须进城一趟 羊了没有?( A )
15 、 《人与宙斯》 、 《宙斯与乌龟》是哪部名著的故事?(
16、 《乌鸦和狐狸》一文中 ;狐狸从乌鸦的嘴里骗到了什么?
17、在《狼和小羊》这个故事中 ;狼要吃掉小羊的理由编了
18 读《狗 ;人;猫;鹰》后说说下列哪个答案是错误的 ( D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 B )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尽 ;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区? ( C
1、《野猪、马和猎人》一文中告诉我们:坏人总是用花言巧语掩盖他的恶行 面现象所蒙骗。
(X )
3 、 《鹿和狮子》一文中鹿是应为自己的腿而死于非命。
4、 《宙斯和乌龟》一文中 ;乌龟没有来参加宙斯的婚礼。
(V 5 、《宙斯和狐狸》一文中狐狸当上了王。
(V )
6、 《渔夫与小梭鱼》中 ;渔夫把小梭鱼放回到海里。
7、 《被狗咬的人》中 ;被狗咬伤的人用面包擦干伤口上的血 ;再扔给咬他的狗吃。
X)
8、 《农夫和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重利轻义是某些人的本性。
2、《骆驼与宙斯》一文中是牛向骆驼炫耀自己的角。
(V
A 、要 ;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
狼吃
A 、吃了
B 、没吃
A. 《安徒生童话》
B.《格林童话》
C.《伊索寓言》 D . 《一千零一夜》
A. 肉
B 奶酪
C 香蕉
D 月饼
C ) 条。
A .鹰感到害怕 ;拍拍翅膀飞走了
B .猫纵身一跃 ; 逃进了森林
C •人抓起猎枪;跌跌撞撞逃回了家
D .狗也躲了起来跟熊捉迷藏
19、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0 、李白的 A 、泰山
B 、 黄山
C 、 庐山
D 、华山
二、判断( 20 分)
,人们千万不要被表
X)
V)
9、《赫耳墨斯与手艺人》中;手艺人都说谎;特别是皮匠更为厉害。
(V )
10、农夫发现一只鹰被捕兽夹夹住了;他见鹰十分美丽;惊讶不已;于是便把鹰放了。
鹰表示永不忘他的恩德。
11、有人与狐狸为敌;因为狐狸经常危害他。
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狐狸;想要狠狠地报复一下。
他把油浸在麻皮上;绑在狐狸尾巴上;然后点上火。
神灵却将狐狸引进那人的田地里。
那时正当收获的季节;这人一边赶狐狸一边痛哭;因为田里将什么都收获不到了。
这故事是说;人们在极度生气时;往往会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从而招来更大的灾祸。
12、克雷洛夫是世界上杰出的寓言作家之一。
(V )
13、快乐的鞋匠因为工作负担重而失眠。
(X )
;拍死了隐士。
(X )
14、《隐士和熊》里隐士死亡的原因是黑熊为隐士拍苍蝇用力过猛
15、《青蛙与上帝》中;青蛙大骂上帝的原因是上帝对它漠不关心。
(X )
16、猴子配了眼镜;没把眼镜戴到眼睛上所以视力还是模糊?(V )
17、苍蝇是因为在国内呆腻了才要到国外去。
(X )
18、“诗圣”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V )
1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是《江南春》中的诗句。
(V )
2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朝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V )。
三、填空(30分)
1、《葡萄园里的珍宝》中;珍宝是辛勤的劳动。
2、《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3、在《伊索寓言》中;告诉我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如:《狐狸和山羊》
4、在《伊索寓言》中;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故事如《蚯蚓和狐狸》
5、在《克雷洛夫寓言》中:狼报答救他的鹤的方式是:叫鹤滚蛋。
6、看了《牧羊人》一文你知道危害羊群的是:庄稼________
7、《伊索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8、在《狮子和豹子》一文中:狮子最终派狐狸当它的秘书和豹子谈判。
9、《狗的友谊》一文中从为一根骨头翻脸撕咬___ 可以看出两条狗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
10、蚯蚓批评石头是因为石头毫无用处是个多余的东西。
_____________
11、没有吃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是狐狸___________________
12、《狼和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恶果;只能自作自受。
13、《强盗和车夫》里强盗打死了车夫;获得了气球这个并不存在的利益。
14、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1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4分)
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
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
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
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
恭敬地请鸡下来。
鸡(无动于衷);继续打鸣。
狐狸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
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
”鸡(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
只要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
”狐狸立刻就去叫门。
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1)选用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分)
不加思索一本正经信以为真无动于衷
(2)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有狗、公鸡、狐狸。
(3分)
(3)我认为公鸡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
(4)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4分)
五、将寓言故事与它相对应的寓意用线连起来;并回答问题。
(16分)
《兔与青蛙》' 我们结交盟友;应当选择那些能共患难的人。
X
《狮子和海豚》那些不幸的人们往往会以他人的更大的不幸来聊以自慰。
《狼与母山羊》------- 尽管坏人老奸巨滑;但在聪明人面前;他们的诡计仍是枉费心机。
(6分)
这三则寓言中;你最欣赏欢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你最憎恨的角色是_______ ;因为。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