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带使用操作规程
4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4腕带使用管理制度腕带使用管理制度1、入院处负责给入院患者发放腕带,出院时收回,以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腕带不被丢失。
2、责任护士负责给患者系上腕带,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3、腕带表识一般佩戴于患者上肢,特殊情况的佩戴于下肢。
4、严谨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病人表识腕带取下。
5、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6、如遇转院或腕带不慎丢失,应到入院处重新办理手续,领取腕带。
7、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表识信息。
8、腕带表识是病人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患者手腕带佩戴规范1.按指征严格执行佩戴工作,因故未佩戴者须在病区备注栏内注明。
2.用深蓝色圆珠笔逐一填写手腕带的各项栏目,字迹端正、清楚、严禁涂修改。
3.手腕带填写后,佩戴时必须2名护士到床边核对后,在手腕带正面右下角处,血型栏下,用分子/分母前姓或名,病区内有同姓时签全名。
4.4班内只有1名护士无法执行2人核对时,应先由1人认真核对后佩戴并签名,待下一班护士接班时补核对并签名。
5.手腕带原则上佩戴于手上,若有特殊情况可佩戴于脚上,便于核对。
手腕带松紧适宜,以能放入食指为准,多余长度可剪去,尤以水肿病人应注意及时观察手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6.各种原因致手腕带破损时重新更换时按此规范操作。
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腕带标识管理旨在有效帮助医务人员确认急诊抢救、手术、转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重症病人及沟通有障碍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降低因识别错误造成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根据医院标识相关规定,护理部下发《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一、“腕带”使用目的帮助医务人员确认住院病人及急诊观察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
二、“腕带”使用对象1 全院所有住院病人。
2 急诊科抢救室及急诊留观的病人。
三、“腕带”使用规定1 颜色:使用的“腕带”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粉色。
其中蓝色用于男性病人,粉色用于女性病人。
包括新生儿2 “腕带”信息内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门诊自费病人用就诊卡号,参保病人用医保卡号、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等。
佩戴手腕带的工作流程演示文稿2016

腕带佩戴流程
确定患者佩戴腕带
护士填写腕带信息:床号、姓 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科 室等
双人核对,确认腕带填写的 各项内容准确 , 腕带佩戴前与患者或家属核 对
腕带一般佩戴更换手腕带,出院时去除手腕带。 6.按操作规范给患者佩戴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 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注意患者佩戴腕带部 位皮肤完整,手部血运良好,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 肤情况。 7.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应认真核对腕带 上患者信息。 8.如有脱落、损坏、自行解除或更改信息,应及时 补上新腕带,同样需要经双人核对。
佩戴手腕带的 工作流程
梁国如
佩戴手腕带的重要性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 ——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 执行的基础
佩戴手腕带流程
1.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 作前辨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2.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 3.佩戴前须经双人核对信息,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患者,请在 场家属陈述患者的身份,无误后方可佩戴腕带,腕 带上双签名,若有遗失或损坏,及时更新。 4.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 戴在脚踝上。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目的根据《“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规范使用“腕带”,特修订本制度与流程。
二、适用范围所有住院患者。
三、定义“腕带”:是病人身份的唯一性标识,是指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特殊方法。
四、参考文件无。
五、内容(一)佩戴“腕带”1、“腕带”由责任护士或接诊护士填写并佩戴。
2、“腕带”一般佩戴于患者左上肢,特殊情况佩戴于下肢。
3、注意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佩戴松紧以两指为宜。
4、佩戴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强调不可自行去掉。
观察有无皮肤过敏现象,如有发生及时报告并处理。
5、严禁医护人员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
6、如“腕带”不慎丢失,责任护士应重新核对、填写信息并及时佩戴。
(一)执行各项诊疗活动中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二)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信息。
(三)“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四)“腕带”身份识别规定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以上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凡属“腕带”适用范围的患者,诊疗活动中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和确认患者身份的有效手段。
2、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时,实行双核对(“腕带”与病历各类信息同时核对),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过敏史、血型;重点科室如新生儿室患儿“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母亲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出生日期、体重、身长;儿科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科室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
3、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腕带”损坏需更换时,同样需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应准确无误。
4、患者转科、出院、转院、死亡时,由病房护士去除腕带。
防静电手腕带的使用方法正式版

防静电手腕带的使用方法正式版1.准备工作:a.确保工作区域无明火等火源,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b.将工作区域的地面清洁干燥,以确保良好的接地。
c.手腕带和连接线应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无裂纹或松动。
d.确保连接线与接地线正确连接。
2.断开电源:a.在开始使用手腕带之前,必须先关闭所有电源开关,并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确保电源完全断开。
b.当工作环境中有电源设备时,务必先关闭电源,并等待至少5分钟让静电放电完全。
3.佩戴手腕带:a.将手腕带的金属接触片贴紧皮肤,通常应佩戴在非主导手腕上。
b.调整手腕带的紧度,以确保它贴合皮肤但不会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连接接地线:a.将连接线的插头插入工作台或接地插座的防静电接地孔中,确保插头与插座贴合紧密,连接安全可靠。
b.检查连接线与接地线是否正确连接,确保防静电系统的完整性。
5.校验防静电手腕带:a.使用静电测试仪来检测手腕带的有效性。
将测试仪的探头连接到手腕带的金属接触片上,确保测试仪显示安全范围内的数值。
b.若测试仪显示数值超过安全范围,则手腕带可能存在问题,应先进行修理或更换。
6.执行工作:a.在戴着手腕带的情况下,进行与电子设备或静电敏感器材有关的工作,如装配电子元件、维修电路板等。
b.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手腕带与地面或金属物体接触以免损坏手腕带。
7.结束工作:a.在工作结束后,将连接线与接地插座断开,然后轻轻取下手腕带。
b.如果需要继续进行防静电工作,应及时清洁和检查手腕带,确保其正常使用。
在使用防静电手腕带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防静电手腕带是一次性的,应当定期更换,通常建议每6个月更换一次。
-使用防静电手腕带时,应避免穿着静电带电的衣物或鞋子,以免阻碍静电的释放。
-在使用防静电手腕带期间,不要触摸任何可以导电的材料,避免产生导电通路,导致静电放电。
-防静电手腕带只能用于防止人体静电积累,并不能防止外部静电对人体的伤害,所以在需要防止外部静电的环境中,还需要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手腕带使用制度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的制度
1、使用手腕标识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使用手腕标识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3、完善并落实手腕标识带交接核对程序,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
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血运良好。
4、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蓝色“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5、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标识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标识带信息一致。
6、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护理安全小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使用手腕带识别患者身份规范标准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对不同病人识别能力,我院要求给临床病人使用安全手腕标识带,达到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目的。
根据不同病人、病种,安全手腕标识带的使用如下:
1、手术病人——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
2、危重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患者——
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
3、120急诊病人——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
4、新生儿、小孩——使用粉红色手腕标识带。
腕带佩戴方法范文

腕带佩戴方法范文腕带是一种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其形式多样,可以是手链、腕带、手镯等。
佩戴腕带的方法也因其种类和款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腕带的佩戴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手链的佩戴方法。
手链一般是由珠子、金属、绳子等材质制成的链状装饰品。
手链的首要问题就是大小的合适。
它不应该过松,也不能过紧,应该刚好能够在手腕上转动一圈。
佩戴时可以将手链平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将链子引到手腕上,然后用手指将链子固定,最后将扣子扣上或者扣入链环。
手链一般带在非惯用手上,这样可以避免在使用手时对手链造成磨损。
手镯和腕带因为材质较硬,所以佩戴方法略有不同。
手镯的佩戴方法一般是将手镯的一端与另一端对齐,然后将手臂伸入手镯内,缓慢推进,直到手镯位于手腕上合适的位置。
手镯一般只需要戴在一只手臂上,通常是非惯用手。
腕带的佩戴方法与手镯类似,需要将腕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对齐,然后将手臂伸入腕带内,缓慢推进,直到腕带位于手腕上合适的位置。
除了以上三种腕饰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腕带是绳子腕带。
这种腕带一般由绳子或者线材制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节和佩戴。
绳子腕带通常具有可调节长度的设计,可以根据手腕大小进行自由调节。
佩戴绳子腕带时,需要将腕带从手腕的下方穿过,将两端的绳子拖紧,然后将绳子扣入腕带上的扣环中,最后将余出来的绳子整理好即可。
除了佩戴方法,腕带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当多个腕带搭配时,可以根据颜色、款式和材质进行选择。
可以选择相近颜色或者互补颜色,也可以混搭不同材质的腕带,如金属和绳子等。
搭配时要注意腕带的款式和风格要相对统一,这样可以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
总结起来,腕带的佩戴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种类和款式进行选择。
无论是手链、手镯、腕带还是绳子腕带,都需要将腕带合适地佩戴在手腕上。
此外,腕带的搭配也是需要注意的,可以根据颜色、款式和材质进行选择,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佩戴腕带。
手腕带使用制度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的制度使用手腕标识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使用手腕标识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3、完善并落实手腕标识带交接核对程序,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
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血运良好。
4、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蓝色“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5、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标识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标识带信息一致。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在诊疗活动中6、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护理安全小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使用手腕带识别患者身份规范标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对不同病人识别能力,我院要求给临床病人使用安全手腕标识带,达到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目的。
根据不同病人、病种,安全手腕标识带的使用如下:1、手术病人——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2、危重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患者——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3、120急诊病人——使用蓝色手腕标识带4、新生儿、小孩——使用粉红色手腕标识带。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腕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腕带的使用,提高腕带的使用效果,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使用腕带的情况。
第三条腕带是指佩戴在手腕上的一种装饰品或者标志物,它既可以是可以是办公室职员佩戴的装饰品,也可以是工厂生产线上工人佩戴的标志物。
第四条腕带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应遵循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文化。
第五条所有员工在使用腕带前,必须事先向所属部门主管或者直接上级进行申请并获得批准。
第六条腕带的种类和样式应根据员工的职位和具体工作环境来选择,不能有违公司的形象或者公序良俗。
第七条在特定场合,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特殊要求,并向全体员工通报。
第八条公司将定期检查腕带的使用情况,并可以进行抽查。
第二章腕带的佩戴规定第九条腕带的佩戴位置应在手腕正中,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第十条腕带必须佩戴整洁,不得破损、污秽或者影响工作安全。
第十一条腕带的颜色和材质应与员工的工作环境相匹配,不能与工作内容相冲突。
第十二条员工在使用腕带时,必须注意个人的生产安全,不得因腕带的使用而导致工伤事故。
第十三条当员工使用腕带涉及到保密和安全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泄露任何保密信息。
第三章腕带的维护与保养第十四条员工在使用腕带时,应注意其日常维护与保养,保持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第十五条腕带应避免与尖锐物品相碰撞,以免造成损坏。
第十六条员工在工作时,应尽量避免高温、油污、化学物品等对腕带的侵蚀。
第十七条腕带的清洁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强酸或者强碱性溶液。
第十八条员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腕带与水、汗液和化妆品接触。
第十九条员工发现腕带有损坏或者需要修理的情况,应及时报告所属部门主管或者直接上级。
第四章违规与处罚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腕带使用资格、降薪、开除等。
第二十一条对于故意损坏或滥用腕带的员工,公司将追究法律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腕带使用操作规程
1.0目的:明确规定在进行中各项诊疗活动过程中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与鉴定,确保患者安全。
2.0 范围:所有护理单元
3.0步骤:病房接待护士填写好手腕带的信息。
3.1 着装: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3.2办理入院:患者在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携带住院病历到病区护士站。
3.3首次核对:病房接待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填写患者手腕带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等文字信息,核对手腕带信息与病历首页,电脑信息必须一致,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手腕带的各项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3.4再次核对:管床/值班护士与医院工作人员双人核对无误后,应用一次性用的锁扣将手腕带给患者佩戴上,并嘱患者不得自行脱下手腕带。
3.5佩戴方法:佩戴时要注意方向向外,原则上佩戴于患者右手腕,特殊情况视患者病情而定,新生科患儿手腕带的佩戴按科室管理规定执行。
佩戴的松紧度与能放进一个食指为宜,并向患者或家属宣教佩戴手腕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6使用中的查对与维护
3.6.1进行各项诊疗活动时,必须查对患者手腕带上的信息,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确保无误。
3.6.2每天查房时均要查对患者手腕带的使用情况:识别有无脱落、字迹是否清晰、手腕带有无损坏等。
3.6.3如有字迹不清晰、模糊、损坏或者松脱、应重新填写或者打印,双人核对无误后再予以佩戴。
3.6.4神智清醒的患者,需与患者核对信息,再与手腕带进行核实;意识不清的患者,必须与其家属或陪同人核对手腕带的信息,如无家属或陪人,则需与护送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双人核对。
3.6.5住院期间要求患者全程佩戴手腕带,需要更新时要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佩戴。
3.6.6手腕带佩戴期间,注意检查其松紧度,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勒痕、血运是否
良好,注意保护,避免损伤。
3.7出院解除:确认完成治疗护理后,遵医嘱办理出院,由责任/值班护士剪去手腕带。
4.0流程图:
办理入院
准确获取患者相关信息
与患者或家属核对信息
护士双人核对患者信息
佩戴手腕带,做好宣教
查对与维护
出院解除
5.0记录:
《护理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