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腕带使用规范
医院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佩戴要求:
一、所有住院病人及门诊输液病人。
二、佩戴腕带手腕部位皮肤完整无破损,腕带松紧度一指为准,水肿病人应及时观察松紧度。
三、对腕带过敏者可把腕带系在上衣第二纽扣处。
四、各种原因造成的腕带破坏,应及时规范更换。
五、新生儿实行双腕带制,在左上肢及右下肢佩戴,护士与父母亲双方共同确认信息。
六、成人佩戴在右上肢。
佩戴程序:
一、由值班护士打印腕带,值班护士及责任护士共同核对信息。
二、进行佩戴时由责任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进行规范佩戴。
三、护理人员进行各项处置操作前、转运交接、手术前等必须核对腕带信息。
四、救治群体伤病人由急诊科负责佩戴腕带。
患者腕带识别制度

患者腕带识别制度
1.凡急诊抢救、留观、门诊输血患者及住院病人均需佩戴腕带。
(无陪护新生儿应佩戴双腕带)。
2.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时辨认病人的一种手段,在ICU、手术室、新生儿室等科室严格实施,以便提高患儿在诊治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3.腕带上应标注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条码等识别信息,经两人核对无误后为患者戴上。
住院过程中如腕带损坏、丢失和信息无法辨认时,应重新更换腕带,经两人核对无误后为患者戴上。
4.腕带一般佩戴于患者手腕部。
佩戴时注意字体方向,便于查对。
松紧度以一指为宜,保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肢体末梢血运良好。
患者出院时,由病房护士为其安全剪断腕带,并将腕带按生活垃圾处理。
1。
腕带使用与管理制度

腕带使用与管理制度
腕带是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标识,本制度适用于在我院就医的住院及急诊患者的身份确认。
一、腕带使用范围
“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应在以下情况使用:(一)全部住院及急诊抢救室与留观室患者须佩戴腕带。
(二)对于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上进行标志。
二、腕带管理要求
(一)使用腕带患者须在各项操作时查对该患者腕带信息。
(二)使用蓝色圆珠笔,完整、清晰填写腕带上患者各项信息如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等。
(三)为患者佩戴腕带时,护士须持病历根据腕带所填信息逐一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佩戴。
(四)为患者佩戴腕带应松紧适宜并加强观察,确保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五)腕带一旦丢失应立即补戴。
(六)患者出院时需将腕带取下。
医院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一、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使用率达到100%。
急诊科对于危重、昏迷、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的危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
二、责任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三、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涂改、刮除腕带标识信息或在住院期间将腕带取下。
四、医护人员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及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
如遇腕带不慎丢失,应到护士站重新佩戴腕带,确保患者安全。
五、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右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特殊情况下佩戴于左手或下肢。
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一次,保证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血运情况良好。
六、在特殊患者腕带上增加医院电话号码,以防患者出现意外或走失能及时和医院取得联系。
七、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八、产科新生儿和儿科儿童用粉色腕带,成人用蓝色腕带。
九、将科室使用腕带的工作纳入护理质控检查。
知丁。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1.为提高医护人员在诊疗的关键流程中识别患者的准确性,医院所有住院、急诊抢救及留观患者使用腕带标识,过敏患者使用红色腕带,高危跌倒患者使用橙色腕带,隔离患者使用黄色腕带,儿童使用粉色腕带,其他患者使用蓝色腕带。
2.腕带上应标明患者的信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过敏、隔离类型、高危跌倒等。
佩戴的腕带信息要准确,须经双人核对无误,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并双签名。
3.医护人员做各项诊疗时,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诊疗护理。
4.佩戴顺序:正常情况按左腕—右腕—左脚踝—右脚踝顺序,新生儿戴于手腕和脚腕。
5.松紧以能放入1-2指为宜,偏瘫侧不能佩戴,加强腕带佩戴部位的观察,保持皮肤完整,无擦伤,佩戴部位血运良好。
6.患者出院时除去腕带。
7.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腕带”使用制度与措施

“腕带”使用制度与措施
1、各病区对手术、意识不清、新生儿、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精神异常、急、危重患者、无名氏、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及加强治疗病房患者必须另加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2、护士在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
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要求字迹清晰规范,信息正确,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
若损坏或不清晰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要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编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4、腕带佩戴部位首选左腕部,如有特殊原因选择其他部位。
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
佩戴腕带时,松紧适宜,保证病人舒适。
5、病危患者用深红色腕带,手术患者用蓝色腕带,小儿患者用粉红色。
6、病人转科,由接收科室责任护士及时更换腕带的相关信息,并双人核对确认。
7、当主管医生下达转院、出院医嘱后,患者离开病房前,及时为患者解除腕带。
腕带管理制度

腕带管理制度一、目的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二、术语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能够有效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三、正文(一)适用范围1、需佩戴腕带的部门:手术室;ICU;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儿科;外科民;骨科等。
2、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手术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抢救;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输血患者;儿童及新生儿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1、不能随意调换或拆除。
2、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腕带。
(三)腕带佩戴要求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核对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
优先顺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脚踝、左脚踝。
2、佩戴腕带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病历。
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过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发生过敏反应,也应随时记录在身份腕带上。
3、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4、患者腕带佩戴标识应正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全,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失、破坏,必须立即佩戴新腕带。
(1)核对患者病历。
(2)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身份。
(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6、患者出院、转院、死亡时由护士拆除腕带。
(四)佩戴腕带操作程序1、护士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正确确认患者身份;2、直接将患者资料用不退色笔写在识别腕带上;3、请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4、将腕带围绕于患者伎俩或脚踝部,松紧及位置适宜。
5、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其用处及考前须知;。
医院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1、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后由住院科室责任护士负责给入院患者
发放腕带,出院时收回,以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腕带不被丢失。
2、责任护士负责给患者系上腕带,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3、腕带表识一般佩戴于患者上肢,特殊情况的佩戴于下肢。
4、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病人表识腕带取下。
5、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6、如遇转院或腕带不慎丢失,应到重新领取腕带。
7、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表识信息。
8、腕带标识是病人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医院患者腕带使用规范(试行)
一、为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
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手术、治疗、检查等诊疗活动时辨认查对病人的必备方法之一。
二、在使用“腕带”前,要和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相关注意
事项,取得其配合。
三、“腕带”佩戴部位一般在患者右上肢手腕,若患者右上肢手术、
有伤口等特殊情况时可佩戴在左上肢手腕。
四、根据患者病情佩戴相应的“腕带”,其松紧度应大于患者手腕
周长1.5-2.0cm为宜。
五、“腕带”上信息应用应用元株笔、签字笔清晰填写,并经两人核对无误。
常规手术病人腕带由办公班护士填写白班护士核对,小夜班护士再做好术前准备后必须亲手给病人佩带。
急诊手术病人由值班护士填写并经第二人核对后佩带。
腕带上写明病人的科别、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型、手术部位、手术名称。
六、产科儿科针对无自主能力的婴儿佩腕带内容包括婴幼儿姓名、
性别、床号、科别父母姓名。
七、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手术、治疗等操作前,操作者必须采取两
种核查方法:“有声核对”(与患者或其家属口头核对)和标识
核对(核对床头牌或腕带、必要时核对病历)。
八、“腕带”暂定:蓝、红、粉红三种颜色,分别适用不同患者。
蓝色——手术患者;红色——危重患者;粉红色——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