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图纸]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道路工程CAD制图规定

道路工程CAD制图规定说明:1、绘图时采用多义线(PLINE)进行设计,使设计内容更加直观。
多义线可以利用lw.lsp实现改变宽度。
直线转换成多义线用PEDIT命令。
2、以“dim-cqs.dwg”为模板并配合“标准图.dwg”进行设计。
3、各设计线型、设计范围、指北针、拼接线、常用路面结构层图案填充等统一采用由公司提供的标准文件获得。
设计线型用加载YCAD.lin获得(将标准文件提供的YCAD.lin复制到AutoCAD 下的Support文件夹即可)。
4、一个dwg文件原则上只包含一张图纸。
5、其它专业参照执行。
一、字体及文字说明1、一般工程图纸及说明中的汉字采用长仿宋体,仿宋体字的高宽比为0.71。
2、图中汉字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和推行的简化字,一般使用直体。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直体和斜体。
直体笔画的横与竖应成90°;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3、大写字母的宽度宜为字高的2/3,小写字母的高度应以b、f、h、p、g为准,字宽宜为字高的1/2。
a、m、n、o、e的字宽宜为上述小写字母高度的2/3。
4、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的字高,应不小于2.0mm。
5、当图纸中有需要说明的事项时宜在每张图的右下角、图标上方加以叙述。
该部分文字应采用“附注:”标明,字样“注”应写在叙述事项的左上角。
每条注的结尾应标以句号“。
”。
说明事项需要划分层次时,第一、二、三层次的编号应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及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注。
仅有1条说明的不编序号。
6、图中文字说明不应用符号代替名称。
当表示数量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三千零五十毫米应写成3050mm,三十二小时应写成32h。
7、长仿宋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示例见《技术制图──字体》(GB/T14691-93)。
8、原有地形图中的文字宜处理成单线字体(hztxt.shx和simplex),中文字高采用3mm,西文字母和数字字高采用1.5~2mm。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

节约土地资源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充 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 地浪费。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满足交通需求
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不同交 通方式的需求,包括车辆、 行人、非机动车等。
保护生态环境
横断面设计应尽量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 境。
经济合理
横断面设计应考虑工程成 本和经济效益,选择经济 合理的方案。
02
坡度与无障碍设计
人行道应设置合理的坡度,以利于行 走。同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 残疾人士的通行需求。
分隔带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宽度与功能
分隔带宽度应根据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一般不小于0.5米。分隔带可以用 于种植绿化、设置交通标志等。
防眩设计与安全设施
分隔带应考虑防眩设计,以减少对面车辆的眩光影响。同时,应设置安全设施, 如防撞护栏等。
04
横断面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优化车道布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增加车道数量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合理 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
力。
优化车道宽度
根据车辆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 置车道宽度,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设置潮汐车道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设置潮汐车 道,提高道路利用率。
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性能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车行道设计
宽度与车道数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行道的宽度和车道数。主路车 道宽度一般在3.75米至4米之间, 次路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
横坡与排水
车行道应设置合理的横坡,以利 于排水。横坡度一般在1%-2%之 间,以利于雨水的快速排出。
人行道设计
宽度与材料
人行道宽度应根据行人流量和通行需 求确定,一般不小于1米。人行道材 料应选择防滑、耐压的材料,如混凝 土、天然石材等。
道路路线工程图

竖曲线设计
2.竖曲线设计标准
(1)竖曲线最小半径
1)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2)竖曲线最小长度
8%(120)+6%(?m)
?=(1-120/300)*700=420
纵坡设计
3.合成坡度(resultant gradient) (1)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
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
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i 2 i2 iz c H
以汽车在竖曲线上行程3s控制曲线长度
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1.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爬坡车道-----(climbing lane)是陡坡路段主线行车道 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1)公路 1)沿上坡方向行驶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表4-14 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 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 应设置爬坡车道。
上坡方向允许最低速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容许最低速度(km∕h) 120 60 100 55
表4-14
80 50 60 40
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1.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2)城市道路 1)快速路及行车速度为60Km/h的主干道,纵坡度大 于5%的路段。
2)80→ 50 Km /h 能力时。
道路纵断面设计
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概念: 为了行车平顺,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的相交处(俗称转坡点或变坡点) 通常用一段曲线——二次抛物线连接起来,这条曲线称为竖曲线 竖曲线有两种形式:相邻两条纵坡线的交角(转坡角)ω 为正值时,为凸形竖曲线;ω 为负值时,为凹形竖曲线。其计算式为: ω =ⅰ1 -ⅰ2 设计流程:
第4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2 路拱和横坡度
4.2.1 路拱
为了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 称为路拱。 路拱坡度以百分率表示。 路拱的形式: 抛物线形 屋顶线性 折线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2.2 路拱横坡度
四块板断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五块板断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1.3 行车道宽度
B=n × b B=a+c
B : 行车道宽度,(m); N : 车道数,(条); b : 一条车道宽度; Ns : 设计交通量(辆/h); N: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h); a : 车辆的几何宽度,我国设计车辆宽度规定为2.5m; c : 侧向余宽,车与车和车与边宽,一般取1~1.25m。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设计图
当按照城市道路的交通性质、地形条件以及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 横断面组成和宽度以后,即可绘制横断面设计图。 作用:指导施工和计算土石方数量.
段,其横断面组成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选用。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 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时.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整体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1. 路幅的构成
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 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
道路横断面设计

三幅路
四幅路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
交通组织: 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 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
(3) 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 双幅路
典型横断面组成
(2)特殊组成
l)应急停车带(emergency parking strip):当硬路 肩的宽度<2.25米时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宽 度3.50m,长度不小于30m。
2)爬坡车道(climbing lane):在高速公路和一级 公路上,当纵坡较大时,设置的供慢速上坡车辆 行驶用的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7)截水沟(intercepting ditch):在地面线较陡的挖 方路段,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 以外设置的水沟。
(1)行车道(carriage)
1)行车道宽度的计算原理
B=n×b
n Ns N
b=a+c
2)规定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如表 5-2
(2)路肩(shoulder ; verge)
公路确定
3)特殊情况(如立交、服务区、安全设施、风沙、雪 灾等地段)
(3)城市道路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
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
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宽度为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在内的 规划道路的总宽度,所以也称为规划路幅。
(1)定义
道 路 建 筑 限 界 ---- 又 称 净 空 (clearance) , 是
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 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 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表5-1。
道路路线工程图—公路路线横断面图的阅读

✓ 确定横断面的里程位置:实际工程中,路线上的每一个断面的情况均有差
异,阅读时需明确横断面对应的里程桩号。
1
✓ 路基横断面形式与填挖参数: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填方路基、 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
✓ 路基的设计高程、超高与路基横坡坡度等信息。
在每张路基横断面图的右上角应写明图纸序号及总张数。在同一张图纸内
图的绘图比例为一般为1:100或1:200。
✓ 横断面的组成: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
1
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还包括变速车道和爬坡车道等。
✓ 尺寸关系:反映该设计路段横断面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 路面结构:反映该设计路段路面结构的组成形式。
例题分析
2
横断面尺寸
图示标准横断面路基宽度为2660cm,两侧土路肩宽度50cm,两侧车道两边各设50cm宽 路缘带。车道采用双向六车道,单车道宽度375cm,中央分隔带宽110cm。
例题分析
2
路面结构形式
图示标准横断面路面结构分为三层,顶面为水泥混凝土面层,中间为说您稳定碎石基 层,最下层为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
例题分析
2
路面横坡
图示标准横断面横坡坡度为2%,行车道与路缘带横坡坡度相同,土路肩坡度虽未在图 中标注,但在图注中有说明,坡度值为3%。
例题分析
2
边坡坡度
图示标准横断面填方边坡坡度为1:1.5~1:2.0,挖方边坡坡度为1:n,挖方边坡坡度 非固定数值,需根据各横断面现场实际情况取值以确保边坡的稳定。
绘制的路基横断面图,一般按里程桩号顺序排列,从图纸的左下方开始,先由
下而上,再自左向右排列,阅读时应注意桩号顺序。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各项参数含义如下:(1)桩号列表。
列出要提取标高的桩号,其间隔与桩号自动标注时的间隔相同。
(2)横向采样间距。
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每隔几米提一个点的数据。
(3) 路外外推距离。
指上面采点边界一直到距离道路横向外边界多远处。
(4)新增加桩号。
直接输入桩号值,点下面的“增加号”按钮可加入到“桩号列表”中;同样,“删除桩号”是指从“桩号列表”中删除不需要的桩号。
(5)路宽取值。
路宽取值有三种方式:横断面文件/标准路宽/平面图搜索。
横断面文件:可以非常准确的通过横断文件(*.hdm)计算出来。
要求必须已经定义好正确的*.hdm 文件,并且文件名一定要与道路的桩号代号相同。
标准路宽:值解输入道路宽度,但不能满足不等宽道路。
平面图搜索:此方法不需要进行任何定义即可由图面自动提取道路宽度,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宽度提取不准确的情况。
3-1提取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提取结果文件(*.gbhn),系统提示“文件有修改,是否进行关联更新?”,点击“确定”。
2、横断面形式设置点击【横断|标准土方断面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后,系统弹出“横断面形式”对话框,可进行板块参数、加宽设置等。
3、边坡参数定义单击【横断|边坡参数定义】,选取道路中心线,弹出“边坡参数定义对话框”,对“放坡形式”,“路肩”、“填挖方坡”、“边沟”进行定义。
4、横断面计算绘图单击【横断|横断面计算绘图】,弹出“横断面计算绘图”对话框,在该对话中设置“标准图幅”大小,相关数据文件已在前面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中完成,点击“计算”,1、路基土方石数量表2、清表土方计算表3、标准横断面图。
道路勘测与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若>4.5m,应设在半径较大平曲线上
3.路缘石:立式、斜式、曲线式 4.路基宽度:
一个横断面上两侧路肩边缘点间的宽 度称路基宽度。
一般值、变化值与原规范不同。
5.路基边坡:
路堤边坡: >=20m时,稳定验算 路堑边坡:抛物线美化边坡。
6.边沟与截水沟
边沟:为汇集并排除路面、路肩和边
为了行车舒适,排水畅通,路容美观, 须设置超高缓和段:
Lc=β △i/p
超高过渡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若P过小,可布置在回旋线某一区段内, 在2%0% ,P>=1/330。
四级公路应设置超高缓和段,对线形 设计有要求二次抛物线。(P115)
5.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 (1)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 与路面同坡。 (2)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 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1类, 其他等级较高又有大型车辆行驶的公路2类, 大型集装箱运输的鞍式列车行驶的公路3类, 四级道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加宽时 路肩宽度>=0.5m。
3.加宽的过渡方式
(1)直线过渡: bx=Lx×b/L(图)
简单,但内侧与行
车轨迹不符,缓和段起
终点有折曲,不够美观, 用于二、三、四级公路。
加宽设置图
1、静态加宽:
A^2+(R-b)^2=R^2 A^2-2Rb+b^2=0(b^2
省略)
b=A^2/2R bn=NA^2/2R b=(A1^2+A2^2)/2R
静态加宽图
2.动态加宽:(横向摆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