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管标准
电线穿管敷设规范

电线穿管敷设规范篇一: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94 (5 电缆敷设)GB50217-94 (5 电缆敷设)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 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侯振海整理2016年8月《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503505.1.2埋地管线的敷设深度(自然地面至管顶)应根据岩线地形、地面荷载情况、保湿及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但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工程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在油、气管道或铁路选线设计时,应避免交叉。
如需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特殊情况需要斜交时,夹角不宜小于45°。
第四条油、气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其位置宜选在铁路区间路堤段和管道站间的直线段。
油、气管道与铁路不应在站场、既有桥涵、道口等建筑物和设备下相互交叉。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交叉时,对管道和铁路设备必须采取特别防护措施。
管道严禁在铁路编组站、大型客站、隧道、变电所下穿越。
第五条油、气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为确保铁路及输油、气安全和便于维修养护,交叉处宜修建专用桥涵,使油、气管道从中通过,或采用套管防护从地面下通过。
第六条油、气管道需跨越铁路时,管道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其建筑物底至轨顶距离,蒸气或内燃机车牵引地段,不得小于6.0m;电力机车牵引(含电气化规划铁路)地段,区间内不得小于11.1m。
铁路桥梁跨越油、气管道时,其梁底至桥下自然地面距离不得小于2.0m。
第七条铁路下油、气管道所用之套管(钢或钢筋混疑土套管)、涵洞等防护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套管之内径应大于输送管外径100~300mm,钢筋混凝土套管最小内径不应小于1m;涵洞孔径视通过输送管直径而定,涵洞内自顶点至自然地面高度应为1.8m,涵宽应为D+2.5m(D为输送管外径值,含防护层)。
若遇特殊情况,函洞净空不符合上述尺寸时,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
套管长度,当穿过铁路路堤时,套管应长出路堤坡脚护道不小于2m;当穿过路堑时,应长出路堑顶不小于5m,并不得影响铁路排水设施的良好使用。
强弱电穿管要求

强电周围有磁场,如果是强电与弱电,距离过近.这样就会对弱电的信号产生影响.如果是电视线,信号就不会很清楚.如果是电话线,电话就会出现杂音.?如果没有其它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只能把强电与弱电分线槽来处理,且记千万不可同线槽来布线.1、强电跟弱电的走线要避免紧挨着平行走线,弱电管线和强电管线平行走线需要50cm距离,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这样走,可用专用屏蔽线以及用铁管来代替PVC管。
2、强电、弱电的插座相隔距离最少30厘米。
3、强电和弱电走线交叉时,要呈90度角跨过。
4、对于影音品质要求较严的AV系统和家庭影院布线最好使用金属套管,特别是家庭影院。
如果强电电缆穿,电信光缆穿五孔梅花管,他们之间因金属屏蔽功能,互相之间的信号干扰很小,只要大于15mm的间距,可以正常布置。
电缆和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电力线与信号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
这是50348的相关规范,一般弱电管道可以同电信管道共井沟,不能与强电的共沟。
在钢管内,强弱电干扰被屏蔽,距离可以近些,脱离钢管处应大于米,网上查了一下,强电弱电标准是这样的:1、强电跟弱电的走线要避免紧挨着平行走线,弱电管线和强电管线平行走线需要50cm距离,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这样走,可用专用屏蔽线以及用铁管来代替PVC管。
2、强电、弱电的插座相隔距离最少30厘米。
3、强电和弱电走线交叉时,要呈90度角跨过。
4、对于影音品质要求较严的AV系统和家庭影院布线最好使用金属套管,特别是家庭影院。
但是我家里的师傅,强弱电视分开管子的,但是距离师傅说有15厘米,但实际距离可能低于10厘米。
管子是用日丰管,南昌的赣昌电线。
这样对以后看电视会有影响吗?强电箱和弱电箱距离是应保持30公分以上。
强电箱一般离地就在米,弱电箱一般离地就是米,而且在布线时候,强电和弱电线不能有交叉。
强电箱(也叫配电箱)里面的电压一般为380/220V,用于电能配送,可用于照明灯、风机、水泵等各种电气设备。
电缆埋地穿管规范要求

电缆埋地穿管规范要求1.综合规划:在进行电缆埋地穿管前,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包括确定穿管的线路、长度、电缆类型、各种穿管方法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等。
2.材料选择:埋管材料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耐温变化的材料,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常见的材料有PVC管、钢管等。
3.穿管直径:根据电缆的数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穿管直径。
一般情况下,电缆穿管的直径应略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埋深:电缆穿管的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地下水位、地下管道和地下设施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埋深不应小于1米。
5.管沟开挖:管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管沟底部应平整、无石块、无尖锐物体,以防损伤电缆。
如果管沟经过道路或人行道,需要采取交通安全措施。
6.管道安装:在安装管道时,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和工具,保证管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同时,在弯头处和接头处留有足够的伸缩余量。
7.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应避免过度拉伸和弯曲。
对于大直径或多芯电缆,应采取适当的支架等辅助措施。
同时,要将电缆安装、连接头的位置记录清楚,方便以后的检修和维护。
8. 管沟回填:管沟回填时,要分层进行,每层回填深度不超过30cm,并进行夯实,以保证地面的平整和稳定。
9.安全防护:在电缆埋地穿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在开挖管沟前、穿管过程中,要对周围路段进行安全警示,并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范。
10.检测和验收:在电缆埋地穿管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检测包括检查电缆的损伤情况、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参数,验收包括对工程质量和符合相关规范的核查。
总而言之,电缆埋地穿管规范要求旨在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以及易于维护。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减少电缆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电缆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侯振海整理2016年8月《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503505、1、2埋地管线的敷设深度(自然地面至管顶)应根据岩线地形、地面荷载情况、保湿及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但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原油与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工程原油与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在油、气管道或铁路选线设计时,应避免交叉。
如需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特殊情况需要斜交时,夹角不宜小于45°。
第四条油、气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其位置宜选在铁路区间路堤段与管道站间的直线段。
油、气管道与铁路不应在站场、既有桥涵、道口等建筑物与设备下相互交叉。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交叉时,对管道与铁路设备必须采取特别防护措施。
管道严禁在铁路编组站、大型客站、隧道、变电所下穿越。
第五条油、气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为确保铁路及输油、气安全与便于维修养护,交叉处宜修建专用桥涵,使油、气管道从中通过,或采用套管防护从地面下通过。
第六条油、气管道需跨越铁路时,管道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其建筑物底至轨顶距离,蒸气或内燃机车牵引地段,不得小于6.0m;电力机车牵引(含电气化规划铁路)地段,区间内不得小于11.1m。
铁路桥梁跨越油、气管道时,其梁底至桥下自然地面距离不得小于2.0m。
第七条铁路下油、气管道所用之套管(钢或钢筋混疑土套管)、涵洞等防护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管之内径应大于输送管外径100~300mm,钢筋混凝土套管最小内径不应小于1m;涵洞孔径视通过输送管直径而定,涵洞内自顶点至自然地面高度应为1.8m,涵宽应为D+2.5m(D为输送管外径值,含防护层)。
若遇特殊情况,函洞净空不符合上述尺寸时,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
套管长度,当穿过铁路路堤时,套管应长出路堤坡脚护道不小于2m;当穿过路堑时,应长出路堑顶不小于5m,并不得影响铁路排水设施的良好使用。
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

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
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是指在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地下埋设电缆时所
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直埋电缆穿管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首先,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规定了电缆穿管的材料和规格。
电缆穿管的
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压、耐磨损、绝缘性能良好等特点,以保证电缆在地下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同时,电缆穿管的规格应符合电缆的尺寸要求,保证电缆在穿管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其次,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规定了电缆穿管的施工要求。
施工人员在进
行电缆穿管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穿管过程中不会损坏电缆和穿管材料。
同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还规定了电缆穿管的验收标准。
验收人员应
对穿管后的电缆进行检测,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还应对穿管工程进行验收,确保穿管工程符合标准要求,达到安全可靠的使用标准。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电缆的安全敷设和城
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遵循标准规范进行电缆穿管,不仅可以保障电缆的安全运行,还可以减少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直埋电缆穿管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电缆穿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住宅室内装修电线穿管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住宅室内装修电线穿管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1、所有线管及其配件品牌、规格、材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天花吊顶内严禁使用PVC线管代替镀锌钢管。
2、金属线管转接必须使用4mm2多芯铜线跨接,且可靠接地。
3、天花吊顶内灯头线需用金属软管保护,且长度不能超过1.2m。
4、不同回路不应穿于同一线管内,且不得在线管内有电线接头。
5、明装金属线管每1m间距需设一个固定码,吊顶内严禁与天花吊顶拉杆固定。
6、管内电线的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导管内截面面积的40%,且电线总数不宜多于8根。
绝缘导线允许穿管根数及相应最小管径表导线截面(mm2) 2根导线3根导线4根导线5根导线6根导线TCSCPCTCSCPCTCSCPCTCSCPCTCSCPC2.5 161521615225225252252525254 215225225252253225323225326 25222522525252532253232253210 2525253225324324432454516 3225324254532554555525 432454555575775735 432454555575777750 545635636377878878备注TC:表示电线管,薄壁钢管;SC:表示焊接钢管;PC:表示硬质塑料管;。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侯振海整理2016年8月《由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503505.1.2埋地管线的敷设深度(自然地面至管顶)应根据岩线地形、地面荷载情况、保湿及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但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埋地管线的敕设深度(白然地面至管顶)应槻据沿线地形、地面荷戟情况、保温及稳定性藍我等综育考虑确定,但不应小于下列数值二---- 水田.CL 8m ; 1i-早地* 0.7m;---- 荒地,0.5nio5 1-3 油气集输管线穿跨越铁跆应符合下列變求’1 穿跨越地点应位于火车站进站倩号机UX外纹2 穿趣铁跆应设匿保护套骨*奁管顶距轨枕底应不小于1套傳应伸出路基护坡基脚2m以外.管线与铁路尽诞成正交,其夹角不应小于60S3 跨越钱蹄时*净空拓度不应小f- 5*跨越电气化铁路时. 审空肓度不应小于11叫5.1.4 管纯穿越商速公路和-至二级公路应设聞保护套管■套借顶距路囱不应小J- 0,7m.fi管两端伸岀路基坡脚不咸小于2g 管线与公路之间的夹角不宜小于60\>5.1.5 管线跨越公略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 5m.当跨越矿区公路时,净空高度不应小尸5m, '5.1.6 油气集檢管线穿跨越爹年平均水位水面宽度大于或静于20m的河流时•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特道穿跨越工稈设计规范>SY/T 0015. 1 - SY/T 0015.2的有关规定©暂线穿肾越麦年耶均水位水面宽度小于20m的河獺时.可按以下要求设计。
1 蹄越通陋河渠时”管丿氏标髙应不低干同•河渠桥涵的浄2穿越河渠吋应设保护套管,管线埋入河床深度,对稳定河床面咸不小并应采取适晋的億管播施;对不稱定的河球面应按水文资料确走管线埋深和稳管及护岸措施“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3,5.5在穿越铁略(公路》的管段上*不应设程水平或竖向曲线及弯管. 3,5.6穿越铁路或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时.应采用在套管或涵洞之内敷设穿越管gL穿越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时,管段町采用挖沟克接埠设r当套管或涵嗣内充填细七将穿越管段埠人时•町不设排气管及两端的严密封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辅助材料:铅丝、防腐漆,胶粘剂水平尺、线坠、水桶、灰桶、灰铲。
2.2 手捶、錾子、钢锯、、锯条、刀锯、木锉等。
2.3 台钻、手电钻、钻头、木钻、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3.作业条件
3.1 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时,根据墙上弹好的水平线,安装盒、箱与管路。
4.4 扫管、穿带线时,将管口与盒、箱里口切平。
5.质量标准
5.1 保证项目
半硬质阻燃型塑料管的材质及适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5.2 基本项目
(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2)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应小于5mm。
7.3 管子煨弯处的凹扁度过大及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6D。煨弯应按要求操作并及时地固定和保护。
7.4 管路不通。朝上的管口容易掉进杂物,因此,应及时将管口封堵好。其它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要碰损敷设完的管路,以免造成管路堵塞。
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被交底人:
6.3在混凝土板剔洞时,注意不要剔断钢筋,剔洞时应先用钻打孔,再扩孔,不允许用大锤由上面砸孔洞。
6.4 配合土建浇灌混凝土时,应派人看护,以防止管路位移或受机械损伤。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 管路有外露现象,或保护层不足15mm,剔槽时要保证深度,并且及时将管子固定,再用水泥砂浆保护。
7.2 稳住及预埋的盒、箱有歪斜、坐标不准、灰浆不饱满等现象。稳住盒、箱时一定要找准位置,先注入适量的水泥砂浆,再用线坠找正,然后用水泥砂浆将盒、箱周围的缝填实。
B剔洞稳注盒、箱,再接短管:按弹出水平线,对照设计图找出盒、箱的准确位置,然后剔洞,所剔孔洞应比盒、箱稍大一些。洞剔好后,先用水把洞内四壁浇湿,并将洞中杂物清理干净。依照管路的走向敲掉盒子的敲落孔,再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将盒、箱按要求稳入洞中,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再接短管入盒、箱。
(3)大模板混凝土墙稳住盒、箱:
(2)现浇混凝土板,应根据设计图和规定的要求准确找出灯位。进行测量后,标注出盒子尺寸位置。
4.2 盒、箱固定
(1)盒,箱固定应平正、牢固,灰浆饱满,纵横坐标准确。
(2)墙稳注盒、箱
A预留盒、箱孔洞:首先按设计图加工管子长度,在距盒箱的位置约300mm处,预留出进入盒、箱的长度,将管子甩在预留孔外,端头堵好。待稳住盒、箱时,一管一孔的穿入盒、箱。
3.2 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施工混凝土墙,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预埋套盒及管路,同时办理隐检。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 盒、箱、固定→ 管路敷设→ 扫管穿带线
4.1弹线定位
(1)墙上盒、箱弹线定位
大模板混凝土墙墙盒、箱弹线定位,按弹出的水平线,对照设计图用小线和水平尺测量出盒,箱准确位置,并标注出尺寸。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3)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5.3 允许偏差项目
管路敷设及盒、箱安装允许偏差如表3-3-1所示。
6.成品保护
6.1 剔槽打洞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墙面周围裂痕。洞口不易剔得过大、过宽,不要造成土建结构缺陷。
6.2 管路敷设完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其它工种在操作时,应注意不要将管子砸扁和踩坏。
工程名称
濮阳市濮东科技信息大厦
交底部位
地基与基础
分项工程名称
防雷与接地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半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设工程
1.材料要求
1.1 阻燃型塑料管及其附件其氧指数应符合消防规范有关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1.2 阻燃型塑料管的管壁应薄厚均匀,无气泡及管身变形等现象。
1.3 开关盒、插座盒、接线盒等塑料盒、箱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及无劈裂等现象。
C剔槽敷管应加以固定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保护,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
D在板内剔槽敷管时,只允许沿板缝剔槽,不允许剔横槽及剔断钢筋。同时剔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应大于管外径5mm。
E管子最小弯曲半径,管子弯曲处的弯扁度如表3-3-1所示。
(2)大模板混凝土墙、滑模板混凝土墙配管时,应先将管口封堵好,管穿盒内不断头,管入盒后,管路沿着钢筋敷设,并有铅丝将管绑扎在钢筋上。
A在模板上打眼,用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模板上。
B用穿筋盒直接固定在钢筋上。在拆模前及时将固定盒、箱的螺丝拆除。
4.3 管路敷设
(1)配管要求
A半硬质塑料管的连接可采用套管粘接法和专用端头进行连接。套管的长度不应小于管直径的三倍,接口处应该用胶粘剂粘接牢固;
B敷设管路时,应尽量减少弯曲。当线路的直线段的长度超过15m时,或直角弯有3个且长度超过8m时,均应在中途装设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