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合集下载

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赏析

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赏析
构成第三号─白与黄 构成第三号
• 蒙德里安的作品被 蒙德里安的作品被 普遍应用于服装等 行业
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 我们最熟识的现 代建筑即出自这些 潮流, 潮流,并被适切地 命名为国际风格 国际风格。 命名为国际风格。 最知名的实践者为 米兹. 米兹.范.德.罗 瓦尔特. 厄、瓦尔特.格罗 皮乌斯和勒. 皮乌斯和勒.科比 西埃( 建筑物─ 西埃(「建筑物─ 被设计成用来住进 去的机械」 去的机械」)。
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 巴特勒学院为后 现代主义的首批 成熟的建筑物。 成熟的建筑物。 它建筑成一种自 由风格古典主义, 由风格古典主义, 将传统与创新结 合起来, 合起来,对现代 风格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 了重要的贡献。
• 立体派被毕加索的 「 阿 立体派被毕加索的「 维侬的姑娘」释放出来, 维侬的姑娘 」 释放出来 , 一幅 典型立体 派画作 , 毕加索的「 爱好者」 毕加索的 「 爱好者 」 将 塞尚的理论推展出来。 塞尚的理论推展出来 。 人物 形状简化 为几何 , 以同等地位跟周围空间 互动,视为建筑, 互动 , 视为建筑 , 它虽没 有去 掉人性 , 但已把人 类不外于现实了。 类不外于现实了。
绘画) 现代主义(绘画)
• 1907年,第一幅真 1907年 正现代主义的画 毕加索的「 作,毕加索的「阿 维侬的姑娘」 维侬的姑娘」出 现了。 现了。这些瘦削 的变形人体和瞪 眼的非洲假面描 绘着 妓 女 ,宣告了 一种新的、 一种新的、反再 现的形相模式。 现的形相模式。
阿维侬的姑娘
绘画) 现代主义(绘画)
萨伏伊別墅
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科比西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废墟一 科比西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废墟一 片的欧洲的重建影响极大。 片的欧洲的重建影响极大。他把房子组 成部分缩略简化成一个人大小规模, 成部分缩略简化成一个人大小规模,从 而发展了房子就是一个“供居住的机器” 而发展了房子就是一个“供居住的机器” 的概念。 的概念。 他认为现代建筑应有一个统一 风格的观点,理想为国家提供廉价住房。 风格的观点,理想为国家提供廉价住房。 现代化高层住宅区和城市规划理论大大 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城市面貌。 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城市面貌。

【第二期 19-21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

【第二期 19-21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

【第二期 19-21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20世纪1. 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是基于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建立的,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

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现代艺术的特点在于打破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区别。

主张艺术干预人类生活。

深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又立足批判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2.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

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时期有两个派别。

一个是洗衣船派,也就是正统派。

这个派别的代表是毕加索和布拉克。

另一个派别是蜂窝派,是以一群后起的立体主义画家为代表的。

立体主义的出名也是由这些蜂窝画家所催化的。

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

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新艺术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显示了欧洲文化基本上的统一性,同时也表明了各种思潮的不断演化与相互融会。

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

1.新艺术运动概述新艺术运动潜在的动机是彻底地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

首先,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折衷主义的混乱局面,只是冷漠而机械地照搬经典的传统形式。

与这种热衷于过去传统的顺从态度相反,新艺术的艺术家们声称希望将他们的艺术建立在当今现实,甚至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上,为探索一个崭新的纪元打开大门。

为此,必须打破旧时代的束缚,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来。

第二,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一一自然主义。

新艺术的拥护者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而这正是自然主义者们为追求日常生活的真实而抛弃了的特点。

新艺术指责自然主义者是自然奴隶般的模仿者,使自己圄于细微末节之中而不是努力综合、提炼,以更为自由和更富想象力的方式来表现它们。

然而,尽管新艺术反对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又是崇拜自然的,只是他们崇尚的是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这种活力是难以用复制其表面形式来传达的。

他们认为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和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

这样,自然的精髓才能被把握住。

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术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

它们体现了隐藏于自然生命表面形式之下,无止无休的创造过程。

这些纹样被用在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发源于法国。1895年,法国著名设计家萨穆尔·宾成立 了名为“新艺术之家”的设计事务所,强调设计对象的曲线和有机形 态,装饰设计的构思主要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开创了新艺术运动的 先河,“新艺术运动”由此得名。这场运动涉及内容广泛,至1910年 前后,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 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上一 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同时,奥地利的一部分青年设计师宣布与学院 派决裂,成立了分离派。英国哥拉斯哥市的艺术家 马金托什对黑色、白色、直线和几何形体的大胆运 用,让迷茫中的分离派找到了动力。如维也纳分离 派建筑师奥别列兹设计的分离会馆(见图3),其整洁 的墙面、水平的线条和平屋顶,使会馆看起来庄重、 典雅、简洁。分离派尝试将有机形态与几何形体加 以调和,也被称为理性、严谨的直线派,是新艺术 运动的新生力量,正是他们促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 发生。
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最终日标,就足要完成在工业革命中,由于机 械的介入,导致的产品中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重建,具体到产品设计,就 是要求产品的式样,既足新技术条件下满足功能需求的物化形式,又包 含现时文化思想的实质精神。虽然现代主义设计更倾向于对解决问题的 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探索,但物质与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二者相互依 赖的关系,即使出现了分离,也是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范围之内的分离, 即不能由分离而发生断离。以机械批量生产、强调功能性发挥和服务大 众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在前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 展壮大的,并且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不主张模仿历史上任何一 种设计风格,提倡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和新的装饰元素,并倡导探 索和创新。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并不明确反对工业生产,他们结合 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又积极吸取异域文化的优 势和特色,将本土特征与异域风情融为一体,成为现代设计史上具有 非凡影响力的设计运动。

高中美术高中美术鉴赏《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课件

高中美术高中美术鉴赏《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课件
《日出·印象》作为一幅海景写生 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 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 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 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 感受。[1]莫奈在阿弗尔港口创作了 《日出·印象》和《日落》两幅画, 而在首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 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 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 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给画起 名为《日出·印象》。
西方现代艺术是指西方自19世纪末 以来的艺术。它在艺术理念、艺术标 准、创作方法、 语言形式等方面几乎都形成了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 新艺 术体系,人们一般称之为现代主义艺术。毕加索、 达利、蒙德里安、康定 斯基等艺术家进行的新艺术实 验,其焦点是否定古典主义的绘画原则,提 倡艺术家自由的主观表现。西方美术的形式分化由此开始,产 生了诸如印 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 达达主义……这些流派的作品 所描绘的对象,是侧重于客观的世界还是内心的体验呢?它们究竟要表达什 么?
《绿色的可口可乐瓶》安迪.沃霍尔
超市售卖的可口可乐
《白色上的白色》马列维奇
《这不是一只烟斗》玛格利特
四、在科技与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将走向何方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电视节目的普及,艺 术家们一方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始了对视觉接受方式的思考,另 一方面使用包括摄 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新媒体技术来实践 这种千禧年的五个天使录像、声音装置比尔•雄奥拉(美国)2001 年思考。层出不穷的新媒介将为艺术的表现与传播带来哪些新变 化?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全新的艺术形式呢?
新媒体艺 术展现场
作品由 1300个感 应灯组成
现代主义作品的课后拓展

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近代西方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这使得西方现代艺术成为了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西方现代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和印象派画派的崛起。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和表现力,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写实主义和学院派的约束,大胆地创作自己心中的艺术之作。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

印象派画家尤其关注对光线和颜色的捕捉,他们以短暂的瞬间为灵感,追求独特的观点和体验。

这种对主观感受的强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为现代艺术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的现代艺术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的边界。

表现主义和立体派等艺术运动探索了更加前卫和抽象的表现形式。

他们强调情感和形式表达,通过畸形的形状和明暗对比创造出戏剧化的效果。

同时,立体派以及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将不同维度的空间元素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平面限制。

这种抽象表达方式旨在唤起观众的个人共鸣,并激发思考和争议。

为了摆脱传统约束,现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媒介和艺术形式。

例如,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用非艺术物品和概念进行创作。

同时,行为艺术家以他们的身体作为表达媒介,通过肢体行动和互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

这种艺术形式打破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传统边界,让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和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

到了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运动席卷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世界。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对传统的艺术规则进行质疑,并致力于打破二元对立和主导性的权力结构。

他们追求多元性、复杂性和反思性的表达方式,通过随机性、碎片化和混合媒介的手法来创作作品。

后现代主义艺术逐渐超越了视觉艺术的范畴,涉及到音乐、文学、电影甚至科技等领域。

这种跨界的创作方式推动了艺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激发了社会对艺术自由和创新的重视。

艺术被看作是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思想的重要媒介,各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被广泛接受和欣赏。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材分析
围绕本课的主题——“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对西方现代艺术作一个概括的历史性梳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让他们知道,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

课型:艺术鉴赏课
2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分析讨论、学会艺术鉴赏的方式评鉴艺术作品
情感:培养学生欣赏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正确的审美情趣,学会对世界艺术的尊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具体讲述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西方的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与美术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来学习。

本课涉及大量的美术流派,这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对于教师是必须掌握的。

4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分类的方法,在第三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艺术语言的分类,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产生这些艺术的社会环境及流派的共同点。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第一学时。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3章—欧美新艺术运动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3章—欧美新艺术运动

路易· 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
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 建筑革新的代言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其设计的 商业建筑是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也认 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 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他的代表 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芝加哥大剧院等。
2. 工艺美术设计领域
代表人物:蒂夫尼 Tiffany Glass and Decorating Company
公认的美国新艺术的杰出艺术家。
设计领域:玻璃制品-法夫赖尔(Favrile)花瓶、灯具 设计特点:形态上,大部分遵循新艺术流动拉长的轮 廓造型。色彩上,大部分作品是彩虹色,模仿古代风化 玻璃器具深浅不同的蓝色、绿色、金色和粉红色,独立 使用或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处理技术:将不同纹理和色彩的细小玻璃,熔化成 一个不透明的热玻璃球,然后按想象把它吹成最终的形 状,在制作过程中,有时会添加色彩或玻璃,多达二十 多次,因此,形状和图案在热球里只是一个萌芽,随着 吹气,它们犹如植物般自然长成。
分离会馆
该会馆是由约瑟夫· 奥尔布里希 (Joseph Olbrich)1897至1898年在市 政局提供的土地上为艺术家们建造的 具有青春艺术风格的展览馆。
(1)奥托•瓦格纳 设计观点: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 新形式的出现,反对重演历史样式。
设计原则:功能第一,装饰第二
林 克 芬 蔡 莱 街 38 号 公 寓
1.新艺术运动的目的
目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 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2. 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三大源泉:哥特式、罗可可式、 日本浮世绘(江户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现代大工业的批量化生产和流水作业直 接造成了人的个性的丧失和分工的细化, 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人们急需个性化 的表现或者在个性化的艺术品中获得精 神的满足,由此推动了西方现代艺术中 的不断创新意识。
13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情感依托 越来越远离宗教,从虚无的世界回到真 实可感的现实世界,因而人们注意到现 实世界美的丰富性,但又同时造成了人 的终极关怀的失落,这就出现了西方现 代艺术既重视现实又表现出精神迷茫的 矛盾
14
19世纪末西方哲学家从叔本华、尼采 等直到20世纪初的弗洛伊德都极力宣 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重要性。他们的观 念对西方的精神转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
埃菲尔铁塔塔身为钢架镂空 结构,高324米,重10000吨。 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由四 条粗大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 云的塔身。这一庞然大物显 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 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 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铁 塔代表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 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 与转换的特定时期。
背景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但两个固执的艺术 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 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 自己的右耳。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 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 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 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 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 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
25
26
波菊尼 1910 198cm×300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27
这幅《骚动的城市》典型地反映了波菊尼对未来 派理论的诠释。在画面的前景出现了一匹巨大的 跃动的马,占据了大半个画面,它在城市中横冲 直撞、左冲右突,几乎把整个城市搅动起来,使 之处于骚动之中。这匹烈马在这里具有象征意味, 它象征着现代技术化的工业社会,人们在这个社 会中都不得不被它的工业化进程所吸引和推动、 冲击,有的在这种冲击中倒下了,有的则更为激 动和兴奋,但整个画面的骚动和冲突则给人以混 乱和惊恐的感觉,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感 觉。波菊尼死后,未来主义也随之走向衰落。
28
作品赏析
整个画面仍体现出点彩派对波菊尼的影响。 他用细碎的笔触和色点来塑造形体和空间, 用跃动的短线来勾画激烈运动的人物和物体。 光线显得迷乱而有动感,在运动中散乱开来, 四处散动,色彩也起伏不定,显得耀眼而令 人眼花缭乱。这些都增加了画面的形式与主 题的和谐。
29
戴发带的女孩 1965 利希腾斯坦 美国
16
1.哲学化 2.理论化 3.形式主义 4.创新意识
17
他据此画的这幅自画 像,成为他最具代表 性的作品之一。他家 头缠绷带,面孔消瘦, 眼睛深陷,流露出悲 愤和绝望的感情,整 个画面好像处一于滚 动的波涛之中,汹涌 的狂流似乎在威胁着 狂热不安的画家,给 人造成一种巨大的视 觉冲击力量。
18
21
22
23
1907 毕加索
24
《亚威农少女》创作 于1907年,是第一张 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 向的作品。这幅画在 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 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 得到空前的发展,甚 而波及到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开创 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 局面,毕加索与勃拉 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 风云人物。
卢梭 布面油画 143cm×110cm 1890年 布拉格国立美术馆
19
20
保罗·塞尚(1839—1906),后印象主义的代表 画家,出生于法国。他结识马奈、毕沙罗等 印象主义画家,并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画展。 后来,他由于不满于印象主义的艺术追求, 而与印象主义者分道扬镳,从此专心于自己 的艺术探索,并在绘画上取得巨大成就,成 为西方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卓越的、划时代的 画家。他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30
即兴的,用后即丢的艺术。始见于英国, 后在美国以不同的理想而独立发展。在 英国,是对战后新消费主义的回应,而 在美国则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回应。两 种风格或粗或细,取决于作者。一些波 普艺术的无意义、无目的性为其他流派 创建了发展的环境。
31
32
9
一.西方艺术向现代转化的动力是 什么?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 是什么?
10
பைடு நூலகம்
1.摄影的发明 2.现代大工业的发展 3.宗教的衰落 4.哲学的影响
11
1839年发明摄影机后,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思考美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的问题。这就使人们逐步产生了美 术本体的意识,即美术不是对客观 事物的再现,而是对艺术家的情感 及其本身的表现。
1
潜水员之一 1944 莱热 法国
2
风景 马蒂斯 法国 1905
3
拴着链子的狗的动态 1912 巴拉 意大利
4
海港景与白马 1905 德兰 法国
5
黄色的马 1912 马尔克 德国
6
太阳 1967 米罗 西班牙
7
空间 画布丙烯 1961 纽曼 美国
8
西方现代艺术笼统地说是指西方自19世纪末 以来的艺术。它在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 作方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几乎形成了一个 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艺术体系,人们一般称 之为现代艺术或现代主义艺术;但由于其中 又存在着许多糟粕或不成熟的东西,所以一 些理论家,如英国的贡布里希,就称它是一 种实验艺术,或新艺术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