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
美术史上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运动

美术史上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运动美术史上的印象派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界,这一运动公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石之一。
印象派运动对当时的艺术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拒绝了历史上传统的艺术观念,重新定义了艺术的面貌。
一、印象派运动的起源与特征印象派运动起源于法国19世纪末的巴黎。
当时,一些艺术家开始拒绝受到历史上的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并开辟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艺术家受到荷兰风俗画家的启发,开始用色彩和光影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印象。
印象派最大的特点是追求色彩最大限度的表现,而不是逼真地再现物体。
印象派画家所创作的画作通常采用小细节的颗粒状笔触,构成整体的画面。
这种技法使画面显得模糊,但却更加贴近观察者的感受体验。
印象派画家通常喜欢画风景、人物、街景等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同时也常常强调天气、时间和季节等因素。
二、印象派运动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运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当时的艺术现代化。
它对后续的艺术风格和派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从印象派画家开始尝试这种新的创作方式之后,许多年轻的艺术家也相继加入到这个运动中。
他们设法不断推动着艺术画面的变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派运动渐渐开始走向千篇一律,一些艺术家和思想家开始提出批评意见。
他们认为印象派运动并没有达到艺术的极致,另一种更为深刻、更富感受性的表现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后印象派运动。
三、后印象派运动的特征与艺术家代表后印象派运动主要是对印象派运动的反思和改进。
它试图从印象派的叙述性、线条、色彩以及构图中向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和对精神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艺术家将主题转向更多元、更抽象的情感和感觉体验,创造出了一系列更加复杂、深刻的艺术形式。
后印象派的画家更加注重图像的装饰性和形式感,并尝试将故事情节和个人经验与符号和象征体系相结合。
比如,高更的《泰姬陵》,面对这一清真寺,他不是想到了墓地和死亡,而是想到了寂静、孤独、蒸汽、梦幻等的形象。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
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
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
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捕捉瞬间、在瞬间中感受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特点,推翻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带您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传统绘画以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细节著称,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希望能够表达出更真实的感受和情感。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将瞬间感受到的印象快速、自由地记录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给人以新鲜感和突破感。
二、画家们的探索与实践在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杰出的画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日出》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之作。
莫奈通过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直接的笔触,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还包括卢梭、德加、雷诺阿等。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印象派艺术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卢梭善于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德加则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手法展现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形态变化。
三、印象派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的出现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局限性,追求绘画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
印象派画家们开启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印象派的影响在20世纪持续延续,推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尤其是现代绘画、写实主义、立体派等艺术潮流,都源自于印象派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精神。
可以说,印象派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总结: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艺术现象。
它通过对瞬间的感受和对光影变化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现代艺术流派

现代艺术流派现代艺术,通常指的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的艺术流派多样化,反映了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快速变迁。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
印象派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以克劳德·莫奈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为代表。
这一流派的艺术家追求捕捉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即时印象,而非详细描绘。
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明亮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强调视觉感受而非细节的准确性。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由巴勃罗·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在20世纪初创立。
该流派试图通过分解物体并从不同角度同时展示其结构来呈现三维形态。
这种风格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多面的视角。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起源于德国,强调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心理状态。
这一流派的作品常常色彩鲜明、线条扭曲,以极端的方式表现人类的情绪和体验。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抽象派抽象艺术摒弃了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转而使用形状、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瓦西里·康定斯基和皮埃特·蒙德里安是抽象艺术的重要人物。
抽象艺术进一步分为几何抽象和非几何抽象两大分支。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是一场反传统、反艺术的运动,起源于1916年的苏黎世。
它通过荒谬和随机性来挑战当时的艺术和社会标准。
马塞尔·杜尚是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泉》(一个倒置的陶瓷小便器)是对艺术界的一种挑衅。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始于1924年,旨在探索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这一流派的艺术家如萨尔瓦多·达利和雷内·马格利特,通过奇异的形象和不合逻辑的场景来表达潜意识的内容。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简单、纯粹的形式和极少的颜色为特点。
这一流派的艺术家试图通过去除一切非必要的元素来达到艺术的本质。
唐纳德·贾德和丹·弗拉文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
印象派介绍1000字

印象派介绍1000字印象派是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也被称为“印象主义”。
这个流派的艺术家们主张在户外进行创作,追求捕捉瞬间的光线和色彩,以及表达瞬间的感受和印象。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轻快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起源和发展印象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在巴黎的一间画廊里聚集,他们开始尝试在户外进行创作,以捕捉自然的光线和色彩。
这些艺术家们认为,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观念已经过时,需要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他们受到现代光学理论的启发,认为色彩是由光线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因此他们开始研究如何捕捉瞬间的色彩变化。
在这个时期,印象派艺术家们经常在户外进行创作,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光线和色彩变化,尝试用画笔捕捉这些瞬间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轻快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二、艺术风格和特点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印象派艺术家们认为光线和色彩是绘画的核心,他们尝试捕捉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和光线的反射效果。
在他们的作品中,色彩非常明亮、鲜艳,而且富有变化。
追求瞬间的印象:印象派艺术家们追求捕捉瞬间的印象,他们试图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瞬间感受。
这种追求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动和活力。
创新的绘画技巧:印象派艺术家们在绘画技巧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使用轻快的笔触和短小的线条来表现瞬间的印象。
这种技巧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反映现实生活:印象派艺术家们也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描绘。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为主题,展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
三、影响和贡献印象派在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浅析印象派艺术形成与特征

一
、
历 史 和 文化 环 境 对 的 印 象主 义 艺 术 影 响
从社 会 背 景 看 ,整 个 1 纪 的法 国历 史 进 程 影 响 着 欧 9世
洲 , 18 从 79年法 国资产 阶级大革命 开始 , 13 到 8 0年和 14 80 年 的拿破仑执 政和拿破仑 失败 ;8 8年发生 资产阶级革命 , 14 公社革命 。它实际上也标志着整个欧洲 1 9世纪的历史进程 , 标志着历史发展 的新 阶段 。从艺术发展角度来看 ,9世纪欧 1
法国经历 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 1 7 到 8 0年普法战争 和巴黎 来看 , 这时东西方文化开始碰撞 了, 日本版 画在世界博览会展
个较大的艺术运动 。( )8世纪末到 1 1l 9世纪初 的“ 革命古典 主义” 以大卫为代表 ,革命古典 主义 ” , “ 是穿着古代 人的服装
来表现和抒发现代人 的理想。( )9世纪 3 21 O年代和 4 0年代 , 出现了“ 浪漫主义” 艺术 , 以德拉克罗瓦为代表 。 主义 ; 实主义; 现 先锋 派
中 图分 类 号 :0 文献 标 识 码 : J4 A 文章 编 号 :0 5 5 1 ( 0 0)6 0 2 - 1 10 — 3 2 2 1 1 — 0 8 0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 派艺术 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 ,所 以
印象画派111111111

印象画派,是于1860年代法国展开的艺术运动、一种画风。
印象画派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
这一名称是由1874年该派作者举行画展时,批评家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出以嘲笑而来。
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印象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的艺术流派,起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
1874年有一群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画派画展,有31位画家参展,该展览意在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陈规,由于自己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而强烈反对官方的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参展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画家,他们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给他们的称号——“印象派”。
这一名称是由1874年该派作者举行画展时,批评家路易斯·勒罗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出以嘲笑而来。
印象画派 - 艺术特点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
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
绘画技巧方面,印象画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印象画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早期印象画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又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梳理

印象派梳理
印象派是 19 世纪末期欧洲现代绘画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特点是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追求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以下是对印象派的简单梳理:
1. 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反对传统的学院派绘画,主张在户外自然光下进行创作,以捕捉瞬间的光影效果。
2. 代表艺术家:印象派的主要代表艺术家包括克劳德·莫奈、爱德华·马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阿尔弗雷德·西斯莱等。
他们的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著称。
3. 绘画特点:印象派绘画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追求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画家们通常使用短促而明显的笔触,以营造出光线的闪烁和动感。
4. 影响与传承:印象派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后来的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同时,印象派的艺术观念也对摄影、设计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印象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观念,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看法,也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印象派梳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印象派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艺术书籍、参观艺术展览或深入研究具体的艺术家和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
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
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
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
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之后,至1886年这群画家先后共举办了7次画展[4],“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
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
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风格特点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
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1.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
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
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
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更自然生动[4]。
2.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
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
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
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
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
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3、印象派的色彩
纵观世界美术史,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都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印象派画家们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l9世纪80年代中期,印象派逐渐解体,出现了“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是3O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译法。
属于后印象派的画家,曾经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但他们的艺术主张,却逐渐与之脱离并背道而驰。
这些画家没有作为团体的共性,应该认为它构成印象派以后的一个阶段。
印象派偏重于表达外在的美和客观世界,而后印象派则注重表现主观的世界,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选取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省略繁琐的枝节现象,使画面更生动有力,含蓄而意味深长。
后期印象派则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2]。
他们反对过分片面地追求客观描写,而主张在艺术作品中渗透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和幻想,强调个人风格,彰显个性
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
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
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十九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
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
印象派绘画丰富、发展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这是欧洲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印象派在绘画中敢于突破传统油画技法的束缚,努力在绘画的艺术形式方面,特别是在色彩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是第一次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为主的画派,这是和过去所有画派的最大区别,因此在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现代画派的开端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发展同时革新了艺术色彩的理念——由对自然物像的具象表达过渡到对色彩光影的情感渲染,通过对色彩的精神性化使色彩形成了超越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感受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光影的极致表达、激荡的色彩情感,无不对20世纪的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热抽象、冷抽象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色彩运用技巧和色彩的情感表达上的渗透,一直到现今,仍然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