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复合应用题)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2 复合应用题闯关1.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2.某班存放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2倍少5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3.张明与李强两家人共用一个水表,五月份他们两家人共用水80吨,已知每吨水1.5元,该月水费他们两家按3:2分担。
五月份张明家要交水费多少元?4.学校买4副羽毛球拍和20根跳绳,付出150元,找回11.4元.每副羽毛球拍18.4元,每根跳绳多少元?5.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及3千米以下8元;3千米以上每增加1千米收费1.20元,另外每次付费需另加1元燃料费。
李军乘车从家里出发到少年宫共付了19.8元,他家和少年宫相距多少千米?6.某图书室借阅图书的归还期限为10天。
小敏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5页,16天才能看完。
她每天至少再多看几页才能按时归还?7.大桥乡修一条长2100米的水渠,已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
余下的任务要在3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8.毛尖茶每500克售价150元,“五一”期间搞促销活动,每购买500克赠送0.05千克。
李老师要买2.2千克茶叶,应付多少元?9.王工程师和刘技术员一起从公司出发,合乘一辆出租车。
王工程师去实验室,刘技术员去工地(如图)。
两人商定出租车费用由两人合理分摊。
已知出租车的车费标准为:0~3千米(起程价)10元,3千米以上部分每千米1.8元。
那么,请你帮他们算一算两人各应承担多少元车费。
10.汽车厂计划25天组装汽车4000辆,实际提前5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组装汽车多少辆?11.买10千克苹果和20千克梨共用去70元,1千克苹果的价钱和1.5千克梨的价钱相等,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多少?12.小红和小明做同样的口算题,小红每分钟做60道口算题,小明每分钟做75道口算题,当小明做完时,小红还有45道没有做,小明做了几分钟?13.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14.一个乒乓球从25米的高空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25,它第四次下落后又能弹起多少米?15.甲、乙两车共运货物100吨。
【专项训练】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含答案、含解析)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减法)专项训练卷-苏教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12.56-(2.83+2.56)的结果是()。
A.7.17B.12.29C.12.832.十分位上的7比百分位上的7多()。
A.0.77B.0.67C.0.63D.0.7073.涛涛用计算器计算25.86-4.67时,错误地输入了25.8-4.67,要修正这个错误,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减0.06B.加0.06C.减0.6D.加0.64.与5.17-3.2-1.8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5.17-(3.2-1.8)B.5.17+(3.2-1.8)C.5.17-(3.2+1.8)5.在右面的加法竖式中,“8”和“8”相加得()。
A.16个百分之一B.6个十分之一C.16个十分之一D.16个一6.一根3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在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6米。
求池水深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3-0.5-0.6B.3-0.5+0.6C.3+0.5-0.6D.3+0.5+0.67.6.5+5-6.5+5的结果是()。
A.0B.6.5C.10D.138.每瓶250毫升的牛奶售价3.5元,比每瓶450毫升的牛奶便宜2.85元,两种牛奶各买一瓶共需要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3.5+3.5+2.85B.3.5+3.5-2.85C.3.5-3.5+2.859.甲、乙两数的和比甲数多4.23,比乙数多7.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
A.4.23B.11.33C.7.110.3.7+0.8-3.7+0.8得数是多少?()A.0B.4.5C.1.611.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1.82B.3.32C.2.6812.比5.72小1.36的数再加上0.52,和是多少?列式是(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混合口算题专项训练200题(含答案、可打印)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混合1第(1)题:2+6+2=[ ] 第(2)题:3+0+13=[ ]第(3)题:16-9+12=[ ] 第(4)题:3+4-0=[ ]第(5)题:2+4-1=[ ] 第(6)题:2+8-2=[ ]第(7)题:8-4+6=[ ] 第(8)题:16-7+2=[ ]第(9)题:15-9+0=[ ] 第(10)题:8-4+1=[ ]第(11)题:8+1-2=[ ] 第(12)题:2+3+2=[ ]第(13)题:12-2+0=[ ] 第(14)题:6+6-6=[ ]第(15)题:16-9+3=[ ] 第(16)题:6+7+2=[ ]第(17)题:15-7+4=[ ] 第(18)题:18-12+7=[ ] 第(19)题:13-6+11=[ ] 第(20)题:18-6+5=[ ] 第(21)题:19-15+9=[ ] 第(22)题:15-11+0=[ ] 第(23)题:4+4+11=[ ] 第(24)题:2+3+14=[ ]第(25)题:17-10+11=[ ] 第(26)题:8+3-8=[ ] 第(27)题:17-16+9=[ ] 第(28)题:15-9+3=[ ] 第(29)题:6-5+4=[ ] 第(30)题:14-11+14=[ ] 第(31)题:14-13+12=[ ] 第(32)题:12-3+7=[ ] 第(33)题:11-7+6=[ ] 第(34)题:9+0+7=[ ]第(35)题:1+0-0=[ ] 第(36)题:8+2+3=[ ]第(37)题:18-9+2=[ ] 第(38)题:3+0+6=[ ]第(39)题:17-15+13=[ ] 第(40)题:18-9+3=[ ] 第(41)题:2+9-2=[ ] 第(42)题:16-11+3=[ ]第(43)题:4+4+10=[ ] 第(44)题:8-5+0=[ ]第(45)题:6+0+4=[ ] 第(46)题:1+4+10=[ ]第(47)题:9+5+1=[ ] 第(48)题:3+4+8=[ ]第(49)题:16-1-0=[ ] 第(50)题:5+6+5=[ ]第(51)题:2+3+10=[ ] 第(52)题:1+6+6=[ ]第(53)题:2+5+3=[ ] 第(54)题:12-10+3=[ ]第(55)题:7-3+3=[ ] 第(56)题:7-5+6=[ ]第(57)题:14-9+5=[ ] 第(58)题:10-9+0=[ ]第(59)题:19-7-7=[ ] 第(60)题:1+11+3=[ ]第(61)题:16-6-0=[ ] 第(62)题:14-8+6=[ ]第(63)题:10+3-5=[ ] 第(64)题:14-10-1=[ ] 第(65)题:5+3+8=[ ] 第(66)题:7+5+5=[ ]第(67)题:1+0+5=[ ] 第(68)题:17-11+14=[ ] 第(69)题:19-16+16=[ ] 第(70)题:17-5+6=[ ] 第(71)题:12-8+8=[ ] 第(72)题:12+0+4=[ ]第(73)题:1+12+2=[ ] 第(74)题:5+4+2=[ ]第(75)题:2+0+1=[ ] 第(76)题:4+5+7=[ ]第(77)题:16-13+15=[ ] 第(78)题:14-7+4=[ ] 第(79)题:13-3+1=[ ] 第(80)题:5+9+5=[ ]第(81)题:2+9+2=[ ] 第(82)题:5+4+10=[ ]第(83)题:18-16+15=[ ] 第(84)题:18-17+2=[ ]第(85)题:16-15+0=[ ] 第(86)题:12-4+12=[ ]第(87)题:5+3-0=[ ] 第(88)题:8-3+3=[ ]第(89)题:3+7+9=[ ] 第(90)题:4+1+4=[ ]第(91)题:15-11+6=[ ] 第(92)题:1+5+3=[ ]第(93)题:2+8+3=[ ] 第(94)题:5+0+7=[ ]第(95)题:8+2+9=[ ] 第(96)题:10+2+0=[ ]第(97)题:19-13+11=[ ] 第(98)题:17-5+2=[ ]第(99)题:4-2+2=[ ] 第(100)题:3+2+4=[ ]第(101)题:13-9+7=[ ] 第(102)题:13-9+5=[ ]第(103)题:6+3-3=[ ] 第(104)题:16-14+9=[ ]第(105)题:19-3+2=[ ] 第(106)题:1+8+3=[ ]第(107)题:7+0-7=[ ] 第(108)题:3+6+3=[ ]第(109)题:18-11+2=[ ] 第(110)题:5+0-4=[ ]第(111)题:15-14+8=[ ] 第(112)题:18-6+4=[ ]第(113)题:15-14+15=[ ] 第(114)题:1+5+8=[ ]第(115)题:6-4+4=[ ] 第(116)题:1+1-1=[ ]第(117)题:4+2+3=[ ] 第(118)题:8+1+7=[ ]第(119)题:11-5+1=[ ] 第(120)题:15-9+2=[ ]第(121)题:3+4+3=[ ] 第(122)题:3+9+7=[ ]第(123)题:18-8+4=[ ] 第(124)题:17-10-0=[ ]第(125)题:14-12+5=[ ] 第(126)题:8+2+0=[ ]第(127)题:13-10+10=[ ] 第(128)题:3+0+2=[ ]第(129)题:8-7+7=[ ] 第(130)题:19-14+12=[ ]第(131)题:19-10-8=[ ] 第(132)题:7-1+7=[ ]第(133)题:14-2+5=[ ] 第(134)题:14-12+1=[ ]第(135)题:19-13+6=[ ] 第(136)题:17-13+7=[ ] 第(137)题:4+4-4=[ ] 第(138)题:13-8+11=[ ]第(139)题:4+2+9=[ ] 第(140)题:10-7+0=[ ]第(141)题:5+2+6=[ ] 第(142)题:11-3+2=[ ]第(143)题:12-9+8=[ ] 第(144)题:3+8-0=[ ]第(145)题:10-5+6=[ ] 第(146)题:2+3+0=[ ]第(147)题:19-14+14=[ ] 第(148)题:18-15+12=[ ] 第(149)题:4+7+7=[ ] 第(150)题:2+8+2=[ ]第(151)题:14-12+13=[ ] 第(152)题:7+6-0=[ ]第(153)题:9-7+9=[ ] 第(154)题:16-10+9=[ ]第(155)题:18-5+5=[ ] 第(156)题:14-12+9=[ ]第(157)题:16-9+9=[ ] 第(158)题:1+3+0=[ ]第(159)题:14-2+0=[ ] 第(160)题:14-11+10=[ ] 第(161)题:9+0+8=[ ] 第(162)题:17-7-1=[ ]第(163)题:13-10+9=[ ] 第(164)题:16-15+16=[ ] 第(165)题:8+1+4=[ ] 第(166)题:10-9+2=[ ]第(167)题:19-13+9=[ ] 第(168)题:14-13+11=[ ] 第(169)题:19-3+0=[ ] 第(170)题:7+0+1=[ ]第(171)题:13-11+11=[ ] 第(172)题:1+3+11=[ ]第(173)题:3+7+5=[ ] 第(174)题:14-10+5=[ ] 第(175)题:18-4+6=[ ] 第(176)题:15-11+14=[ ] 第(177)题:10-8+10=[ ] 第(178)题:8-6+8=[ ] 第(179)题:8-0+8=[ ] 第(180)题:4+2+1=[ ]第(181)题:15-9+9=[ ] 第(182)题:11-1+5=[ ] 第(183)题:4+0+2=[ ] 第(184)题:15-8+7=[ ]第(185)题:17-3+4=[ ] 第(186)题:4+3+6=[ ]第(187)题:2+4+6=[ ] 第(188)题:4+2+13=[ ]第(189)题:3+0+0=[ ] 第(190)题:13-10+2=[ ] 第(191)题:1+1+3=[ ] 第(192)题:5+4+9=[ ]第(193)题:15-12+8=[ ] 第(194)题:18-11+8=[ ] 第(195)题:4+2+7=[ ] 第(196)题:12-10+7=[ ] 第(197)题:18-7+6=[ ] 第(198)题:11-1+6=[ ] 第(199)题:11-10+8=[ ] 第(200)题:13-5+2=[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混合(答案)1第(1)题答案:10 第(2)题答案:16第(3)题答案:19 第(4)题答案:7第(5)题答案:5 第(6)题答案:8第(7)题答案:10 第(8)题答案:11第(9)题答案:6 第(10)题答案:5第(11)题答案:7 第(12)题答案:7第(13)题答案:10 第(14)题答案:6第(15)题答案:10 第(16)题答案:15第(17)题答案:12 第(18)题答案:13第(19)题答案:18 第(20)题答案:17第(21)题答案:13 第(22)题答案:4第(23)题答案:19 第(24)题答案:19第(25)题答案:18 第(26)题答案:3第(27)题答案:10 第(28)题答案:9第(29)题答案:5 第(30)题答案:17第(31)题答案:13 第(32)题答案:16第(33)题答案:10 第(34)题答案:16第(35)题答案:1 第(36)题答案:13第(37)题答案:11 第(38)题答案:9第(39)题答案:15 第(40)题答案:12 第(41)题答案:9 第(42)题答案:8第(43)题答案:18 第(44)题答案:3第(45)题答案:10 第(46)题答案:15 第(47)题答案:15 第(48)题答案:15 第(49)题答案:15 第(50)题答案:16 第(51)题答案:15 第(52)题答案:13 第(53)题答案:10 第(54)题答案:5第(55)题答案:7 第(56)题答案:8第(57)题答案:10 第(58)题答案:1第(59)题答案:5 第(60)题答案:15第(61)题答案:10 第(62)题答案:12 第(63)题答案:8 第(64)题答案:3第(65)题答案:16 第(66)题答案:17 第(67)题答案:6 第(68)题答案:20第(69)题答案:19 第(70)题答案:18 第(71)题答案:12 第(72)题答案:16 第(73)题答案:15 第(74)题答案:11 第(75)题答案:3 第(76)题答案:16第(77)题答案:18 第(78)题答案:11 第(79)题答案:11 第(80)题答案:19 第(81)题答案:13 第(82)题答案:19 第(83)题答案:17 第(84)题答案:3第(85)题答案:1 第(86)题答案:20第(87)题答案:8 第(88)题答案:8第(89)题答案:19 第(90)题答案:9第(91)题答案:10 第(92)题答案:9第(93)题答案:13 第(94)题答案:12 第(95)题答案:19 第(96)题答案:12 第(97)题答案:17 第(98)题答案:14 第(99)题答案:4 第(100)题答案:9第(101)题答案:11 第(102)题答案:9 第(103)题答案:6 第(104)题答案:11 第(105)题答案:18 第(106)题答案:12 第(107)题答案:0 第(108)题答案:12 第(109)题答案:9 第(110)题答案:1 第(111)题答案:9 第(112)题答案:16 第(113)题答案:16 第(114)题答案:14 第(115)题答案:6 第(116)题答案:1 第(117)题答案:9 第(118)题答案:16 第(119)题答案:7 第(120)题答案:8 第(121)题答案:10 第(122)题答案:19 第(123)题答案:14 第(124)题答案:7 第(125)题答案:7 第(126)题答案:10第(127)题答案:13 第(128)题答案:5 第(129)题答案:8 第(130)题答案:17 第(131)题答案:1 第(132)题答案:13 第(133)题答案:17 第(134)题答案:3 第(135)题答案:12 第(136)题答案:11 第(137)题答案:4 第(138)题答案:16 第(139)题答案:15 第(140)题答案:3 第(141)题答案:13 第(142)题答案:10 第(143)题答案:11 第(144)题答案:11 第(145)题答案:11 第(146)题答案:5 第(147)题答案:19 第(148)题答案:15 第(149)题答案:18 第(150)题答案:12 第(151)题答案:15 第(152)题答案:13 第(153)题答案:11 第(154)题答案:15 第(155)题答案:18 第(156)题答案:11 第(157)题答案:16 第(158)题答案:4 第(159)题答案:12 第(160)题答案:13 第(161)题答案:17 第(162)题答案:9 第(163)题答案:12 第(164)题答案:17 第(165)题答案:13 第(166)题答案:3 第(167)题答案:15 第(168)题答案:12 第(169)题答案:16 第(170)题答案:8 第(171)题答案:13 第(172)题答案:15 第(173)题答案:15 第(174)题答案:9 第(175)题答案:20 第(176)题答案:18 第(177)题答案:12 第(178)题答案:10 第(179)题答案:16 第(180)题答案:7 第(181)题答案:15 第(182)题答案:15 第(183)题答案:6 第(184)题答案:14 第(185)题答案:18 第(186)题答案:13 第(187)题答案:12 第(188)题答案:19 第(189)题答案:3 第(190)题答案:5 第(191)题答案:5 第(192)题答案:18 第(193)题答案:11 第(194)题答案:15 第(195)题答案:13 第(196)题答案:9 第(197)题答案:17 第(198)题答案:16 第(199)题答案:9 第(200)题答案:10。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答案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答案:C2.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0B. 15C. 20D. 5答案:D3. 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约数,这个数是:A. 10B. 15C. 20D. 7答案:D4.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除以最大公约数,这两个数是:A. 4和6B. 8和12C. 9和12D. 15和20答案:C5.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这个数至少是:A. 质数B. 合数C. 偶数D. 奇数答案:B二、填空题1.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偶数个,这个数至少是______。
答案:合数2. 一个数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约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任何数3.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任何正整数4.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是______。
答案:互质数5. 一个数的质因数分解是2×3×5,这个数的约数有______个。
答案:8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1) 36÷6答案:36÷6=6(2) 58×4答案:58×4=232(3) 87-45答案:87-45=42(4) 96÷12答案:96÷12=82. 求下列各题的最小公倍数:(1) 4和6答案: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2) 8和12答案: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3. 求下列各题的最大公约数:(1) 16和24答案: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8(2) 15和20答案:15和20的最大公约数是5四、应用题1. 小明有36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朋友可以分到36÷6=6个苹果。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1.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篇一一、看谁算得对又快。
6×9=36+63= 68-45=4÷3=37+20= 8÷8=4+3×8=9-4×2=32÷4+5= 45-8÷2=90-(95-65)= 60-(12-7)=8×(3+4)= 47+16-35=65-18-12= 24÷4×2=二、脱式计算63-40+25 35+4×827+81÷96×8-2436÷6×472÷(24-16)2.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篇二1、学校要栽63棵花,平均分给7个班负责,每班负责多少棵?如果平均分给9个班负责,每班负责多少棵?2、一件上衣12元,一双布鞋4元,买一件上衣的钱可以买几双布鞋?3、有53棵树苗,每行栽6棵,可以栽多少行,还剩多少棵?4、有48个皮球,每6个装一盒,能装多少盒?每4盒装一袋,可以装几袋?5、学校买来10对羽毛球拍,15根跳绳,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有多少对羽毛球拍?有多少根跳绳?6、同学们为灾区捐书,三年级捐了56本,比二年级多捐了18本,二年级捐了多少本?两个年级共捐了多少本?7、小明家住二楼,每层楼有18级台阶,小明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8、带20个同学去划船,如果每条船上坐6个同学,老师至少要租多少条船?9、一根粗细一样的木头长7米,如果每1分钟锯下了1米,需要多少分钟才能锯完?10、公园里有4排杨树,6排松树,一共有多少排树?松树比杨树多多少排?3.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篇三1、1枝菊花要8元,1枝玫瑰花比1枝菊花便宜2元。
48元钱可以买多少枝玫瑰花?2、白皮球有40个,红皮球比白皮球少5个,蓝皮球有7个。
红皮球的个数是蓝皮球的几倍?3、迪迪有98枚邮票,强强有80枚。
迪迪送给强强几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4、大筐原来有36个梨,从大筐里拿出6个梨放入小筐后,两筐梨的个数相等。
小学数学常考50道经典应用题(通用版)专项训练,收藏了

小学数学常考50道经典应用题(通用版)专项训练,收藏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常见的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
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小学数学常考50道经典应用题的专项训练,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1.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 格格买了2支铅笔,每支铅笔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格格一共花了10元。
2) 小明有5颗苹果,他吃掉了3颗,还剩下几颗?答:小明还剩下2颗苹果。
3) 一共有6个小朋友去参加聚会,每个小朋友吃3颗糖果,聚会一共发了几颗糖果?答:聚会一共发了18颗糖果。
4) 妈妈买了一盒饮料,一盒里有4瓶,每瓶里有200毫升,一共有多少毫升?答:一共有800毫升。
5) 在图书馆里,小红借了4本书,小明借了6本书,他们一共借了多少本书?答:他们一共借了10本书。
2.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 小明买了3张票,每张票1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答:小明一共花了45元。
2) 小华有8元钱,买了一份报纸花了2元,还剩下几元钱?答:小华还剩下6元钱。
3) 一个篮子里有7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答:小明还剩下4个苹果。
4) 小明家里有12颗葡萄,他吃了一半,还剩下几颗?答:小明还剩下6颗葡萄。
5) 请你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2,4,6,8,10,12,...答: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加2得到的。
3.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 小明用2个小时做完了作业,小红用3个小时做完了同样的作业,小明比小红快了多少时间?答:小明比小红快了1个小时。
2) 一箱书有8本,小红帮妈妈拿了5本,还剩下几本?答:还剩下3本书。
3) 酒店里有15张床,每张床上住2个人,一共住了多少人?答:一共住了30个人。
4) 一年有12个月,一共有多少周?答:一年有52周。
5) 请你计算下列式子的结果:25 + 14 - 6 * 2。
答:计算结果为27。
小学数学六年级专项训练卷(一)

小学数学六年级专项训练卷(一)一、行程问题1、甲船从东港到西港要行4小时,乙船从西港到东港要行6小时。
(1)现在两船同时从东西两港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2)现在甲船先从东港开出1小时后,乙船才从西港开出,乙船开出几小时后与甲船相遇?(3)现在两船同时从东西两港相向而行,结果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相遇时甲船行了多少千米?2、甲每小时走8千米,乙每小时走10千米。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面行,走了15分钟,乙忘带东西,返回原地取东西后立即追赶甲,问几小时可以追上甲?3、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140千米。
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130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
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在距中点60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5,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6小时后甲车到达B站,乙车离A站还有240千米。
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两种方法解答)6、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当客车行26千米时,货4时,货车已经到达甲地。
求车行了全程的12.5%;当客车行全程的5甲乙两地的路程。
7、快慢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快车到达中点,慢车距中点还有60千米。
已知两车的速度比是10:9,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8、如图,父子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着长方形ABCD的操场背向而11,两人在距中点24米的E点处相遇。
求行。
儿子的速度是父亲的14长方形操场的周长。
A CB E D9、一辆客车上午7时从甲城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乙城驶去。
2小时后,一辆小轿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城出发向乙城驶去,当小轿车到达乙城时,客车距乙城还有100千米。
问小轿车是什么时间到达乙城的?10、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的中点相背而行,4小时后,甲车到达A地,乙车离B地还有4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
小学数学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学数学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填空(第10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 (15)40 =( 9 )∶24 = 38 =24÷( 64 )= ( 37.5 )% 3.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8.0,这个数最小是( 7.95 ),最大是( 8.04 )。
4.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0厘米和15厘米,其中一条底边上的高是12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50 cm ),面积是( 120 cm 2 )。
【注意:当高是12厘米时,底只能是10厘米,否则将会出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大于斜边的情况,而这与事实相违背!】5.把高为8厘米的圆柱沿底面半径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是12.56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401.92cm 3 或128πcm 3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64 cm 2 )。
6. 下图,长方形ABCD 中,点A 、C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 (3,8)、C (7,6)。
那么点B 、D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B (3,6)、D (7,8)。
7.右面的图像表示一列动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这列动车每小时行驶( 300 )千米,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
【注意:横轴的时间单位是分,不是小时!】8.妈妈买了10袋薯片和4盒巧克力,一共花去240元,已知一袋薯片的价钱是一盒巧克力的51。
假设240元全买巧克力,那么正好可以买( 6 )盒,巧克力的单价是( 40 )元/盒,薯片的单价是( 8 )元/袋。
第5题图 第6题图解:假设全部买巧克力10×15+4=2+4=6(盒)巧克力的单价:240÷6= 40(元/盒)薯片的单价:40×15= 8 (元/盒)9.甲、乙两杯饮料的体积比是2∶3,乙、丙两杯饮料的体积比是4∶6。
甲杯饮料的体积是丙杯的(49),甲杯饮料的体积比丙杯少(59)。
解: 甲、乙两杯饮料体积的比是: 2 : 3=(2×4):(3×4)=8 : 12乙、丙两杯饮料体积的比是: 4 : 6=(4×3):(6×3)=12 : 18甲、乙、丙三杯饮料体积的比是:8 : 12 : 18.甲杯饮料的体积是丙杯的:8÷18= 49甲杯饮料的体积比丙杯少:(18-8)÷18= 59补充题目:甲、乙、丙三杯饮料,甲、乙两杯饮料体积的比是2:3,乙、丙两杯饮料的体积比是6:7(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