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污染治理工程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

随着工程的实施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

本文将讨论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技术不成熟:目前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还不够成熟,很多治理工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不完善,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2.治理成本高昂:水污染治理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和日常运营维护等方面的费用,这对一些地方或企业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3.治理效果难以评估: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效果往往不容易量化和评估,导致政府和企业难以确定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纠纷:在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土地征用、补偿等问题,往往会引发居民和企业的纠纷,甚至出现抗议和冲突。

5.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在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乱排污,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技术水平:政府和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治理工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

2.优化投资和运营模式,降低治理成本:政府和企业应该探索多种投资和运营模式,采取降低治理成本的措施,如引入社会资本、实行PPP模式等,降低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成本。

3.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监测评估机制,对治理工程的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严格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政府要加强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形成震慑效应。

水污染治理工程在促进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水污染治理工程向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我国的水质受到了较大的威胁。

工厂的废气、城市的各种污水,以及农田的耕种,都会给水资源带来极大的破坏,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维护我们的水环境,必须加强对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的监督,确保它们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公民群众环保意识的传播教育工作,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以期望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对策1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管理制度没能得到落实由于我国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三废”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变得越发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业生产环境污染。

由于工业化发展时期较晚,许多企业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部分企业通过排出工业废水,使得自然资源受到更加严重的污染。

1.2治理投入成本较高企业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业污染,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的污染处理设备,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源污染的目标。

然而,这些投入也会带来额外的人力、财务和其他后续开销,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实际施工时都会降低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因此阻碍了水污染的有效控制。

1.3环保意识比较低居民和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认知仍然没有深入,他们在平时生产生活中缺少对污染物管控的能力,致使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域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他们只意识到环境污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无法从根本上对自身行为加以约束。

结果导致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超出规定标准。

由于全民环保意识不足,即使当地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能够主动采取行动的单位和个人也相对较少,从而无法有效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2水污染源头分析2.1污染源多样化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的源头也更加多样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

首先,工业污染显著。

工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工业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行业,比如化工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化工厂如果不能处理好水资源,将污染性大的水资源排放到河渠中,将会对农业以及人们生活用水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水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水污染防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对策,以更好应对水污染问题。

首先,问题出现在监测与评估环节。

目前,水污染监测与评估工作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一方面,监测数据的收集手段落后,无法实时准确地掌握水体的污染状况。

另一方面,缺乏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使得评估结果缺乏可比性,难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因此,应当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

同时,还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问题还存在于工业与农业排污治理上。

工业和农业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然而,当前工业和农业排污治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

一方面,一些企业和农户对污染治理缺乏意识,未将环保责任放在首位,导致排放的废水高达标准,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

另一方面,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设备老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使排放的废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因此,需要提高企业和农户的环保意识,加大对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减排。

此外,水污染防治工作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当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缺乏威慑力。

因此,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工作,明确污染责任和处罚标准,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部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能,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最后,水污染防治工作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水污染问题是跨国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当前,国际间在水污染防治上的合作还相对薄弱。

因此,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制定水污染防治的国际标准和共同行动计划。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废水处理厂、河道治理、污水净化设施等。

水污染治理工程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落后:一些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处理水污染,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2. 缺乏资金支持:水污染治理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很多地方缺乏资金支持,导致水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3. 标准不统一:水污染治理工程标准不统一,有些地方制定的标准过低,导致水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

4. 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建设和运行出现问题,影响治理效果。

二、对策1. 强化技术支持:加大对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发和装备更新的支持力度,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处理效率和治理效果。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运行。

3. 统一标准管理:加强对水污染治理工程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确保标准科学合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提高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4.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和排放标准,加强对治理工程的运行和效果的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认识和关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工程,共同守护好家园的水资源。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监管和规范,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合法合规,提高治理效果。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污染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我国不断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

但是,水污染治理工程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工程前期规划不充分: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和水环境评估工作,有些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工程规划并不充分,导致后期工程建设的效益不尽如人意。

2. 工程设计不够合理:一些水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并不合理,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和瓶颈,造成了工程建设和运营效果的较大影响。

3. 工程建设过程监管不够严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工程过程中常常发生安全问题,导致了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失败。

4. 运营维护管理水平不够:一些水污染治理工程的运营维护管理水平并不过关,导致工程运营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效益不好或工程失修的情况。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前期规划工作:在工程前期,对水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和数据收集,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准确评估工程建设效益,从而确保工程规划充分合理。

2. 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增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解决技术难题,适应不同水环境条件下的治理,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可靠,落实相关责任。

4. 加强工程运营和维护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工程运营和维护服务体系,提高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确保工程运营顺利进行,工程效益不断提高。

总之,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是持续推进的过程,需始终关注问题,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案,不断提升治理效果,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成为影响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水污染
治理工程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问题
1. 效果不明显。

一些污染治理工程的环评开展较为简单,没有完善的环境监察措施。

有一些治理项目,甚至并没有考虑到接受方对于按钮治理效果的评价。

治理项目的效果不
明显,还可能存在二次污染。

2. 成本高。

一些治理工程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装置,因此成本比较高。

如果效果
不明显,这部分成本很可能无法收回。

3. 可持续性不强。

治理工程往往规模庞大,一旦建成,需要长期维护。

但是,许多
项目在治理完毕之后,没有进行受理效果的监测,因此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维
护。

二、对策
1. 建立监测系统。

为了保障污染治理工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水体质量监测。

同时也应当建立关于治理工程的评价标准。

2. 强化管理。

对治理工程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强力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符合环保标准,提高治理工程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3. 探索运营模式。

治理工程可以采用PPP等合作模式,降低政府投资成本,也能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治理改革、创新。

4. 鼓励创新技术。

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创新技术和治理方案,希望国家引导和支持技
术研发和推广,让人们听到和看到更多有关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护法的案例和成果,以期
提高污染治理工程的效果。

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及控制技术优化探讨

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及控制技术优化探讨

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及控制技术优化探讨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水污染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水污染防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优化的控制技术。

一、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 水污染源头控制不力目前,我国水污染源头控制不力,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企业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存在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2. 水污染治理技术不够成熟目前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一些新型的污染物处理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难以实际推广应用。

治理效果有限,难以根本解决水污染问题。

3. 监管不力导致水污染治理难度加大一些地方政府对水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违法排污行为。

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了水污染治理的难度加大。

二、水污染控制技术优化探讨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排污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也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针对目前存在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新型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体的净化,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污染物,实现水体的净化和修复。

3. 完善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快完善相关的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明确水污染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强化对水污染的监管力度。

对于那些违法排污行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格的处罚,确保法律的震慑力。

4.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对于一些影响水质的重点行业和项目,应推动其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水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与治理方案分析

水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与治理方案分析

水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与治理方案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因此,防治水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问题分析:1.治理成本高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核心是零排放和环保技术,但这种方式治理成本过高,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无法承受的财力成为许多地方推进水污染治理的一大瓶颈。

2.技术不成熟虽然环保技术不断发展,但部分技术依然存在卡壳、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一些企业对此不愿花费巨额资金,进而选择违法排放。

3.监管不到位目前,网络监管尚未完善,导致许多企业在环保工作未完善的情况下,被检查时可以随意修改污染排放数据。

治理方案:1.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扩大环境保护相关科技工作者培养和提高经费配备。

同时,应建立新技术研发平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充分引导科技人员加强前瞻性因素的研究和探索。

2.改善政府监管机制应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智能监测体系,及时总结、分析湖泊污染相关信息,精准监管企业排污行为,以及及时询问相关环保责任人,提高监管效率。

并强化行政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重点企业,提醒要么进行改造、升级,要么就彻底关闭。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比于黄标车“摇号”模式,我们也可以制定一种基于排放指标和环保配额交易的市场机制。

该机制以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向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出售配额为本地污染防治市场的主要功能主线,使企业在注重环境保护前提下降低成本,支持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

4.加强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应立足于公告公示,推动民间力量参与,建立水污染实时动态监控,增强公众监督的效果。

如县、市、区级人大代表应该对基层单位污染治理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应设立捐款项目,可以让社会各方到相关环保组织做实验,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4卷第 2期 2009年 2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ONM ENTAL SC IENCE AND MANAGEM ENT
文章编号: 1673- 1212( 2009) 02- 0024- 04
V ol 34 No 2 Feb. 2009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王海宁 1, 薛惠锋 1, 2, 3
! 25!
第 34卷第 2期 2009年 2月
王海宁等 !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V ol 34 No 2 Feb. 2009
实际仅完成 53 8% 。 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 十 一五 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 10% , 其对应 的 11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 3 138个, 总 投资 2 278 7亿元, 目前除松花江流域、丹江口库区 及上游水污染防治部分投资落实外, 大部分投资没 有落实。
Key w ords: p reven tion and con trol of w ater pollution; environm en tal p rotection; m easu res
前言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 我们国家 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而水环境污染程度则日渐 加深,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水资源 约束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渐凸显, 日益严重的水环境 及一系列水污染事件, 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安全, 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更有可能颠覆我们业已 取得的改革成果。因此, 在水资源越来越重要和紧 缺的今天, 水污染防治也就更加重要、刻不容缓 [ 1 ] 。
了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的现象。饮用水安全存在 隐患, 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 健康和环境权益 [ 3 ] 。当前, 中国水污染防治除了产 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外, 还存在 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 1)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到实处。科学的干部政 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 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 加之现行财税体制存在中 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不够等问题, 一些地方片 面追求经济发展, 把 GDP 增长作为硬任务, 重经济 发展、轻水污染防治。
( 4)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水污染防治 法规建设和配套政策上实现新突破, 实施了工业废 水排污收费政策, 提高了收费标准; 开征了城市污水 处理费; 各地相应提高了水资源价格。利用国债资 金, 支持建设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重点流 域工业废水处理设施 等。相关 配套政策 法规的出 台, 使得 ∀水污染防治法 #更 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和 协调性, 推动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 6)政策机制不完善。一是排污费低于污染治 理成本, 环境污染外部化; 二是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 度不够,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的问题十分突 出, 谁污染、谁治理 的法律责任没有落到实处; 三 是资源性产品价格、环境收费及相关财税政策不利 于企业自觉治污, 企业内在动力不足; 四是市场化治 污机制尚未建立, 专业化治污企业和民营资本难以 进入治污市场; 五是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未建立。
( 3)水污染防治职责不清。跨省界流域的水污 染防治, 谁是责任主体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水污 染防治涉及环保、水利、建设、农业、交 通、林 业、海 洋、发展改革、财政等许多部门, 由于职能交叉, 甚至 重叠, 实际工作中相互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 重。城、乡水资源管理分割; 地表水、地下水管理分 割; 上游、下游管理分割; 河流、海洋管理分割, 水资 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管理职能严重分离。
1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
十五 以来,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 部门为破除当前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困局采取了诸多 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也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配套的规章, 并从执法 监察和检查督办等方面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有效地 促进了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第 34卷第 2期 2009年 2月
2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水污染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 我 们也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水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2007年, 全国地表 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国家监测的七百四十五个 地表水断面中, IV、V 类, 劣 V 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 别为百分之四 十、百分 之三十二和百分 之二十八。 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
( 2)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自 2006 年以来, 国家 制定和实施了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质标准和生 活污水、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具有行业特点的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目前仅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就有 2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 进 一步完善了中国现行水污染物排放体系, 促进了中 国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 2)一些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开发利 用中, 缺乏对水资源的保护, 忽视水体特有的生态功 能, 造成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 很多河流成为 断流 河 、 排污沟 , 水体丧失自净能力。据最新水资源 调查评价结果, 淮河、辽河、海河开发利用率分别为 53% 、66% 和 100% , 大大超过流域环境承 载能力, 致使枯水期基本没有生态流量, 加剧了水污染和水 质恶化的趋势。
文献标识码: 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W ork to Prevent and ControlW ater Pollution in China
W ang H a in ing1, X ue H u ifeng1, 2, 3
( 1. College ofA utom ation, Northw estern Polytechn ical Un iversity, X i an 710072, Ch ina; 2. X ian Un iversity of T echnology, X ian 710048, Ch ina; 3. Environm ent Protection and R esources Conservation Comm ittee of N ational Peop le s Congress, B eijing 100034, C hina)
收稿日期: 2008- 11 -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9808013) 作者简介: 王海宁 ( 1982 - ), 女, 山东烟 台人, 博士 研究生, 研 究方向
为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24!
曾培炎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 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防治水污染 是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任务, 也是当前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各有关方 面要充分认 识水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 量, 抓好重点流域环境治理, 努力完 成 十一五 水 污染防治任务。
( 3)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自 十 五 以来, 国家先后编制实施了 三河、三湖 、环渤海、 三峡库区及影响区, 丹江口库区、松花江流域、黄河小 浪底库区、南水北调东线等 11个水污染防治专项规 划和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 2] 。通过重点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实施, 有效地改善了水 质, 推动了中国 十一五 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继续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家必须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 作的力度, 从提高
思想认识、落实各方责任、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 制定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水污染治 理的对策
和措施, 确保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
王海宁等 !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V ol 34 No 2 Feb. 2009
( 1)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在 ∀环境保护法 # 颁布实施的 基础上, 国家相继出台了 ∀水污染防 治 法 #、∀水土保持法 #、∀水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水 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以及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 条例 #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及时而必要, 为中国水 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
( 1.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2.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8;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北京 100034 )
摘 要: 水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当 前中国水
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 剖析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 主要问题, 审视全 国水污 染的严 峻形势, 指出 中国水
发布水质公报的职能重叠, 实际工作中出现水质数 据差距较大, 甚至结果截然相反。
( 5)投入严重不足。 九五 期间, 三河、三湖 水污染防治规划总投资为 827 5亿元, 除淮河流域 没有 统 计 外, 其 它 5 个 流 域 投 资 平 均 仅 完 成 45 8% ; 十五 期间, 增加了三峡库区 和南水北调 东线, 8个水污染防治规划总投资为 1 430 9亿元,
( 5)监管力度加大。建立健全了环评 三同 时 、排污许可、总量控制、区域限批、限期治理等管 理制度。国家成立了环境监察局和五大区域环保督 查中心, 各地也相应增加了监管力量, 重点流域跨界 断面监测体系、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 加快,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加大 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的产生, 预防、控制 和降低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 4)水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衔接不够。 ∀水污染 防治法 #及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和 ∀水法 #是水 环境管理方面最重要、最直接的三部法律法规, 但涉 及水污染防治的规 划编制、核 定排污总量、水质监 测、信息发布 等规定在落实中 存在交叉、重复等问 题。如 ∀水法 #规定的流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内容 与 ∀水污染防治法 #规定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内容存 在重复; ∀水法 #规定水利部门核定纳污总量和 ∀水 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要求环保部门编制排污总量 控制计划交叉; 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部门监测、发布 水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与水法赋予水利部门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