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十大技术

水处理十大技术1、软化法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只是软化水质,而不能改善水质。
2、蒸馏法是指将水煮沸,然后收集蒸汽,使之冷却和凝结成液体。
蒸馏水是极安全的饮用水,但有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探讨。
由于蒸馏水不含矿物质,这成为反对者提出人的寿命容易老化的理由。
另外利用蒸馏法成本较高,耗费能源,不能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
3、煮沸法是指自来水煮沸后饮用,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在国内普遍地应用。
水煮沸可杀死细菌,但对一些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不能去除,即使其含量极低,所以饮用仍是不安全的。
4、磁化法是指利用磁场效应处理水,称为水的磁化处理。
磁化处理的过程就是水在垂直于磁力线的方向通过磁铁后,即完成磁化处理的过程。
我国对水的磁化处理,到目前为止仍是处于实践和研究的初级阶段,国外的净水器没有磁化功能的要求,因为磁化水不属于净水的范围,而是属于医疗方面的问题。
5、矿化法是指在净化的基础上再向水中增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如钙、锌、锶等元素)。
市售净水器一般通过在净水器中添加麦饭石来达到矿化的目的,但国家卫生部已经明令指出:“涉水产品不得宣传任何保健功能”。
臭氧、紫外线杀菌这些方面都只能杀菌,去除不掉水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经杀死的细菌尸体仍残留在水中,而成为热原。
6、电解法是把净化后的水进行电解,始于日本,这种设备称为电解水机。
它是把水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电解活化,其碱性活化水与人体内环境之PH值相对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适于饮用;酸性活化水可用于洗脸、洗澡,有美容作用。
不过,电解水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好处,尚需进一步探讨。
7、活性碳吸附可分为以下三种形态A.颗粒活性炭较为常用,多用本质、煤质、果壳(核)等含碳物质通过化学法或物理活化法制成。
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在活化过程中,活性碳表面的非结晶部位形成一些含氧官能团,这些基团使活性碳具有化学吸附和催化氧化、还原性能,能有效去除水中一些金属离子。
水处理 化学方法

水处理化学方法
水处理化学方法指的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的方法。
常见的水处理化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氯化消毒:使用氯化物或含氯化合物如氯气、次氯酸钠等,使其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反应,破坏其细胞结构,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2. 高锰酸盐法:通过向水中添加高锰酸钾或高锰酸钠等高锰酸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活性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异味、颜色和藻类。
3.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氯化物等,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4. 离子交换法: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阴、阳离子与树脂上的交换位点上相反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去除水中的硬度、重金属、阴离子等。
5. 沉淀法:通过将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钙盐等加入水中,与水中的悬浮物或溶解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从而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
6. 膜分离法:利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不同类型的膜,根据分子大小或渗透性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无机盐等。
这些水处理化学方法常常结合使用,根据水质的不同以及具体的处理目标,选用适当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容器中培养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质。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水。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厌氧消化池,在无氧环境下,厌氧菌会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3. 植物湿地法植物湿地法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植物湿地,湿地植物和微生物会吸收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该工艺具有景观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会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含重金属的污水。
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分离污水中的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和海水淡化等。
6.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化学处理工艺。
常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该工艺可以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质和色度等,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7.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污水中的离子的化学处理工艺。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离子的特点,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硝酸盐等。
水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对于我们来说,保护水资源、净化水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活水源。
一、沉淀过滤法沉淀过滤法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水质净化方法。
它通过让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家庭中的自来水处理。
我们可以将自来水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使用滤网进行过滤,即可去除水中的杂质。
二、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物质,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臭味、异色、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活性炭吸附法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
我们可以将饮用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三、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它通过使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家庭用水、游泳池水等。
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器将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消杀。
四、反渗透膜过滤法反渗透膜过滤法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使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水中的溶解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隔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五、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它通过使用特定的树脂材料,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硬度成分等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软化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我们可以通过将水通过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六、生物净化法生物净化法是一种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污水处理、湖泊水体修复等领域。
我们可以将污水通过生物反应器等装置,让微生物发挥自身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七、化学净化法化学净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它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地下水修复等领域。
常见的物理化学水处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化学水处理方法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水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水的质量,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水处理。
水处理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来改善水的质量,使其达到特定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水处理方法。
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水处理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质形成团聚并沉淀下来。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浑浊物和悬浮菌等杂质。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铁盐、铝盐和钙盐等。
沉淀法处理后的水质明显改善,适用于处理饮用水、污水和工业废水等。
2.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水处理方法,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截留下来。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子、石英砂、活性炭和陶瓷等。
过滤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有机物等,适用于处理饮用水、游泳池水和工业废水等。
3.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化学水处理方法,通过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溶解性无机盐等。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等。
吸附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物质,适用于处理饮用水、游泳池水和工业废水等。
4. 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水处理方法,通过将空气或气体注入水中,利用气泡与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发生附着和升浮作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气浮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油脂等。
常见的气浮设备有气浮池和气浮机等。
气浮法处理后的水质清澈透明,适用于处理污水和工业废水等。
5.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水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解和去除有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氯气、臭氧、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等。
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污染物,适用于处理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等。
6. 加热蒸发法加热蒸发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水处理方法,通过加热水使其蒸发,从而实现水的浓缩和去除。
加热蒸发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溶解性固体的水,如海水和盐湖水等。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有许多种方法可以被应用。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物理处理工艺1.1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然后进行分离。
1.2 过滤法:利用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3 离心法:利用离心机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离心力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二、化学处理工艺2.1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2.2 中和法:利用中和剂将污水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中和,使水质中的pH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2.3 氧化还原法: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使有机物被氧化降解,同时还原金属离子。
三、生物处理工艺3.1 厌氧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
3.2 好氧处理:通过通氧气,利用好氧细菌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3 生物滤池: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膜分离工艺4.1 超滤:通过超滤膜将污水中的大份子有机物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2 反渗透:通过反渗透膜将污水中的离子、微生物等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4.3 微滤:通过微滤膜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等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五、电化学处理工艺5.1 电解法:利用电解设备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分解成气体和沉淀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5.2 电渗析法:通过电场作用,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迁移至不同极板上,实现分离和净化。
5.3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结:污水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合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希翼本文介绍的10种污水处理工艺能为读者提供参考,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等。
以下是详细介绍: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污水中注入含有活性污泥的容器中,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吸附和分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和农业废水。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能源。
3. 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体,使悬浮物和浮性物质浮起,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气浮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悬浮物较多的污水,如污水处理厂的初级处理。
4.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水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悬浮物较多的污水,如污水处理厂的初级处理。
5.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质的吸附作用,从而去除有机物质。
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的污水。
6.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化学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通过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从而去除离子污染物。
离子交换法适用于处理含有离子污染物较多的污水。
7.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化学处理工艺,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氧化剂,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和过氧化氢等。
8.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使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实现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污染。
9. 氧化沟法氧化沟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在氧化沟中流动,利用氧化沟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处理。
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废水处理方法有:
1.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去除。
2. 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手段,如沉淀、过滤、吸附等,将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3.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物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反应和去除。
4. 高级氧化法:利用高能氧化剂如臭氧、氢氧化钠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5.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溶质、悬浮物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6.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去除。
7.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将废水中的溶质和离子进行交换和去除。
8. 气浮法:利用气体的浮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和去除。
9. 蒸发浓缩法:通过加热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废水中污染物的浓缩和去除。
10.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固定载体上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降解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沉淀过滤法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过滤方法,它是依靠水中微粒杂质的自身重量下沉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于水中杂质颗粒较大的场所,如江河湖水的初步自然澄清过滤。
2. 蒸馏法
蒸馏法是把水加热,变成气体,分出混入气相中的低沸点成分或飞沫成分,低沸点气体放于大气中。
不挥发性不纯物残留于液相中,成为浓缩液排出。
如此把水精制成高纯度的水。
此法耗电耗水量很大,且使用时需有人看守,使用不方便,现已较少使用。
3. 薄膜微孔过滤(MF)法
薄膜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形式:深层过滤、筛网过滤、表面过滤。
深层过滤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留住颗粒,如常用的多介质过滤或砂滤;深层过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去除98%以上的悬浮固体,同时保护下游的纯化单元不会被堵塞,因此通常做为预处理。
表面过滤则是多层结构,当溶液通过滤膜时,较滤膜内部孔隙大的颗粒将被留下来,并主要堆积在滤膜表面上,如常用的PP纤维过滤。
表面过滤可去除99.9%以上的悬浮固体,所以也可作为预处理或澄清用。
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象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留在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量度是非常精准的),如超纯水机终端使用的用点保安过滤器;筛网过滤微孔过滤一般被置于纯化系统中的最终使用点,以去除最后的残留微量树脂片、碳屑、胶体和微生物。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依靠吸附和过滤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残留消毒物等有机物杂质。
5. 电渗析
渗析是一种物理现象。
如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浓度高的盐水中的溶质如无机盐离子通过膜向浓度低的盐水中渗透,这个现象就是渗析。
这种渗析是由于含盐量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
因为是以浓度差作为推动力,扩散速度始终是比较慢的。
如果要加快这个速度,就可以在膜的两边加一直流电极。
电解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加快迁移的速度,这就称为电渗析。
电渗析耗电量大,且渗析膜片易坏,在反渗透技术出现后已很少使用。
6. 离子交换(IX)法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是将原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如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等,通过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使水中的阴、阳离子
与树脂中的阴阳离子相交换,从而使水得到软化或纯化。
注1:原水是指相对于每一个过滤单元而言,其进水就称为原水。
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阴离子树脂(R-OH)和阳离子树脂(H-R和Na-R)两种,其中阳离子树脂根据其活性基团的不同而分为钠型树脂(Na-R)和氢型树脂(H-R)。
钠型树脂常用于水质软化,氢型树脂常和阴离子树脂R-OH一起配合使用,以去除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使水质纯化为超纯水。
注2:离子交换树脂指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基团通常以R表示。
纯化过程:
如以H-R代表氢型阳树脂,其纯化水质的交换过程如下:
2H-R+Ca2+ = R2Ca + 2H+
2R-OH+ SO42- = R2SO4 + 2OH-
以上过程中生成的H+和OH- 再反应:
H+ + OH- =H2O
即水质通过离子交换器后,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被置换成H2O,达到纯化的目的。
软化过程:
如以Na-R代表钠型树脂,其交换过程如下:
2Na-R+Ca2+=R2Ca+2Na+
2Na-R+Mg2+=R2Mg+2Na+
即水质通过钠离子交换器后,水中的Ca2+、Mg2+被置换成Na+,达到软化的目的。
再生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树脂中的离子被交换完全后,达到饱和程度,失去离子交换能力,此时就需要对树脂进行再生。
软化树脂需要用Nacl即食盐溶液进行再生,再生过程的化学反应与上述软化过程的离子交换反应正好相反。
纯化水用阳树脂需要用酸进行再生,阴树脂需要用碱进行再生。
再生过程的化学反应与上述纯化过程的离子交换反应正好相反。
7.超过滤(UF)法
微孔薄膜是依其过滤孔径的大小来去除微粒,而超滤(UF)薄膜则像一个分子筛,它以尺寸为基准,让溶液通过极微细的孔,以达到分离溶液中不同大小分子之目的。
超滤膜是一种强韧、薄、具有选择性的通透膜,通常认为其过滤孔径约为0.01μm,可截留某种特定大小以上的分子,包括:胶质、微生物和热源。
较小的分子,例如:水和离子,都可通过滤膜。
超滤法常用于果汁浓缩、中草药提取、反渗透的预处理、超纯水的终端保安过滤等。
8.反渗透(RO)法
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
它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性,从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物质分离过程。
反渗透膜的孔径小于10埃(1埃等于10-10米),具有极强的筛分作用,其脱盐率高达99%,除菌率大于99.5%。
可去除水中的无机盐、糖类、氨基酸、细菌、病毒等杂质。
现已广泛应用于海水的淡化处理、纯净水的生产,超纯水的制备、及其它以细菌、热原、胶体、微粒和有机物为去除目的的先进工艺。
如果以原水水质及产水水质为基准,经过适当设计后,RO是将自来水纯化的最经济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超纯水系统最好的前处理方法。
9.紫外线(UV)、臭氧灭菌法
紫外灯所放射出来的254nm的紫外线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方法,因为细菌中的DNA 及蛋白质会有吸收紫外线导致死亡。
紫外线灭菌法
臭氧灭菌法: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加入纯水中,灭菌效果极好。
10、EDI法
一种新的去离子水处理方法。
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EDI装置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EDI单元。
这种方法不需再用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环保性好。
现已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