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指南走进北京】美味制作
北京特产小吃

北京特产小吃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爆肚、炒肝等。
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京的特色小吃,希望能够大家喜欢。
北京的特色小吃——驴打滚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
驴打滚的制作是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北京的特色小吃——油茶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
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者午后甜点,很受百姓喜爱。
北京的特色小吃——焦圈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
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北京护国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制作的焦圈,再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大家有空赶紧的去尝尝!北京的特色小吃——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北京的特色小吃——褡裢火烧褡裢火烧最早出现在1876年的东安市场里,顺义姚春宣夫妇制作的。
吃褡裢火烧时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鲜香酸辣,其味无穷。
火烧因为制作成型后很像当时的腰带上的褡裢而得名。
北京的特色小吃——卤煮火烧卤煮火烧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小吃。
相传旧时普通人家无钱买肉,便用动物的内脏,制成了这道口味独特的美食。
其主要原料为猪肠、猪肺、及干豆腐,加入戗面做的火烧在大锅中卤制,一碗热气腾腾的卤煮内兼有主食、副食及热,是一道口感绝佳的美食。
想当年,我一星期就去一次,排着长长的队伍来个二两美美的吃,那叫一个爽啊!北京的特色小吃——爆肚爆肚时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多为回族同胞经营。
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说法,而且老人都很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爆肚。
北京的特色小吃——炒肝北京特色风味小吃,。
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有而不懈的特色。
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的特色小吃——豆汁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北京】吃在北京

吃在北京锅贴锅贴是烙制油贴的小吃。
过去经营锅贴的地方很多,但以护国寺庙会和西安门西安市场的锅贴最为有名。
成品皮薄、馅大,色焦黄,咸鲜味香。
锅贴两角不封口,成月牙形,馅似露非露为一大特色.颜色黄亮油润,底面焦脆,馅料鲜香无比。
.核桃酥原料配方富强粉5公斤白砂糖2公斤白糖粉1公斤糖浆100克核桃仁(去衣切碎)400克猪油2.75公斤鲜蛋750克扫面蛋250克食臭粉50克榄仁500克食粉20克制作方法先把面粉过筛,放在案板上围成圈,把食物、食臭粉、白砂糖、糖浆、鲜蛋放在圈内擦匀使之溶解,再放入油料、核桃仁和匀,然后把面粉投入拌匀,分成200个小剂,用手搓成圆形,放进饼盘,在每个饼坯中央用手指压一小孔,扫上蛋浆,粘上榄仁,再扫一次蛋浆,入炉用140~150℃烘烤至金黄色,饼面有裂纹为佳。
温馨小提示:1、烘烤的时间要依据生坯的大小和厚度,自行掌握,后期取出检查一下,如果底面上色比上面快,就把烤盘往上移一格继续烤至两面都均匀上色。
2、猪油,可以用植物油或黄油代替,也可以猪油和植物油混合使用,酥脆效果上会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口感。
3、尽量不要让熟核桃仁大块暴露在上表面,否则会烤焦,除非使用生核桃仁,那么直接点缀在表面就可以了。
糊塌子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用面粉和西葫芦摊成薄饼,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
糊塌子的主要原料是西葫芦。
蝴蝶酥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
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馄饨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通行的食品。
馄饨是一种古老食品,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唐、宋、元、明、清历朝都有记载。
相关整本阅读:/ebook/82c840f34028915f814dc221.html北京的馄饨四季常有,肩挑担卖馄饨的小贩很多。
《故都食物百咏》中说:“馄饨过市喊开锅,汤好无须在肉多。
今世不逢张手美,充饥谁管味如何!”(注:张手美,唐朝长安著名的制作小吃的高手。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北京】北京包子

北京包子羊眼包子传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过羊眼包子,故而出名。
此物因其个头小似羊眼,所以人称羊眼包子。
别看包子小,但馅料多样,深受人们喜欢。
羊眼包子的历史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羊羊眼包子肉包子铺的羊眼儿包子。
康熙皇帝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
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
”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佯装要吃包子。
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赏脸,一定要吃,那请少等会儿。
”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
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
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味道鲜美,质地不一般。
但是,康熙帝左找有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
”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
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羊眼儿包子做法并不太难。
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白面切好,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碱,揉和均匀。
选用肥嫩绵羊的上脑剁成馅,加入水发干贝盯玉兰片盯葱、姜汁,把馅打成后,再加入香油和少许盐,现包现蒸,每个包子的个头儿如“羊眼儿”一般大校另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精白面粉和好,不放白糖,放适发好的面和面坑量碱,搅和匀适。
羊肉馅同上,加配料水发虾仁盯水发木耳块、葱末、姜汁、盐、香油等和搅均匀。
包的大小与蒸发和前一种完全一样。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
回民很讲究饮食卫生,智慧勤劳的回族妇女能做出许多独具风味的特色食品,大家知道的有馓子、牛肉拉面、油香、手扒羊肉、“夹板”等等,如果您能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生节和圣纪节到回民家中做客,定能一饱口福,大开眼界。
北京特色美食介绍300字

北京特色美食介绍300字
北京美食汇聚了宫廷菜、民间菜和外来菜,它们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味空间。
其中,最受欢迎的“北京八大菜系”,包括了宫廷菜、豆腐菜、汤羹菜、面食菜、烧烤菜、火锅菜、八宝菜和贴饼菜等。
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北京的宫廷菜。
最著名的宫廷菜当属宫爆鸡丁,它采用新鲜的鸡肉丁搭配葱、姜、蒜、辣椒、冰糖等调料,以及精心挑选的豆瓣酱和冰糖汁,充分挥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同时,还有红烧肉、脆皮鸡和海鲜烩饭等,都是北京的宫廷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北京的豆腐菜非常受欢迎。
豆腐菜有许多制作以及食用方法,最出名的当属香辣豆腐,它采用新鲜豆腐、葱、姜、蒜、辣椒和精心挑选的豆瓣酱、胡椒粉等调料,汤汁浓稠、香辣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再来就是北京八宝菜,它在北京人心目中尤其受欢迎。
八宝菜色彩五彩缤纷,食材廉价又健康。
最著名的当属四喜丸子,它以豆腐、素肉、蔬菜等做成的圆子,采用木耳、素肉、胡萝卜、冬瓜、香菇等不同材料,入口鲜美,低油盐却又鲜美多汁,可谓美不胜收。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面食菜。
最具省亲色彩的,当属京酱肉丝面,它的准备时间短,制作简单,且一般都能吃到酱汁的味道,无论初次尝试还是多次重复,都能满足
不同口味的要求。
总之,北京美食应有尽有,从麻辣、酸、甜到咸,每一种美味都能让你品尝到,每一道菜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只要品尝到一次,就能回味无穷。
;。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北京】北京美食

北京美食倒僧帽倒僧帽的介绍:倒僧帽,北京又称倒作包,是羊肉包子的一种,为清真小吃。
因形似倒放着的僧帽而得名。
包子馅多以羊肉大葱为主料,是北京早点一大热门货。
北京小吃豌豆包的介绍:此点是以面为皮、豌豆为馅蒸制而成的京味小吃。
原料选用张家口地区出产的花豌豆为好,制成豆馅后沙甜绵软,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豌豆包的特色:色泽洁白,暄软香甜。
开花馒头的简介开花馒头,又名白银如意。
色白暄软,香甜可口,顶花四瓣,而且瓣色是桃红色的,自然而俏丽,成为济南的传统面食品种。
其制作工艺相当严格,面和好后需经过两次发酵,再加缄水揉匀、揉透,且蒸时需用大火蒸20分钟。
由于制作的开花馒头色、香、味、形俱佳,传统风味浓而很受欢迎。
【特点】色泽洁白,形似棉花怒放,软绵香甜。
注意事项开花馒头,还可将其中部分面团加入少许红、黄食素,染成面团,与白面团缠裹或叠垒,揪剂制成各种色彩的花色开花馒头,色泽更加鲜艳美观。
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如烧饼大,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
夏天卖扒糕的多是与凉粉一起卖,有粉块、粉皮、还有小拨鱼儿。
都浸在盛有冷水的大木盆里(该盆系扁圆形,直径二尺,深不足半尺)。
与卖灌肠、豆汁的一样,搭棚设座。
案上摆着佐料罐:用花椒油□过的酱油、芝麻酱、醋、蒜汁、芥茉、辣椒油、□胡萝卜丝等。
等到有顾客来吃时,才临时着上这些调料。
经营者仅一、二人,不停地吆唤:“筋道的扒糕,酸辣的凉粉啦,请吧您哪!”、“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哟……”。
扒糕用荞麦面制成,锅内烧开水,倒入荞面,快速搅拌,荞面熟透后,盛在盘内拍平晾凉,切成小块,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浇上用麻酱、酱油、好醋搅拌的汁,加上红咸胡萝卜擦的丝,浇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
《燕都小食品杂咏》称:“色恶于今属扒糕,拖泥带水一团糟。
嗜痂有癖浑难解,醋蒜熏人辣欲号。
”并注称:“热天之扒糕,用荞麦面蒸成饼式,浸凉水中,食者以刀割成小条扒糕,拌醋、蒜、酱油等食之。
北京菜家常菜谱200道

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9-26 15:25 标签: 翠竹 鸡丝 摘要:翠竹鸡丝【菜名】 翠竹鸡丝 【菜系】 京菜 【原料】 原料: 水果黄瓜 400 克(就是小黄瓜,又叫乳瓜),水发小木耳 100 克,盐焗鸡丝 100 克,橙汁琼脂冻 1 盘。 味碟a:小米椒末 2 克,蒜末 2 克,美极鲜酱油 4 克,辣[阅读全文:] 编辑:0 次:26 次
点击 蓝色菜谱名称 或者 点击“阅读全文”即可查看全部内容!
编辑:0 次:7 次
酱爆核桃鸡丁
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9-22 20:29 标签: 酱爆 核桃 鸡丁 摘要:酱爆核桃鸡丁【菜名】 酱爆核桃鸡丁 【菜系】 京菜 【原料】 主料:鸡胸脯肉 600 克 辅料:核桃 150 克,鸡蛋清 40 克,芡 粉 20 克 调料:甜面酱 45 克,白砂糖 20 克,料酒 15 克,香油 1 克,植物油 75 克,盐 5 克,酱油 15 克[阅读全文:] 编辑:0 次:7 次
荤素扣肉
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9-22 20:25 标签: 荤素 扣肉 摘要:荤素扣肉【菜名】 荤素扣肉 【菜系】 京菜 【原料】 主料:猪肉(肥瘦)250 克 辅料:豆腐(北)250 克 调料:花生油 75 克, 酱油 3 克,大葱 4 克,姜 4 克 【烹饪方法】 1. 肉片刮洗干净,下锅,翻煮至肉全挂[阅读全文:] 编辑:0 次:4 次
锅贴鱼
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9-22 20:27 标签: 锅贴 鱼肉 摘要:锅贴鱼【菜名】 锅贴鱼 【菜系】 京菜 【原料】 主料:鲤鱼 150 克,猪网油 150 克 辅料:淀粉(蚕豆)3 克,小麦面粉 30 克 调 料:黄酒 5 克,酱油 3 克,味精 2 克,盐 2 克,椒盐 5 克,姜 3 克,小葱 3 克,花生油 50 克 【烹饪[阅读全文:] 编辑:0 次:4 次
北京美食介绍范文

北京美食介绍范文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最受欢迎的北京美食。
首先是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北京最有名的美食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它以其酥脆的皮和嫩滑的肉质而闻名。
烤鸭的制作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选用优质的鸭子配以特制的调料,并采用独特的炉子和烤制技术。
品尝一口烤鸭,既能感受到薄脆的外皮,又能品味到鲜嫩的鸭肉,堪称一绝。
其次是涮羊肉。
涮羊肉是北京的冬季特色美食,也是中国传统的涮肉火锅。
涮羊肉的原料选用了鲜嫩的羊肉,肉质鲜美,味道醇厚。
涮羊肉的吃法是将羊肉片放入滚烫的汤中,煮熟后沾上调料食用,清爽开胃。
与其他火锅不同的是,涮羊肉的汤底通常使用清淡的清汤,以充分体现羊肉的原汁原味。
再有就是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传统饮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选用绿豆为原料,经过研磨和发酵而成,味道酸甜可口。
豆汁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饮品,可以消暑解渴。
在北京的胡同里,你常常可以看到摊贩手握大玻璃瓶,卖着瓶子里面的豆汁,成为老北京的一道风景线。
另外还有炸酱面。
炸酱面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以其细腻的面条和浓郁的炸酱而闻名。
面条选用高筋面粉制作,面条口感弹滑。
而炸酱使用炒制的黄豆酱加入配料,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保持了炸酱的口感和香味。
将面条和炸酱拌在一起,再加入黄瓜丝、黄豆芽等配料,味道美味可口,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此外,北京还有一道传统的糖醋里脊。
糖醋里脊是一道酸甜可口的炒菜,选用猪里脊肉切块,经过炸制后配以特制的酱汁,口感鲜嫩可口。
糖醋里脊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菜肴,常常作为菜单中的主打菜品。
除了以上几种传统的北京美食,北京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值得一试,例如羊蝎子、糖火烧、卤煮等等。
北京的美食文化多样丰富,不仅融汇了北方与南方的特色,还受到了西域文化和外来餐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彩的美食景观。
总之,北京美食的特点是独具风味、色香味俱佳,无论是烤鸭、涮羊肉还是豆汁、炸酱面,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北京特产八大件介绍

北京特产八大件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许多特色的北京特产。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北京的八大特产。
第一大件: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瑰宝,也是北京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它的制作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烤鸭的皮薄脆,肉质鲜嫩,色泽金黄,口感丰富。
品尝烤鸭时,可以将鸭肉卷在薄饼里,搭配葱丝、黄瓜丝和甜面酱,入口香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大件:豆汁糕豆汁糕是北京传统的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和豆汁。
豆汁是北京人非常喜爱的饮品,而将豆汁与糯米结合制作成糕点,口感独特。
豆汁糕外皮软糯,内馅酥脆,味道鲜美。
它是老北京的代表性小吃之一,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第三大件:琉璃糖琉璃糖是北京特色糖果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致的外观而闻名。
琉璃糖色泽晶莹剔透,外表光滑如玻璃,糖心酥脆可口。
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作的琉璃糖更为珍贵。
每一颗琉璃糖都是糖师傅精心打造的艺术品,具有观赏和食用的双重价值。
第四大件:老北京纸扎灯笼老北京纸扎灯笼是北京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纸扎灯笼造型各异,颜色斑斓,是北京过年期间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
它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第五大件: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脸谱的色彩丰富多样,每个脸谱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象征。
京剧演员通过脸谱的变换,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第六大件:雕漆雕漆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以木器为基材,经过多道工序和精细的雕刻加工,再涂上多层漆,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雕漆作品色彩鲜艳,纹理精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七大件: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华丽的外观而闻名。
景泰蓝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是填色和烧制。
景泰蓝作品色彩鲜亮,纹饰精美,形象逼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味制作
小窝头
小窝头是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圆锥形,每个底部都有一个圆洞,小巧玲珑,蒸熟后呈金黄色。
传说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爱的一种宫廷食品。
一般老百姓吃的,主要用玉面(有些掺进一些黄豆面)制作而成,个子也大。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
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
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
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
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
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
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小窝头具有色泽鲜黄,口味香甜细腻,富有营养的特色。
玉米是窝头的一种主要材料。
玉米的营养保健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在这项持续1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
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
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
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玉米
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
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
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
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
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相关整本阅读:/ebook/82c840f34028915f814dc221.html
了解了这么多,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的关于窝头的小典故;
窝头一词,在旧中国是北京人意为“贫穷”的代名词。
过年北京人讲究吃饺子,但贫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