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

合集下载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河北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河北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河北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
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4.01.03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1.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河北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
奖项目的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拟由我省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10个项目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自然日,从2024年1月3日起至2024年1月7日止。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需加盖本单位公章。

我厅将按有关规定对其身份予以严格保密。

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123室
邮编:050011
附件:河北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内容(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1月3日。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一、项目名称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提名者中国科学院三、提名意见有组织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已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对传统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形成了严重威胁。

该项目针对APT攻击的技术对抗难题,历经十多年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套以基于硬件模拟软件深度分析技术为核心的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和产品体系,实现了高透明、细粒度的软件深度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安全产品面临的检测系统与被检测目标同系统平台技术竞争难题;提出了漏洞利用攻击检测、基于数据流的攻击特征提取、协议逆向追踪与僵尸网络溯源等技术与方法,有效解决了类攻击代码识别、动态生成代码提取等难题。

基于动态分析基础引擎,研制了金刚软件智能分析系统、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系统、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等系列产品,提升了APT攻击的检测防御能力。

项目研制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通信、金融、能源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军队、公安等国家安全部门,百度、中船、航天等大型企业应用和专业机构。

近三年新增产值11.56亿元;项目成果还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在海莲花、蓝宝菇等重大APT攻击事件的发现与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多次获得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

网络空间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以强大的、有组织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以特定的高价值任务为目标,攻击破坏性强,对抗能力高,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威胁。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课题组如下 4 篇论文先后入选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顶尖学术论文(F5000)”,表明成果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认可。例如,在 2012 年 12 月 公布的那次评选结果中,2007-2012 共六年期间《土木工程学报》2203 篇文章中仅 22 篇入选 F5000 论文,入选比例仅 1%。
● 张向冈, 陈宗平 等. 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压性能研究. 工程力学, 2013, 30(3): 331-340
(5)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直接采用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的循环利用思想以 来,先后有澳大利亚 The Univ. of New South Wales 和 Univ. of Wollongong、美国 Univ. of Nebraska-Lincoln、香港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 内蒙古科 技大学、延边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十余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基于该学术思想开展了后 续跟踪研究,表明该创新思想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较广泛认可,并在废旧混凝土循环 利用领域发挥了一定引领作用。
(2)主编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这是我国再生粗
骨料方面首次制订且目前仅有的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主编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0-2011 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实心砖》JGJ/T 505-2016,以及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控制
“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审查意见。2015 年 12 月以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副总工程师肖从真研究员为组长的审查组认为:“该《规程》„„涉及梁、板、 柱、墙、节点等不同组合构件形式,以及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充实, 将改变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应用无章可循的状况,„„该《规程》是国际上 首部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在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再生块体 混凝土组合构件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8.张海涛,排名8,医师,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创新点2、3均有重要贡献,重点负责《排忧解男題》资料的收集、整理、文字校对及后期出版推广等工作,对项目成果做出突出贡献。
9.杨宇卓,排名9,医师,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创新点1、2均有重要贡献,参加了《排忧解男題》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及出版发行等工作,对项目成果做出突出贡献。
“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系列科普丛书”以其独特的创意、精准的读者定位、优秀的创作团队、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精致的装帧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夜问36》一书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在2014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中入选科普图书类推介作品(证书见附件)
(2)“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系列科普读物”受到当当网、新浪网、腾讯网、健康时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卫视、央视新闻直播间、《健康之路》、《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多家电视媒体的关注,进行了持续的宣传报道。
项目第四完成人刘德风师从于第一完成人姜辉,毕业后留院工作,与第一完成人从2007年-2017年长期合作,参加本系列丛书的编写、校对,以及对再版工作的审校等工作,对项目成果做出突出贡献。
项目第五完成人唐文豪与第一完成人姜辉从2004年-2017年长期合作,重点负责参与《夜问36》、《男人枕边书》的策划、统稿、编审工作和再版工作,对项目成果做出突出贡献。
“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系列科普丛书”共分3部图书出版,分别是《夜问36》、《男人枕边书》第一、第二版和《排忧解男題》,历时五年,由国内近五十名科普专家、男性生殖专家联合出版,以生动易懂的文笔及幽默轻松的风格,引入大量实例,让广大男性朋友更通俗易懂。
丛书创作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威、科学。本书有一支专业的男科医生和科普专家编写队伍,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三甲医院,长期工作在医院或者科研机构,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文章撰写方面,专家们十分严谨、科学,查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力求把晦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且准确的语言传递给读者。(2)实用指导。本系列丛书中分别设计了诙谐幽默、贴近问题的卡通人物或者网络图片,已对话或故事的形式全面、系统、概括地对性与生殖健康常识、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育及前列腺的基本知识及保健、防治策略加以介绍,以科学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插图、讲解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身体异常情况下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与寻医途径,使公众尤其的是男性及其伴侣了解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知识及常见疾病的防护及诊治途径,更好的享受性福生活和正确面对性生活及生殖健康中出现的问题。(3)话题丰富。本书主编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致力于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的宣传及普及,积累了全国各地数千名读者的咨询电话和信件,从中选出了问得最多、最有代表性的话题。

提名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公示材料

提名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公示材料

提名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公示材料近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公告,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提名正在进行公示。

此次公示旨在表彰一批在我国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项目,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关于此次提名项目的详细介绍。

一、公示背景介绍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技术发明、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项目。

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提名公示,是对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总结与展示,也是对获奖项目的初步筛选与评价。

二、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提名概述此次公示的提名项目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等。

这些项目在技术上有显著创新,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对我国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提名项目亮点及评价在此次提名项目中,不乏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

例如某企业在芯片领域的突破,不仅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还推动了我国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在民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如某医疗机构研发出的新型疫苗,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提名项目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这些提名项目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某新材料项目实现了国产替代,降低了我国企业在高端领域的对外依赖;某能源项目采用创新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五、民众反馈与建议此次公示期间,广大民众可对提名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并积极参与,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公示结束后,获奖项目将经过严格评审,最终揭晓。

总之,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提名公示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公示表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公示表
13、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美国印第安那大学M. K. Brown教授多次评述我们发表在Org. Lett.,(2014, 16, 262)上的工作(J. Am. Chem. Soc., 2014, 136, 14730;J. Am. Chem. Soc., 2015, 137,14578),指出:“嘌呤、烯烃和苄基金属试剂的三组分串联Heck−Negishi偶联反应,是一种构建烯烃的双芳基化反应的新型策略,并可高效地构筑C6-烷基嘌呤化合物。”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公示表
项目名称
阿糖核苷及其类似物的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提名单位意见
阿糖核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很多阿糖核苷类化合物已经开发为世界上Top200中的领先药物。但是阿糖核苷药物价格昂贵,很多患者用不起。项目组成功开发了系列阿糖核苷及其类似物的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项目以绿色化学为理念,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以水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等绿色创新反应体系,缩短反应步骤、提高原子经济性,精选催化剂、提高收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确保友好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项目经同行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是河南师范大学与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联合研发项目,2008年两家签订了300万元的联合研发协议,协议中已经规定该项目成果的生产所有权归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完成了整体技术开发,拓新公司及时将上述关键技术应用于系列阿糖核苷及其类似物的规模化生产,并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链,近3年新增销售额5.8亿元,解决了1000多名职工再就业,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新亮点。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河南省高科技高成长性50强企业,成为国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公示

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公示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关于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公示,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公示目的:
-公示是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奖励的公正、公平。

2. 公示内容:
-包括提名奖项的种类(如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

-提名项目或个人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完成人姓名、工作单位等。

-公示通常还会包括项目的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等,以便专家和公众了解提名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水平。

3. 公示时间:
-根据通知要求,公示期通常为一定的工作日,如通知中提到的1月10日至14日。

4. 异议处理: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提名项目有异议,可以书面方式向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提出。

-提出异议时,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且需要表明真实身份,如实填写联系方式。

5. 联系方式:
-公示通知中会提供具体的联系单位、地址和联系方式,以
便于公众咨询或提出异议。

对于这样的公示信息,如果您需要查找具体的提名项目名单或相关资料,建议直接访问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官方网站或相关的官方发布渠道,以获取最准确和官方的信息。

在处理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公示的相关信息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科技创新成果,同时确保流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建设技术与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交通运输部提名意见:我国是全球高海拔多年冻土唯一集中连片分布地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受制于冻土融沉冻胀这一世界工程难题,自20世纪50年代,青藏高原首条冻土公路―青藏公路等4条进藏国道通车以来,交通行业再未上马重大道路工程建设项目。

面对国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青藏两省区广大人民群众对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强烈呼声,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均列入进藏高速公路通道。

为保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能落地、建得成,近十年来国家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及青藏两省区先后投入研究经费1.5亿元,设立14项课题,由13家设计、科研、高校、建设等单位,在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大尺度高等级公路建设急需的工程理论、设计方法和冻融控制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首次创建冻土工程尺度效应理论,提出冻土工程能量平衡设计方法,攻克大尺度冻土路基冻融变形控制、大断面桥隧构造物抗冻防融等关键技术,系统创立我国独有的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大尺度公路建设技术,支撑建成全球第一条多年冻土高速公路,有效控制冻土工程病害率<6%。

该项目系原始创新,研究环境艰苦,技术难度大,涉及专业领域广,经科技部、中国公路学会组织成果评价鉴定,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提出的冻土工程尺度效应理论奠定了大尺度公路冻融灾害防控理论基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应用于我国多年冻土区公路升级改造3500km,新建共玉、花大高速公路1100km,推广应用于中巴公路建设。

项目成果是近40年来我国交通领域公路冻土工程技术的升级与突破,大幅提升我国冻土工程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显著。

交通运输部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研究属交通运输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一、项目名称: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二、提名者:四川省。

三、提名意见:猕猴桃因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因适宜丘陵山区种植而成为贫困农户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项目组根据全球猕猴桃市场多元化需求,针对缺乏红肉猕猴桃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的实际,历时32年,系统开展了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种植和溃疡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实现了优质红肉品种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丰富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突显我国猕猴桃产业特色,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材料是真实的,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项目简介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

项目组针对世界主栽的绿肉和黄肉品种及高端市场被新西兰垄断局面,而全球缺乏优质红肉品种和种植技术及溃疡病危害的实际,历时32年,利用我国特有的珍稀红肉猕猴桃资源,通过多年控制性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红肉系列品种并配套研究了种植和溃疡病防治等产业化技术。

培育的红肉品种在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比绿肉和黄肉品种高,果肉色泽鲜艳、品质优良,市场接受度高,彻底改变了新西兰猕猴桃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1、收集保存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建立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农业行业标准,收集种质资源1449份,保存种质材料29490株,面积210亩,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红肉种质资源132份、保存种质材料5280株,创建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数据262万多条。

2、以具有红色基因猕猴桃父本选育为关键,创建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体系。

揭示了红肉猕猴桃杂交后代雌雄株比例、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色等经济性状遗传趋势。

创制红肉育种骨干亲本材料79个,具有红色基因的父本材料3个。

3、育成一批国内外授权的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

选育出红阳、红实2号、红什1号、红华、红美、红贝、天源红、宝石红、宝贝星等红肉品种9个,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权、省级品种审定或林木良种证。

其中红阳为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品种,比绿肉品种‘海沃德’总糖含量高5.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6.30%,干物质含量高2.61%,每100g果肉维生素C含量高29.77mg。

成熟期早,果肉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感细腻,品质优良。

红实2号等品种果实成熟期不同,实现了早、中、晚熟红肉品种配套和多样性选择,在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4、构建了红肉猕猴桃早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和以溃疡病防控为主的猕猴桃绿色栽培技术体系。

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区提早2年结果,丰产期每亩平均增产239kg,商品果率提高13%,每亩纯收益增加3483元;溃疡病枝干发病率降低33.7%、叶发病率降低93.2%、植株存活率提高59.2%;平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减少农药支出120元/亩以上,果品达到出口欧盟的农药限量标准,果实贮藏期延长2个月以上。

(二)授权专利和主要知识产权获中国植物新品种授权9件,获得欧盟、阿根廷植物新品种权各1件,省级审定品种8个。

获授权专利40件。

发表学术论文62篇,出版著作8部。

制定国家标准1项、农业行业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

(三)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项目育成的红肉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南、河南、陕西等15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

2017年,在全国推广面积118.15万亩,占中国猕猴桃总面积的37%,新增销售额362亿元,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客观评价1、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中农(评价)字[2017]第号)(附件3)2017年11月2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由方智远院士为组长,宋宝安院士、邹学校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对“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成果评价,评价结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国际领先。

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应用11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37%,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成果鉴定证书《川科鉴字(2016)第65号》)(附件4)。

2016年4月17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由荣廷昭院士和宋宝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鉴定结论: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3、2012年9月12日,受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组对“猕猴桃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与杂交育种研究” (2009DFA30870)项目验收。

其结果,建立了国内重要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创建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体系,红肉猕猴桃育种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掘79个核心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3个。

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附件5)。

4、2015年7月2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猕猴桃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11NZ000)进行了验收。

其结果,推广应用新品种7个,建成核心示范基地10000余亩,新增示范面积20万亩,辐射推广50余万亩,建成猕猴桃分选线3条,年商品化处理猕猴桃5万吨,生产加工产品15000余吨,实现总产值108亿元,年均32亿元,人均增收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附件6)。

5、新品种审定意见(附件7)(1)‘红阳’(川审果树1997003号)。

平均单果重54.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总糖13.45%,.总酸0.49%,维生素C含量135mg/100g,肉质细腻,品质佳。

早结、丰产性好,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结果,第3-4年可进入丰产期,株产12-20kg,亩产1-1.5吨。

适宜种植土壤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Ph值5.5-6.5,年平均气温﹥16℃,我省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红实2号’(川审果树2013002号)。

果实子房深红色,红色面积大,果实平均单果重77.64g,最大单果重102g,维生素C含量184.3mg/100g,总糖7.26%,总酸1.84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干物质含量19.22%;定植后第二年有80%以上植株开花结果,第三年全部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

株产20-30kg,平均亩产1.5吨。

适宜种植土壤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Ph值5.5-6.5,年平均气温﹥16℃,我省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6、“红肉猕猴桃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现场验收意见:2015年8月10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红肉猕猴桃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现场验收》成果现场验收,结果,植株生长快。

示范区提早2年结果,丰产期每亩平均增产239kg,商品果率提高13%,每亩纯收益增加3483元。

(附件8)7、“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评价,川农科技(评价)字(2017)第47号。

2017年8月9日,由四川省农村中心聘请省内外专家在苍溪县“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田间评价。

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防治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加大推示范推广。

(附件9)。

8、《科技查新报告》(报告编号:GA2017106)(附件10)。

9、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SGS-CSTS)测试分析示范区生产的红阳、红实2号鲜果全部符合出口欧盟农药限量的标准。

(附件11)10、全球最强猕猴桃公司-新西兰佳沛公司对新品种的市场前景评价(附件17)2014至2016年,项目组委托新西兰佳沛国际猕猴桃贸易公司对培育的新品种产品开展市场评价研究,根据果实外观、糖酸平衡度、果肉颜色、果汁、质地、口感、消费者喜好度、购买欲望、潜在的商业价值等综合指标,结果是,项目组培育的“红实2号、红阳”综合排名获得第一和第二,与其他国内外品种比较更具有市场前景。

11、同行及国外重要猕猴桃专著对‘红阳’科学利用价值的评价(附件18).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Ferguson, A.R. 2015. Kiwifruit in the World-2014. p.33-46. V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iwifruit.认为,The selection of ‘Hongyang’has resulted in a new era of innovative breeding in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cultivars. Most other such cultivars have ‘Hongyang’ as a maternal parent. Thus, ‘Hongyang’ has become the basis for red-fleshed kiwifruit breeding throughout the world.Ferguson, A.R. 2016. Botanical description. p.1-13. In: R. Testolin, H.-W. Huang and A. R. Ferguson (eds.), The Kiwifruit Genome. Compendium of Plant Genom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Page 7-8 Actinidia chi 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 The cultivar‘Hongyang’ chosen for genome sequencing is the most widely cultivated diploid cultivar. It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cultivar and diploid genomes are obviously much easier to sequence than tetraploid genomes.Page 102-110 The ‘Genome Age in Actinidia.The first whole-genome sequence for ‘Hongyang’ and it is to be expected than many more whole-genome sequences will appear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for other Actinidia taxa.Huang, S., Ding, J., Deng, D., Tang, Liu, Y..,Draft genome of the kiwifruit Actinidia chinen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2640 10.1038/ncomms3640.使用了本项目选育的红肉品种‘红阳’作为研究材料构建了世界上首张猕猴桃基因组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