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

合集下载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评选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每年都会公布新一届的获奖名单。

今年2月9日,我国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包括9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其获奖人数在每年的奖项中极为稀缺。

今年有9位科技工作者荣获这一殊荣,分别为:1. 魏铭言,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专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 乔羽,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光电功能材料科学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 廖俊波,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现任科技部副部长,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量子信息物理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 陈存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化工工程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7. 王德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计算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 严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 闫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9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还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其他类别获奖科技人员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9位科技工作者外,其他奖项的获奖人数也相当可观。

其中包括10位科学大奖获得者、量子通讯卫星工程团队等,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国际影响力。

三、挖掘获奖人员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些获奖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他们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魏铭言,其成果在实现超长周期的可控高分子链、构建大规模病毒转染车、电化学活性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创新性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徐建国等团队,在发掘全测面听小波基新方法方面取得的贡献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推荐入选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推荐入选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n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acollaborative robot[J].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systems, 2017, 12(1): 75–81.杜晔. 双机械臂协同运动规划方法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DU Ye.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motion planning of dualmanipulator[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8.[13]丁希仑. 拟人双臂机器人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14]CORKE P. Robotics, vision and control: fundamental al-gorithms in MATLAB[M]. Berlin: Springer, 2011:135−160.[15]作者简介:张玉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赖惠鸽,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发表学术论文26篇。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 推荐入选2020年8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初 评通过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4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 项目。

其中,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清华大学教授唐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智能型科 技情报挖掘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

此外,CAAI 副理事长周志华、刘成林的相关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CAAI Fellow 王海峰的团队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日程安排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日程安排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日程安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奖励成为激励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日程安排已经出台,以下是具体的安排内容:一、申报时间安排1. 1月1日-3月31日:对2019年度科技成果进行评选申报。

2. 4月1日-6月30日:对2020年度科技成果进行评选申报。

3. 7月1日-9月30日:对2021年度科技成果进行评选申报。

二、初评时间安排1. 10月1日-10月31日:对2019年度科技成果进行初评。

2. 11月1日-11月30日:对2020年度科技成果进行初评。

3. 12月1日-12月31日:对2021年度科技成果进行初评。

三、终审时间安排1. 1月1日-1月31日:对2019年度科技成果进行终审。

2. 2月1日-2月28日:对2020年度科技成果进行终审。

3. 3月1日-3月31日:对2021年度科技成果进行终审。

四、颁奖典礼时间安排1. 4月1日:对2019年度科技成果进行颁奖典礼。

2. 4月15日:对2020年度科技成果进行颁奖典礼。

3. 4月30日:对2021年度科技成果进行颁奖典礼。

五、相关事项1. 为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将建立评审专家库,抽取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评审专家进行评审工作。

2. 评选工作将遵循科学、严谨、公正的原则,确保对获奖成果和获奖人的认真评选和表彰。

通过以上日程安排,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科技成果的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更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我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科技管理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评选机制,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让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奖励成为激励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探索与成就一、引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盛会,其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们辛勤付出的认可和肯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杰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嘉奖,这些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科学、工程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评选标准、获奖项目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对这次科技盛会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评选标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其评选标准严格而全面。

获奖项目需要在技术水平、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评选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的原创性和领先性,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获奖项目不仅需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还需要在技术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项目的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我国等方面的贡献也将成为评选的重要考量。

三、获奖项目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评选出了若干优秀的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以下将就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进行介绍。

1.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示范该项目在5G通信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项目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通过深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国内外范围内进行了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

该项目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化和商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超大规模数据下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该项目以应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挑战为目标,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价值挖掘。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编制说明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国办函〔2017〕55号)精神,做好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提名书及填写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等。

本手册内容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发布的版本为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评审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工作的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台湾居民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5)关于外国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适用于提名专家)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涉密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10.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施行日期】2020.12.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现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20年10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中的最高奖项,表示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团队或个人的高度认可和奖励。

这一重要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今年获奖的项目无疑都是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代表性成果,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

本次获奖项目多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广泛的科学技术内容,展现了我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的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多领域、跨学科特点,必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中,项目一对于某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意义重大。

它深刻地影响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这表明:在该领域,我国已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球科技的前沿。

项目二是另一项获奖项目,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还为未来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展示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前沿水平。

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了以上项目,还有一些其他获奖项目也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其中,有些项目针对着当下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全民健康问题,研究出了一系列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科学成果,为健康我国建设贡献力量。

总体来说,这些获奖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它们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些项目的涉及领域之广、成果之丰、影响之深,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

他们的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全球科技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人,我们对这些科技成果取得者应该由衷地敬佩和感谢,更应该认真总结和学习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研工作方法。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心怀梦想,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共5章38条,2020年10月修订,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第九条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十条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十一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二)经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三)在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第十二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

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第三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第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

候选者由下列单位或者个人提名:(一)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专家、学者、组织机构;(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有关个人、组织的提名资格条件,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候选者。

第十五条提名者应当严格按照提名办法提名,提供提名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提名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二)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三)有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七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覆盖各学科、各领域的评审专家库,并及时更新。

评审专家应当精通所从事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第十八条评审活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评审专家与候选者有重大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应当回避。

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委员和参与评审活动的评审专家应当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得有利用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身份牟取利益或者与其他评审委员、评审专家串通表决等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行为。

评审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评审委员会设立评审组进行初评,评审组负责提出初评建议并提交评审委员会。

参与初评的评审专家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第二十条评审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初评建议进行评审,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全程进行监督,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监督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委员会的报告,作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作出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奖章和证书。

第二十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的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内容的保密管理,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第二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实行科研诚信审核制度。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建立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候选者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中央预算。

第二十六条宣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突出贡献和创新精神,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安全、保密、适度、严谨。

第二十七条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候选者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参评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相关候选者有责任的,取消其参评资格。

第二十九条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违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纪律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取消其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获奖者剽窃、侵占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章、证书和奖金,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第三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者、获奖者、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和提名专家、学者涉嫌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通报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五条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六条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

具体办法由设奖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备案。

设立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当按照精简原则,严格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程序。

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设立科学技术奖。

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有关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并制定具体办法。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