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子元件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运用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与调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电子元件搭建实际电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学生能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

3. 学生能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遵循科学规律,养成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回顾:电路分析方法、电子元件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 电子元件。

2. 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介绍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

3. 实验技能训练:开展基础实验,如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技能训练。

4. 课程设计: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电子电路设计,包括电路设计、仿真、搭建和调试。

教材章节:第五章 课程设计与实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等;2. 使学生掌握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图的设计、绘制和解读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 电路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常见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使用方法;- 特性曲线及其应用。

3.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电路图的绘制与解读;- 简单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动手实践:制作小型电子设备。

4. 电子测量与数据处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实际操作:对电子电路进行测量与调试。

5. 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结合前述内容,开展创新设计活动。

- 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电路;- 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 展示与分享:向同学和老师展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课设指导书

课设指导书

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WOCL扩音机设计与安装调试使用班级:电气115班指导教师:李艳红一、课程设计步骤1.综合分析各种扩音机电路,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2.根据系统电路原理图及输出功率要求,计算确定直流电源电压。

3.根据输出功率要求及已确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计算功放管的耗散功率,再根据频率参数对功放管进行选型。

4.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变压器参数(容量、原付边电压)。

5.计算输入电路、推动电路参数,选择元器件。

6.核准系统电路参数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8.绘制正式的系统电路原理图。

二、调试说明:1.所谓静态指输入端对地短路的状态。

2.本电路要求静态电流≤25mA。

在不接负载喇叭的情况下,可通过测量低压保险管处电源交流电流(≤30mA)反映之。

如果大于25mA,一般是Q9/Q10的电流过大,检查电阻R9的阻值是否过大及D7的极性是否错误,用欧姆定律判断R15、R16上的电流应该小于3mA(本次调试,允许静态时U R15=0V)。

3.要求静态时两差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基本相等。

通过测量U R4、U R3的值,然后调节RW2,可使Q1的集电极电流I CQ1=U R3/R3=0.5U R4/R4,其余的电流0.5U R4/R4= I CQ2。

4.当R15、R16的联结点k对地电压应该≈0V时,才能接喇叭试听。

三、设计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说明所有元件的选择依据。

2.系统电路原理图要标明所有元件的主要参数(电阻、电容、变压器)或型号(二极管、三极管)。

3.元件的主要参数应在计算值的基础上,经过实验调试确定。

4.元件安装要可靠、整齐,焊接要可靠四、设计成绩评定成绩考核采用评阅、口试、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考勤情况、设计和操作能力等)和课程设计任务完成的质量(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按百分制综合评分。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占总成绩的4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总周数:1,学分数:1)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巩固电子技术知识,并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实践,掌握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一般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提高电路的调试、分析故障及设计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1、设计准备:阅读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准备好工具包;准备好电路板、元器件、相关参考资料;2、设计计算:计算放大器的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全面分析放大器,并了解放大器中每一个元件的作用;计算单稳态触发器的暂稳时间,全面单稳态电路的原理及每一个元件的作用;3、焊接与调试:严格按工艺要求、工艺顺序焊接电路;进行电路分析,调试电路,排除故障,达到预期要求;4、试验报告:整理数据,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或实验测试报告。

5、答辩:综合阐述课程设计的内容、目的、过程。

三、时间分配表(天)四、有关说明(一)本大纲是根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统一要求制订的。

(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三)教学建议:本课程应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步进行。

(四)教材及参考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自编秦增煌《电工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9 第5版秦曾煌《电工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9 第5版(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或实验测试报告;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做出成绩评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电子技术(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电子技术(下)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题目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设计任务1、基本部分1)、由振荡电路产生秒脉冲信号;2)、经分频电路、计数电路、译码电路,由数码管显示;3)、秒和分电路为60进制,小时电路为24进制;2、发挥部分1)、可以增加校正电路,对秒、分、小时进行校对;2)、可以增加报时电路,整点前进行“四低一高”报时;时间进度总体时间为1周;星期一上午:讲解;星期一下午:理解电路原理;星期二上午:发放元器件和工具,设计电路和连线;星期四上午:验收电路;星期日之前:上交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参考文献[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电子技术(下)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自编,2011;摘要设计一台可以准确计时,以十进制数显示“时”、“分”、“秒”的多功能电子时钟,小时为24进制,分和秒均为60进制。

多功能电子时钟实际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

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加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的过程;基本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电子时钟;计数器;AbstractDesign a can accurate timing, in decimal number shows "hour"," minute" and "seconds"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clock, for 24 hours into the system, minutes and seconds are 60 into the system.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clock is actually a for standard frequency (1 HZ) to count count circuit, is the digital circuit implementation digital display timer device. Through this course design, make we strengthen "hour","minute" and "seconds"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curriculum theory knowledge;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of the general design method, and understand the electronic produc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rocess; Basic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methods; To foster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Key words:Electronic clock; counter;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1)2.1 设计内容 (1)2.1.1基本部分 (1)2.1.2发挥部分 (1)2.2 原理说明 (1)第三章单元模块设计 (3)3.1 振荡器 (3)3.2 分频器 (6)3.3 计数器 (7)3.4 译码显示电路 (10)3.5校时电路 (11)3.6 整点报时电路 (12)第四章系统的调试与功能 (13)4.1 系统的调试 (13)4.2 系统的功能 (14)第五章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5)附录一:工具清单 (15)附录二:元器件清单 (16)附录三:主要元器件的引脚图和功能表 (17)第一章绪论随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工艺也是越来越精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领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加深对电子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电路原理;2.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电路设计和调试,并能解决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学生能够对电子电路进行有效的测试和测量,并能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学生能够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5.学生能够撰写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清晰地表达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三、设计内容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一个简单的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频率可调节,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不同波形的信号;2.使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搭建电路,实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3.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测试和测量,比较实际输出的信号与理论预期的信号的差异;4.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质量和稳定性;5.撰写电子技术实验报告,记录设计的过程、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设计步骤1.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原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等;2.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明确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3.进行电路设计,选取合适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绘制电路原理图;4.制作电路板,焊接电子元器件,完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5.使用实验设备对电路进行测试和测量,记录数据;6.对电路进行仿真和优化,改进电路的性能,提高信号质量;7.撰写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包括设计的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五、设计要求1.按照设计目标完成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2.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3.设计的电路能够正常工作,输出的信号质量达到预期要求;4.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分析结果合理,结论明确;5.实验报告文字简练,排版美观,图表清晰,结构完整。

毕业设计18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

毕业设计18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丁群燕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组装电子产品的基本技能4、培养科学实践的作风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方案设计2、组装调试3、工艺设计4、总结鉴定四、课程设计实验文件的标准格式五、参考选题及参考方案选题一、定时抢答器1、设计要求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3、单元电路的设计(1)定时抢答器的框图和参考电路图(2)编码器(3)译码显示器(4)锁存器(5)定时电路4、整机电路的安装调试(1)安装(2)调试选题二、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1、设计要求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3、单元电路的设计(1)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的框图和参考电路图(2)运行状态表(3)三进制计数器的设计(4)译码驱动电路的设计(5)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4、整机电路的安装调试(1)安装(2)调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答辩等环节,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课本知识以外的一些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

如查阅资料、懂得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器件等,从而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2)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3)掌握正确的布线方法;(4)选择元器件,检测元器件,安装电路,并通过调试改进方案;(5).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包括:(1)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3)掌握一些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实验中出现一般故障,能通过“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独立解决;(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N O.1课程设计题目: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学科必修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交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交流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电路的选择与设计方案设计思路:主电路采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采用正弦波同步触发三个晶闸管,实现AC变DC,通过改变触发电路的相角可以调整DC电压.;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因此其应用较少。

但其所用元件较少,所以采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主电路。

主电路的设计:1、当电路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1)原理说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必须接成星形,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电流流人电网。

三个晶闸管分别接入a、b、c三相电源,它们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接法,这种接法触发电路有公共端,连线方便。

假设将电路中的晶闸管换作二极管,并用VD表示,该电路就成为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以下首先分析其工作情况。

此时,三个二极管对应的相电压中哪一个的值最大,则是该相所对应的。

二极管导通,并使另两相的二极管承受反压关断,输出整流电压即为该相的相电压,在一个周期中,器件工作情况如下:在ωt1~ωt2期间,α 相电压最高,VD1导通,ud= ua;在ωt2~ωt3期间,b 相电压最高,VD2导通,ud= ub;在ωt3~ωt4期间,c 相电压最高,沈 阳 大 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N O.2VD3导通,ud= uc。

此后,在下一周期相当于ωt1的位置即ωt4时刻,VD1又导通,重复前一周期的工作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电子11301 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一、本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实践环节, 它使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实用电子产品雏形, 巩固和加深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中的基本技能, 训练电子产品制作时的动手能力。

通过该课程设计,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电路, 掌握通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训练并提高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利用、方案比较和元器件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以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 等)器件实现规定的数字系统。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4. 学会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5.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6. 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画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全部功能。

对电路要求布局合理,走线清晰,工作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分析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器件,计算参数,画总体电路图。

进行仿真试验和性能测试。

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反复进行以上各步骤,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灵活掌握。

1. 总体方案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就是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

设计过程中,往往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应针对任务要求,查阅资料,权衡各方案的优缺点,从中选优。

2. 单元电路的设计2.1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A. 根据设计要求和选定的总体方案原理图,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B. 拟定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对它们进行设计。

C. 单元电路设计应采用符合的电平标准。

2.2 元器件的选择针对数字电路的课程设计,在搭建单元电路时,对于特定功能单元选择主要集成块的余地较小。

比如时钟电路选555,转换电路选0809,译码及显示驱动电路也都相对固定。

但由于电路参数要求不同,还需要通过选择参数来确定集成块型号。

一个电路设计,单用数字电路课程内容是不够的,往往同时掺有线性电路元件和集成块,因此还需对相应内容熟悉,比如运算放大器的种类和基本用法,集成比较器和集成稳压电路的特性和用法。

总之,构建单元电路时,选择器件的电平标准和电流特性很重要。

普通的门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脉冲产生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采样和存储电路等,参数选择恰当可以发挥其性能并节约设计成本。

单元电路设计过程中,阻容元件的选择也很关键。

它们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

优选的电阻和电容辅助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可以使其功能多样化、完整化。

3. 单元电路调整与连调数字电路设计以逻辑关系为主体,因此各单元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与它们之间的正确传递决定了设计内容的成败。

具体步骤要求每一个单元电路都须经过调整,有条件情况下可应用逻辑分析仪进行测试,确保单元正确。

各单元之间的匹配连接是设计的最后步骤,主要包含两方面,分别是电平匹配和驱动电流匹配。

它也是整个设计成功的关键一步。

4. 衡量设计的标准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电路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器件数目少,集成体积小,便于生产和维护。

5、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对设计课题进行简要阐述。

设计任务及其具体要求。

总体设计方案方框图及各部分电路设计(含各部分电路功能、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路设计原理图及其功能阐述、所选用的集成电路器件等)。

整机电路图(电路图应用标准逻辑符号绘制,电路图中应标明接线引出端名称、元件编号等)。

器件清单。

6. 调试结果并记录7. 总结与体会课程设计报告应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图表整齐、数据详实。

五、实验设备及材料计算机、Multisim0.0 电子仿真软件、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电路实验台、集成电路元件六、具体课程设计课题(1)数值比较器两个1 位数M和N的大小比较,三种情况:M>N、M<N、M=N。

如以Y1 =1 表示M>N;Y2 =1 表示M<N;Y3 =1 表示M=N;且“0”表示灯不亮,“1”表示灯亮。

试设计电路,并用multisim 仿真测试,完成表1。

(参考图)VCC5VVCCR1 1k| ? R21k| ? X1 2.5 VY2J11U5A2.5 VU1A6Y3Key = A74LS04D774LS08D2.5 VU3A5874LS02DU2A3U6A10 4J274LS08D2Y174LS04D2.5 VKey = BX22.5 V表1:M N Y(M>N) Y2 (M<N) Y3 (M=N)10 1 ...1 01 1提供参考芯片:74ls04 、74ls02 、74ls08(二)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全加器1、进行逻辑抽象分析:考虑的来自低位的进位将两个 1 位二进制数相加,称为全加。

设A、B 是两个加数,C i 1 为来之低位的进位,S是它们的和,Ci 是向高位的进位。

则根据二进制数相加的规律,写出它们的真值表2。

(参考图)XLA113XWG1U1A16 09U2A1O7O 74LS86D2 74LS86DOFC Q T8XU7AX1XX 4 2.5 V74LS08DU3A 31155T RU5A74LS32D74LS08D表2:输入输出A B C i 1 S C i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2、写出全加器的S和Ci 的逻辑表达表。

3、根据全加器的逻辑表达表画出电路图。

...提供参考芯片: 74LS86、74LS08、74LS32。

(三)译码器 1、 74LS138用 TTL 与非门组成的 3 线-8 线译码器,U11 2 3 6 4 5A B C G1 ~G2A ~G2BY0 15 Y1 14 Y2 13 Y3 12 Y4 11 Y5 10 Y6 9 Y77Y 0Y 1Y2A A A2 22A 1A 1A 1A 0 A0 Am2m 1m74LS138DY3A2A 1A m 0 3 Y 4A 2A 1Am 4Y 5 A 2A 1A 0m 5Y 6 A 2 A 1 A 0 m 6 Y7A2A1Am 7由上式可以看出, Y 0 ~ Y 7 同时又是 A 、 2 A 、 1A 这三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所以也把这种译码器叫做最小项译码器。

74LS138有 3个附加的控制端 S 1、 S 和 2S 3。

当 S 1 =1、 S + 2S = 0 时,译码器3处于工作状态。

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这 3 个控制端也叫做 “片选” 输入端, 利用片选的作用可以将多片连接起来以扩展译码器 的功能。

利用 multism 画出仿真电路:打开仿真开关, 根据 3-8 线译码器 74LS138工作原理, 按表 3 要求, 自拟实 验步骤,设置和按下相关单刀双掷开关位置,将仿真结果填入表 3 中,验证 3-8线译码器 74LS138真值表是否与理论相符。

(参考图)5V VCCAX0X1 X2 X3 X4 X5 X6 X7B1V CC5GND ECD 2 4 3 1 2 3 6 4 5 A B CG1 ~G2A ~G2BU1 Y0 15 Y1 14 Y2 13 Y3 12 Y4 11 Y57 8 9 10 111274LS138D6FGND表3:输入输出...G1 G2A G2B A B C Y0 Y1 Y2 Y3 Y4 Y5 Y6 Y7××××××××11 0 0 0 01 0 0 0 11 0 0 1 01 0 0 1 11 0 1 0 01 0 1 0 11 0 1 1 01 0 1 1 12、常用译码器为“BCD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7447)”下图是它的逻辑图,其中A0 ~ A3 输入BCD代码,Y a ~ Y g 输出7 位二进制代码,可直接驱动七段显示器显示相应的十进制数字。

另外还有几个附加控制端,LT 为灯测试输入;RBI 为灭零输入;BI / RBO 为灭灯输入/ 灭零输出。

Y a ~ Y g 与A0 ~ A 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式所示3U17 1 2 6 3 5 4 ABCD~LT~RBI~BI/RBOO A 13OB 12OC 11OD 10OE 9OF 15OG 14 YaYbA A AA3 21 0A A3 1AA31A A A2 1 0A2A A2 0A A1 0 7447N YcA A3 2A A A2 1 0YdA2A A1 0A A A2 1 0A A A2 1 0YeA A2 1AYfA A A3 2 0A A2 1A A1 oYgA A A3 2 1A A A2 1 0利用multism 仿真,画出实验电路:分别按动各单刀双掷开关,使输入4 位二进制码“DCBA”分别为0000~1001,这时对应输入的每个二进制码,经译码器7447 译码后直接推动共阳LED数码显...X1 X2 X4 X35V VCCCAAU2BA B C D E F GU1C VCCD GND32111 7126354ABCD~LT~RBI~BI/RBOOA 13OB 12OC 11OD 10OE 9OF 15OG 14456789107447NGND将实验结果填入表 4 中。

表4:输入输出D C B A OA OB OC OD OE OF OG 数码管显示的数字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四)555 定时器组成的振荡器1 工作原理V CC u cR1 R2 u c8 47 36 5552 5u o2V CC/3V CC/3u otC 10.01μ F 0t P1 t P2t(a) 电路(b) 工作波形接通VCC后,VCC经R1和R2对C充电。

当uc上升到2VCC/3时,uo=0,T导通,C通过R2和T放电,uc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