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常用的11个管理法则
丰田企业家领导力成功案例分析

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自1002班姓名:朱长发学号:0401100227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变化神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站在全球商业竞争的舞台。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落户中国,中国企业需要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考量竞争。
这给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人与企业的发展同样,关键是人的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管理者的素质要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需要已经不再试仅仅的是冒险精神。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注重素质能力建设。
一、哲学家的思维:“哲学是黄昏后才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的这一句名言提示了哲学是反思的、回忆的、历史的。
而哲学家就象一个思维清晰的老头,他们饱经沧桑,看透世间万物。
哲学家头脑的动态思维方式表现为三点:1)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2)以“本质”为灵感源泉——寻找不可撼动的“1”。
3)删繁就简——简单的才是最美的。
哲学家头脑侧重于动态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以动态逻辑为界面,凡事喜欢追本溯源,善于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来解决问题。
而哲学家的这种思维模式对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而言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二、经济学家的头脑:以经济现象和经济事实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人士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学家。
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组织,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必须象经济学家一样,不仅要清楚经济现象,也要清楚经济环境和经济实体,清楚自己企业所处的环境,只有清楚的认清了自己,认清了环境,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去做。
三、政治家的眼光: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定是眼光长远的,他不仅能看到过去,现在,更能看到明天,未来。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也理当如此,他不仅需要看清楚现在,更需要看到未来三五年,甚至二十年。
远的不说,就拿这次经济危机来讲,在危机爆发前,马云先生不就是“过冬论”之信吗?并积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一大批企业倒闭、亏损、现在才高喊过冬的时候,而早在去年7月底,马云先生就早有先见之明,据说阿里曾存现金高达60亿之多,并停止一切投资行为。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理念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理手念地存在甚至是你存在的前提。
➢ 理念5:假借外力,合作共生 ➢ 理念7:只要是快车,不妨
『理念出处』
搭一程
——松下电器
『理念出处』
『管理启示』
——伊士曼柯达
——单单发挥自身的力量,只能创作 有限的事业,假借外力,却可以创作无 限的的事业。因为内力时有限的,而外 力是无限的。
——及时模仿,虽然你不是世界“第 一”,但起码可以成为世界“第二”。 在企业林立的市场中,第二也非常 不容易了。
➢ 理念12:不要被虚假的胜 利所迷惑
『理念出处』
——宝洁公司
『管理启示』
——对手主动退避,不等于你打了 大胜仗。如果被虚假的胜利迷惑, 你必然遭受巨大的失败。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理念
可能永远依靠某一个产品生存。多元化可 以形成产品或业务组合,相当于让企业两 条腿走路,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发 展机会。当然,多元化是建立在实力相对
较强,资源相对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实理力念不足,资源不丰富,多元化反而可能
遭到失败。
➢ 理念33:让内部管理成为冒险的坚强后盾 『理念出处』
『管理启示』
——专业化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
的必然,也是进步的标志。走小而
全路子的经营者,常常是不肯让别
人赚钱的人。事实上,你不让别人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理赚念钱,你自己也一样赚不到钱。
➢ 理念25:避开法律障碍
『理念出处』
——埃克森美孚
『管理启示』
➢ 理念27:把钱投向未来的 热门行业
『理念出处』
➢ 理念13:低调学习,伺机而 动
『理念出处』
——伊事曼柯达
『管理启示』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是错的,只有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业绩不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够认真。
在这个世界上呢,成功的人只有3%,平凡的人占到了97%,那这些人的区别在哪里呢?1,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因为他们拥有强烈的动机。
强烈的动机就是拥有充分足够的理由。
2,要成功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3,成功者凡事主动出击,成功与借口永远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4,要成功就不要找借口,选择借口的人肯定不可能成功。
5,要研究成功者的想法,策略和行为习惯。
因为我们不可能靠模仿别人而超越竞争对手,要超越我们一定要创新。
6,成功者是比对手多做一下的人,坚持到底的人。
7,成功者拥有强烈的信念。
福特曾今说过,你相信你能,或者相信你不能,完全取决于你的信念。
8,成功者“热爱痛苦”●成功者必须拥有的信念就是“过去不等于未来”成功不是你跌倒了多少次,而是你跌倒之后有没有办法再站起来。
一个推销员被顾客拒绝了10次,有意义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过去不等于未来。
一个人到了50岁还没有成功,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因为过去不等于未来。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不会把过去失败的经验,负面的情绪来阻碍自己未来的发展。
因为过去不等于未来。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比如说一些国际巨星,比如成龙,7岁就开始联系功夫,现在已经50岁了,还在拼搏,各位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当中,有没有失败过,有没有受过挫折,肯定有过,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失败的次数比我们还要多。
9,我没有得到我要的,就即将得到更好的。
陈安之的老师是“安东尼。
罗宾”是世界第一年的演说家,一个小时的演说费用是100万人民币。
肯布兰查(一分钟大师)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1,因为他愿意做一般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2,因为他愿意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
3,因为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9,成功的人并不是比你聪明,他只是在《凡事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
一般人为什么没有办法在这么年轻的时间就达到成功的境界?是因为他们采取的行动的次数太少了。
最新领导力的4个维度

领导力的4个维度领导力的4个维度2007-07-11 17:11来源:关键字:领导力维度公司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执行力学习型组织。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其成员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从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的生命潜能,并提升人生价值以充分实现自我,进而带动组织的创新与进步,以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达成组织顺应变迁与永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迈向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五项修炼的技能,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一,自我超越。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学习扩展自身的能力,从而获取最理想的结果,创造一种组织环境,激励组织成员发展自我,追求自己选择的目标;第二,心智模式。
是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指那些深深固结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认知周围世界以及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是思想的定式反映。
在组织中,对心智模式的检视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工具;第三,共同愿景。
是建立共同愿景的核心工作,就是设计和发展出持续的工作流程,使组织中不同阶层岗位上的人们都可以由衷地说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同时高阶主管和其他人也都能听到他们所说的话;第四,团队学习。
指改变交谈和集体思考的技巧,从而发展出超出成员才能总和的集体智慧和能力,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第五,系统思考。
是五项修炼的核心,要求人们要从整体去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产生问题背后的结构,要能找到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暂时缓解问题的症状解[营销管理]“四个维度”考量促销活动中国管理传播网发表时间:2007-11-11本网讯:搞营销做活动,对房地产企业来讲早已司空见惯。
笔者因工作需要,也策划实施了很多活动,比如房展会、答客会、开工典礼、产品推介会、项目开盘等等,却深深感到真正开展好一次活动并非易事。
下面笔者从四个维度对促销活动的必要性进行考量。
一、时间维度当我们在开展一次活动之前,除了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之外,接下来可能就要考虑"时间允许吗?"。
彼得德鲁克管理名言_2

精心整理彼得德鲁克管理名言1、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2、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
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345678、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9、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10、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
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11、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1213141512、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只缺乏发现美丽的眼睛。
3、要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话,其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十分爱惜。
4、“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5、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我是否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安排了适当的时间?”6、重视贡献也就是重视成效。
789101112、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13、价值是我们付出,并且被他人收到的那一部分。
14、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15、任何新事物都需要许多前期工作。
你需要别人的理解,建立共识。
彼得德鲁克管理名言(经典)1“定向”23456、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7、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
8、我们必须坦然接受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残酷、非常严厉的法则个人要摆脱困境,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把资源投注在明日的成果上,而不是昨日的记忆中。
9、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101112131415彼得德鲁克管理名言集锦一:1、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2、在时间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间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间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接受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OKR工作法

2021/11/14
6
7
OKR的定义
OKR工作法
OKR(Objectives & Key Result,目标与关键结果)
• 是一种企业、团队、员工个人目标设定与沟通的最佳实践与工具,是通过结果去衡 量过程的方法与实践。同时,OKR还是一种能够促进员工与团队协同工作的思维模 式。
所谓目标(objective):是对驱动组织朝期望方向前进的定性追求的一种简洁描述
30
31
一个OKR与KPI比较的例子
OKR工作法
假设某快递公司在新的季度要制定一个目标,要提升公司服务的用户体验,我们 展现OKR和KPI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
(1)如果用KPI表述,则可以简单的表达为“本季度客户满意度要提升至 90%以上”;
(2)如果用OKR描述,则可以有以下表达
O: 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13
14
OKR目标设定分享
2021/11/14
OKR工作法
14
15
一个有效的目标图例
鼓舞人心 像“最成功”“公司历史上”都 很鼓舞人心。
团队内可控 销售推广活动完全在销售运营团 队掌控范围内。
Objective
打造公司历史上最成功的 销售推广活动
产生商业价值 销售推广活动能够促进营业收入。
2021/11/14
人,那么,“招聘10名新员工”就不应该成为你的KR,它只是和往常一样的工作。
2
基于结果,而非任务
“给潜在用户发一封邮件”或“会见新的销售副总裁”是任务而非KR,
而“往渠道中增加25个合格机会”就是一个KR。
3
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进行表述
KR越积极越好,相对于“把错误比例降低至10%”而言,“把精确度提
敬畏安全敬重生命

延伸的金字塔法则(成本法则) 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 应用安全性。 意为企业在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并加以弥补, 仅需1元钱;如果在生产线上被发现,需要花10元钱 的代价来弥补;如果在市场上被消费者发现,则需 要花费1000元的代价来弥补。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Corp
3、安全累积法则
安全的特性:安全总是在积累的。人的不安全状 态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不进行追加控制措施的状态 下,就会不断积累。安全危害因素象逆水行舟,不进 则退。 安全危害因素累积的结果,就是伤亡事故。 反向来看,安全是需要不断追加管理、改进和控 制,只有保持追加状态,才能不断消除和抵消危害因 素的产生,从而保持安全状态。 安全累积法则揭示了安全产方针:预防为主。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Corp
墨菲定律广泛影响于航空航天业。 后来,有关 定律的正式内容,以更为简洁的方式重新做了表述, 因而成为日后、直到今天在各界用来形容“系统风险” 的经典规律,也被称为影响二十一世纪西方化的三大 发现之一。 “有可能造成差错,必将造成。” (If anything can do wrong, it will。) 安全管理中也被更简洁地表述为: “差错难免”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Corp
(3)新墨菲定律
从哲学意义上看,对墨菲定律的态度有两种:要 么差错难免,无力回天;要么当作警钟,时刻发现。 在差错与后果之间,还有一条最后的防线。检查 出来了,后果就完全可以防止。 所以,把“do”(做)改成“see”(看),即成 了“新墨菲定律”: “有可能发现差错,必将发现。” (if anything can see wrong, it will。) “新墨菲定律”的核心:“事故可防”。
汤姆 彼得斯

汤姆〃彼得斯是管理大师中的一个异数。
他几乎没有自己的理论建树,然而,凭借一本《追求卓越》,却掀起了经营实践中的滚滚浪潮。
如果撇开具体内容,单纯从社会影响上看,彼得斯的方法与哈默和钱皮提出‚流程再造‛十分相似,而且所引起的管理时尚,超过了‚流程再造‛的社会效应。
作为目光敏锐的观察家,彼得斯等人提出的‚7S‛法则和总结出的卓越公司八大特质,即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坚守本业、精兵简政、宽严并济,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产生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被理性传统塑造得规规矩矩的美国管理学界而言,彼得斯的出现无疑激起了层层波澜。
从强调激情和非理性的角度看,彼得斯对管理学的理论重塑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创新和管理的关系上,彼得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就像一个杰出的魔术师,不断在管理咨询中推出新花样,使管理学尤其是企业运营变得充满新奇和幻想,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彼得斯‚追求卓越‛的辉煌历程在当代管理学界,‚创新‛和‚变革‛已经成为老生常谈。
然而,能把‚创新‛和‚变革‛说得如同佛祖讲经那样口吐莲花、令听众如醉如迷的人,非彼得斯莫属。
汤姆〃彼得斯(TomPeters)被人称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大师之一。
他的荣誉桂冠令人眼花缭乱。
《财富》杂志称他为‚管理领袖中的领袖‛,《经济学人》称他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洛杉矶时报》称他为‚后现代企业之父‛。
相当多的人们认为他是‚当代管理学界最富有激情的布道者‛,追随者奉送给他的最高头衔是‚商界教皇‛。
1942年11月7日,彼得斯出生于美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Baltimore,Maryland)。
1960年,彼得斯考入位于纽约州伊萨卡市的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1965年彼得斯顺利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取得了土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
毕业后,彼得斯进入美国海军服役。
当时,越南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年,彼得斯被派往越南参战。
1970年,彼得斯结束了军旅生涯,退伍后来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