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40(说课) 人教版
合集下载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

最少,有细胞核
没有细胞核
防御和保护作用,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能够吞噬病菌
发炎 (高于正常值)
流血不止 (低于正常值) 形成血栓或出血 (高于正常值)
姓名:01 性别:男 年龄:41
病历号:XX 科室:XX 时间:XX
送检医生:XX 床号:XX 备注:XX
序号 项目名称 测试结果 单位
提示
样本编号:XX 标本类型:血细胞
➢ 红细胞呈红色,因其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
血红蛋白 的特性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红细胞具有
运输氧的功能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链接生活
如果一个人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 含量低于正常值,他的健康会受 到什么影响?
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 应注意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
血液(全血)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血 细
血液
红细胞 胞
➢ 离体后未抗凝处理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会自然凝固 形成血凝块。
血清&血浆
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
血清 血凝块
➢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分别位于哪一层?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组成血液,完成物质 运输等功能,所以,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又因为血液 可以流动,所以叫做流动的组织。
链接生活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预选赛 时,在众多地点中,最终选择昆 明为训练基地。你认为最主要的 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 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 相比,空气中氧含量低。在这种 环境中训练,可增加运动员红细 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强血液 供氧能力,从而增强运动能力。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ppt)

③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血 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三类。这些细胞与血浆共 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 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 动,因此称为“流动的组织”
新知讲解
二、血浆
占血液的55%
1.成分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病菌后就会死亡, 死亡的白细胞体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新知讲解
4.血小板 (1)形态结构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新知讲解 (2)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过少时的危害 血点、淤斑、青紫, 鼻子、牙龈出血
新知讲解
5.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课堂总结
血液成分 血浆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的物质、体内产生的废物以及激素等。
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可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与保护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板书设计
血浆
成分: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等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形态特点 两面凹的圆盘状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有无核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
有
无
数量
最多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最少 防御和保护作用
较少 止血和加速凝血
异常表现
贫血
数量少会出现异常出血; 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多
数量过多,易形成血栓等
新知讲解 6.血液的功能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 人教版

2、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血液分了几层?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 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4、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观察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作用:
运输氧
(两种)
一、缺铁性:应当多吃些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如:瘦肉、木耳、 海带等。
二、营养不良性:主缺维 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所以口服补充即可。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英文 RBC
WBC Hb
PLT
中文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男(4.0-5.5)*1012 个/L 女(3.5-5.0)*1012 个/L
(4-10) *109个/L
男(120-160) g/L 女(110-150)g/L (100-300)*109 个/L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死亡?
2、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 不是输液?
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 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
同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见!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
授课教师:吴艳秋
观察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 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 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 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 哪些物质组成?
想一想: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 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3、血液分了几层?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 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4、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观察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作用:
运输氧
(两种)
一、缺铁性:应当多吃些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如:瘦肉、木耳、 海带等。
二、营养不良性:主缺维 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所以口服补充即可。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英文 RBC
WBC Hb
PLT
中文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男(4.0-5.5)*1012 个/L 女(3.5-5.0)*1012 个/L
(4-10) *109个/L
男(120-160) g/L 女(110-150)g/L (100-300)*109 个/L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死亡?
2、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 不是输液?
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 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
同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见!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
授课教师:吴艳秋
观察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 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 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 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 哪些物质组成?
想一想: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 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流动的组织——血液 (共27张PPT)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
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6. 张华领导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做了一个实验:甲试
管血液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得到上清液,
乙试管血液中不加柠檬酸钠,静置一天也得到上清
液,那么这两种上清液( C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1流动的组织—血液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图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是其命脉。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内,也有着一个繁忙的运 输系统,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 肺部的氧,迅速运往你身体各处,同时将细胞 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运走。这个运输系 统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 动着血液。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
功能: _和_体__内__产__生_的__废__物________
_红_细__胞__ 功能:___运__输__氧_气______ 血细胞 _白_细__胞__ 功能:_吞_噬__细__菌__、_免__疫___
_血__小_板__ 功能:__凝__血__、__止_血_____
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伤口而止血。
中间凹的圆饼 状,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 分二氧化碳
男子约 500万/mm3 女子约 450万/ mm3
比红细胞大, 吞噬病菌、
有细胞核
防御和保护
5000~ 10000/mm3
个体最小,不规 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 加速凝血
10~30万/ mm3
血液
血浆
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
成分:盐__、__血_浆__蛋__白__、_尿__素__等_____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说课PPT

通过多媒体出示血浆成分扇形图,使学生直观了 解到血浆的成分。通过对血浆成分的分析,请学 生猜测血浆的功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猜 测。之后邀请几位学生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老师也给予适当的点拨和评价,最后总结血浆的 功能是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活动所需要的 养料、废物等。
我将采用PPT演示图片的方式,分别讲述三种血细 胞的特点及功能。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 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如果 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座大楼房,那么 教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石 灰等,把这一切堆砌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为 了充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我在这 堂课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引 导学生积极思考。
(2)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目 明显偏高,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强化学生对于 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巩固。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的理化性质 (一)颜色:红色 (二)气味:有血腥味 (三)状态:粘稠状 二、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血浆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班级的学生来自于城市,成长于一般家庭,因此,日 常生活中有去医院体检抽血的经历,并能够通过其他 的传播方式,如电视对血液有模糊的认识。因为所处 在一般高中,教学设施不完善,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学 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只能通过多媒体演 示。所授班级班风良好,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 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在教 学内容方面应更侧重于书本基础知识。且血液各组成 成分功能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 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尽可能贴近生活 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即熟悉又新奇的,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来寻找答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七年级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

所以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成三层。
静置
探究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
讨论:2.你认为血液可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
分别位于哪一层?
淡黄色、半透明,占55%
白色 白细胞、血小板
红色
血细胞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探究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
讨论: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血细胞,它们与 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的运 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又因血液可以流动, 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达标检测
3.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
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 ( B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4.“亲子鉴定”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DNA来自血液成分中的 ( B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探究任务三 血细胞
链接生活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 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 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 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 响最为严重。
探究任务三 血细胞
2.白细胞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数量比较少 体积大,圆球状 具有细胞核 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
探究任务三 血细胞
讨论:李阿姨常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现象,近来腮腺区肿痛,到医
院抽血化验,下面是李阿姨验血的部分结果。
如果你是医生,请做出诊断并给出建议:
腮腺炎、贫血
探究任务三 血细胞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优质课件

4.59×1012/L 4.8×109/L
100g/L 140×109/L
报告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___
RBC: 红细胞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白细胞
(4~10)×109个/L
Hb: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核。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是一种 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红细胞也是红色。
学生展示 红细胞模型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红细胞的作用:
运输氧气
学生展示 白细胞模型
球形,数量少,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白细胞的作用:
PLT: 血小板
(100~300)×109个/L
做小医生:
人血常规化验单
13100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一)NO 0031220
姓名 张XX 性别 女 年龄 xx 临床诊断
病案号
科 病房 床号____
检查结果 急 普通 检号
项目
测定值
送检物 送检目的 送检人 医师 化验费
年月日 收费章
RBC WBC Hb PLT
血浆
血浆蛋白 约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约3%
血浆90%是水,其余是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血浆蛋白。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Nhomakorabea红 细 胞
中央较亮,边缘较暗 (成熟后无细胞核)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白细胞
体积最大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

2、估计:血液可能有几部分 组成?哪几部分?分别位于什 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 组织?
血浆(淡黄色)
血 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任务二、认识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参照“图4--31 血浆成分示意图”自学血浆 这部分的有关内容,了解血浆的成分和作用。 并完成下列题目: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 分,90%是水分,其 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 物质:营养成分、代 谢废物和血浆蛋白
个体最 小 ,形状 不规则, 无 细 胞核
有加速 凝血和 过少时:__流____血___不___止
__止___血____作用
过多时:血___栓______
2、实验
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回答下面问题:
(1)认真阅读课本第52页,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 (2)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合作,学会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 永久涂片,并能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尝试说出你判断它们的主 要根据是什么。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
治疗许多血液病,包括:
血小板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
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
造 血
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
干
髓瘤、骨髓增生特殊综合
细
征等,某些血液系统非恶
胞
白细胞
性肿瘤,如重型再生障碍
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红细胞 血液是“生命之河”!
自我检验
1、血液的组成包括
(A )
A 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血小板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份是
(D )
A糖和脂肪 B钙和磷 C维生素和水 D铁和蛋白质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 组织?
血浆(淡黄色)
血 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任务二、认识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参照“图4--31 血浆成分示意图”自学血浆 这部分的有关内容,了解血浆的成分和作用。 并完成下列题目: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 分,90%是水分,其 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 物质:营养成分、代 谢废物和血浆蛋白
个体最 小 ,形状 不规则, 无 细 胞核
有加速 凝血和 过少时:__流____血___不___止
__止___血____作用
过多时:血___栓______
2、实验
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回答下面问题:
(1)认真阅读课本第52页,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 (2)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合作,学会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 永久涂片,并能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尝试说出你判断它们的主 要根据是什么。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
治疗许多血液病,包括:
血小板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
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
造 血
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
干
髓瘤、骨髓增生特殊综合
细
征等,某些血液系统非恶
胞
白细胞
性肿瘤,如重型再生障碍
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红细胞 血液是“生命之河”!
自我检验
1、血液的组成包括
(A )
A 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血小板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份是
(D )
A糖和脂肪 B钙和磷 C维生素和水 D铁和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显微镜观 察人血的永久 涂片,尝试识 别红细胞和白
细胞
知识 目标
通过某些病症的分析 ,进一 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 标
教 学 目 标
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 部分功能的认识,形
成正确的血液观。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 于探索生命 的奥秘,具 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7.06.2020
大湾镇大湾中学
21
集思广益
※ 由上可知,红细胞数量减少或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会造成贫血
※小红是缺铁性贫血,可就医或适 当摄取含铁的食物如:肝脏、木耳、 豆腐、虾皮和海带等。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复习巩固)
观察@思考
血细胞的成分及功能
红细胞
对照右图,思考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下的哪种血细胞 的数量最多?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少了什么细胞?为什么?
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27.06.2020
大湾镇大湾中学
18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做红 细胞,我的样子 长得不咋地,全
都长得……
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的 思路编排。
教材内容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 新旧知识结合,知识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正确使用 显微镜 血液分 层现象
认识红细胞 和白细胞
实验
关注干细胞和造 血干细胞的内容, 体现教育价值
血常规化验单
通过观察人血的 永久涂片,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
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_____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
___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______堵塞伤口而止血。
6.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_____ ,WBC表示_____ ,
Hb表示_____ ,PLT表示_____ 。
27.06.2020
大严量重出腹汗泻时时,主主要要丢丢失失水水分分和、部部分分无无机机盐盐,通和常葡喝萄 水糖和等适营量养补物充质无,机通盐常即喝可水;、适量补充无机盐及
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
观察 人血永久涂片
目的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学习规 范的操作方法
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湾镇大湾中学
14
水(氨基葡萄无机废物观察@总结
约酸糖盐(
占(少
9约量 1占)
血浆
%70
~%.
9)1
2%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
)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
C.运输废物.
窃窃私语
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 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 失的成分?
组织细胞,而运输是靠血液的流动来实现的。
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流动
血液
全身各处
氧气
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
同时为后面学习血液循
环做了铺垫,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思路及体例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探究”模式,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创设问题 情景,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血液分 层实验,了解血液组成,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 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读血常规化验单,
【课时分配】 一课时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望。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 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怎样流动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 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 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 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看一看,血液分成了几 层?
想一想,推测血液可能 由几部分组成?
血浆(淡黄色)
血 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画龙点睛
1.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血液分层后,____
在下层,呈现红色, _____ 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
课程目标与理念
流
教材分析
动 的
教材编写思路及体例特点
组
织
学情分析
---
血 液
教法学法
教材处理
一、课程目标与理念
提高科 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的内容。立足于学生学习了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 得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必须 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才能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⑴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
时,留待上课观察(可选)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
⑵准备显微镜及人血永久涂片. ⑶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
观察动脑
右图是被放置在空气中几分 钟的血细胞图,为什么它上 面颜色要比下面红?这说明 血红蛋白(Hb)有什么特性?
你来当医生:
小红和她妈妈面色苍白,头晕无 力,医生说是贫血,但小红是铁血 红蛋白含量少,她妈妈是红细胞数 量减少; 请你分析一下,什么是贫血?出现 这种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请给出合 理的建议。
色。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在氧含量低
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
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白细胞_____细胞核,比红细胞_____ ,但数量少。当病菌
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
将病菌______、________。
同时,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 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 立,抽象思维能力也大大增强,但仍不完 善,需要在教师主导下的定向教学活动。
五、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法
教 法 学 法
六、教学过程
营养物质 氧气等
正常参考值
RBC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4~10)×1012个/L 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 PLT (100~300)×109个/L
注:报告单中的RBC、 WBC、Hb、PLT分别是红 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
和血小板的英文缩写。
观察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 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 少量抗凝剂(柠檬酸钠)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细胞
知识 目标
通过某些病症的分析 ,进一 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 标
教 学 目 标
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 部分功能的认识,形
成正确的血液观。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 于探索生命 的奥秘,具 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7.06.2020
大湾镇大湾中学
21
集思广益
※ 由上可知,红细胞数量减少或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会造成贫血
※小红是缺铁性贫血,可就医或适 当摄取含铁的食物如:肝脏、木耳、 豆腐、虾皮和海带等。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复习巩固)
观察@思考
血细胞的成分及功能
红细胞
对照右图,思考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下的哪种血细胞 的数量最多?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少了什么细胞?为什么?
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27.06.2020
大湾镇大湾中学
18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做红 细胞,我的样子 长得不咋地,全
都长得……
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的 思路编排。
教材内容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 新旧知识结合,知识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正确使用 显微镜 血液分 层现象
认识红细胞 和白细胞
实验
关注干细胞和造 血干细胞的内容, 体现教育价值
血常规化验单
通过观察人血的 永久涂片,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
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_____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
___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______堵塞伤口而止血。
6.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_____ ,WBC表示_____ ,
Hb表示_____ ,PLT表示_____ 。
27.06.2020
大严量重出腹汗泻时时,主主要要丢丢失失水水分分和、部部分分无无机机盐盐,通和常葡喝萄 水糖和等适营量养补物充质无,机通盐常即喝可水;、适量补充无机盐及
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
观察 人血永久涂片
目的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学习规 范的操作方法
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湾镇大湾中学
14
水(氨基葡萄无机废物观察@总结
约酸糖盐(
占(少
9约量 1占)
血浆
%70
~%.
9)1
2%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
)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
C.运输废物.
窃窃私语
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 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 失的成分?
组织细胞,而运输是靠血液的流动来实现的。
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流动
血液
全身各处
氧气
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
同时为后面学习血液循
环做了铺垫,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思路及体例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探究”模式,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创设问题 情景,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血液分 层实验,了解血液组成,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 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读血常规化验单,
【课时分配】 一课时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望。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 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怎样流动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 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 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 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看一看,血液分成了几 层?
想一想,推测血液可能 由几部分组成?
血浆(淡黄色)
血 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画龙点睛
1.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血液分层后,____
在下层,呈现红色, _____ 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
课程目标与理念
流
教材分析
动 的
教材编写思路及体例特点
组
织
学情分析
---
血 液
教法学法
教材处理
一、课程目标与理念
提高科 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的内容。立足于学生学习了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 得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必须 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才能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⑴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
时,留待上课观察(可选)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
⑵准备显微镜及人血永久涂片. ⑶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
观察动脑
右图是被放置在空气中几分 钟的血细胞图,为什么它上 面颜色要比下面红?这说明 血红蛋白(Hb)有什么特性?
你来当医生:
小红和她妈妈面色苍白,头晕无 力,医生说是贫血,但小红是铁血 红蛋白含量少,她妈妈是红细胞数 量减少; 请你分析一下,什么是贫血?出现 这种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请给出合 理的建议。
色。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在氧含量低
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
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白细胞_____细胞核,比红细胞_____ ,但数量少。当病菌
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
将病菌______、________。
同时,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 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 立,抽象思维能力也大大增强,但仍不完 善,需要在教师主导下的定向教学活动。
五、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法
教 法 学 法
六、教学过程
营养物质 氧气等
正常参考值
RBC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4~10)×1012个/L 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 PLT (100~300)×109个/L
注:报告单中的RBC、 WBC、Hb、PLT分别是红 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
和血小板的英文缩写。
观察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 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 少量抗凝剂(柠檬酸钠)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