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合集下载

超外差式收音机论文

超外差式收音机论文

原高频信号包络完全一致。

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和混频器组成。

因为465kHz 中频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所以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始终比接收到的外来信号频率高出465kHz,这也是“超外差”得名的原因。

3)中频放大电路:又叫中频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

中频放大器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检波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常利用二极管来实现。

音频信号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送往音频放大器,而直流分量与信号强弱成正比,可将其反馈至中放级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从而使检波前的放大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变化而自动增减,以保持输出的相对稳定Ⅱ、超外差式电路的主要优点:a、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b、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c、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d、做得好的高中频二次变频有很多优点,抗镜像干扰能力强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它的每一个优点不一定都是很明显的,但是综合起来却是档次上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高中频二次变频技术的采用将使整个关键的高频电路和第一本振电路要按照专业接收机的电路去做,必须采用高级的元器件,否则就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四、电路设计过程Ⅰ、创建工程项目文件,按照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系统总图绘制原理图。

绘制结果如图2所示。

图 2Ⅱ、检查原理图无错误后生成PCB板(1)选择菜单【项目管理(C)】/compile document洗衣机.SchDoc.点击右下角的system/Message.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告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告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告一、引言超外差收音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接收设备。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参加的关于超外差收音机的实训项目,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超外差收音机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并通过调试和测试,实现对不同频段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首先收集了有关超外差收音机的资料,了解了其原理和构造。

然后组装了所需的电路板和元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我们将电路元件逐一焊接到电路板上,搭建了超外差收音机的电路。

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焊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电路工作正常。

3. 调试和测试搭建完成后,我们开始对超外差收音机进行调试和测试。

首先,我们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段的测试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确保电路接收和解调的正常运行。

然后,我们通过调节相关电路参数,优化收音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反复调试和测试,我们成功实现了对不同频段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实验中,我们测试了AM和FM两种调制方式下的音频播放效果,并进行了音质评估。

结果表明,超外差收音机具有良好的接收和解调性能,音质清晰、稳定。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亲自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和测试,加深了对收音机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攻克和团队合作,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期待将来能在无线通信领域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3][end]。

调幅、调频超外差收音机

调幅、调频超外差收音机

石家庄经济学院通信实习报告院系:学号:姓名:日期:一、实习目的1)了解电路原理。

2)学会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对照读图。

3)认识元器件并进行检测。

对照色环和标注符号确认其参数值。

4)焊接基本训练。

要求元器件安装整齐美观,焊点光滑无虚焊。

5)整机性能在两个频段均达到良好,接收到电台较多且均匀。

二、实习要求1)掌握焊接技巧。

2)通过实习要锻炼读图能力,要能够读懂一般的半导体收音机电路图和其他电子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3)了解各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可以根据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较熟练地进行电路组装和调试。

4)学会对照色环和标注符号确认电阻参数值,以及识别其它各器件。

5)焊接元器件时使元器件安装整齐美观,焊点光滑无虚焊。

6)理解、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原理。

在此基础下,就可以很好的调试收音机首台效果。

7)实习后,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联系能够在一起。

三、实习内容(1)实习题目调幅、调频超外差收音机,这是一个综合的实习项目(2)原理介绍1.调制与解调原理介绍“调制”是发射机的主要功能。

所谓调制是将所需传送的基带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去,以调幅波、调相波或调频波的形式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解调”是接收机的重要功能。

所谓解调是将接收到的已调波的原调制信号取出来,例如从调幅波的振幅变化中取出原调制信号。

从调相波的瞬时相位变化中取出原调制信号。

从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变化中取出原调制信号。

从频谱的角度来看:因为音频信号频率很低(20~20kHz),不能从天线发射出去,必须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这叫做“调制”,该高频信号称为“载波”。

有两种调制方法,即振幅调制产生调幅波和频率调制产生调频波,如下图所示。

如果高频波的幅度随音频信号而变化,称调幅波。

调幅波包络线形状和音频信号波形相同;如果高频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而变化,则称调频波。

调频波的幅度不变,而频率随着音频信号的规律变化,当音频信号处在正半周时调频波的频率就高;当音频处在负半周时,调频波的频率就低。

超外差收音机实验报告(打印版)

超外差收音机实验报告(打印版)

电子实习报告基于ULN2204超外差收音机设计、安装及调试(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电信(1)班学生姓名:杨峰学号:0945531136指导老师:李文瑜2013.1.14基于ULN-2204超外差收音机设计、安装及调试摘要: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我们本次实验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关键词:超外差收音机,调频调幅,ULN-2204 前言: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我们本次实验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 (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 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而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在设计中,是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指标进行各单元的设计,拟定单元电路,初步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再根据组合起来的系统电路进行核算,确定整机电路。

在印刷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元件的布局及走线,务必遵循一般规律。

最后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要求的电气性能指标,确定最终的电路元件参数,固定、封装,成为完整的收音机产品。

1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altium designer 绘制原理图及PCB 。

2. 熟悉手工制版过程,准确、高质量地进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

3.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回顾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4. 了解ULN2204的内部工作流程及性能参数,对所有元器件进行检测,并能正确地分析其作用。

5.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统调方法以及电路的基本测试。

6. 熟悉焊接的工艺及流程,焊接练习,要求焊点光亮、圆滑,无虚焊。

7. 正确地进行调试、对相关电压、电流进行测量8.进行统调,检查收台的效果。

超外差式收音机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一种常见的收音机设计,它采用了超外差原理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收音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如下:
1. 接收:首先,外置天线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到射频放大器。

射频放大器会增强信号的强度,并去除掉部分噪声。

2. 混频:接下来,信号经过混频器进行混频处理。

混频器会将射频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相乘。

这样就会产生两个新的信号:一个是低频信号,它与原始音频信号频率相同;另一个是中频信号,它是原始信号频率与本地振荡器频率之差。

3. 变频:接下来,中频信号会通过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这样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并去除部分噪声。

4. 解调:接下来,信号经过解调器进行解调。

常见的解调方式包括调频解调和调幅解调。

调频解调器会将调频广播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而调幅解调器则会将调幅广播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5. 放大:最后,解调后的音频信号会经过音频放大器进行进一步放大,然后传递到喇叭或耳机中进行播放。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优点包括接收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音
质好等。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成本较高、制造复杂等。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一种常见的收音机设计,它可以对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使我们能够收听广播等音频内容。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一、内容摘要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最经典的电路设计之一,3V供电,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宏亮、耗电省等优点。

它由输入调谐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前置低放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等部分组成。

通过对散件的组装,深入学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二、设计目的要求1•焊接练习,要求焊点光亮、圆滑,无虚焊。

2•对所有元器件进行检测,并能正确地分析其作用。

3•准确、高质量地进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

4.正确地进行调试、对相关电压、电流进行测量。

5.进行统调,检查收台的效果。

三、设计工具材料四、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组成及原理图1工作方框图如图2所示,电路分析的主线是六个不同功能的三极管庄:L护臨漏騁噌灌蠢诂f 器馨割电应用)图2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原理图⑴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 CA 和T 1的初级线圈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 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 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 当改变CA 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⑵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变换成固定的 465KHZ 的中频信号。

VT l 、T2、CB 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是产生一个 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 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混频电路由 VT l 、T3的初 级线圈等组成,其结果是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⑶中频放大电路:主要由VT2 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⑷检波和AGC t 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 T4耦合到检 波管VT3, 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检 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 )作用。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 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 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

存档资料成绩: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所属课程名称模拟电子基础题目电子工艺分院电信分院专业班级09通信2班学号20090210420221学生姓名王忠怀指导教师张绍彪2011 年06月28日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2班姓名王忠怀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子工艺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1年06月 24日起至 2011年06月28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目的:通过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对一台调幅收音机进行安装,焊接和调试,了解类似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

要求:1,认识常用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2,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熟练焊接的具体步骤:4,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5,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学生签名: ( )2011年6月24日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评阅人职称20 年月日序号项目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 课程设计态度评价2 出勤情况评价3 任务难度评价4 工作量饱满评价5 任务难度评价6 设计中创新性评价7 论文书写规范化评价8 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综合评定等级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5)1.1目的 (5)1.2要求 (5)第2章收音机的原理及组装 (6)2.1收音机工作原理 (6)2.2收音机的组装 (9)第3章调试及需注意的事项 (17)第4章心得体会 (21)第5章参考文献 (22)致谢 (22)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1目的1.掌握S66D收音机电路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培养电路基本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手动操作,熟悉电路的安装和焊接,掌握接受系统的调试,培养独立完成课程的动手能力2. 熟悉手工焊接常用工具的使用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别,符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4.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5. 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焊接6.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7. 培养建立工程概念:在实践中注重工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其良好的专业意识。

超外差收音机设计-毕业论文

超外差收音机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超外差收音机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 (2)2.1 引言····································2.2 电路的工作原理····································第三章安装及调试····································3.1 安装过程································3.2 调试及统调过程····································第四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收音机的历史并不长,从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至今不足百年,半导体的问世仅有50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本文由yekang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谭国飞指导老师:杨金伟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超外差收音机的发展背景,然后讨论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最后大致的展望其发展趋势以及超外差收音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超外差,收音机
1. 课题背景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

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自1920 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
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194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

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

1956 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59 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

1961 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

随后,1966 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4]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

如果能想办法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超外差收音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设计的。

下面主要说明一下超外差收音机的一些特点: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结构: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有频率变换(变频)过程,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

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变频级、中频放大级、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检波级、低频前置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

其中变频级包括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个部分。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过调谐回路和选择,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

本机振荡电路则总是跟踪着接收的信号,产生高一个固
定频率的等幅振荡信号,这个信号也送入混频器。

送到混频器的两种信号,利用放大器件的非线性特点产生一种新的差频信号。

高频调幅信号经过变频级后,只是变换了载波的频率,而调制规律没有改变,仍然是调幅信号。

2. 超外差收音机的优势
简单收音机为了提高灵敏度指标增加了高放级,但高放级级数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如果为了提高灵敏度而加多高放级,则不但统调困难,更易发生寄生振荡。

另一个原因在于:晶体管电路对高中低频带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整个收音频带内的指标不和谐。

如果能把收音机固定在一个频带上工作,它的收音质量当然很好,不过事实上许多广播电台并不都挤在一个不大的频带上广播,而是分布在—很宽的频带中进行广播。

因而,只能在改进收音机的电路上想办法,把这些分散在各波段的电台,在收音机里变成一个预定的频率,这样,就能很好地加以放大了。

[12,13]
超外差电路就是这样的装置。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我们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攀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
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在设计中,是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指标进行各单元的设计,拟定单元电路,初步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再根据组合起来的系统电路进行核算,确定整机电路。

在印刷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元件的布局及走线,务必遵循一般规律。

最后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要求的电气性能指标,确定最终的电路元件参数,固定、封装,成为完整的收音机产品。

3. 总结与展望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现在的收音机差不多都是超外差的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而收音机并没有被人们遗忘。

也许是经历了太久的沉寂,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来势汹涌的背景下,广播媒介爆发了巨大的转变,实现了传统广播与数字广播的融合发展,随着DAB、CMMB 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人们更加喜欢广播所展现出来的新生命力,以至于2007 年伊始,广播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新的趋势:广播在户外的收听率在某些时段已经高于在家收听率,且广播户外收听的费用已经达到30%左右,特别是在北京地区这一比率已经超
过了40%,这使得户外移动收听成为传统广
播新的价值增长点。

有超过30%的听众更喜欢使用便携式的收听设备,比如手机、MP3、PDA、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多样化和移动性使得广播在移动状态下的收听率从2007 年的15.7%上升至2008 年的16.2%。

而广播户外、移动收听率的飙升还有赖于另一因素,那就是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广播在户外交通工具上的广泛覆盖。

备受有车一族狂热追捧的车载广播在2008 年的收听比率已经达到41%,比2007 年的35%增加了6 个百分点。

庞大的移动人群构建了庞大的广播移动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法估量。

2008 年的广播历经了一场又一场的洗礼,而新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广播的蓬勃发展成功填翼。

2008 年我国广播的接触率为60.2%,现实听众规模已达到了6.53 亿人,比2007 年增加了约700 万人,其中城市听众为 3.94 亿人,农村地区的听众规模为 2.57 亿人。

在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广播媒体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随着DAB 和CMMB 等新技术的日趋风靡,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一族也成为广播的忠实听众,广播受众人群日益年轻化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M] 浙江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ortel 99SE[M] 北京;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6 [3]王紫婷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 成都; 西南交大出版社. 1997 [4]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M] 西安;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4 [5]张肃文.路兆雄高频电子线路[M] 西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6]曹虎成家电检修技术[M] 长春; 长春市出版社. 1995 [7] 任致程电气时代[J]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姜有奇科技信息[J]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9] 孙绍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吉林; 北华大学.1997 [10]张松祥.赵玉玲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J]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