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组成

合集下载

PLC系统的组成

PLC系统的组成

PLC系统的组成PLC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等部分组成。

其中,CPU是PLC的核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是连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与编程器、上位计算机等外设连接。

对于整体式PLC,所有部件都装在同一机壳内,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对于模块式PLC,各部件独立封装成模块,各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安装在机架或导轨上,其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无论是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与组合。

尽管整体式与模块式PLC的结构不太一样,但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是相同的,下面对PLC主要组成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1.中央处理单元(CPU)同一般的微机一样,CPU是PLC的核心。

PLC中所配置的CPU 随机型不同而不同,常用有三类:通用微处理器(如Z80、8086、80286等)、单片微处理器(如8031、8096等)和位片式微处理器(如AMD29W等) 。

小型PLC大多采用8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中型PLC大多采用16位通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处理器;大型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

目前,小型PLC为单CPU系统,而中、大型PLC则大多为双CPU 系统,甚至有些PLC中多达8 个CPU。

对于双CPU系统,一般一个为字处理器,一般采用8位或16位处理器;另一个为位处理器,采用由各厂家设计制造的专用芯片。

字处理器为主处理器,用于执行编程器接口功能,监视内部定时器,监视扫描时间,处理字节指令以及对系统总线和位处理器进行控制等。

位处理器为从处理器,主要用于处理位操作指令和实现PLC编程语言向机器语言的转换。

位处理器的采用,提高了PLC的速度,使PLC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在PLC中CPU按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PLC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收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2)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的工作故障和编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PLC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化电子计算机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PLC主要用于对各种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控制、监测和调度,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PLC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PLC的基本组成PLC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处理逻辑和输出信号。

CPU还包括内存、时钟、计时器和计数器等功能。

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时钟用于记录时间,计时器和计数器用于计算时间和次数。

2.输入模块(IM):负责将外部信号(如开关、传感器等)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PLC中进行处理。

输入模块一般包括接口电路、电隔离、信号调理和滤波等功能。

3.输出模块(OM):负责将PLC输出信号转化为外部设备可以接受的信号。

输出模块一般包括接口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等功能。

5.外部设备:包括开关、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显示器等,用于与PLC 进行通信和控制。

二、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输入信号检测、控制程序执行和输出信号控制三个部分。

1.输入信号检测:当外部设备产生信号(如开关按下、传感器检测到物体等),输入模块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PLC中。

PLC通过输入模块将输入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

3.输出信号控制: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输出模块将PLC的输出信号转化为外部设备可以接受的信号。

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执行机构(如电机、气缸等)的运行状态,也可以控制开关、指示灯等设备的状态。

PLC的工作过程是连续循环的,即不断地进行输入信号检测、控制程序执行和输出信号控制。

中央处理器根据程序中设定的扫描时间,定时扫描输入信号和控制条件,从而实现对各种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三、PLC的应用领域PLC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如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工、物流和交通等。

PLC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PLC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写点纯理论的东西,最近一直在思考怎么跟零基础的人讲PLC。

也就是当你面对一个门外汉时,怎么让他对PLC感兴趣,然后慢慢的带着学习PLC。

思考了很多,又把学校的里的课本找了出来,试着回忆自己怎么入门的。

几天过去了没一点头绪,先整理了这篇东西,结果现在看来还是太理论了。

PLC都有哪些部分组成1、CPU模块CPU模块主要是由微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组成,这个和家用电脑PC机一样,相当于人的大脑和心脏。

通过把其他模块采集到的信息汇总、分析、处理最终把运算结果给输出系统。

CPU的主要功能就是执行用户程序,编程人员通过编写用户程序来实现一些功能。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这个存储器类似家用电脑PC机的内存条。

CPU模块也简称CPU。

PLC都有哪些部分组成2、I/O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相当于人的眼睛、耳朵、鼻子、手、脚是联系外部信息和大脑(CPU)的桥梁。

输入:input输出:output输入模块用来采集现场设备的各种信号如:按钮、选择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压力继电器的开关量信号。

除了要接收这些开关量信号还有一类信号如:电位器、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提供的模拟量信号。

这种信号的特点是连续变化、并且要持续采集。

所以输入模块有两种:数字量输入模块(DI)模拟量输入模块(AI)相应的输出模块也有两种:数字量输出模块(DO)模拟量输出模块(AO)数字量输出模块主要是用来控制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的设备。

模拟量输出模块用来控制调节阀、变频器、调速器等需要连续调节的设备。

名词解释:数字量信号:只有通和断两种状态,在数字设备内用0和1组成的信号类型。

这种信号不连续只有两种相反的状态。

模拟量信号:连续的电压,电流等信号量,信号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

为什么要有I/O模块?CPU的工作电压一般是5V,而PLC外围设备的电路电压一般较高。

控制柜内主要有DC24V和AC220V两个控制电压,如果有这么高的电压引入必然会对CPU造成损害。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组成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出模块和编程终端。

1. 输入模块:输入模块负责将传感器或开关等现场设备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供PLC的CPU进行处理。

输入模块通常包含多个输入通道,每个通道可以接收一个输入信号。

2. 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PLC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输入信号、执行控制逻辑和生成输出信号。

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核心,以及内存、计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

3. 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负责将CPU生成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流、电压或其他形式的输出信号,以驱动执行器或控制设备。

输出模块通常包含多个输出通道,每个通道可以产生一个输出信号。

4. 编程终端:编程终端是PLC的用户界面,用于编写、编辑和调试PLC程序。

它通常包含一个显示屏、键盘和其他输入设备,可以通过它来输入控制逻辑、参数和其他信息。

PLC的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信号采集:PLC的输入模块从现场设备(如传感器、开关等)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被传送到CPU进行处理。

2. 控制逻辑执行:PLC的CPU根据预先编写的控制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逻辑可以包括布尔运算、计时器、计数器等。

3. 输出信号生成:根据控制逻辑的执行结果,PLC的CPU生成相应的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通过输出模块被转换为相应的电流、电压或其他形式的信号,驱动执行器或控制设备。

4. 控制设备操作:输出信号被传送到执行器或控制设备,将其操作或控制。

这可以包括启动电机、控制阀门、开关灯光等。

通过以上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PLC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在运行过程中,PLC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实时地更新控制逻辑,并根据需要改变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PLC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它是一种用于自动控制工业过程的数字计算机系统。

PLC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硬件组成:PLC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其他辅助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执行程序指令并控制输出信号。

CPU通常具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判断。

-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负责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换。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现场传感器、开关等设备的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执行机构、显示设备等。

-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确保PLC正常运行。

-通信模块可实现PLC与其他设备(如人机界面、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等)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其他辅助硬件包括存储器、时钟模块、编程口等,用于存储程序、记录运行时间、与外部进行编程等功能。

2.软件组成:PLC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和用户程序。

-操作系统是PLC的核心软件,用于管理硬件资源、执行程序指令、实现通信等功能。

- 开发环境提供PLC程序的开发、调试和维护工具。

常见的开发环境有LD(Ladder Diagram,梯形图)、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ST(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多种编程语言。

-用户程序是PLC的应用程序,由工程师根据控制需求编写。

用户程序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和逻辑关系,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逻辑判断并控制输出信号,实现自动化控制。

3.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输入端、处理端和输出端。

-输入端:PLC通过输入模块接收来自现场的输入信号,如开关状态、传感器信号等。

输入信号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会周期性地扫描输入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以供后续的程序处理。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基本组成

输入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限位开关、
手动开关、编码器等现场输入设备的控制信号转换 成CPU所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输入 1
内 内 部 电 路
COM
输出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CPU处 理过的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强电信号输出, 以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等外部设备的通断电。 有三种类型:
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 现它们之间联系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构 成。此外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CPU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LC的整体性能,如整个系统的控制 规模、工作速度和内存容量等。
作为PLC的核心,CPU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CPU接收从编程器或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并 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存储。
(2) 系统软元件存储区
软原件概念:
● 内部的编程元件,也就是支持该机型编程语言的软元件,按通俗叫法分 别称为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但它们与真实元件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称它们为“软继电器”。这些编程用的继电器,它的工作线圈没有 工作电压等级、功耗大小和电磁惯性等问题;触点没有数量限制、没有 机械磨损和电蚀等问题。它在不同的指令操作下,其工作状态可以无记 忆,也可以有记忆,还可以作脉冲数字元件使用。
●系统RAM存储区包括PLC内部各类软元 件(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 存器和工作寄存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 又分为具有掉电保存的存储区域和掉电不 保存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断电时,由 内部的锂电池供电,数据不会丢失;后者 在PLC断电时,数据被清零。
① 内部继电器 与开关输出一样,每个内部继 电器占用系统RAM存储区中的一位,但不能 直接驱动外部负载,只供用户在编程中使用。 外部负载的驱动必须通过输出继电器来实现。 其作用类似于电气控制线路中的继电器。另 外,不同的PLC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内部 继电器,具有不同的特殊功能。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一、PLC的组成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输入信号、执行用户程序以及控制输出信号。

CPU是PLC的核心部件,类似于计算机的大脑。

2.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按钮等)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CPU处理。

3. 输出模块:用于将CPU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可控制外部设备(如机电、阀门等)的信号。

4. 电源模块:为PLC提供所需的电源电压。

5.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如人机界面(HMI)、上位机等。

6. 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编写的程序、数据以及系统参数。

二、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信号采集:输入模块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信号,如按钮的开关信号、传感器的测量信号等。

2. 信号处理:输入模块将采集到的摹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给CPU进行处理。

3. 用户程序执行:CPU根据用户事先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计算,包括判断条件、执行操作等。

4. 输出信号控制:CPU根据程序的执行结果,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输出模块。

5. 输出设备控制:输出模块接收到CPU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将其转换为适合外部设备工作的信号,如机电的启停信号、阀门的开关信号等。

6. 反馈信号采集:输出模块还能采集到外部设备的反馈信号,如机电的运行状态、阀门的开闭状态等。

7. 通信与监控:PLC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与人机界面进行交互、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等,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三、案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水箱控制系统为例,来说明PLC的工作原理。

1. 输入信号采集:水位传感器将水箱内的水位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PLC的输入模块。

2. 信号处理:输入模块将水位信号转换为PLC可处理的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给CPU。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基本组成
PLC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装置,其组成与一般的微机系统基本相同。

按结构形式的不同,PLC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

整体式 PLC 是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通信接口等组装成一体,构成主机。

另外还有独立的I/O 扩展单元与主机配合使用。

主机中,CPU是PLC的核心,I/O单元是连接CPU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PLC与编程器和上位机等外部设备的连接。

组合式PLC将CPU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智能I/O单元、通信单元等分别做成相应的电路板或模块,各模块插在底板上,模块之间通过底板上的总线相互联系。

装有CPU单元的底板称为 CPU 底板,其他称为扩展底板。

CPU 底板与扩展底板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距离一般不超过10m。

无论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与组合。

例如OMRON CPM1A 型PLC为整体式结构,通过主机连接I/O扩展单元,I/O 点数可在10~160点的范围内进行配置。

组合式PLC则在I/O配置上更方便、更灵活。

下图所示为整体式PLC的组成示意图,图5.5所示为组合式PLC 的组成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因此它也是PLC的核心。

它按照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完成以下的主要任务。

(1)接收与存储用户由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2)检查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诊断电源及PLC内部的工作故障。

(3)用扫描方式工作,接收来自现场的输入信号,并输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和数
据存储器中。

(4)在进入运行方式后,从存储器中逐条读取并执行用户程序所规定的逻辑运
算、算术运算及数据处理等操作。

(5)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刷新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再经
输出部件实现输出控制、打印制表或数据通信等功能。

在模板式PLC中,CPU是一个专用模板,一般PLC的CPU模板上还有存放系统程序的ROM和存放用户程序或少量数据的RAM,以及译码电路、通信接口和编程器接口等。

在整体式PLC中,CPU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通常是通用的8位或16位的微处理器,如280、280A、8085、6800等,其好处是这些微处理器及其配套的芯片通用、价廉,有独立的I/O指令,且指令格式短,有利于译码及缩短扫描周期。

2.存储器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他信息。

系统程序是控制和完成PLC多种功能的程序,由生产厂家编写。

用户程序是根据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设计的控制程序,由用户编写。

PLC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EPROM。

(1)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一般存放系统程序。

因为系统程序具有开机自检、工作方式选择、键盘输入处理、信息传递和对用户程序的翻译解释等功能,关系到PLC的性能,所以由制造厂家用微机的机器语言编写并在出厂时己固化在ROM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片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

(2)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又称可读可写存储器。

读出时,RAM中的内容保持不变。

写入时,新写入的信息覆盖了原来的内容。

因此RAM用来存放既可读出又需经常修改的内容。

PLC中的RAM -般存放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他一些信息。

用户程序是在编程方式下,用户从键盘上输入并经过系统程序编译处理后放在RAM中的。

RAM中的内容在掉电后要消失,所以PLC为RAM提供了备用锂电池,若经常带负载可维持3~5年。

如果调试通过的用户程序要长期使用,可用专用EPROM写入器把程序固化在EPROM芯片中,再把该芯片插在PLC的EPROM专用插座中。

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信号电平是多种多样的,外部执行机构所需的电平也是千差万别的,而PLC的CPU所处理的信号只能是标准电平,正是通过输入/输出单元实现了这些信号电平的转换。

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