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营养管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
1.评估病情了解胃肠道功能、有无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以及休克等肠内营养禁忌症。

病情允许取半卧位。

2.检查确认喂养管在位通畅,输注前充分摇匀营养液,正确连接管道。

3.合理输注一般能量密度从2.09kg/ml渐增至
4.8kj/ml或更高;输注速度以20ml/h加速并维持在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数为佳;输注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步达到全量;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7—40℃)。

4.营养液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低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注皮条、袋或瓶。

5.保持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每4小时检查一次喂养管的深度;输注营养液前、后和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管饲药物需研碎、溶解后注入。

6.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前或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抽吸评估胃内残留量,如>100ml—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

7.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呛咳、呼吸急促等误吸症状,观察有无腹痛等症状的出现,同时观察患者排便形态及体温的变化。

8.评估疗效动态观察血糖、血常规、血生化及尿素氮的变化,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9.出院指导对携带喂养管出院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居家喂养管和自我护理指导,定期复诊。

胃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胃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胃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胃管护理是指对患有各种胃肠道疾病或需要长期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胃管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胃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的正确实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和舒适。

本文将从胃管的选择、置入、固定、清洁和喂养等方面介绍胃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胃管的选择在选择胃管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胃管。

常用的胃管有硅胶胃管和聚氨酯胃管。

硅胶胃管柔软、耐高温,适用于长期使用;聚氨酯胃管刚硬、较易碎,适用于短期使用。

同时,在选择胃管时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自身条件,以及胃管的尺寸和长度等因素。

二、胃管的置入胃管的置入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来完成。

在置入胃管前,应先评估患者的咽喉反射和吞咽能力,确保患者能够耐受胃管的置入过程。

置入胃管时,应采取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置入胃管后,应通过X光检查来确认胃管的位置是否正确,以避免误吸或误导。

三、胃管的固定胃管的固定是为了保持胃管的稳定性,防止胃管的脱出或移位。

一般采用胃管固定带或胶布等材料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翼或面部。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固定带或胶布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

四、胃管的清洁胃管的清洁是保证胃管通畅和减少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清洁胃管时,应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进行冲洗,避免使用碱性或酸性溶液,以免损坏胃管的材质。

同时,还要注意清洁的频率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每天至少进行2次清洁,清洁时要轻柔、细致,避免过度刺激和拉扯。

五、胃管的喂养胃管的喂养是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胃管喂养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和方案。

喂养时应注意胃管的通畅性,避免出现堵塞或漏气等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喂养的速度和量,逐渐增加喂养量,避免突然过量引起胃肠道不适。

六、胃管的监测胃管的监测是及时发现并处理胃管相关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胃管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胃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胃肠营养管的护理要点

胃肠营养管的护理要点

胃肠营养管的护理要点胃肠营养管是为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

正确的护理对于保障胃肠营养管的有效使用、减少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胃肠营养管护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置管前的准备在置管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等。

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置管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患者在置管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以减少置管过程中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如胃肠营养管、注射器、生理盐水、润滑剂等。

二、置管过程中的护理置管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半卧位或坐位,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在置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置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置管后的固定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胃肠营养管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采用医用胶布或固定装置将营养管固定在患者的鼻部或面颊部。

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要防止营养管脱出,又不能过紧导致患者皮肤受压损伤。

同时,要在营养管上做好标记,记录置管的深度,以便观察营养管是否有移位。

四、营养液的选择和配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液。

营养液的种类繁多,包括要素型、整蛋白型等。

在配制营养液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证营养液的清洁和卫生。

注意营养液的浓度和温度。

浓度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以避免患者胃肠道不适。

温度一般控制在 38℃ 40℃,可以使用恒温加热器来保持温度恒定。

五、营养液的输注输注营养液时,要控制好输注的速度和量。

开始时速度宜慢,逐渐增加到适宜的速度。

一般采用输液泵匀速输注,以保证营养液的稳定输入。

输注过程中要定期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EN通过鼻胃导管提供营养物质的发展主要见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已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化学配方的改进主要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航天事业的发展。

该配方中化学成分明确,不含残渣,无需消化即能吸收,称为要素膳。

应用结果显示,正常人在6个月内仅靠该要素即可维持正常营养和生理状态。

优点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 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单纯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时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因如此,较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EN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

故在决定提供何种营养支持方式时,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

EN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适应证胃肠道有功能,且安全时,使用肠内营养①吞咽和咀嚼困难②意识障碍或昏迷③消化道瘘④短肠综合征⑤肠道炎性疾病⑥急性胰腺炎⑦高代谢状态⑧慢性消耗性疾病⑨特殊疾病⑩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禁忌证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休克均系EN的禁忌证。

严重腹泻或极度吸收不良时也应当慎用。

管饲并发症及防治(1)机械并发症原因:其发生往往与饲管本身有关,如管径的大小、材料等有关。

吸入性肺炎是一种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它可能是由于大管径饲管损伤食管下括约肌、移位或姿势不当所致。

处理: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灌完后lh,才可放平;鼻饲时回抽胃残留液,如大于100ml,应暂停鼻饲或放慢鼻饲灌注的速度。

(2)饲管堵塞原因:鼻饲液浓度过高或匀浆没有完全打碎所致。

处理:鼻饲后,应以水清洗管子,确保管内无食物残留。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03
肠内营养管饲患者的营养需求 与护理措施
营养需求评估与计划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包括身体组成、生化指标、免疫功能 等,以确定患者的能量、蛋白质、矿 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医生的建议, 制定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计划,包括 饮食种类、饮食量和饮食时间。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措施
昏迷患者的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昏迷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无法自主进 食,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管饲以维持生 命。
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营养需求,调整营养液的输注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保持营养管路的通畅:定期检查营养 管的位置和通畅度,确保管道不堵塞 、不漏气、不漏液。
观察胃肠道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胃 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便秘等, 及时处理并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 速度。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研究热点
目前,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如 何选择合适的营养配方和输注方式;如何预防和管理并发症等。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些热 点问题,以寻求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研究难点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研究难点主要包括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如何优化营养配方的选 择和输注方式,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并发症等。这些难点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 究和探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
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 ,胃肠道蠕动减慢,需要进行
肠内营养管饲以补充营养。
调整营养液的成分: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调整营养 液的成分,以满足患者对营养 的需求。

胃肠管护理要点

胃肠管护理要点

胃肠管护理要点胃肠管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胃肠道置管后的全面护理。

胃肠道置管是指通过口腔、鼻腔或腹壁等途径将管子放入胃肠道,以实现营养支持、药物给药、胃液引流等目的。

胃肠道置管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术后恢复和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胃肠管护理要点。

1. 护理前准备在进行胃肠管护理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输液情况等信息的收集。

同时,要对患者的口腔卫生、腹部皮肤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胃肠道置管的安全性。

在胃肠道置管前,还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所需的器材、药物、洗手消毒等。

2. 胃肠管位置确认胃肠道置管后,要及时确认管子的位置是否正确。

确认位置的方法包括X线拍片、听诊、pH值测定等。

如果管子位置不正确,要及时调整,防止引起误吸、胃肠穿孔等并发症。

3.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胃肠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胃肠管的管理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随意拔管或更换管子。

(2)胃肠管的引流必须保持通畅,避免管腔阻塞或漏出。

(3)定期更换胃肠管的固定带,避免勒压患者皮肤。

(4)定期进行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

(5)定期更换输液瓶、药物瓶,避免细菌感染。

(6)注意患者的体位,避免胃肠道引流不畅,导致液体倒流。

(7)定期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4. 护理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在胃肠管护理结束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避免感染和皮肤损伤。

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汇报,如胃肠管护理记录、患者病情观察等信息的记录,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胃肠管护理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只有做好胃肠管护理,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1、患者肠内营养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2、留置鼻胃管患者,鼻饲前需抬高床头30-45°(特殊情况除外),持续至餐后30分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患者,要持续抬高床头。

3、确保喂养管位置安全有效,每日观察并记录喂养管置管刻度。

输注营养液前,应确定喂养管的位置,经胃内营养者,应用三种方法确认在胃。

4、规范固定各种肠内营养管道,更换固定贴时,要检查固定处的皮肤,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

5、持续肠内营养输注使用专用营养输注器,放置床头,与其他管路区分;每24小时更换营养输注管及50ml肠内营养注射器。

6、根据营养液性质和患者耐受程度必要时使用加热器,选择最低加热温度为原则,做好防烫伤、电效能监测措施;使用期间,注意安全、加强巡视,控制好温度及摆放位置。

7、保证营养泵使用效能,应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测肠内营养泵、加热器的使用效能,能做到及时维修,有检修记录。

8、营养液开启后24h内有效;营养液单独使用,不加药物。

9、鼻饲药物要充分研磨,给药前后用10-30ml温水冲洗胃管,冲洗器容量应≥20ml。

10、使用连续喂食泵每4小时进行温开水常规脉冲式冲管,必要时增加管路冲洗频率,以防堵管。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定义
肠内营养管饲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同时避免额外的能量消耗,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特点
定义与特点
患者自身营养需求
疾病治疗需要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管饲的必要性
优势
肠内营养管饲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避免额外的能量消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内容
定期随访与评估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重症疾病
如化疗、放疗、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等,需要辅助肠内营养
特殊治疗
严重腹泻或呕吐
严重腹泻或呕吐会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应慎用肠内营养管饲
肠梗阻
存在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应禁止进行肠内营养管饲
严重代谢紊乱
如严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需要特别谨慎应用肠内营养管饲
禁忌症
小儿患者的肠内营养管饲应遵循医嘱,注意选择合适的喂养管和营养液,控制输注速度和量
儿童
老年人
孕妇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吞咽困难,应选择合适的喂养管,注意预防误吸和肺炎
孕妇进行肠内营养管饲时应遵循医嘱,注意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营养液和喂养管,控制输注速度和量
03
特殊人群的肠内营养管饲
02
01
03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置管方法与技巧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病情、年龄、营养状况、治疗需求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置管方法和营养配方。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06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护理措施与建议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内心感受,了解肠内营养管饲的必要性及效果,增强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营养管护理要点
在实施胃肠道营养管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 评估患者的适应性:在开始胃肠道营养管护理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口腔健康、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适宜安装胃肠道营养管。

2. 选择适当的胃肠道营养管: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胃肠道情况,选择适合的胃肠道营养管。

常见的胃肠道营养管包括胃造瘘管、Jejunostomy管和胃肠道融合管等。

3. 术前准备:在安装胃肠道营养管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禁食、清洁肠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4. 安装技术:胃肠道营养管的安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

护士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确保营养管的正确安装和位置。

5. 营养支持:胃肠道营养管的目的是提供营养支持,因此在管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营养配方,并
进行正确的管路管理。

6. 管路护理:管路护理是胃肠道营养管护理的重要一环。

护士
应定期对管路进行检查和护理,包括清洁和更换管路,防止感染和
阻塞发生。

7. 协调团队合作:胃肠道营养管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护士应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
计划。

8. 定期评估和随访:胃肠道营养管护理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
者的营养状况和相关指标,并进行随访,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以上是胃肠道营养管护理的要点,护士在实施胃肠道营养管护
理时需要注意以上要点,以提供有效而安全的护理服务。

(字数:198)
参考文献:
- 张大白. 胃肠道营养管临床护理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 王小琴. 胃肠外与消化内科护理学(第3版)[M]. 科学出版社, 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