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态变化?A. 熔化B. 燃烧C. 电解D. 磁化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南向北D. 从北向南5.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玻璃C. 人体D. 木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会游泳。

()2.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3. 植物的根只吸收水分和养分。

()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

()5.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有___大洲。

2. 植物的种子由___、___和___组成。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___和___。

4.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

5. 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称为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解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现象。

4. 列举三种常见的导体。

5. 简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放大镜的焦距是10cm,昆虫到放大镜的距离是8cm,求昆虫的像距和放大倍数。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6cm、4cm,求长方体的体积。

4. 小红用5升水浇花,每升水可以浇1平方米的花,小红可以浇多少平方米的花?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0cm,求三角形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2. 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与答案(共四套)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与答案(共四套)

教科版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一、知识广场(25分,每空1分)1.除了呼吸之外,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当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会 ,当这些物体停止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3.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白齿三类。

4.声音高低可以用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5.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的过程。

6.耳郭有的作用,耳道有 _的作用,鼓膜有的作用。

7.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_____,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8.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用力拨动时声音 _,轻轻拨动时声音。

(选填“强”或“弱”)9.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响、声音大,在科学上指声音的而平时所说的声音尖、声音刺耳,实际上就是指声音的 ,两者分别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有关。

10.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食道、、和大肠。

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和 ,在小肠里被吸收。

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高低、强弱等不同特点。

( )2.“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 )3.肺活量越大,人体每次吸人的氧气和排出的废气就越多。

( )4.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 )5.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的成分没有多大区别。

( )6.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幅度越大。

( )7.我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 )8.通过观察和品尝食物,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索和矿物质。

( )9.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10.声音的音高与振幅大小有关,音量与振动快慢有关。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1.胸腔的变化与呼气的关系是( )。

A.呼气时胸腔收缩B.呼气时胸腔扩张C.胸腔的变化与呼气没有关系2.当我们剧烈运动后,急需补充足够的能量,应多吃(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科学是用什么方法研究世界的?A. 观察和实验B. 记录和计算C. 说话和听D. 读书和写字2. 下列哪个是生物?A. 椅子B. 树木C. 铅笔D. 水杯3.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A. 白色B. 黑色C. 红色D. 黄色4. 下列哪个是非生物?A. 石头B. 花朵C. 小鸟D. 虫子5. 大气层中哪一层的气温最高?A. 对流层B. 跨层C. 中间层D. 感应层6. 钢世纪是什么物质的混合物?A. 铁和硫B. 铁和碳C. 铁和铜D. 铁和氧7. 下列哪个是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A. 火车B. 自行车C. 汽车D. 飞机8. 下列哪种材料不可以导电?A. 金属B. 木材C. 水D. 塑料9. 要存放食物,应使用下列哪种?A. 玻璃罐B. 保鲜袋C. 透明袋D. 塑料瓶10. 以下哪个能源是无法再生的?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能D. 水能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彩虹是由太阳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形成的。

太阳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形成的。

12. 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13. 雪花是由水蒸气冷凝形成的。

水蒸气冷凝形成的。

14.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5. 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

汽油作为燃料。

16. 电灯使用电能来发光。

电能来发光。

17. 火车是由热能驱动的。

热能驱动的。

18. 手电筒使用电池作为能源。

电池作为能源。

19. 河流可以带走人们洗涤后的衣服。

衣服。

20. 峡谷是由河水长期冲刷而成的。

河水长期冲刷而成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1. 请解释一下“重力”的概念。

22. 请举例说明导体和非导体。

23. 请简单介绍一下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4. 请描述一下种子的发芽过程。

25. 请简述一下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_____现象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特性,用来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

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____,冷却后体积会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4、________和________是衡量速度的组成要素。

5、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或气球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_。

6、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糖类、矿物质和水。

7、________是收集声波的接收器。

耳朵里的________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8、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_______ 。

9、人们在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摩擦力。

10、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时,我们用_________代表房间电源,用_________代表电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填埋B.焚烧C.回收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发生。

A.纸屑会被吸起 B.纸屑会被移走 C.纸屑会飞起来3、瘦肉中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4、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的运动是( )。

A.曲线运动B.直线运动C.不确定的运动5、空气是()的气体。

A.白色B.乳白色C.无色6、下列食物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熟了吃的是( )。

A.萝卜 B.猪肉 C.玉米7、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B.C.8、下列动物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A.大熊猫B.绵羊C.金丝猴9、蚕的身体短缩、发黄而透明,它是( )。

A.即将吐丝的蚕B.吐丝后的蚕C.刚孵出的蚕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B.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C.人在睡觉与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差不多的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白天在呼吸,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就停止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________是收集声波的接收器。

耳朵里的________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2、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_________。

3、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_____。

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5、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或气球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_。

6、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的好处是___________。

7、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_______。

8、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_______托举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

9、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在水中容易_______,较轻的物体容易____。

10、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得更快2、下列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载的内容是()。

A.每天的降雨量 B.人体舒适度 C.每天的风向和风力3、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4、下列小动物不能发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是()。

A.蝴蝶B.蜜蜂C.蟋蟀5、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却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A.因为静电不是电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C.静电很弱小,人体感觉不到6、一个月中不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A.B.C.7、夏天,油罐里不能装油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油罐被压坏B.油爱热膨胀溢出来8、()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星星B.月亮C.太阳9、晒干的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速度,是因为破坏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

2、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3、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____________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__________。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这些_______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6、电路连接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________方法连接的。

7、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8、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____________。

9、一个物体运动的状态,一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描述。

10、_______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_______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_______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声音听上去会让人心情愉悦()。

A.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B.悠扬的钢琴声 C.农贸市场的喧哗声2、小米想滑旱冰,最好选择()。

A.水泥路B.石子路C.草地3、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B.强、弱C.多、少4、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油菜花B.桃花C.南瓜花5、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的。

A.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B.一样 C.不一样6、我们吃食物时主要靠()来切割食物。

A.门齿B.犬齿C.臼齿7、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拇指钢琴”,其中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

A.最高B.最小C.最低8、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A.用抹布擦桌子B.拉动行李箱C.雨天走路滑倒9、在城市道路常见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3. 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

4. 人的耳朵分为()、()、()三部分。

5. ()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6.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发出的声音越()。

7. 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8.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9.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10. 我们可以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

A. 高B. 低C. 强D. 弱2.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3. 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去空气,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这是因为()。

A. 玻璃罩能隔音B.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闹钟不会响了D. 耳朵有问题4. 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空气B. 水C. 钢铁D. 木头5.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6. 下列关于耳的各部分结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 耳郭收集声波B.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C. 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D. 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7.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不同。

A. 高低B. 强弱C. 音色D. 以上都不对8. 风声是由()产生的。

A. 空气的振动B. 树叶的振动C. 风的流动D. 以上都不对9.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10. 测量气温的仪器是()。

A. 风向标B. 雨量器C. 温度计D. 湿度计11.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一般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手拿着蔬菜,感到蔬菜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_______。

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手电筒的电是________电,日光灯用的电是________电。

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这些_______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4、一呼一吸算_______次呼吸。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_______和_______;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_______,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_______。

6、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特性,用来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

7、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_______。

8、物体运动不仅有一定的________而且还具有一定的________。

9、家里和学校里插座里的电都是很危险的_______V的交流电。

10、靠风力传播花粉的花是________,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部分来加热。

A.焰心B.内焰C.外焰D.都可以2、鱼一般有()种鳍。

A.5 B.7 C.93、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4、关于食品保质期长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食品本身的特点、配料有关系B.与食用方法有关系C.与包装方法、保存方法有关系5、()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6、()不是自然界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7、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易形成()。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8、夏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冬天相比()。

A.紧了B.松了C.没有变化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既好吃又能提供能量,应该多吃B.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多吃点补充回去C.多吃零食,零食里的营养成分可以取代一日三餐D.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莱10、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

2.在人的耳中,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4.不同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都在呼吸,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到体外。

6.给食物分类,可以按食用方式分为生食和熟食,也可以按食物来源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

7.声音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

(错误,改为“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8.物体振动得小,声音就会变小。

(错误,改为“物体振动得小,声音就会变弱。

”)9.外界的声音会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人耳膜的振动。

(正确)10.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错误,改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1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正确)12.用手按住锣鼓,不让它振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

(正确)1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声音的响度来描述。

(错误,改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声音的响度来描述。

”)14.用相同的力敲击铝片琴,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错误,改为“用相同的力敲击铝片琴,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5.我们可以调节吉他弦的松紧,来改变弦类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

(错误,改为“我们可以调节吉他弦的松紧,来改变弦类乐器发出声音的音高。

”)19.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是汽车喇叭声。

20.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产生波纹,并向外扩散。

21.将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铃声会越来越轻。

22.月球上没有能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人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23.在人耳的结构中,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2)现在有一根木棍和一根铁棒,你觉得它们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想法。

具体步骤和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1.拨动木棍,听声音2.拨动铁棒,听声音3.比较两种声音的不同37.呼吸与身体健康(11分)呼吸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呼吸方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不同呼吸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具体步骤和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1.测量呼吸前肺活量2.进行深呼吸10次3.再次测量肺活量4.用浅呼吸10次代替深呼吸5.再次测量肺活量6.比较两次测量结果提示:在实验中,可以使用肺活量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在进行深呼吸时,应该深吸气,尽量将空气充分吸入肺部,然后缓慢呼出。

在进行浅呼吸时,则只需轻轻吸气和呼气即可。

在比较两次测量结果时,应该注意呼吸前后的时间间隔应该相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者的状态应该保持一致。

消化系统。

6.生食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都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27分,每题3分)19.XXX在实验室里用尺子研究振动与声音高低的关系,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B)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B.拨动尺子的力度C.尺子的材质20.下列哪个器官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C)A.肺B.心脏C.气管21.XXX和小光在50米赛跑后,老师给他们测了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及恢复正常呼吸次数所用的时间,推测一下,他们在运动的时候,(A)A.小光的呼吸次数更多B.XXX的呼吸次数更多C.两人的呼吸次数相同22.下列哪个不是人为的声音?(B)A.汽车喇叭声B.鸟叫声C.琴声23.下列哪个不是人体听觉器官?(A)A.鼻腔B.耳道C.耳蜗24.下列哪个物体不能传播声音?(B)A.水B.真空C.空气25.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肺部的健康情况?(B)A.心跳次数B.肺活量C.身高体重比26.下列哪个不是人体消化器官?(B)A.胃B.肾脏C.口腔27.下列哪个不是声音的特征?(C)A.音量大小B.音调高低C.颜色浓淡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28.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当它们到达耳朵时,会使耳膜振动,产生声音的感觉。

29.请简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人体的呼吸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肺部扩张,膈肌下降,胸腔内压力降低,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部。

呼气时,肺部收缩,膈肌上升,胸腔内压力增加,空气从肺部经气管排出体外。

30.请简述人体的消化过程。

人体的消化过程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和混合唾液,形成食团,经过食道进入胃中。

胃中的胃液能够分解食物,形成小颗粒状物质,进入小肠。

小肠内的消化液和胆汁能够分解食物,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剩余物质进入大肠排出体外。

31.请简述人体的听觉过程。

当声波到达耳朵时,会使耳膜振动,引起听小骨的振动,将声波传导到内耳的耳蜗中。

耳蜗内的听细胞会受到振动,产生神经冲动,经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感觉。

四、应用题(20分)32.XXX在实验室里用尺子研究振动与声音高低的关系,下图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a.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B)。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B.拨动尺子的力度C.尺子的材质b.分析柱状图,我能得出的结论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高。

因为当尺子长度增加时,振动频率也增加,声音高度也随之增加。

33.XXX和小光在50米赛跑后,老师给他们测了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及恢复正常呼吸次数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表所示:1)第二列的数据是XXX的。

2)推测一下,他们在运动的时候,小光的呼吸次数更多。

3)根据以上推测,XXX的肺活量更大。

4)图乙所示的器官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

5)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能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让我们更健康。

34.请列举三种不同的声音,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1.琴声:音调高低变化丰富,音量柔和,音色清澈。

2.雨声:音量大小不一,节奏变化不大,音色柔和。

3.汽车喇叭声:音量大,音调高,音色刺耳。

1.鼓声和二胡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2.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

例如,花生和肥肉含较多脂肪,而鸡蛋和瘦肉则含较多蛋白质。

馒头、米饭等主食则含有较多淀粉。

3.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实验来测量拉力的大小,通常使用个数来表示。

4.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它们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这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5.所有物体都需要能量才能运动和发生化学反应,否则就没有生命存在。

二、判断大厅1.√2.√3.×(手阻止的是锣面的振动而非空气的振动)4.√5.×(豆浆属于植物类食物)6.√7.√8.×(使用更粗的喷嘴并不一定能使小车行驶更远,这取决于喷射气流的速度和方向)9.×(力的单位是XXX)10.√三、选择乐园1.C2.B3.B4.C5.A6.A7.B门齿的作用是用来切割食物,白齿的作用是用来咀嚼食物。

3.防止蛀牙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惯,包括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少吃含糖食品等。

4.食物在口腔里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完成初步消化,唾液中的酶能够分解淀粉质,使其变成可被身体吸收的形式。

3.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惯,正确刷牙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4.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切磨、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润湿,初步完成消化过程。

一、填空题【10分】1、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共鸣,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发声时在不停地振动。

2、我们说话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我们发出的声音越响亮,声带振动幅度越小,我们发出的声音越轻柔。

3、在太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

4、有一种“变声软件”,可以把男人的声音变成女人的声音,也可以把女人的声音变成男人的声音,根据我们所学的声音知识可以推测,“变声软件”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色和频率。

5、比较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氧气由21%变为16%,二氧化碳由0.03%变为4%。

6、按照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如豆角属于植物类食物,鸡蛋属于动物类食物。

二、判断题。

【10分】1、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有变化。

(正确)2、在充满噪声的环境里,不能有效地锻炼听力,使我们的听觉更灵敏。

(错误)3、XXX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XXX的描述。

(正确)4、口琴所有的簧片长度都是相同的。

(错误)5、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正确)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也会产生振动。

(正确)7、呼吸时,肺部吸收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错误)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正确)9、一般情况下,男同学的肺活量比女同学大。

(正确)10、食物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

(正确)三、选择题。

【20分】1、通常情况下,女生说话的音调比男生要高一些,这是因为女生的声带更窄,振动更快。

(选B)2、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要靠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谈,这是因为太空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选C)3、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弱。

(选B)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选A)C。

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强。

5、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6、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7、同学A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写字,他的同桌B把耳朵贴在桌子上,他的临桌C侧耳听,临桌C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

8、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10、口腔不属于呼吸器官。

四、连线题【8分】动物类食物:炸茧蛹、红烧肉;植物类食物:木耳烧白菜、地三鲜、煮鸡蛋;其他:炒豆芽、酱牛肉、烤红薯。

五、简答题【14分】1、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中传播速度慢,地面中传播速度快,所以通过听地面传来的声音可以判断出敌军情况。

2、男生正常肺活量范围为1.5-2.5升,女生正常肺活量范围为1.2-2升。

3、均衡膳食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六、实验题【26分】1、选B。

用同样的力量来拨动尺子可以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从而更准确地探究尺子的长短和音高的关系。

2、实验记录单: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音高(用高、中、低表示)5厘米低10厘米中15厘米高3、(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有限,但可以通过材料的传导来扩大传播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