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典型例题总结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版)
解析:(600-360)÷600=
答:略。
3. 厦华希望小学四年级有25名学生,五年级有学生35人,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几分之几?
解析:(35-25)÷25=
答:略。
4. 信誉楼七月份卖出120台冰箱,八月份卖出100台冰箱,八月份比七月份少卖几分之几?
解析:(120-100)÷120=
答:略。
【典型例题3】如果甲数是乙数的 ,那么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答:200× =12(万元)
答:略。
2.一套西服原价250元,现价比原价多 。现价比原价多多少元?
答:250× =50(元)
答:略。
3.六年级音乐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小组多 ,舞蹈小组比音乐小组多多少人?
解析:30× =10(人)
答:略。
【考点四】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
【对应练习】
1.小华看一本132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 ,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解析:132× × =11(页)
答:略。
2.学校四月份用电1600千瓦时,五月份用电量是四月份的 ,六月份用电量是五月份的 ,六月份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析:1600× × =1120(千瓦时)
答:略。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版)
【考点一】寻找单位“1”和写数量关系式。
【方法点拨】
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写数量关系式: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解析:(1600-1200)÷1200=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典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典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典型题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典型题例题1:有一批工人完成某项工程,如果能增加6个人,则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增加2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

现在只能增加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根据题目意思,我们先假设原来有工人为x人那么我们可以列出等式:(x+6)×10=(x+2)×20 10x+60=20x+4010x=20x=2(个)那么工作的总量我们就能算出来(2+6)×10=80增加两个人的需要的天数就可以算出来为80÷(2+2)=20(天)答: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0天。

例题2:甲乙两队合修修一段公路,如果甲队独做要用20天,乙队独做要用12天。

现在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中点750米处相遇。

这段公路长多少米?根据题目意思,我们知道甲和乙的速度比(1÷20除以1÷12)=3÷5我们假设这段公路总共为8份,那么甲修了公路的3÷8,乙修了公路的5÷8他们同时开工,在距离中点750米处相遇,那么我们就知道乙比甲·多修了750×2=1500(米)3÷8-5÷8=1÷4,这是乙比甲多修的为总路程的1÷4我们就可以算出这段公路总长为1500除以1÷4=6000(米)答:这段公路长6000米。

例题3:有一批待加工的零件,甲单独做需8天,乙单独做需10天,如果两人合作,那么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了40个零件。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根据题目意思,我们知道甲和乙做同样的工作,工作时间比是810=4÷5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之比位5÷4我们设这批零件总量为9份,那么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了40个,这就是其中的一份那么零件的总数量就可以算出来了为401÷9=40×9=36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360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例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例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例题一、分数的应用题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二、比的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男生有多少人?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三、百分数的应用题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这时有苹果多少箱?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小学六年级数学经典题型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经典题型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经典题型汇总1正方体展开图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11种展开图形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②231型:中间一行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2、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3、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6-120)/(4-2)=124、浓度问题(1)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2)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5、路程问题(1)相遇问题【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简便运算典型例题简便运算是一般不需要用笔列竖式,而直接用口算就能够算出得数。

它的类型很多,下面列举了二十几个例题,且附有练习,希望认真完成。

运算定律★例1:1.24+0.78+8.76★例2:156+44+135=〔1.24+8.76〕+0.78 =〔156+44〕+135 =10+0.78 =200+135 =10.78 =335【解题关键和提示】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因为1.24与8.76结合起来,和正好是整数10。

有时正好是整百、整千。

练习 :1、0.21+12.3+0.79+7.7 6、653+131+2.4+1312、3.51+2.74+6.49+7.26 7、74+91+73+1983、271+98+29 8、1592+3698+408+3024、142+29+271+3585、96.8+1.29+3.2+3.71★例3:933-157-43★ 例4:65-3.28-6.72=933-〔157+43〕 =65-〔3.28+6.72〕=933-200 =65-10=733 =55【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此题157与43的和正好是200。

练习:1、896-246-554 6、9.5-2.36-5.642、2021-169-531-209 7、42-1381353、5600-564-436-129-371 8、15.9-11.7-8.34、98-12.6-57.4 9、98.6-74735、500-56.4-43.6-36.9-63.1 10、8.85-3.38-4.62+1.15★例5:4821-998 ★例6:653-102= 4821-〔1000-2〕=653-100-2=4821-1000+2 =553-2=3823 =551【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中的减数998接近1000,我们就把它变成1000-2,根据减法去括号性质,原式=4821-1000+2,这样就可以口算出来了,计算熟练后,998变成1000-2这一步可省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案例分析——《比的意义》

小学六年级数学案例分析——《比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案例分析——《比的意义》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

特别是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数学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需老师要有效的调控好数学课堂,与学生融洽配合。

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学生去学习领悟数学课的精髓..下面就有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案例分析案例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上册六(2)班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的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载人航天历程: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照片;谁能说说照片上的一些信息。

(课件出示图片)(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联合国旗和中国国旗。

(2)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神舟六号飞船内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两人的情景。

(3)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1分左右,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

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将一面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

[设计意图:这些经典画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历程。

从欣赏照片中,体验作为中国人的那种强烈的自豪感。

同时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一些素材]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引导探索,使学生由比较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用比表示的方法。

1、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手拿的这面十字绣五星红旗的规格是:长45厘米,宽30厘米。

(1)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长与宽之间的相差关系或倍数关系?(先板书算式,再结合多媒体说说意义。

)(2)板书:45-30=15 (1)长比宽多多少?(2)宽比长短多少?45÷30 (3)长是宽的多少倍?30÷45= 23 (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感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典型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典型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典型例题1.___的果园里共种果树500棵,其中是苹果树,求苹果树的数量。

2.某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去办事,全程180千米,到达乙地时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3.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200吨油菜籽可出油多少吨?4.制造一种机器,原来用钢1440千克,改进工艺后,每台比原来节约了多少千克?5.2001年我国手机拥有量大约1.3亿户,根据“十五”规划,2002年我国手机拥有量将比2001年增长20%,2002年我国手机拥有量大约达到多少亿户?6.某种产品原来售价1560元,现在降价15%出售,这种产品现在售价多少元?7.长乐公园计划栽树240棵,第一天栽了总棵树的1/3,第二天栽了总棵树的5/1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栽树多少棵?8.___以每枝8.5元购进120枝钢笔,加价20%后卖出,卖完后,可得到利润多少元?9.在一块1680平方米的空地上铺草坪,第一天铺了1/4,第二天铺了25%,余下的在第三天铺完,第三天铺草坪多少平方米?10.甲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乙班学生的人数比甲班的少,乙班有多少学生?11.___有50元钱,买书用去15元后,用余下的钱买了一枝笔,这枝笔的价格是多少元?12.___看一本书8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8,两天共看了多少页?13.工地运来50吨黄沙,第一周用去1/5,第二周用去的相当于第一周的3/5,第二周用去多少吨?14.某机床厂计划一个月生产机床140台,结果上半月完成了70台,下半月完成的与上半月的同样多,这个月生产的机床比原计划多多少台?15.某化肥厂四月份生产化肥800吨,如果以后每一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增产10%,六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吨?16.某农民承包了一块长方形的地,长150米,宽100米,他准备用这块地的2/5种蔬菜,余下的栽果树,栽果树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7.___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栽树,六年级学生栽260棵,五年级植的树比六年级的学生栽树少34棵,五年级学生栽树多少棵?18.一堆煤共150吨,甲车运了总数的1/3,乙车运了总数的4/15,还有多少吨煤没有运走?19.___同学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每天能看总页数的1/6,他看了多少天才能看完整本书?20.修一条公路,甲队有120人,把甲队人数的1/4换成乙队的人数,两队人数相等,乙队有多少人?1.甲打字员24分钟完成,乙打字员36分钟完成,两人合作几分钟完成?甲的打字速度为每分钟 $\frac{1}{24}$,乙的打字速度为每分钟 $\frac{1}{36}$。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复习应用题部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复习应用题部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复习应用题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和编辑而成的,其优点在于选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本专题是期中复习应用题部分,该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题以及工程问题为主,题例一般以填空、应用题型为主,共分为八大考点,考点多是期中考试常考知识点和易错点,题例较为典型,有部分较难题型,欢迎使用。

【考点一】寻找单位“1”。

【方法点拨】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 “占”、“是”、“比”的后面2.写数量关系式:(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典型例题】解析:男生人数;男生人数×53=女生人数2.“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节约了211”单位“1”是( ),九月份用水量相当于八月份的()()。

【对应练习】甲数是乙数的52。

单位“1”是( );数量关系是( )×( )=( ) 解析:乙数;乙数;52;甲数【考点二】分数乘法应用题部分。

【方法点拨】1. 分数乘法应用题部分:(1)类型一:单位“1”×对应的分率=分率所对应的数量(2)类型二:单位“1”×多的分率=多的数量;单位“1”×少的分率=少的数(3)类型三:单位“1”×(1+分率)=一个数;单位“1”×(1-分率)=一个数【典型例题】1. 54公顷的43是( )公顷。

解析:532. 比35的72多9的数是( )。

A.19B.14C.1解析:A3.一桶油重32千克,用去它的43,还剩下( )千克。

如果再用去43千克,还剩( )千克。

解析:8;7414.一个食堂,九月份烧煤770千克,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17,十月份烧煤 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习题设计
一、一组工人检查一批零件,上午查了这批零件的45%,下午比上午多查480个,正好查完。

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二、小英最爱看的动画片每晚播两集,每集十五分钟,中间插3分钟广告,她每晚看完后已是18:23,这部动画片是从()时()分开始播的。

三、林老师的儿子生病挂盐水用去316元,单位报销了40%的医药费。

林老师要自费几元?
四、我国交通法规定:驾驶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的,处200元以下2000元以下罚款。

在一条限速60千米的公路上,一辆汽车正在以每小时93千米的速度行驶,请问该车主会被罚款吗?请列式计算加以说明。

五、工程队在一个月内修完了一条公路的3/7,在后来的一周内又修了22千米,这时,修完的与未修的比是5:3,这条路共长几千米?
六、在东方大厦圣诞夜商品打折酬宾活动中,儿童服装满98元减40元,老师看中了两条原价分别为198元,188元的裤子,你觉得老师最后会选哪一条?没搞活动之前,这条裤子是打八折出售的,那么与平时相比,老师得到了多少元钱的优惠?
七、一种商品以比原价高20%的价格出售,但因销售情况不理想,又按这个价格降价20%,这时的价格与原价相比()
①提高了②降低了③没有变化。

八、把圆柱体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形和两个()形。

如果展开后得到的长是
12.56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竖放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是(),占的空间是()。

九、你能很快算出111×888+444×778的结果吗?
十、在一次单元测试中,第一大组6位男生的平均成绩93分,5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2分,第一大组每个人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习题说明及答案
第二题:答案:17时50分
第三题:答案:316×(1-40%)=189.6(元) 或316-316×40%=189.6(元)
第四题:
答案:会被罚款。

(93-60)÷60×100%=55% 55%>50%
或60×(1+50%)=90(千米) 93千米>90千米
第五题:
方法一:解:设这条路共长×千米。

方法二:=
×-×=22 =
×=112 22÷(35-24)=2(千米) 2×56=112(千米)
方法三:22÷(-)=112(千米)
第六题:
答案:①第一条:98×2=196(元) 198-40×2=118(元)
第二条:188-40=148 (元)
118(元) 〉148 (元)所以会选第一条。

②198×80%-118=40.4(元)
第七题:答案:(②)
第八题:答案:12.56平方厘米,50.24立方厘米
第九题:
111×888+444×778
=111×(2×444) +444×778
=222×444+444×778
第十题:答案:(93×6+82×5)÷(5+6)=8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