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2)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评语:考勤(10)守纪(10)设计过程(40)设计报告(30)小组答辩(10)总成绩(10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 1001姓名:周兴学号: 201009018指导教师:于晓英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2日1 设计原始题目1.1 具体题目某变电所装有四台技术参数相同的SF7-31500/110双绕组变压器,其38.5o P kW ∆=,148K P kW ∆=,%0.8o I =,%10.5K u =。
负载功率因数2cos 0.9ϕ=,无功经济当量取0.1。
试计算:(1) 3台并列运行时的综合功率经济负载系数JZ β,最低综合功率损耗率%Zb P ∆,经济运行区及其优选段;(2) 4台并列运行时的综合功率经济负载系数JZ β,最低综合功率损耗率%Zb P ∆,经济运行区及其优选段;(3) 3台运行和4台并列运行的临界负载功率3~4LZ S 。
1.2 要完成的内容(1) 双绕组变压器的综合功率负载系数和最低综合功率损耗率; (2) 计算经济运行区及其优选段; (3) 算其并列运行经济运行方式。
2设2.1 计算的意义为了满足发电厂和变电所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容量要求,需采用两台及以上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方式。
并列运行就是指将各台变压器需并列侧的绕组分别接到公共的母线上。
变压器经济运行是为了降低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功率损耗、提高其运行效率,以及降低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变压器电源侧的功率因数。
同时变压器经济运行也是降低电力系统网损的重要措施。
(1) N 台并列运行变压器的最低综合功率损耗率。
K 20P P P ∆β∆∆+=K 20Q Q Q ∆β∆∆+=N S S =βKQ K KZ O Q O OZ NK K NO O Q K K S u Q S I Q ∆+∆P =∆P ∆P +∆P =∆P =∆=∆1001000000}(1)式中O ∆P 、K ∆P 一一变压器的空载、额定负载有功损耗,kW ;O Q ∆、K Q ∆一一变压器的空载、额定负载无功损耗,kW ;OZ ∆P 、KZ ∆P 一一空载、额定负载综合功率损耗,kW ;β——负载系数。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姓名:学号: 2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12日1 设计原始题目1.1 具体题目某发电厂中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的升压变压器为三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其相关数据如下:额定容量为240/240/120,额定电压为242/121/15.75kV ,额定短路损耗为12400kW p -∆=、13320kW p -∆=、23340kW p -∆=,额定空载损耗为0130kW p ∆=。
(1) 计算各绕组在以下4种运行方式中的负荷(设各侧负荷功率因数相等)① 110kV 侧断开,发电机向220kV 系统输送② 220kV 侧断开,发电机向110kV 系统输送③ 发电机和110kV 系统各向220kV 系统输送④ 发电机和220kV 系统各向110kV 系统输送(2) 用两种方法计算变压器在上述四种运行方式下各自的总损耗。
1.2 要完成的内容了解自耦变压器的组成、运行方式的种类以及熟悉其定量计算的原则和公式,并理解自耦变压器的优缺点。
本次题目就是通过自耦变压器的不同运行方式的定量计算来让我们学生了解其中的不同和变化之处。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2.1 计算的意义自耦变压器的运行方式有联合运行方式、纯自耦运行方式及纯变压运行方式3种。
本次的计算让我更加清楚不同运行的方式下系统中的功率交换的方向、三绕组自耦变压器在联合运行方式下的绕组上电流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以及在纯变压运行方式下最大传输功率和额定容量的联系。
2.2 计算中需要的公式推导及注释低、高压侧向中压侧送电,中、低压侧功率因数相同时为:()32b s S S K S += (1)当中、低压侧功率因数相同时为:()c b 233=S K S S S +- (2)低、中压侧向高压侧送电,串联绕组中的负荷为: 12121b 11()U U S U U I S K S U -=-== (3) 纯变压运行方式下的各绕组负荷为:()()s 31c b 3b 1t 3111,b b S K S K S S K S K S S S S ===-=-==, (4) 式中:123S S S 、、——高、中、低压之路的额定短路损耗。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 1 )巩固)巩固)巩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 2 2 )学习和)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4 4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 5 5 )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 6 6 ) 工程绘图能力。
(工程绘图能力。
( 7 7 )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能力。
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 1 1 张)张)张) 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留下 1 — 2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
( 2 )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导线和电缆等。
( 3 )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和总容量,确定厂用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厂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引入方式,选择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2)

烟台南山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2×600MV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姓名:安佰船所在学院:工学院所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工程1401学号: 20指导教师:郭东旭|完成时间: 2017-6-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2X6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原始资料:1. 发电厂情况装机两台,容量2X600MW,发电机额定电压20KV,cosφ=,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500h,厂用电率%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后备保护时间,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发电厂除厂用电外,剩余功率送入330kV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6800MW,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I′′=31.2II I2I=27.1II I4I= 26.8II3、附近有110kV电源设计内容:1、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选择(1)发电机型号、容量、台数、参数的选择(2 )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型号、容量、台数、参数的选择2、电气主接线设计(1 )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2)电气主接线方案确定(3)厂用电主接线设计3、主要电器设备选择与校验(1)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2)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3)电压互感器的选择(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6)避雷器的选择(7)发电机出口导体及封闭母线的选择4、发电厂电气部分主接线图一张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它既为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发电厂是把各种天然能源,如煤炭、水能、核能等转换为电能的工厂,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由发电、配电、输电、变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
本设计为 6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主接线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班级:学号:引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电、水、气到人们所利用的交通、通信、娱乐等都与能源息息相关。
人类为了生存除了要吃饭获取能源之外,还要利用诸如石油、煤炭、电能等能源。
电力能源从上世纪开始,在总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增加较快,从世界的平均水平来看,每20年约增加一倍。
因此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高度信息化社会后更是如此。
电能是二次能源,是由煤、油、风力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又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其他能源。
它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最方便的、最清洁的能源,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
如果发生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整个社会尤其是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秩序直至国家的安全。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电力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时俱进。
高质量的电力资源和可靠的供电水平是衡量电力行业发展的指标。
本设计是针对大型火电厂的要求进行配置的,它主要包括了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其中详细描述了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对该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火电厂的实际可行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火电厂的电气主接线设计是整个火电厂的核心技术。
它对火电厂内电气设备选择、布置、火电厂总平面布置的设计,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原始资料发电厂情况:凝汽式大型火电厂。
汽轮发电机组600MW×2台,机端电压20kV,200MW×4台,机端电压10.5kV,功率因数cosφ=0.85,厂用电率7%,年运行时间=0.6秒。
T=7000h,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6000h。
故障计算时间Tk 电力系统情况:通过2回500kV架空线与10000MVA的系统1交换功率1000MW~1200MW,cosφ=0.85,Tmax=5500h,系统在500kV母线处的等值短路阻抗为2.0(基值为10000MVA);通过4回220kV架空线与5000MVA的系统2交换功率400MW~600MW,cosφ=0.85,Tmax=5500h,系统在220kV母线处的等值短路阻抗为2.0(基值为7000MVA);出4回110kV线路供负荷,cosφ=0.9,Tmax=5000h。
发电厂变电站课程设计

发电厂变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2)掌握变电站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各种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
(3)熟悉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调度方法,了解电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发电厂和变电站进行基本的设计和计算。
(2)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电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2.变电站:变电站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种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
3.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调度方法,电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4.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系统分析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的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运行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运行情况。
4.实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直观地展示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力系统的运行。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凝气式火力发电厂一次部分设计班级:学号:XX:1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火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多。
人民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促使发电量的不断增加。
在世界的能源不断消耗,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但是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一次能源的发电,在我国火力发电任然占据主导地位。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由燃料的化学能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后转换为电能。
本设计是凝气式火电厂一次部分的设计。
通过对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短路电流的计算。
更加经济可靠的选用相关的一次设备,做到更好利用一次能源,与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2 主接线方案设计2.1 原始资料分析2.1.1 原始资料发电机组4100⨯,85.0cos =ϕ,U=10.5KV ,次暂态电抗为0.12,年利用率为5000小时以上,厂用电率6%,高压侧为220kv 、110KV ,其中110V 出线短有5回出线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120MW ,220KV 的出线有5回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200MW 。
中压侧35KV,3回出线将功率送至5KM 内的用户综合负荷40MW ,。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
系统容量取3500MVA 。
2.1.2资料分析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可知,该火电厂为中型火电站,由于其年利用率在5000小时以上,所以该发电厂一般给I ,II 类负荷供电,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线形式。
其地形条件限制不严格,但从节省用地考虑,尽可能使其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
发电厂的总容量与系统容量之比相对较小,所以对于35KV 及110KV 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接线方式。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依据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火电厂电气设计的主体。
它与电力系统、枢纽条件、电站动能参数以及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布置、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所在电力系统和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定接线方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台火力发电厂的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室等。
二、设计要求1.确定发电机额定功率和其对应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2.设计变电站,包括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开关设备与控制系统等,以提高电气系统功率传输效率。
3.建立适当的输电线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传输。
4.设计配电室,包括选择合适的组合电器、保护装置与监测系统等,以防止电气系统失效、故障和危险。
三、设计流程1.确定并计算发电机的电气参数,包括额定功率、电压、电流等,以建立发电机模型。
2.选择变电站设备,并建立变电站模型,以确定变压器的变比,开关设备和控制系统。
3.设计输电线路,考虑线路材料、长度、负荷情况等因素,以保证稳定、高效的电力传输。
4.选择组合电器、保护装置与监测系统,并建立配电室模型,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5.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仿真和测试,以确保其适应各种工况下的电气负载和波动。
四、设计结果1.确定发电机额定功率为1000MW,额定电压为22kV,额定电流为45A。
2.选择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变比为10:1,开关设备和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
3.设计输电线路长度为50km,材料为铜导线,负荷为800MW,考虑了电阻和电感的影响。
4.选择组合电器设备为高压开关、电容器和补偿装置,保护装置采用继电器保护和数字化保护设备,监测系统为远程监控系统。
5.综合整个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电气系统可以满足各种工况下的电气负载和波动。
五、结论通过以上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气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保证了火力发电厂的稳定供电。
此外,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充分考虑和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了解与掌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系统的详细了解,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3. 设计具体内容
3.1 课程设置
本课程的设置应包括课程开设的时间、地点、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学习方法等方面。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
3.2 课程教学计划
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避免过于繁琐和枯燥。
3.3 实践环节的设计
本课程设计必须包括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践教学计划。
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电气知识和技能。
3.4 课程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如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应着重注重讲解实际应用中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5. 课程总结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将来走向职场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6.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基础》张广泰等著,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模拟与数字电路》朱鹏,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电气工程基础实验》张广泰等著,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