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的诊断临床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总计8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41例),针对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满意度。

结果:实验A组总共有2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其所占比例为72.5%;实验B组总共有3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其所占比例为95.1%,则实验B 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

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治疗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较大的好处,促进患者的恢复速率,值得推崇。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效果慢性宫颈炎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感染所导致的妇科炎症,可采用消炎的原理治疗,但是患者的疾病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1]。

本次研究是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研究其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选我院近一年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总计81例,患者年龄在33岁到55岁之间。

平均年龄(38.12±4.43)岁。

将所选取的患者入院顺序打乱,并进行重新分组,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

实验A组有40例患者,实验B组有41例患者。

所选取的患者均精神正常,可正常表达。

同时所选取的患者参加研究均属自愿,了解此项研究的服务差异。

实验A组和实验B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作比较,无差别,可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

实验B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治疗前护理。

在患者刚住院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说明医院的相关制度及规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2]。

多数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不足,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说明所患疾病的病因,对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方法等知识,使得患者能够有治疗的心理预期[3]。

同时不舒服的疾病感觉使得多数患者不适应患病的状态,非常容易出现恶性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接触,向患者传输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恢复较好的案例,和患者多交流,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使得患者能够配合[4]。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新认识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新认识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新认识【摘要】随着对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宫颈局部上述表现的重新认识,目前认为,以往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如宫颈糜烂的命名不准确;宫颈肥大无临床意义。

以往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存在误区,过度干预、过度治疗常见。

目的讨论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新认识。

方法更新概念,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治疗前应已排除宫颈的恶性病变。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治疗以往将宫颈局部表现出来的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等都归于慢性宫颈炎的范畴,进行检查、诊断乃至积极治疗,期望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

随着对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宫颈局部上述表现的重新认识,目前认为,以往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如宫颈糜烂的命名不准确;宫颈肥大无临床意义。

以往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存在误区,过度干预、过度治疗常见。

【概念的更新】目前对以往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的重新认识如下:1.宫颈糜烂既往将宫颈外口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域称为宫颈糜烂,并认为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类型,现在国内外均已摒弃这一名词,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其原因如下:①“宫颈糜烂”是一种误称,该区域其实并无宫颈上皮的脱落和溃疡,即并非真性糜烂,该区域披覆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红色,肉眼观呈明显发红的“糜烂”状。

②“宫颈糜烂”的边缘在阴道镜下可清楚显示,为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鳞柱交界与宫颈阴道部的关系并非恒定不变,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口服避孕药等雌激素水平升高的情况下,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鳞柱交界外移;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可退回宫颈管。

“宫颈糜烂”实际上是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生理性变化时宫颈相应的表现,并非病理改变,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更为合理。

③大多数情况下“宫颈糜烂”是宫颈正常的生理变化,不应过多干预和处理。

40例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观察word精品文档4页

40例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观察word精品文档4页

40例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观察慢性宫颈炎是临床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可导致患者出现接触性出血或腰骶部疼痛甚至还会引发子宫内膜炎、白带增多以及盆腔炎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不孕等严重后果。

由于其感染后不易彻底治愈,因而病情呈现经久不愈,长期慢性等过程。

目前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效果均够不理想。

LEEP刀是一种最近新兴的治疗宫颈炎的方法,我院现对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行LEEP刀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0例2010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其年龄25-38岁,平均30.6岁,其中已婚患者36例,未婚4例。

该40例患者经本院妇科TCT检查后确诊得知有25例CIN1(轻度宫颈非典增生)患者,14例CIN2(中度宫颈非典增生)患者和1例CIN3(重度宫颈非典增生)患者,该40例患者在年龄,体重,症状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取患者膀胱截石,用碘给患者会阴及阴道壁处消毒,然后擦干宫颈表面,采用LEEP单极(电凝、混切、电切)切割,设置LEEP 刀功率为30-60W,根据患者糜烂面的大小以及深浅程度来选择合适规格的LEEP电圈刀,保证切除范围超过病变组织0.1-0.2cm即可,遇到重度肥大的宫颈时可采取多次环切或者锥形来切除患者糜烂的宫颈部位,沿根部完全切除患者的宫颈息肉,手术中依据出血情况调整切割速度,保证电弧切割的最优效应,减少宫颈切割面出血,完毕后用球形电极可以止血,将切下的宫颈糜烂组织全部送去检查,确认宫颈病变。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患者手术后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病灶完全消除;2)显效:患者糜烂面较手术前明显缩小、且质地比较平滑或还有小范围浅表糜烂,患者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3)无效:患者宫颈糜烂程度没有发生变化,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病灶没有愈合或消除。

2 结论术后经过3个月复查时,统计得知患者治愈38例,占95.0%,且该36例患者均为一次性治愈;好转患者2例,占5.0%,总有效率为100%。

学习慢性宫颈炎临床病理论文

学习慢性宫颈炎临床病理论文

学习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体会【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16-01【摘要】: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因分娩、流产或手术造成子宫颈微小损伤,机制病原体入侵,加上子宫颈管内膜为单层柱状上皮,抵抗力差,而且宫颈管皱襞多,腺体分支繁多成葡萄串状,故感染后不易彻底清除而成为慢性子宫颈炎。

方法:做临床调查材料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常规固定、切片及染色,对部分病人进行随访、做宫颈涂片检查、复发者再次摘除,做病检与原切片做形态学对比。

结论:本病好发年龄为35—55岁间,绝大多数为已婚经产妇,在55岁后显著减少,除炎症外是否与内分泌改变有关还在研究中。

为了更好的保护妇女健康,坚持定期体检很重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关键词】:糜烂囊肿息肉肥大恶变慢性子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因分娩、流产、或手术造成子宫颈微小损伤,继之病原体入侵,加上子宫颈管内膜为单层柱状上皮,抵抗力差,而且宫颈管皱襞多,腺体分支繁多呈葡萄串状,故感染后不易彻底清除而成为慢性子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变化如下:一、子宫颈糜烂:是指子宫颈外口周围细颗粒状红色区域,它是因为子宫颈外口周围表面复层鳞状上皮脱落,被来自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所取代,而柱状上皮为单层,薄而透明,上皮下血管清楚显露而呈红色,并非真正糜烂,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若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增生,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之柱状上皮脱落,且被复层鳞状上皮所替代,此替代过程称为鳞状上皮化生。

二、子宫颈腺体囊肿:在子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管口或伸入腺管,致腺管口阻塞,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大小不等的潴留囊肿。

此囊肿似米粒大小。

也可长至1厘米,内含无色粘液,表面光滑发亮,突起于子宫颈表面,触之质硬。

三、子宫颈息肉: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局部宫颈粘膜过度增生,并向外口突起,形成形态不一的息肉,其蒂细长,常附于外漏或颈管内,表面鲜红色,质软而脆,触之易出血。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医学 , 2 0 1 3, 3 4 ( 1 7 ): 3 3 1 4 - 3 3 1 5 .
[ 3 ] 陈冬花 .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 的影响观察 [ J ] . 护 理实践与研
究, 2 0 1 1 , O 8 ( 1 4 ) : 1 0 一 I 2 .
[ 5 ] 李翠玲 , 黄春兰 , 王利 民, 等 .中药外洗干预新 生儿黄 疸的护理观 察[ J 】 . 广西 医学 , 2 0 0 7 , 2 9 ( 1 2 ) : 1 9 7 0 — 1 9 7 1 .
同时有效缩短患者的住 院时间, 明显提 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 , 在临床上值得进进一步推广应 用。
关键词 : 慢性官颈炎; 临床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9 6 9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7 6 5 ( 2 0 1 5 ) - 0 8 - 0 3 1 7 3 - 0 1 9 4 - 0 2

点, 深度大概 为 0 . 2 c m, 注意在 电熨的过程 中 , 尺度不应该
过深 , 也不应该过 浅 , 在宫 颈创面 涂 以浓 度 为 1 % 的龙胆 紫 ,
1 . 2 治疗
对慢性宫颈 炎 , 采 用物理 疗法 以及药 物治疗 、 免
等到术后 2—3 d之后 , 阴道 的分 泌物就 会 明显 增多 , 在 7— 1 0 d之后 , 阴道会 有少量 的经血 流 出 , 等 到术 后 2个 月之后 , 创 面就会愈合 。在术后进行复查时 , 发现宫 口变得很狭窄 , 可 以用探针对 宫口进 行扩张 。除 运用 电熨疗法之外 , 还可 以通
液涂于宫颈糜烂 处 , 直到有灰 白色痂膜 出现为止 , 之后用浓度
为7 5 %酒精棉球将 多余 的铬酸 吸去 。在 每次月经 干净 之后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作者:李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265-01【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一般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微波护理妇科疾病中,慢性宫颈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性交出血、脓性、血性白带,以及可能伴有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若患者病情严重,则可能会导致不孕的发生[1]。

因此在临床中,积极对慢性宫颈炎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近几年来,对慢性宫颈炎进行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以及微波治疗。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微波治疗时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微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0.7±2.8)岁。

选取是所有患者均未已婚已产妇女,均处于非妊娠期,且均经过妇科门诊妇检以及阴道镜镜检、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

所有选取患者均与慢性宫颈炎诊断标准相符合,不存在微波手术禁忌症。

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是在月经干净后3~7d进行。

患者在术前需要将膀胱排空,给予患者截石位,外阴及阴道进行常规消毒,铺孔巾。

放置阴道窥器,将宫颈充分暴露,子宫颈上的尿液在进行充分消除后给予消毒,在宫颈治疗电极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变类型选择,一般最好选择功率为20~50W的。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会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会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0-05-17T11:21:54.8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6期供稿作者:袁洪军[导读] 子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根据病程可将其分为急性子宫炎和慢性子宫炎袁洪军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西镇卫生院河口村卫生所 151500)【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244-02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中药手法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并观察其疗效。

方法用白芷莪术散治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100例。

结果治愈率93.2%;其中重度糜烂总有效率94%;中度糜烂85.1%;轻度糜烂50.1%。

结论白芷莪术散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白带异常和阴道清洁度,是广大基层妇女首选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宫颈炎中医中药治疗子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根据病程可将其分为急性子宫炎和慢性子宫炎。

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黏稠,呈脓性的或带中挟有血丝,伴腰骶疼痛不适等,也是诱发子宫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将100例宫颈炎患者运用中药白芷莪术散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来所就诊的患者计100例,其中初产妇11人,所有患者均右妊娠史,10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7.5岁。

1.2药剂配方青黛15g,蛇床子15g,雄黄3g,白芷15g,白花蛇舌草15g,小茴10g,莪术10g,黄柏20g,冰片3g,桔梗15g,当归15g,菊花10g等。

1.3用法将上药焙干,研成粉末,用特制喷头喷在宫颈糜烂面上,或制成胶囊,置于后穹隆处,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间隔1周,可开始第二个疗程治疗。

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至少3个月。

1.4诊治经过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确定无急慢性生殖道炎症,防癌涂片在I-II级,填写事先设计好的表格。

探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体会

探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体会

探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体会作者:晋秋波来源:《中外医疗》 2013年第33期晋秋波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对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共235例,对其进行妇科检查护理、心理护理和物理治疗护理以及药物护理等系统护理,并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系统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感染或者并发症,护理的有效率为100%。

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并加强健康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妇科护理;健康指导[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11(c)-0159-02’目前来慢性宫颈炎在妇科疾病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

该病和子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患者是因为患者产生急性宫颈炎时治疗上不够彻底,或者是患者在流产及分娩以及手术时损伤了宫颈,从而造成宫口出现变形,导致宫颈里受到外界各类病原菌的侵入,再加上宫颈内黏膜有皱璧多的特点,很容易受到感染而不容易被清除,如果治疗不彻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慢性宫颈炎症[1]。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与厌氧菌等这些症状都是慢性宫颈的主要病原体[2]。

目前,因淋病奈菌感染和沙眼衣原体而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也在慢慢增加。

现在大部分慢性宫颈炎的患者都很轻视宫颈炎疾病,没有到医院进行科学正规治疗,这是错误的健康卫生意识,只会增加病情的严重性。

为探讨和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间收治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35例进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收治慢性宫颈炎的患者是235例,患者年龄为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经妇科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子宫颈炎的诊断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子宫颈炎的诊断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简述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配合检查。

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

结论本病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以物理治疗最常用。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治疗
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60%~80%的生育期女性都患过此病【1】。

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宫颈癌的发生与慢性宫颈炎有密切的关系【2】。

因此,及时预防诊断和治疗意颈炎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保障,现就慢性宫颈炎作如下综述。

因此,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收治慢性子宫颈炎患者79例,年龄23~54岁,均已婚,病程1~7个月。

宫颈糜烂程度,轻度30例,中度41例,重度8例。

1.2临床表现主要病症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等|所感染病原体的种类、炎症范围及病变程度而有所不同;当炎症沿盆骶韧带扩散至盆腔时,患者可出现腰骶部酸痛或腹坠,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且较稠厚,不利于精予穿过,可造成不孕;当炎症沿膀胱宫颈韧带扩散至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周围结缔组织时,患者可出现尿急、尿频等泌尿道刺激病症,妇科检查常发现宫颈呈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裂伤、外翻、息肉、半透明囊泡。

1.3临床诊断慢性子宫颈炎的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常刺激外阴引起外阴不适和瘙痒。

白带的量、颜色、形状、气味也不同,可为乳白色黏液状至黄色脓性,如伴有息肉形成,可有白带中混有血,或宫颈接触性出血。

假设白带增多似干酪样,应考虑是否合并念珠菌阴道炎;假设白带呈稀薄泡沫状有臭味,那么应考虑伴有滴虫性阴道炎;如伴有恶臭那么多为厌氧菌的感染。

严重感染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在排便、月经期或性交时病症加重;当炎症涉及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周围结缔组织时,可出现尿路刺激病症,也可导致不孕。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宫颈裂伤,有时可见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和宫颈外翻等,宫颈口多有分泌物,也可有宫颈触痛和宫颈触血。

2治疗
宫颈糜烂为慢性子宫颈炎的多发病,积极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子宫颈炎包括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局部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以物理治疗为主。

2.1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糜烂或糜烂面积较小,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

2.1.1硝酸银腐蚀常规消毒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去除阴道分泌物,用75%酒精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10%~20%硝酸银涂于糜烂面,直至出现灰白色痂膜为止,涂擦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棉球或棉签轻轻涂抹去多余的硝酸银液,以防灼伤阴道粘膜,再用鱼肝油棉球紧贴于宫颈,次日取出,1次/w,2~4次为1个疗程。

2.1.2铬酸钾溶液腐蚀用棉球蘸5%重铬酸钾液,涂于子宫颈糜烂处,至出现灰白色痂膜为止,毕后用75%酒精棉球轻轻吸去多余的铬酸。

再于下次月经净后涂1次,共2次。

2.1.3奥平栓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

常用于子宫颈糜烂,特别对轻、中度子宫糜烂效果较好。

隔日一枚,塞于阴道。

12d为一疗程,通常需2~3疗程。

2.1.4洗必泰栓剂1次/d,1枚/次。

将药紧贴糜烂处,用带线棉球固定之,次日晨患者自行取出棉球,10次为1个疗程。

2.2物理疗法物理治疗的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宫颈转为光滑。

其各种治疗均应在月经干净3~7d,并无急性生殖道炎症情况下进行【3】。

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是治疗宫颈糜烂较好的方法,一般1次即可治愈,2个月左右伤口可痊愈。

2.2.1宫颈电熨术适用于已有子女的经产妇。

将电熨头直接接触宫颈糜烂处并略加压,电熨后创面涂以1%甲紫或呋喃西林粉,术后2~3d分泌物增多,7~10d内阴道有少量阴道出血,术后2w结痂脱落。

术后每月复查1次,如有宫口狭窄可用探针扩张。

2.2.2 激光治疗多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

术后3w痂皮脱落。

2.2.3 冷冻治疗适用于未产或尚无子女患者。

术后6w后坏死组织脱落,8w痊愈,术后很少出血,愈合后很少发生宫口狭窄。

2.3手术治疗
2.3.1.适应证保守治疗无效或宫颈肥大糜烂面深广且颈管受累者。

2.3 2.手术方式①锥切法,可选用电刀锥切或手术刀锥切;②子宫全切术;③宫颈撕裂修补术;④子宫颈切除术;⑤子宫颈息肉摘除术。

3讨论
慢性子宫颈炎其最常见的局部表现为子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重要的诱发因素。

已婚妇女每年最少应做1次宫颈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利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治疗。

慢性宫颈炎接受治疗前,对高度疑心恶变者,应先做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

外治法应在月经干净后3~7d进行,治疗期间禁止坐浴和房事,并按医嘱定期复查,合并急性阴道炎阴道清洁主在Ⅲ度以上者,应及时抗炎治疗,应用腐蚀药物治疗宫颈炎,随时注意保护阴道黏膜。

宫颈息肉除了复发率较高外,尚有恶性变的可能,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摘除,同时送病理检查。

已婚妇女月经期、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保健十分重要。

注意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卫生,防止病原体侵入。

经期、产后严禁性交和禁止不洁性交,选择避孕措施,防止屡次分娩、人流对宫颈机械性损伤。

防止产后、人流感染,定期作妇科检查,发现子宫颈炎症积极治疗。

慢性宫颈炎的预防:慢性宫颈炎可并发盆腔炎症和不孕,有研究说明,细菌性阴道病的厌氧菌代谢可产生胺及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胺,其阴道分泌物中存在高浓度磷脂酶C和A2,后者增加HPV病毒感染的易感性。

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女卫生知识,提高预防意识;注意性卫生,改变不良性行为;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生殖道感染;防止分娩撕裂伤,减少器械损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其中包括宫颈刮片、阴道镜防癌检查等,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宫颈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刘英.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及预防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21,10:87-88.
【2】Hmq CF,Monie A,Al varez RD,et al.DNA vaccines forcervical cancer:from bench to bedside[J].Expmol Mcd,2007,39:679-689.
【3】张金环,刘振华,苏晚霞,等.慢性宫颈炎的治疗[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20: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