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7

拨开云雾见彩虹,透过现象见本质——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出现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1.抓关键语句法即抓住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关键语句要么是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要么是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要么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要么是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
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
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保护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
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
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所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前为叙事,后为评论。
关键语句是两句评论的话。
审题立意时就要抓住这两句评论的话,正确揣摩其含义,同意其看法就从正面立论,不同意其看法,就从反面立论,将自己的观点亮出来。
所给两句评论,角度不同,这就提醒考生写作该文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一是强调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二是要想有创造发明,就要重视细节,多观察多思考,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通过音、韵、字、意等方面的高度融合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
写诗需要对语言的运用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观察和感悟。
以下是关于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一些建议。
一、选题与构思首先需要确定写作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诗歌类型,如古体诗、近体诗、民歌、楹联、词等等。
其次需要了解选定的诗歌类型的格式和要点,比如五言绝句需要四句的长短平仄押韵、七绝需要七个字的长短平仄押韵等等。
在构思诗歌内容时,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人事物中寻找灵感。
可以借助场景实景来表达情感,比如写一首秋天的诗歌,可以从秋风、秋月、菊花等方面入手,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悟。
二、词汇和表达词汇和表达是诗歌写作的核心,分为两个方面:1.字句的选用诗人在写作时需要选择韵律和意义上都切合自己主题的字句,以达到表达情感或思想的目的。
需要注意用词贴近主题,尽量少使用俚语或太过生硬的词汇。
2.句式和修辞句式和修辞是衬托词汇意境的重要因素。
句式的选择要贴近主题,读起来自然流畅。
修辞手法的使用要根据题材、情感的不同来选用。
如对于一首写秋天的诗歌,可以运用夸张、所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深情。
三、体裁结构诗歌创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构思和草稿阶段在阶段中,需要明确主题、诗歌类型、字句选取等要素,并注重修辞和句式的规范运用。
2.筛选和修缮阶段将构思和草稿阶段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筛选,考虑到诗歌的韵律和文体要素进行修缮和细加润色。
3.结构和抒情阶段在阶段中,需要注意诗歌构思的完整性和节奏感,以让整首诗歌节奏感更加明显。
并注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读者感到自己情感的真挚。
四、人生经验与感悟写诗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内心的方式,需要借助人生经验和感悟来打造诗歌的情感基础。
写作中可以借鉴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表达一种记忆或感悟;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某个主题中。
总之,写作一首好的诗歌需要作者具有的包括:对语言的运用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观察和感悟,同时需要注重诗歌的字句选用、句式和修辞,以及诗歌构思的完整性和节奏感。
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堂PPT)

任凭环境的恶劣,他,绝不屈服,在风中充 实自己。
面对好“风”,我们要学会顺风 而行,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 天”;
12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
【负面的“风” 】如逆风、寒风、飓风 (成灾)等,
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逆境、不利条件、不良 的社会思潮、歪风邪气等
面对坏“风”,我们要 “学会御(逆)风而行”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抵御歪风葆本色”
【中性的“风”】如时尚、潮流,用
30
写作思路举例(四)
结尾: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达芬奇教子: 永远不要杀死一只知更鸟,因为它只是用 心歌唱给人听。 我想演绎一下,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一 只风中的蝴蝶,因为它只是找到自己坚持 的方向,它是何等幸福!
31
佳作选读(一)
任尔东西南北风 风吹大地,时而摧枯拉朽,时而掀起 不坚定的裙带;海浪汹涌,时而遮天蔽日, 时而卷走摇摆不定的枝叶。 但任凭风吹雨打,总有一些傲立的身 影,闲庭信步,以千锤万凿的坚劲,任尔 风云际会,唯我屹立不倒。 风能吹起大大的纸张,只因那平凡的 白纸总受环境摆布,少了些许坚持自我的
28
写作思路举例(三)
生命的重量是风吹过的芬芳,即使岁 月沉淀,清香不再,它都永远留在我们心 里;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我渐渐的长大,我知道生命的重量源 自思想;有内涵,有生命的厚度,待繁华 落尽,生命的脉络会一一展现。 默默播种,寂静盛开。
29
写作思路举例(四)
4.《做一只坚持的蝴蝶》 分论点: 因为坚持于自己的着陆点,不随波逐 流; 因为坚持于未来的方向,不愿被外力 影响; 可是现实中的某些现象往往令人失望: 风潮四起,迷失自我;
38
任凭时代的浩劫,他,绝不屈服,在风 中主宰自己。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寓言图画诗歌型(1)

审题提示:从羊的角度;和平固然可贵, 但不要对敌人抱有幻想;同不讲信义的人 只能针锋相对等。从狼的角度:恶人的本 性是不会改变的等 ; 从双方的角度:纸上 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一个人不要光看他说 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等。从公证人的角 度:法律需要强力的监督等。
二、图画型
漫画类材料与寓言性材料相似,只是它 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漫画作 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以其直观、生动的形 象,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好的现象,对人 们提出善意的批评或规劝。因此,我们不能 “就画论画”。也就是说,不是把画面上的 内容作为作文描述、分析、评价的唯一对象。 一般是漫画材料,关键在于弄清漫画包含的 寓意,讽刺或揭露了社会生活中那些现象。 这就是我们作文的中心。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十)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 寓言、漫画、诗歌型
一、寓言故事型
作文命题经常选用寓言材料。寓言是 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 幅短小,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 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 力量。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 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此,对这种 材料,应抓住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去确 立中心。
例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 的事业 ,开始他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 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 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 算。后来他又想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 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 划,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 自己生命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 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例1:
画面中,两只蜗牛在满腹牢骚,抱怨“硬件” 不如别人的时候,却忘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九就是漫画的寓意, 也是我们论述的中心,当然,中心也可定为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 要硬”。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来凤一中杨学周【试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你没有理由沮丧﹨为了你是秋日﹨彷惶﹨你也没有理由骄矜﹨为了你是春天﹨把头仰﹨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
【参考立意】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②敬畏生命!③我们(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最美最特别的存在,都是不输任何存在的存在。
【学生作文题目】①自信造就精彩人生②我自信,我出色③为自己高歌④为自己喝彩⑤扬起自信的风帆⑥做生活的主角⑦自信活出精彩自我⑧自信,让你活得更精彩⑨做好自己,活出精彩⑩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课堂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雷抒雁《星星》最佳立意:最佳拟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光和影杜运燮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也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最佳立意:最佳拟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泰戈尔《错觉》最佳立意:最佳拟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世上,好像——只有沙子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面——苗得雨《沙》最佳立意:最佳拟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
”最佳立意:最佳拟题: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你知道∕你爱惜∕太阳天天升起;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升起。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修订

审题思路:
1、鉴赏诗歌 理解内涵 2、体悟哲理 注意导引 3、联系生活 全面把握 4、归纳立意 准确鲜明
巩固练习
【练习一】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 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立意提示
1、距离产生美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3、理想与现实
由此可以拟题为“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 叶’” “环境与人”
【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短诗,根据诗的意境,发散自己的思 维,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沙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审题指导】
首先应该读懂诗意。这首以《沙》为题的小诗寓意 丰富,哲理深刻。“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 这是说“沙”在这个世界上最普通、最平凡的东西。 “普通”“平凡”应该是我们从这两句诗中提炼的 内涵。“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 面”是说金子就蕴藏在“沙”里面。“金”代表的 是伟大,代表的是富贵。整个小诗内涵就是:伟大 寓于平凡;富贵蕴藏于普通。这样一分析,我们就 可以把握本题写作的方向。
1、从露珠角度立意 ①露珠的悲伤是因为找没找对适合自己的环境导 致的――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或:人要善于在 不同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张扬个性, 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 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 置与价值” ②露珠自豪是因为借助了枫叶显现出自身价值— —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 ③露珠何故有喜有悲?因为没有自己,完全信赖 他人——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 境的影响(从反面立意)
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

提升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我锻炼了自 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更加流畅、 生动地表达思想。
分析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
审题不够准确
有时在审题时会出现偏差,导致文章主题与题目要求不符。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需要加强对诗歌材料的分析能力,提 高对主题的敏感度。
02
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把握诗歌的主旨
总结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这是审题的 关键步骤。
提炼核心观点
在理解诗歌情感和主题的基础上,提炼出核心观点,为后续 立意提供依据。
理解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和比喻
意象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象征和比喻,理解这些意象的深层含义是 审题的重要环节。
立意缺乏深度
在某些情况下,我的文章立意过于表面化,缺乏对诗歌内 涵的深入挖掘。为了改进这一点,我需要加强对诗歌的理 解能力,学会从多个层面分析诗歌。
表达不够流畅
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句不连贯、表达不清晰的情 况。为了改进这一点,我需要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自己的 表达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选取合适的诗歌材料
选择具有深刻内涵、易于理解的诗歌作为写作材料,确保能够准 确把握其主题和意义。
审题
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明确诗歌的主题 和中心思想。
立意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 述,确保文章主题鲜明、观点明确。
撰写提纲,构建文章结构
01
02
03
拟定提纲
根据文章主题和论点,制 定详细的提纲,包括开头、 主体和结尾部分,明确各 部分的内容和要点。
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展示)

高考考题回顾
2007年高考北京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 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 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 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 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 一篇作文。
脚踏实地, 默默奉献 有价值的,能 得到认可的。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身居高位,脱离群众, 自以为高人一等 ;浮 躁,取得了一点成绩 就飘飘然。
没有价值的, 得不到认可。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审题方法:抓意象、
抓关键、提主旨
做人要脚踏实地; 实实在在才是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正确对待“移位” : 处于一介平民时,能做 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 一旦得势,权高位重, 千万不要轻飘飘忘乎所 以,为所欲为。 在不同的位置上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行行出 状元;要团结 (偏题)
• 思考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 就没了乐声? 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 耳朵直接听到乐声呢?
1. 明确“琴与指”的象征意义:“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 “自己与他人”“儒与道”“情与理““学与思”“虚与实”等 等。 2. 明确“琴与指”的关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各有所长,也
2.阅读下面的短诗,根据诗的意境,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联想与 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 • 沙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人生是条航船 让 风留给帆 方向留给舵 船长站的位置 留给我 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 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 了吗?请围绕“做自己人生的船长”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作者:宋卫成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3年第22期
名师简介
宋卫成,湖南汝城一中高级教师。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品语义。
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
2.抓意象,抓关键。
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
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
3.析主旨。
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写作练兵
根据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
例文
生命之痕
□佚名
火山喷发过,熔岩才会定格为坚硬的岩石;流星飞驰过,天空才会闪耀出美丽的弧线;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
似淅淅沥沥的春雨,如树林里沙沙而过的秋风,若悄无声息的冬雪,日子如书页静静地翻过。
有的早已与枯败的草木一同腐烂,有的刚填涂好朦胧的色调散乱在心头。
蓦然回首,我欲将曾经疏忽的往昔拾起,却只捡得几个缺角少字的片段,彰显着时光的不可复制。
年轻总是美好的,于是我们尽情享乐,尽情挥霍。
但生命也总是短暂的,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回头翻看时光,我们将发现,年轻时我们没有留下值得回忆的脚印。
于是,一股失落涌上心头,因为我们的生命之书缺少了最辉煌的篇章。
生命的主流,应该是永不停息的奋斗。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拥有生命是一种最大的幸运,带着奋斗上路,才会让生命散发光彩!
也许那些在落叶上写诗的心情会渐渐老去,也许成长注定要以孤独为代价,逝去的日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启示:努力把握今天。
其实,又有谁能够对美好的日子、完美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外部原因固然重要,但自身的拼搏才最关键。
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用激情去洗涤旅途中蒙尘的心灵,用温暖去驱散身体的疲惫。
奋斗应该在不甘寂寞中延续,成为永恒的底色,只有这样,你的生命之旅才会留下清晰的脚印。
评点
从审题上看,这篇作文很好地把握了材料的主旨,阐述了“要使生命之旅留下清晰的脚印,必须用奋斗去奠基自己的人生大厦,其观点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题目“生命之痕”表明作者对诗歌意象“脚印”理解得非常准确,堪称丝丝入扣。
从形式上看,作者用词精工,擅长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准确有气势。
考前题库
文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歌曲《青春红绿灯》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记得小时候老师常常说起红灯停绿灯行,你们千万不要忘记,否则就会因为不小心经常出问题。
”
其实不仅过马路需要严格按照红绿灯的信号行走,人生同样如此。
写作指导
首先要明确“人生的红绿灯”的含义。
在十字路口,交通灯提示我们“红灯停绿灯行”,由此及彼,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能指示我们行或停的这盏隐形的红绿灯是什么?可以是理智,它让
我们冷静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得失,或抢占机遇,或等待时机;可以是是非观价值观荣辱观,它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是公德心、职业道德和法令制度,它明确指示着我们的行或停等等。
从面对人生红绿灯的心态来看,需要平和地面对。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人不可能总遇上“红灯”,也不可能总遇上“绿灯”。
人生的幸福和磨难是交叉穿梭在生活道路上的,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红灯”,用心珍惜生活中的“绿灯”。
文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似泪滴般苍白的透明。
写作指导
紧扣露珠在不同环境下的结果来立意:要选择能让自己闪光的人生环境,而不要最后留下遗憾、伤感;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结果(价值、际遇、成绩、风采),但都可以焕发光彩。
文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知道,你爱惜,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升起。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你知道”也好,“你不知”也好,“你爱惜”也好,“你厌恶”也罢,“太阳”都会“天天升起”。
也就是说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主观意愿都左右不了太阳的升起。
在这里,“太阳天天升起”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你知道,你爱惜”“你不知,你厌恶”只是一种主观情感。
主观情感是难以左右客观存在的。
因此,尊重客观存在是这首诗所要思考的核心。
比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当然,这样思考过后,还可引申为我们要“适应”客观规律。
所以,这首诗的最佳立意是“尊重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