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自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14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4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4章练习题及答案第十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1.如果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则IS曲线将右移。

()2.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3.增加政府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都将使IS曲线右移。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利率由4%上升到5%,则IS曲线向右方移动。

()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20亿美元,会使IS曲线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美元。

() 6.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物价水平上升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7.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 8.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9.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 10.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11.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12.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 13.IS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14.在IS曲线所代表的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的关系中,利率是原因,国民收入是结果,前者决定后者。

()15.LM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 16.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 17.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 18.当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9.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20.当LM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

()二、单选1.IS曲线满足以下哪一种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总需求均衡 C.储蓄―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2.IS曲线倾斜表示()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436~438 >1.3>理由:两部门IS方程:y=1/〔1-β〕·〔α+e-dr〕=K·〔α+e-dr〕,当r不变,自发投资e增加10亿美元时,∆y=K·∆e=K·10〔亿美元,其中K为自发支出乘数〕,因为y与e的变化同方向,所以IS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2〕理由:三部门IS方程:y=1/〔1-β〕·〔α+e+G-βT-dr〕,当r不变,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时,∆y=-β/〔1-β〕·∆T=K T·10〔亿美元,其中K T为税收乘数〕。

因为y与T的变化同方向,所以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1〕理由:L=ky-hr,y↑→L〔实际货币需求〕↑〔M、P不变,即m不变〕→r↑。

4.3〕理由:LM方程:y=m/k+〔h/k〕·r,当r不变,货币供给m增加10亿美元时,∆y=∆m/k=10/k 〔亿美元〕。

因为y与m的变化同方向,所以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5.1〕理由:IS右方的点有:I<S〔若从横轴来看,利率不变,即投资不变,右方的点相对于均衡点来说,收入较低,所以储蓄相对于均衡点来说也较低,由于投资水平不变,所以任何位于IS右方的点都有I<S。

从纵轴看也可推出〕。

LM左方的点有:L<M〔分析与上相似〕。

<6> 1〕理由:当组合点位于IS左下方,LM右下方时有:I>S〔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L>M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y↑,r↑。

6.这一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通论》发展出来的,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的最流行的阐述。

凯恩斯理论的中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而这一原理的支柱又是MPC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与流动偏好这三大心理规律,这三大心理规律涉与了四个变量:C、I、L、M。

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4阶段测验答案

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4阶段测验答案

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4阶段测验答案形考任务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万元。

1. 20% 5000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

2.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乘数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3.公开市场活动4.LM曲线向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4.右上方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失业。

5.自然周期性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

7.15%8.紧缩性缺口引起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的通货膨胀。

8.周期性需求拉上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的通货膨胀。

9.利润推动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0.失业与通货膨胀11.顶峰是的最高点,谷底是的最低点。

11.繁荣萧条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2.需求管理供给管理13.财政政策是通过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3.政府支出和税收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

14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15.货币供给量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

16.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17.贸易赤字是指。

17.出口小于进口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净出口。

18.国内支出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收支状况。

经济学基础模拟测试题1、2、3、4

经济学基础模拟测试题1、2、3、4

国开经济学基础模拟测试题1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答案: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答案: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3.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减少,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答案:需求富有弹性4.劳动力总量包括:答案: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5.在均衡价格下:答案:供给量等于需求量6.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答案:边际产量为正数7.公共物品的特征是:答案:不用购买就可消费8.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答案:先减后增9.根据凯恩斯的黏性工资理论,当劳动的供大于求时,名义工资:答案:滞后下降10.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答案: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11.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答案:消费减少1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答案: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3.周期性失业是指:答案: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4.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答案: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1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答案:效用最大化16.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增加汽车的需求。

对1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错18.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对19.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对20.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错21.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均。

对2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对23.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错24.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国开 经济学 自测 14章 -回复

国开 经济学 自测 14章 -回复

国开经济学自测14章-回复15.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内存在的所有可流通货币的总量。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与基础货币的比率。

16. 解释一下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M = mB,其中M表示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m 表示货币乘数,B表示基础货币。

17. 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之间有何关系?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乘数是决定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货币供应量则影响着货币乘数的大小,进而影响着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

18. 解释一下货币乘数受限的原因。

货币乘数受限的原因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的设定、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公众预期等。

存款准备金率的设定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从而限制了货币乘数的大小。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松紧程度也会影响到货币乘数的大小。

此外,公众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借贷行为的决策,从而影响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

19. 货币乘数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活动?货币乘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从而影响到经济活动。

当货币乘数增加时,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也会增加,从而刺激经济活动的扩张。

相反,当货币乘数减少时,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也会减少,从而抑制经济的增长。

20. 基础货币的变化如何影响货币乘数和经济活动?基础货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货币乘数和经济活动。

当基础货币增加时,货币乘数也会增加,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也会增加,从而刺激经济活动的扩张。

相反,当基础货币减少时,货币乘数也会减少,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也会减少,从而抑制经济的增长。

总结: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概念。

货币乘数是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与基础货币的比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货币乘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实际货币的总量,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同时,基础货币的变化也会对货币乘数和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国开《金融学》形考作业1-15章节任务答案

国开《金融学》形考作业1-15章节任务答案

国开《金融学》形考作业1-15章节任务答案【第1周】第一章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与金融自测题(形考计分)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题目1、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前提是( )。

A、货币收入B、货币支出C、货币盈余D、赤字正确答案是:货币盈余题目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

A、政府债券B、公司债权C、商业票据D、股票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券题目3、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

A、现代货币制度B、现代信用制度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D、A和B正确答案是:A和B题目4、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来反映。

A、资产负债表B、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表C、资金流量表D、现金流量表正确答案是:资金流量表题目5、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国外建立新企业的“绿地投资”属于()投资。

A、国际间接投资B、国际直接投资C、国际金融投资D、国际结算正确答案是:国际直接投资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题目6、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体系的关系体现在( )。

A、企业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B、企业是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参与者C、企业财务活动对宏观金融总量与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D、企业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资金提供者E、企业是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是:企业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 企业是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参与者, 企业财务活动对宏观金融总量与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题目7、以下反映居民部门参与金融活动的是()。

A、在银行存款B、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C、投资股票D、参加股票培训班E、向民间钱庄申请贷款正确答案是:在银行存款, 投资股票, 向民间钱庄申请贷款题目8、政府赤字的弥补方式有哪些( )。

A、增加税收B、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C、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D、发行政府债券E、发行股票正确答案是:增加税收, 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 发行政府债券题目9、政府投资对金融活动的影响体现在( )。

A、政府投资导致的大量货币收支,对货币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B、政府投资股票市场,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量C、政府投资需要银行提供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贷款规模D、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引起整个金融资源的流向发生改变E、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正确答案是:政府投资导致的大量货币收支,对货币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引起整个金融资源的流向发生改变, 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题目10、以下哪些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课件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课件新
6.税率——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四档
基本税 率13%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列举的外,税 率均为 13%;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 务和应税服务,除适用低税率范围外。
44
二、流转税
(二)增值税 ★ ★
6.税率——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四档
税率 9%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包括:
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 如增值税、 消费税等,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即通常所说的 税负转嫁问题。
9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 ★
(2)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可以是机关、社会团 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部队、学校和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体工 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 扣缴义务人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 ,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 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它的 义务为法定义务。
4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有新增及调整
5
本章教材结构
税制要素和税 收分类
税制要素 税收分类
第十四章 税 收制度
流转税 所得税
{ 特点 增值税 消费税
特点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
{ 特点 房产税 车船税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计税方法
6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7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 ★ 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
5.纳税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 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 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2022年-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1-4

(2022年-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1-4

2022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形考任务1-4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回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典效应和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最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回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帔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IW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颊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箜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桐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逍墅者菊徐。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开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自测
摘要:
1.国开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概述
2.章节主要内容概括
3.章节重点知识点分析
4.章节自测题目解答
正文:
一、国开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概述
国开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经济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对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章节主要内容概括
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以及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3.经济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包括政策分析和经济预测,以及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评价。

三、章节重点知识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如国家、地区和全球)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理性人假设、最大化原则和市场均衡等,这些原理和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关注经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规范分析则关注经济政策的评价和选择。

4.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经济模型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来描述经济现象、预测未来发展并评估政策效果。

四、章节自测题目解答
1.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包括家庭消费、企业生产和市场竞争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政策效应等。

2.请说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主要区别。

答案:实证分析主要关注经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强调客观事实和数据分析;规范分析则关注经济政策的评价和选择,强调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

3.请举例说明经济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