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复技术概念、应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和3个成功实例
生物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与修复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如利用鱼类监测水 质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来修复被污染的环境,如利用植物修复土壤污染
生物净化:利用生物来净化环境,如利用微生物净化废水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 染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 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 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恢 复与重建成功的关键因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物在生态重建中的作用:通过引 入新的物种或改变现有物种的组成, 重建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的生态恢 复与重建案例,如湿地恢复、森林 重建等,分析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和 效果。
生物在环境保护与生态 建设中的作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生 物 在 环 境 保 护 中 的 作 用
02 生 物 在 生 态 建 设 中 的 作 用
03 生 物 技 术 在 环 境 保 护 与 生 态建设中的应用
05
加强生物在环境保护与 生态建设中的研究与应 用
生态保护:需要限制资源开发,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矛盾: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解决方案:寻求资源开发和生 态保护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 发展
Part Five
加强生物在环境保 护与生态建设中的
研究与应用
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深入研究生物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机制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繁多,相互 依存,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修复技术概念、应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和3个成功实例39页PPT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生态修复技术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董哲仁,刘蒨,曾向辉1 概述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修复,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治污工程,量大面广,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迫在眉睫。
我国的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
另外,湖泊水库蓝藻及赤潮给水域生态、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对于富营养化的控制,发达国家以控制营养盐为主,大多采取“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即控制外源磷污染负荷并配合生态恢复措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类:1〕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2〕物理方法: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3〕生物-生态方法:如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
开发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
实际上,大自然在发展变化的长期过程中,本身已经具备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强大能力,使得自然界得以持续而有序地运行。
其中水体的自然生物净化能力,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远古时期,就保证了自然界江河湖泊的水体洁净。
目前开发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按照仿生学的理论对于自然界恢复能力与自净能力的强化。
可以说,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
生物-生态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
近年来这种技术发展很快,在国外已经达到工程实用化的程度,并且积累了系列观测数据。
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是处理效果好。
其次,生物-生态水体修复的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
《生物修复技术》课件

生物修复技术
02
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体对水
如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等。
空气污染的生物修复
空气污染的来源
包括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烟气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和转 化。
实际应用案例
生物反应器修复原理
生物反应器
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对有害物质进 行降解、转化和富集等处理过程。
生物膜反应器
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悬浮生长反应器
利用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生物对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03
生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Chapter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
1 2 3
土壤污染的来源
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残留、重金属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 行降解、转化和固定,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 。
实际应用案例
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植物吸收重 金属等。
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
水体污染的来源
01
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
适用范围
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治理。
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土壤污染治理
修复被重金属、农药等污 染的土壤,促进土壤生态 恢复。
水体污染治理
净化被有机物、重金属等 污染的水体,提高水质。
空气污染治理
降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 颗粒物含量,改善空气质 量。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 保护意识的提高,生物修 复技术开始受到关注。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以防止昆虫、草食动物及牛、羊等牲畜在这些地方觅食后可能会对食
物链带来的污染。
然而植物稳定作用并没有将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只是暂时
将其固定,使其对环境中的生物不产生毒害作用,但并没有彻底解决
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重金属的生物可
利用性可能又会发生改变。因此,植物固定不是一个很理想的修复方
植物转化
原理:植物转化也称植物降解(Phytodegradation), 指通过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吸收的污染物 进行分解,或者通过植物分泌出的化合物(比如 酶)的作用对植物外部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植物 转化技术使用于疏水性适中的污染物,如BTEX, TCE,TNT等军用排废.对于疏水性非常强的污染 物,由于其会紧密结合在根系表面和土壤中,从 而无法发生运移.对于这类污染物,更适合采用之 后提到的植物固定和植物辅助生物修复技术来治 理。
植物固定
原理:利用植物根际的一些特殊物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相对无 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植物在植物稳定中主要有两种功能:
1.保护污染土壤不受侵蚀,减少土壤渗漏来防止金属污染物的淋
移;
2.通过金属根部的积累和沉淀或根表吸持来加强土壤中污染物的
固定。
应用植物稳定原理修复污染土壤应尽量防止植物吸收有害元素,
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
人工湿地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一项新型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所谓人工湿地,就是人工建造 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人工湿地是 一种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具有污泥减量化、 处理高效性、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廉、无化学污染 和能源损耗、无臭气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作为城市 景观。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主要是通过植物、 填料和微生物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得以 实现,而微生物群体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和实现生 态净化功能的重要组成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目录一、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2)1. 矿山的生态现状分析 (3)1.1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3)1.2 矿山生态现状评估 (4)2. 生态修复技术原理与策略 (5)2.1 修复技术原理 (6)2.2 修复策略制定 (8)3. 具体修复技术应用 (9)3.1 植被恢复技术 (10)3.2 土壤改良技术 (12)3.3 水资源管理技术 (13)3.4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4)二、生态保护措施 (15)1. 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17)1.1 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8)1.2 生态保护标准的制定 (19)2. 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20)2.1 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期规划 (21)2.2 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22)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监管 (24)3.1 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4)3.2 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的监测与评估 (26)4. 生态教育与宣传 (27)4.1 生态教育的推广与实施 (28)4.2 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普及 (29)三、案例分析与实践成果展示 (30)1.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32)1.1 国内外成功案例对比研究 (33)1.2 成功案例中的关键技术与措施分析 (34)2. 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方法探讨及应用实例展示等 (35)一、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地质修复主要是通过改善矿区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条件,减轻矿区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具体方法包括:削坡、填坑、堆石、植被恢复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矿区的裸露面积,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水文修复主要针对矿山排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通过建设拦沙坝、沉砂池等措施,减少矿山排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
还可以通过雨水收集、废水处理等方式,降低矿山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
植被修复是矿山生态修复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多种植物,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植被修复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为矿山提供生态景观,美化环境。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污染治理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现状,阐述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随后,我们将重点综述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土壤修复、水体修复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对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修复技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等工业过程,以及农业活动中农药和化肥的滥用。
这些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和砷(As)等,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能在食物链中逐级放大,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修复方法,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该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络合等机制,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毒性,实现其在环境中的无害化或减量化。
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相比,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一些能高效降解或转化重金属的微生物菌株,提高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修复效率。
备课素材:蒙草式生态修复实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蒙草式生态修复实例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介绍了湿地生态恢复和矿区生态恢复工程:近年,我过对城市入口生态恢复也有很多成功实例,如镜湖生态区。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与物流的必经通道,一个良好的城市出入口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展示了城市的品味,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
镜湖生态区镜湖生态区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府与蒙草共同打造的一张生态名片,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将生态修复与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城市门户形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果。
一、项目概述及分析1.区位优势:位居城市入口“巴彦淖尔”在蒙语的意思里指富饶的湖泊,境内湖泊、水库密布,有大小湖泊300多个。
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与瓜果之乡。
在众多湖泊之中,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高速收费站南侧、距临河城区北9公里处的镜湖,有着城市入口的特殊区位优势。
2.周边环境:西临沙漠北向田镜湖南部是绿色的草原,西部是三千亩连绵起伏的沙漠,北面是农田,80万平方米平静的湖面居中,良好的周边环境使其具备了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条件。
3.面临的困境(1) 土地盐碱化严重。
由于巴彦淖尔地区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套灌区灌排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项目局部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
修复前的镜湖周边土地盐碱化情况严重(2) 植被种类单一。
区域内大面积种植乔木,植被种类单一且并列种植在道路两旁,缺乏景观设计的美感与活力。
(3) 区域功能单一。
原本区域内只是单纯的栽植树木与铺设道路,没有使交通动线与自然景观有效互通结合,形成即具有观赏性有具功能性的景观园区。
针对镜湖区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内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蒙草团队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合理利用原有园区建设基础上,对镜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
二、设计策略1.定位镜湖生态区规划效果图蒙草设计院团队将镜湖生态区定义为“巴彦淖尔生态入口+市民休闲生态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
5.1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5.2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用
5.3 赤潮灾害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
5.1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1989年Exxon石油公司的油轮在阿拉斯加Prince Willian海湾 发生溢油事故,溢油量达4170m3,污染海岸线长达500~ 600km。为了消除污染,该公司采用原位生物修复措施,通过喷 施营养物(N源、P源)加速海滩上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对污染石 油的降解,使石油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并未向周围海滩及海水 中扩散。此举反应出了微生物修复的巨大作用,是微生物修复 在海洋污染治理中的成功典范,对污染环境的清除和治理具有 代表意义。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3.3 水污染
3.3.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洗涤废水和粪 尿污水等。来自医疗单位的污水是一类特殊 的生活污水,主要危害是引起肠道传染病。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3.3 水污染
3.3.3 农业污水
农业污水:主要含氮、磷、钾等化肥、农药、粪 尿等有机物及人畜肠道病原体等。
水 体 污 染
土 壤 污 染
目录
Content
1.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引用 2.污染现状 3.生物修复的研究意义
4.影响微生物修复污染 环境的几个关键因素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6.结论
第一部分
PART ONE
1.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引用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的代谢功能,吸收、转化、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 环境净化、生态恢复。
第四部分
影响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的几 个关键因素
PART FOUR
4.3 O2和其他电子受体
有些情况下,受污染环境中溶解氧或其他电子 受体不足S的O42 限制,土著微生物自然净化速度缓 慢,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强化,包括提供O2 或其他电子受体例如NO3-、SO42-、Mn4+、 Fe3+、CO2等,以便能够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
5.2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5.2.1 氯代芳香族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5.2.2 多环芳烃(PAHs)的微生物与降解
5.2.3 甲胺磷的微生物与降解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
5.2.1 氯代芳香族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其中脱氯作用是氯代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生物 降解的关键过程;好氧微生物可通过双加氧 酶或单加氧酶作用使苯环羟基化,形成氯代 儿茶酚,然后进行邻位、间位开环,脱氯; 也可先在水解酶作用下脱氯后开环,最终矿 化。
第五部分
PART TWO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5.3 赤潮灾害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为了抑制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各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 人力进行科学实验。研究中发现,某种寄生在藻类上的 细菌,它们专性地寄生在这些藻类的活细菌中,可逐渐 使藻类丝状体裂解致死;某些假单胞菌"杆菌"蛭弧菌可分 泌有毒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抑制某藻类如甲藻和硅藻的 生殖;细菌亦可直接进入藻细胞内而使藻细胞溶解。另 有研究还表明从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中分离出一种类似 蛭弧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够进入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并 使宿主细胞溶解。
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已被用于清除受污染农田、地下 水、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污染物;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2.1海洋污染
2.1.1 石油污染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在运输过
程当中,溢油事故时有发生,海上溢油污染也日 趋严重,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途径泄入海洋的 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 的0.5%, 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岸滩。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5.2.3来自甲胺磷的微生物与降解甲胺磷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 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仅有1%作用于靶标,30%残 留于植物,其余的则进入土壤和浅层地下水在 内的江河湖海等水系。为此我国研究人员从 河口、海滩和红树林滩土中分离出降解甲胺 磷的菌株,通过释加氮磷等营养物质,其降 解率达到了60%。
第四部分
影响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的几 个关键因素
PART FOUR
4.2 营养物质
N、P等营养元素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 对微生物的生长来说,氮元素是除碳元素外最 重要的营养元素,因此,在微生物共代谢降解 有机污染物时,选择合适的氮源对整个代谢体 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碳氮比也是 微生物代谢的敏感调控因素。比如以尿素作为 N源的亲油肥料有利于石油表面的微生物生长。
生物修复技术概念、应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和3个成功 实例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concept, reference and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3 successful examples
讲解人:张建强
石 油 泄 露 危 害 鸟 类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2.1.4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污染 这类物质比较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纤维素
、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 渣,以及化肥的残液等。这些物质进入海洋,造 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剧繁殖, 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易形成赤潮,继而引起 大批鱼虾贝类的死亡。
第六部分 主要结论与展望
展望
In the future
针对以上问题,因此, 微生物修复技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 应用: (1)如应加强高含盐量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极端温度条件下高 效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和培养,加强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高菌株 对环境的耐受力。 (2)目前各修复技术的室内研究已经开展很多,但现场环境与室内 差异较大,温度、营养、氧气等条件难以保证,应加强现场工艺的 研究,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场中,切实为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 问题作出贡献。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3.3 水污染
3.3.4 其他污染
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 的易溶于水的无机和有机物,受雨水冲淋造成水体 污染。
第三部分
生物修复的研究意义
PART THREE
在工业生产、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畜 禽养殖及居民生活等工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 排出大量有机污染物。尤其各种各样的工厂 的排污对河流的影响尤为的严重,以及现代 农业为追求高产,从而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状 况,导致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 染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第五部分
PART TWO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5.1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微生物的应 用
被石油污染的海面和海滩一般有三种生物修复方式可选择:( 1)在海水中投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增加石油与微生物的接触 面积;(2)对污染地进行高效微生物的投加,以增加微生物 的种群提高对石油的降解;例如:克拉玛依油田被石油污染的 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生物强化是去除土壤中石油烃的关 键因素。(3)进行N、P等营养源的投加,加快土著微生物的 降解能力。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2.1.5 其他污染 包括固体废弃物,以及砷、硫、磷等非金属
物质和通过大气输进送入海洋的酸雨等。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2.2 土壤污染
2.2.1 化学污染物
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 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 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 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第四部分
影响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的几 个关键因素
PART FOUR
4.4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指能使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 显变化的物质,使用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对亲水 性差的污染物质的降解,具有亲水亲油、一定 浓度下会形成胶束的特性。表面活性剂有降低 表面张力和增溶等多种作用,比如吸附于土壤 的同时能改变土壤性质,进而影响污染物的迁 移转化。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曲拉通100 (TX100)、吐温80(TW80)、十二烷基苯 磺酸钠(LA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
第五部分
5.微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
PART TWO
5.2.2 多环芳烃(PAHs)的微生物与降解
一种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以 PAHs 为唯一的碳源和能 源生长而将 PAHs 降解,另外一种是微生物通过共代谢 作用降解 PAHs,在共代谢过程中,微生物分泌胞外酶降 解共代谢底物维持自身生长,同时也降解一些非微生物 生长必需的物质(如 PAHs)。例如我国曾以厦门附近海 岸作为研究基地,尤其对多环以上的PAHs的微生物降解 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加入酵母膏等营养盐可以有效 将微生物降解率增强到2~3倍这一结论,为我们对PAHs 污染的监测和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3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报 道较多, 但投入实际应用的较
4
少。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受环境
的影响, 使得目前微生物技术
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
阶段, 在实际应用中受限。
微生物 在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 无论是富集还是转化价态,最终都 没能根除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自 然环境条件的变化,重金属有可能 被重新释放到土壤中。
第二部分
2.污染现状
PART TWO
2.1.2 重金属污染 包括汞、铜、锌、钴、镐、镉、铬等重金
属,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 的重金属,呈增长趋势,加速了对海洋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