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姓名:X X X

学号:0811080100X

班级:08 级生物本科

所在小组:第二组

小组成员:XXX、XXX XXX XX X

指导老师:XXX、XXX XXX XXX

实习地点:贵州梵净山

实习时间:2010年5月24—6月1日

一、前言

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物专业必修课。动物学的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个基本环节。动物学野外实习时学生从课堂走向大自然必须经历的一步,使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也是拍样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动物学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动物学野外实习时动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学改革总趋势下,《普通动物学》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课时数量被大量压缩,以让位于新兴学科,这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然而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更多的动物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动物学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类常见动物,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观察和鉴定方法,加深和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

通过此次的动物学野外实习,让我们学习到了课本之外的动物学知识,真实地了解到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性思考问题和合理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之,在这次实习中,

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丰富了我的人生经验。

二、实习的时间:5月24日至6月1日

表1实习日程安排

二、实习地点: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1. 实习地简介

梵净山蘑菇石中文:梵净山

英文:Mount Fanjing

位置:中国贵州省铜仁市境内

梵净山: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 ,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

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

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梵净山,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净山植物类型多样,森林是梵净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其生物资源的核心。它既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又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枢纽;同时因其特殊的层次结构,形成了动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地。森林类型划分原生性的栲树林、青冈

栋林、珙桐林、黄杨林、高山柏林等以及次生性的响叶杨木、桦木林、

枫香林、枫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等44个森林类型。在梵净山自

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森林活立木蓄积为3378000立方米。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植物种类有277科、795属、1955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14属19种,占全国种类数的9.5 %,种子植物144科460属1155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6 %;苔藓类50科127属245种,占全国种类数的11.1 %; 蕨类38科85属18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7.0 %,大型真菌45科123 属372种,占全国真菌数的4.7 %。植物区系分比较复杂,

是一个相当丰富和相当古老的温带、亚热带的植物区系。

动物种类的多样,梵净山区拥有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三个区系成分的动物。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已初步记录在案的动物有800多种,其中兽类8目23科68种,占全国种类数的13.6 %,鸟类16目39科191种,占全国的6.2 %;爬行类3目9科41种,占全国的10.9 %; 两栖类2目8科34种,占全国的12.2 %;鱼类4目9科48种,陆栖寡毛类2科21种;昆虫18目,目前已知400多种,尚有不断的新属新种报道。除此之外,梵净山尚有众多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研究还未涉及。

梵净山游梵净山,成熟而最为便捷的线路只有一条,就是经印江自治县木黄风景名胜区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西线梵净山旅游线路。车行50公里,只需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自然保护区的棉絮岭接待站。在木黄风景名胜区,可参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纪念碑,了解红军在印

江、沿河等地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同时,还可以

在蔡伦古法造纸文化村、永义紫薇园、团龙民俗文化村等景点参观考察土家民俗民族文化、古法造纸、傩戏傩技和土家摆手舞等文化产品,其参与性和观赏性非常强。进入自然保护区后,可游四大皇庵之首的护国寺,看规模庞大的佛事活动。在棉絮岭能远眺万米睡佛,并以此为起点,步行一个半小时,顺山脊过薄刀岭、穿黑巷子、攀剪刀峡即可到梵净山核心保护区,可游蘑菇石、看万卷书,探九皇洞、攀梵净主峰一金顶。沿途视野开阔,道路较为平缓,既能体会攀沿中的艰辛,又能神情怡然欣赏风吹云散时闪现的烂漫山花和茫茫林海。心灵沉积的疲惫在佛教名山优秀而神奇的自然生态中得到安抚和释放!

三、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加深课,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课一个理性的认识。

1、通过到野外田野、溪边、各种不同的生镜采集和观察各类动物,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特征,基本外形,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2、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

环境的关系。

3、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学习动物标本的分类鉴定。

4、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5、参观其他标本室,让我们能把它与学校的标本作比较,从而总结

我的知识。

&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7、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实习人员及指导老师

实习人员:2008级生物科学全班同学

我们组的组员:赵健、王进、彭宁、程建、王大伟、廖丽、陈宗鸾、

陈磊、刘琴、彭海英

指导老师:赵海涛、葛传龙、梁琴、王彦斌

五、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总的大至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

二是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

㈠无脊椎动物

1.昆虫标本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1.1昆虫采集工具

①捕虫网:主要用于捕捉空中飞动的昆虫,如蝶、蛾类、蜻蜓类等等。网的结构由网袋和网柄组成。网袋宜用薄柔的细纱,颜色以白色或

淡色为好,如罗纱或蚊帐纱,也可用尼龙纱巾改制,目的是减少挥网时的阻力,利于昆虫入网并便于透视网内。

③水网:专门用以捕捉水生昆虫。制作水网的材料要求坚固耐用,透水性良好,通常用细纱或亚麻布制作。网圈规格与捕虫网相同,但网袋较短呈盆底状,网柄应长些,以便使用者站在塘边或小溪岸边,采集水面或水中的昆虫。

⑤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

⑥其他工具:三角纸袋、棉层、镊子、剪刀、毛笔、放大镜、笔记本、笔、酒精

1.2昆虫采集法

①网捕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

肢遭到损坏。

1.3昆虫标本制作工具

⑴展翅板是用来展开昆虫翅的工具,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

普通动物学题库 无脊椎动物部分 解释名词 2、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凯伯尔式器(Keber' s organ):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 9、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10、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 11、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 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 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12、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3、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 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4、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5、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 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1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一.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答:1.它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 2.提高了定向、快速的运动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 3.使躯体大型化成为可能。 4.是脊椎动物头部(脑和感官)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条件。 二.原索动物在研究脊索动物演化上有什么意义? 答:通过对原索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的研究,能够对脊索动物的演化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所 以,原索动物在研究脊索动物的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1.从身体结构上来看,原索动物既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这三点(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又 具有许多低等的以及和无脊椎动物相似的特征,如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头索动物无 心脏,排泄系统为分节排列的肾管,尾索动物的开管式循环,头索动物为不完善的闭管式循环等,这 些身体结构上的特征反应了无脊椎动物向脊索动物的过渡。 2.从胚胎发育的情况来看,头索动物既以简单而典型的形式代表着脊索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而 早期胚胎发育又与棘皮动物相似,从胚胎学的角度又说明了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在演化上的关系。三.简要说明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答:脊索动物是由哪一类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至今尚未找到古生物学的证据。因此脊索动物的起源问 题,只能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来进行推断。一般认为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具 有共同的祖先。其根据是:棘皮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属于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 脊索动物相似,从生物化学方面也证明:棘皮动物的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是处于无脊椎动 物(仅含精氨酸)和脊索动物(仅有肌酸)之间的过渡类型;半索动物的成体有鳃裂和背神经管的的雏形,与脊索动物相似,而柱头虫与棘皮动物的幼虫又很相似。故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亲缘关系密切。又根 据文昌鱼的身体结构与个体发育兼具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文昌鱼可能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 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四.简述尾索动物的主要特点。 答:①脊索和背神经管只存在尾部。②大多体表有被囊。③大多数仅幼体有尾。④营固着或自由生活。 五.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①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②脊索终生存留,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 ③只有奇鳍,没有偶鳍。 ④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的中线上。 ⑤独特的鳃呼吸器官——鳃囊。 ⑥内耳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半规管。 六.简述七鳃鳗适应寄生和半寄生的特征。 答:①头部腹面有杯形的口漏斗,口漏斗和舌上具有角质齿,角质齿损伤脱落后可再生,这样便于吸附和锉破鱼体,吸食血肉。 ②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而且鳃孔周围有强大的括约肌和缩肌,控制鳃孔的启闭,当七鳃鳗用口 吸附在寄主体表或头时,水就要从外鳃孔进出而无需经过口。 ③七鳃鳗在眼眶下的口腔后有1对“唾腺”,腺的分泌物是一种抗凝血剂,能阻止创口血液的凝 固。 七.简述鳔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结构: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内壁为粘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外壁为纤维膜层,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可将鱼类分为两大类:一为有鳔管的管鳔类,如鲤形目,鲱形目等,一为鳔管退化消失的闭鳔类,如鲈形目等。 功能:调节鱼体的比重,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它的机能是 通过特有的气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窗或鳔管排放气体而控制的。 八.简述侧线的结构及功能。 答:.侧线是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管以一系列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 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内有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感觉器。侧线能感受低频率的振动,可以判定水 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障碍物等,因而在鱼类生活中具有 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小鼠的给药途径有那些?请演示一下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尾静脉注射(iv):将动物固定,鼠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温水中。待尾部左右静脉扩张后,左手拉着尾,右手进针 2、请演示一下大鼠、小鼠的捉持、固定及灌胃给药 答:(1)小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2)大鼠的捉持:大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3、大鼠的给药方法有那些?请演示一下常用的给药方法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动物学复习题全部

复习题(第一章至第三章脊索和圆口纲) 一.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和次要特征。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及其主要特征。(一)三大特征 1背索 1)发生:胚胎的原肠背壁加厚,脱离原肠而发育,是中胚层而来。 2)位置:消化管与神经管之间 3)结构: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的坚韧、半透明而有弹性的一条圆柱形不分节轴索。 2背神经管 1)发生:由胚胎体背面纵沟内陷而形成,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位于脊索或脊柱的背侧。 3)结构:呈管状。 3咽鳃裂 1)发生:消化管的前端,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咽部两侧 3)作用: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的呼吸器官 (次要特征)1、肛后尾; 2、心脏,总是位于消化管的腹面。 3、内骨骼:骨骼系统属于生活的内骨骼,而不象无脊椎动物有坚硬 部分,则为死的外骨骼 (二)背索动物与某些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一般特征 1.后口:与无脊椎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相同。 2.三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 3.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 4.次生体腔(真体腔)以中胚层细胞围成的真正体腔,从环节动物开始就有了次生体腔5.分节现象。(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 (三)根据脊索的存在形式分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只存在于幼体的尾部 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身体全长,由于脊索超过神经管的最前端。 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在胚胎中出现,成体被分节的脊柱取代。一般将脊椎动物亚门分 为6个纲(1)圆口纲;(2)鱼纲;(3)两栖纲;(4)爬行纲;(5)鸟纲(6)哺乳纲二.简述脊索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1、环节动物论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因为都是两侧对称、分节、封闭式的循环系统。 2、棘皮动物论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这是基于胚胎发育,棘皮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属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一般无脊椎动物不同,但与脊索动物相似。 3、进化 推测脊索动物的祖先是一种蠕虫状的后口动物,它们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出现于地质年代古生代的早期,距今约有5亿年左右,这种动物称为原始无头类。原始无头类有两个特化的分支:一支进化为尾索动物和头索头动物;另一分支进化为原始有头类,原始有头类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支进化为比较原始,没有上、下颌的无颌(甲胄鱼、圆口类);另一支进化成具有上、下颌的有头类,即为鱼类的祖先。 三.简述尾索动物的主要特点。 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总成为原索动物。身体包在

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2、逆行变态:指动物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又称退化变态。 3、狭心动物:无心脏,心脏的功能由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代替。 4、脊索: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 5、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6、尾索动物:最低等的脊索动物,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在动物幼体的尾部出现,生长到成体时退化或消失;体表有被囊,又称被囊动物。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3个纲。 7、单循环:血液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8、柱:柄海鞘咽腔壁腹侧的中央一沟状结构。 9、韦伯氏器:脊椎体前端有四块从椎骨发出的小型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闩骨、舟骨、间插骨、三脚骨,其所构成的结构联系鱼鳔的前端与耳,能将鳔所感受的水压传递给耳,称为韦伯氏器。 10、脑颅:指包围脑与视、听、嗅等器官的头骨,其功能是保护脑及视、听、嗅器官。 11、咽颅 : 咽颅位于脑颅下方,围绕消化管道最前端,包括颌弓、鰓弓、舌弓和鳃盖骨。 12、腰带:连接腹鳍的骨结构,构造简单。软骨鱼类为一枚坐耻骨构成;在硬骨鱼类则是一对无名骨构成的三角形骨板。 13、肩带:连接胸鳍的骨结构。硬骨鱼肩带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后匙骨;软骨鱼无后 14、膜迷路: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的膜性管和囊。管壁上有前庭器和听觉感受器 15、回游:某些鱼类在生命周期的一定时期会有规律地集群,并沿一定路线作距离不等的迁徙活动,以满足重要生命活动中生殖、索饵、越冬等需要的特殊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这种现象叫做洄游。 1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17、越冬洄游:冬季将来临时,鱼类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以寻求水温、地形对自己适宜的区域过冬,称为越冬洄游。 18、索饵洄游:鱼类为了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集体洄游、 19、管鳔类鱼:鳔是鱼体沉浮的调解器官,有的鱼类的鳔具鳔管至咽,称为管鳔类鱼。 20、闭鳔类鱼:鳔无鳔管的鱼类称闭鳔类鱼。 21、腹鳍胸位:指腹鳍位置前移至胸部。 22、腹鳍喉位:有些鱼类的腹鳍位置不在腹部,而是前移到胸部或喉部,腹鳍位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 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 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 有、、、、、 、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 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 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 1. 物种; 2. 双名法;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 1. 组织; 2. 器官; 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一、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 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草履虫的运动器 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 种营养方式称 为。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 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生动物过剩繁殖密集在一起时可 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危害很大。 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它们分别是 和,引起的疾病分别是和。 8.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 体内。 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 称为。 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 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结构是。 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管,小核主要管。 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平衡的结构是和。 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 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主要由 传染。 16.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二、名词概念 1. 伪足; 2. 变形运动;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裂体生殖; 6. 接合生殖;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复 杂和最高等的?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动物学与植物学试卷

动物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些鲨鱼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为新个体,再由母体产出,称为() A、卵生 B、卵胎生 C、胎生 D、再生 2、解剖青蛙能辨出雌雄是因为() A、子宫内有发育的胚胎 B、体腔内有卵 C、具有脂肪体 D、蛙体较大 3、鱼类具有() A、一心室一心房 B、一心室二心房 C、二心室一心房 D、二心室二心房 4、线形动物消化系统是() A、无消化道 B、不完全消化道 C、完全消化道 D、细胞内消化 5、具有梯形神经系统的动物是() A、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6、蠕形动物不包括() A、绦虫 B、蜗牛 C、蛔虫 D、华枝睾吸虫 7、两栖类不具有() A、颈椎 B、胸椎 C、躯椎 D、尾椎 8、家猪的学名是Sus scrofadomestica,野猪的学名是Sus scrofa,表明二者是() A、同属不同种 B、同种不同属 C、同科不同属 D、同属同种 9、两栖类未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是() A、皮肤呼吸 B、肺呼吸 C、四肢运动 D、繁殖 10、爬行动物的循环系统是() A、完全双循环 B、不完全双循环 C、单循环 D、开放式循环 11、不属原生动物胞器的是() A、胞口 B、胞咽 C、包囊 D、鞭毛 12、扁形动物具有() A、真体腔 B、假体腔 C、无体腔 D、混合体腔 13、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称为() A、共栖 B、共生 C、寄生 D、腐生 14、绿眼虫之所以属原生动物是因为() A、很微小 B、单细胞有机体 C、进行无性生殖 D、有鞭毛 15、哺乳动物的胚胎获得氧气是从() A、胚胎的肺进行气体交换 B、羊水中的溶氧 C、食物氧化 D、母体血液 二、多项选择题 1、心脏分四腔的动物是() A、肺鱼 B、蓝鲸 C、扬子鳄 D、白鳍豚 E、蝙蝠 F、青蛙 G、红嘴鸥 H、鸭嘴兽 2、具有辐射对称体形的动物是() A、变形虫 B、水螅 C、水母 D、海参 E、蚯蚓 F、蛔虫 G、鳝鱼 H、蛇 3、只有节肢动物才具有的特征是()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DOC)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20 分) 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繁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御敌害(1分)。 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动(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分)。 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空气进行交换(1分)。 7、早成雏:刚孵化出来,眼张开就能站立跟母鸟外出寻食的鸟类(2分)。 8、留鸟: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统一地区的鸟类(2分)。 9、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1分)。营养靠胎盘自母体获得,完成后从母体内产出。(1分)。 10、侧线:鱼的体表由鳞片中央穿孔而形成(1分);是鱼的感觉器官,能感觉水的低频波动(1分)。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30 分) 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将动物分成(纲、目、属、种、变种)五个分类阶元,并建立了(双名法)命名法。 2 、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伪足),营养方式有(自养、异养、腐生),无性生殖方式有(二分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方式有(同配、异配、接合生殖) 3 、我国寄生人体的五大寄生虫病是(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4 、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 、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6 、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索)式,由1 对(咽上神经节)、1 对(围咽神经)、1 对(咽下神经节)和 1 条(腹神经索)组成。

动物学下册综合题全集

与无脊柱动物相比,脊柱动物的进化特征有哪些? 1神经系统发达,出现了明显的头部,神经管前端分化出脑和眼。耳、鼻等重要感觉器官,加强了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2脊柱成为支持身体的中轴结构,保护着脊髓,其前端发展出头骨保护着脑。3原生的水上种类以鳃呼吸,次生水生种类而后陆生种类仅在胚胎期有鳃裂,成体以肺呼吸。4除圆口类,均具有上下颌,增强了捕食和防卫的功能;消化能力大大增强。5循环系统出现了能收缩的心脏,循环效率大大提高,代谢水平进一步提高。6结构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排泄机能提高,使代谢废物有效的排出体外。7除圆口类外,都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即水生种类的偶鳍、陆生种类的五指性附肢,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提高了摄食、求偶和避敌的能力。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神经系统发达,出现了明显的头部,神经管前端分化处脑和眼、耳、鼻等重要感觉器官;2脊柱代替了脊索,称为新的支持身体的中轴结构;3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此生水生种类和陆生种类仅在胚胎时期有鳃裂,成体用肺呼吸;4除圆口纲,均具上下颌,增强了捕食和防卫的功能;5循环系统出现了能收缩的心脏,循环效率大大提高,代谢水平进一步提高;6结构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排泄机能提高;7除圆口类外,都出现了成对的附肢,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提高了摄食、求偶和避敌的能力;8几乎全为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或卵胎生;9身体大多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颈或比明显,为或不存在。 鱼类的进步性特征 1.出现了上下颌。有了上下颌,动物就能主动去追捕咬牢食物,扩大了食物来源,同时,上下颌也具有防御、营巢、钻洞、求偶、育雏等作用。因此,颌的出现带动了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提高。 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偶鳍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游泳能力,并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3.具有一对鼻孔,内耳有三个半规管,这些结构加强了它们的嗅觉和平衡能力,而这也是脊椎动物嗅觉与视觉的最基本结构类型。 4.脊柱代替了脊索。脊柱成为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的主要结构。脊柱的形成同时也加强了支持、运动和保护的机能。 试述鱼类洄游的概念、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鱼类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移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洄游。其类型有:鱼类在冬季水温下降时,避开寒冷环境,游到温度适宜的区即越冬场度过寒冷的冬季,为越冬洄游;在生殖季节鱼类从越冬场地或索饵场成群的向产卵场地进行迁移,为生殖洄游;鱼类因寻取食物为主的洄游称为索饵洄游。鱼类洄游的意义表现为:洄游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件,是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适应行为,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本能行为。 为什么说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适应水中生活的一大类群? 1.多为纺锤形体型,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头和躯干固结不动,以利水中前进;2以鳍作为水中运动平衡器官;3皮肤粘滑并有鳞片,具有细胞粘液腺,可减少水中的摩擦并其保护作用;4骨骼、肌肉以利于鳍分而分化,肌节与肌隔套叠,利于躯干、尾部的左右屈伸,为主要的运动动力;5适应水环境及水中获食的消化系统,口位多样,有腮耙等;6以鳃进行呼吸;7以鳔调节身体比重;8具与以鳃呼吸相适应的单循环;9排尿器官既泌尿,维持渗透压的恒定;10适应水环境的生殖方式,有体外受精、体内受精的,有卵生、卵胎生、假胎生的等;11具对水环境特殊适应的感觉器官。

实验动物学试卷及答案

2013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考查题 姓名学号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 1.AEIR “AEIR”是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animal(实验动物)“E”系equipment (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2.3R “3R”,即减少(reduction)、代替(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 3.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指在清洁动物的基础上,要求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如绿脓杆菌等。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中,实施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使用SPF动物,在实验中可以安全可靠地排除动物所携带病原体及特定微生物的干扰。SPF动物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可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该级动物健康,繁殖率高,自然死亡率低。 4.歪头病 肺支原体可引起化脓性鼻炎和慢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引起实验动物“歪头病”,患鼠头斜于患侧转圈走,提起鼠尾使之倒立,患鼠身体迅速旋转。肺支原体感染生殖道可导致死胎和不育。 5.封闭群动物 又称远交群(out bred stock)动物。按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的定义,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如昆明种小鼠、SD大鼠等。特点:繁殖率高,重复性差。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近交系动物?简述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连续交配繁殖达到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㈠基因纯合性(homozygosity),㈡遗传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㈢表现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㈣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ty),㈤遗传特征的可辩别性(identifiably),㈥遗传组成独特性(individuality),㈦背景资料可查性,㈧国际分布广泛性 2.“DBA/1fLACA/Lac小鼠”中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涵义是什么? DBA为小鼠近交系名称,1表示亚系,f表示代乳,LACA为代乳母鼠的品系,Lac代表培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3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列举3个分属不同的门,再生能力很强的无脊椎动物:、和 写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所属的门和纲) 涡虫对虾 钉螺锥虫 金龟子海葵 目前危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最严重的寄生虫是,与同纲其他寄生虫感染方式不同,它是以的方式感染人的。 浮游动物的种类非常多,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请你写出分别写出6个分别属于不同纲的动物类 群:、、、、、、 二、选择(30分)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A.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Parus major D.Parus Major 培养草履虫时,常常提供给其一定的条件以使其进行快速的分裂繁殖,现欲促使其进行大量的结合生殖,以下的简便办法中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升高培养温度到25℃,增加食物供给 B.降低培养温度到8℃,增加食物供给 C.升高培养温度25℃,减少食物供给 D.降低培养温度到8℃,减少食物供给 节肢动物是开管式循环,以下关于其血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 B.充满血液的组织间隙 C.充满血液的围心腔 D.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相混合的腔 E.昆虫的血腔被肌肉质的隔膜被分为3个腔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胚层来源的是:() A.红珊瑚的骨骼 B.涡虫的肠壁 C.乌贼的骨骼 D.海参的骨针 不同类群的动物均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下列结构中,属于棘皮动物特有的是(): A.后口 B.水管系 C.水沟系 D.中胚层来源的骨骼 E.管足 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幼虫阶段,请将下列幼虫与有关动物类群用线连起来: 1 牟勒氏幼虫 A 腔肠动物门 2 担轮幼虫 B 扁形动物门 3 面盘幼虫 C 环节动物门 4 浮浪幼虫 D 软体动物门 人蛔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寄生虫,其不同的阶段寄生在人体不同的部位,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症状可能是由蛔虫引起的是():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 20 分) 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繁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御敌害(1分)。 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动(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分)。 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空气进行

4 、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 、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6 、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索)式,由 1 对(咽上神经节)、 1 对(围咽神经)、 1 对(咽下神经节)和 1 条(腹神经索)组成。 7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附肢节间具(关节),体表具有几丁质(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8 、昆虫的身体主要分(头、胸、腹)三部,口器有五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咀嚼式、嚼吸式、虹吸式、刺吸式、舐吸式),呼吸器官主要是 (气管)。排泄器官主要是(马氏管)。 9 、两栖类的呼吸方式为(口咽式呼吸)。 三、判断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共 10 分) 1、真体腔开始出现于(C )。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01、赤潮是由(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造成的。 02、乌贼胚胎发育以(外包)方式形成原肠胚。 03、水螅刺细胞在(外胚层)。 04、海蜇身体为(辐射对称)。 05、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和三胚层),无体腔。 06、涡虫神经系统(梯形)。 07、(蚯蚓)为闭管式循环。 08、昆虫口器(上唇)不是由附肢转化形成。 09、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特有的。 10、(鱼类)皮脂腺是单细胞腺。 11、两栖耳柱骨相当于鱼类(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而成。 12、耳蜗是(哺乳类)具有。 13、脊椎动物第V对脑神经是(三叉神经)。 14、(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是哺乳类头骨鉴别特征。 15、鲨鱼鳞片是(盾鳞)。 16、梨鼻器是爬行类(嗅觉)器官。 17、尾肠系膜静脉是(鸟类)特有的. 18、哺乳类椎体连接型为(双平型)。 19、皮肤表皮层:腔肠动物(外胚层),原腔动物(角质膜),扁形动物/环 节动物(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20、陆生脊椎动物不具有(腰带不与脊椎相连)特点。

二、名词解释(24分)→填空题 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和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组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又称左右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来,代谢降低,以适应环境。当环境适合时破囊而出,这是一种生物学适应。 必须有归律的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做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已转换生活环境、方式,满足它们生殖、索食、越冬所需条件,并在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地。 成。并与宽大的骨盆愈合,在行走时支撑体重 构和胚胎发育上的来源却相同。 等、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共同开口间接与外界相通的裂孔,是低等水栖脊索动物呼吸器官。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包囊: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原生动物可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既包囊。 裂体生殖: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面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 刺细胞:肠腔动物特有的,内含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刺丝,刺细胞外侧有针,当刺针受刺激,刺丝翻射出来,射出毒液,将对手麻痹或杀死。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门外壳的俗称,因为坚硬有如骨骼,因此得名。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壁。体壁由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层,基膜和角质层。表皮细胞层由一层活细胞组成,它向内分泌形成一层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质层。角质层除了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构造外,还能与内壁所附着的肌肉共同

完成各种运动,跟脊椎动物体内的骨骼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外骨骼。 逆行变态:动物经变态后,身体构造变得更为简单的变态形式。 次生腭:头骨原生腭的下方,由上颌骨的腭支、腭骨和翼骨组成的第二层腭板。它隔开鼻通道和口腔,使动物进食和呼吸互不影响。 胎盘: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与性机能有关的器官。 新脑皮:由侧脑室外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原脑皮,接受全身感官传来的信号,综合分析,根据已建立的神经联系产生相应反应二、填空 (一)无脊椎动物 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___细胞内__消化和__细胞外___消化两种 2、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体壁分外层、中胶层、内层,食物在领细胞内消化。 3、疟疾是由虐原虫引起的,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动物学整合后试题答案概要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2007级共页 生理学期中测验试题 (二○○九~二○一○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成绩 学号阅卷教师 一、选择填空(每一空格1分,) 1. 与静息期细胞膜内外Na+、K+分布不均有关的过程是 C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钠泵作用 D. 离子通道作用 E. 出胞和入胞作用 2. ACh的N型受体属于 A A. 通道性受体 B. G-蛋白耦联型受体 C. 效应器酶受体 D. 胞质内受体 E. 核内受体 3.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D A. 脂肪 B. 糖类 C. 氨基酸 D. 蛋白质 E. 糖脂 4. 载体易化扩散饱和现象的原因是 C A. 离子跨膜梯度小 B. 能量供应不足 C. 载体数量固定、有限 D. 载体数量太少 E. 转运速度太慢 5. 具有机械门控通道的组织是 A A. 肌梭 B. 终板膜 C. 神经细胞 D.视杆细胞 6. 快Na+通道阻断剂是 B A.美洲箭毒 B. 河豚毒 C. 阿托品 D. 四乙基胺 7. N受体阻断剂是 A A. 美洲箭毒 B. 河豚毒 C. 阿托品 D. 四乙基胺 8. 微终板电位属于 C A. 静息电位 B. 动作电位 C. 局部电位 D. 超极化电位 E. 复合电位 9. 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会导致 D A.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加大 B. 锋电位幅度加大 C. 去极化速度加快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E. 对膜电位无影响 10. 用直流电对神经纤维行细胞外刺激时,通电的瞬间兴奋发生在 A A. 阴极下 B. 阳极下 C. 两极间 D. 两极下 E. 两极外

11. 产生张力最大的收缩形式是 E A.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 单收缩 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12. 后负荷超过肌肉收缩的最大张力时出现 A A. 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 单收缩 D. 停止收缩 E. 缩短速度减慢 13. 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 C 。 A. 兴奋 B.抑制 C. 兴奋或抑制 14. 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 A 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强度越小,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 C 。 A. 最小 B. 最大 C. 高 D. 低 15. 刺激轴突中点引起的动作电位将朝 B 方向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 C 。 A. 轴突末梢 B. 轴突末梢和胞体两个方向 C. 不衰减 D. 明显衰减 16. 与较弱的阈上刺激比较,当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单条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幅度 B ,传导速度 B 。 A. 增加一倍 B. 不变 C. 也略有增加 17. 感受器的适应是指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一定时间后,其感觉冲动发放的 A 出 现 D 的现象。 A. 频率 B. 幅度 C. 增大 D. 减小 18. 单个运动神经元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以 B 的方式可将兴奋传递到 D 肌纤维。 A. 电传递 B. 化学传递 C. 单条 D. 多条 19. 随着给予感受器的刺激强度的增加,感受器传入冲动的频率 A ,传入冲动的幅度 C 。 A. 上升 B.下降 C.不变 20. 若切断一侧脊髓(脊髓半离断),则断面以下肢体 B 痛觉消失, A 本体感觉消失, A 随意运动障碍。 A. 同侧 B. 对侧 C. 双侧 21. A 与机体的平衡功能有关, C 与随意运动的协调有关。 A. 绒球小结叶 B.旧小脑 C.新小脑 22.耳蜗顶部感受 D 音调。 A. 外 B. 内 C. 高 D. 低 23.当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接受光量子后,使外段胞浆内的cGMP大量 B ,从而使Na+通道 D ,产生 F 电位。 A.合成 B.分解 C.开放 D.关闭 E.去极化 F.超极化

动物学一题库

动物学一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双名法 2、物种 3、分类阶元 4、自然分类系统 5、 二、填空题 1、是分类系统的最基本阶元。 2.双名法规定,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学名,这一学名有或所组成。其中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后面一个是它的。 3、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界。 三、简答题 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简述动物分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三大学派。 第一章动物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2、器官 3、系统 4、细胞周期 二、填空题 四大基本组织为。 三、选择题 1、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2、在动物组织的分类系统中,硬骨属于()。 A 致密结缔组织 B 硬骨组织 C 网状结缔组织 D 疏松结缔组织 四、简答 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 2、列表比较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的异同(分布、结构、机能等)。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伸缩泡 2、包囊 3、刺丝泡 4、世代交替 5、顶复合器 6、孢子生殖 7、裂体生殖 二、填空题 1、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2、刺丝泡为动物所特有。 3、眼虫运动有趋光性,是因为眼虫具有。 4、变形虫在运动时可有身体任何部位细胞质外凸形成临时的运动器官称为。 5、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存在现象,无性世代在体内,有性世代在体内。草履虫的细胞核分化成一大一小两个核,其中大核的作用是 小核的作用是。 6、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 7、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和伪足。 三、选择题 1、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

普通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填空 1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2细胞一般比较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通常以( )计算其大小。 3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机能是多种多样的,游离的细胞多为( );紧密连接的细胞有( )等;具有收缩机能的肌细胞多为()或( );具有传导机能的神经细胞则为()。 4动物细胞中具有24种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其中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有6种,分别是( );还有6种在细胞中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分别是( );另有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5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 )两大类,前者主要是()、() ;后者主要是( )、()、( )、( )等。?6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核酸可分为()、( )。 7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8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是( )。?9动物细胞是一团原生质,由它可分化出( ), 10细胞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和( )。 ()和各种细胞器。? 11动物细胞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是( ),( ),( ),( )。 13细胞核经固定染色后,一般可分辨出( ),( ),12细胞质内的内含物主要包括( ),() ,( ),( )。? ( ),()等。 14细胞周期包括()和( )。根据DNA的复制又可将()分为( ),( ),()三个时期。15细胞已经 16动物细胞分裂可分为( ),( ),()。 分化但不处于生长分裂的阶段称为( )期。? 17有丝分裂实际上是连续过程,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复杂变化把它分为( ),( ),( ),()。 18减数分裂与正常的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时进行( )次连续的核分裂,细胞分裂了()次,而染色体只分裂( )次,结果是染色体的数目( )。 20上皮组织具有( ),(),(),( )19动物的组织通常可分为(),( ),( ),( )等四大类。? 等生理机能。?21根据机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 ),( ),()等。?22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被覆上皮又可分为( ),( ),(),( )等多种类型。?23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缔组织又可分( ),( ),( ),(),?(),( )等多种。?24根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可将肌肉组织分为( ),( ),25神经组织由( )和( )组成。 ( ),( )。? 26( )和( )是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27一个典型的神经细胞由( )和( )组成。 28按胞突的数目可将神经元分为( ),( ),( )。 30结缔组织是由( )和( )组成。 29按其功能可将神经元分为( ),( ),( )。? 31在细胞中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贮存、加工、转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对细胞内和进入细胞内的物质起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是( )。 选择?1动物细胞中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A水→脂类→蛋白质→糖类→无机盐 B水→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 C水→无机盐→蛋白质→脂类→糖类?D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水?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DNA B rDNA C tDNA DmRNA 3在细胞周期中,DNA的合成复制发生在( )。?A M期B G1期CS期D G2期?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计算染色体数目最合适的时期是( )。?A前期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两组子染色体移至细胞的两极,染色体移动停止,即进入有丝分裂( ) 。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6在配子减数分裂过程中,从初级精母细胞,到次级精母细胞,最后形成精细胞的数目变化次序是( );其染色体变化依次是( )。 A1→2→4 B1→1→2 C1→2→2?D2→1→1 E2n→2n→n F2n→n→n; G2n→2n→2nHn→n→2 n?7在配子减数分裂中,从初级卵母细胞,到次级卵母细胞,最后形成卵细胞的数目变化次序是( );其染色体变化依次是( )。 A1→2→4 B1→2→2 C1→1→2 D1→1→1 E2n→2n→n F2n→n→n?G2n→2n→2nGn→n→2n?8符合动物细胞特征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线粒体、内质网、质体、溶酶体 C高尔基体、中心粒、溶酶体、线粒体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中央大液泡?9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细胞数量少,排列紧密B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C细胞数量少,排列疏松 D细胞数量多,细胞间质发达?10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中的( )。?A细胞B间质C纤维 D基质 11与纤毛的结构相同的是( )。?A鞭毛B中心粒 C毛基粒 D微绒毛 12基质和细胞较少,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是( ) 。?A疏松结缔组织B软骨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血液组织 13具有支持、保护、维持体温等作用,并参与能量代谢的结缔组织是()。?A脂肪组织B硬骨组织 C疏松结缔组织D软骨组织 14根据细胞周期的概念,正确的细胞周期的顺序是( )。 AG1期→G2期→S期→M期 BM期→G1期→G2期→S期?CG1期→S期→G2期→M期 DM期→S期→G1期→G2期?15对血液组织的结构特点正确的解释是()。?A由各种血细胞和大量的血清组成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