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散文世界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承载着文学的艺术性,又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性。
在历史长河中,散文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
一、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1.真实性现代散文强调内容的真实性,要求作者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线,只有真实地展现生活,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文学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必须具备文学性。
现代散文追求语言的优美、形象的生动、情感的丰富,以及结构的巧妙。
文学性是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
3.思想性现代散文不仅要有艺术美,还要有思想内涵。
散文作者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通过作品传递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4.创新性现代散文追求创新,包括形式、内容、手法等方面的创新。
散文作者要勇于突破传统束缚,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现代散文的个性风格1.作者个性散文的个性风格首先体现在作者的个性。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审美观念和表达方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作者的个性风格。
2.题材选择散文的题材丰富多样,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使得作品具有独特性。
3.表达手法现代散文在表达手法上追求多样化。
作者可以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语言风格语言是散文的载体,现代散文的语言风格追求独特性。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作品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朴实无华、华丽辞藻、幽默风趣等。
5.结构布局散文的结构布局要求灵活多样,作者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三、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的关系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相辅相成。
美学追求是散文创作的指导思想,个性风格是美学追求的具体体现。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独特之处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个性的文学体裁,常常通过意象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悟。
意象,犹如散文世界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通向作者内心深处的窗户。
那么,散文中的意象表达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首先,散文中的意象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与诗歌中的意象常常遵循一定的传统和象征意义不同,散文中的意象往往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独特经历、感受和思考所选取和创造的。
它们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如一支旧钢笔、一枚褪色的邮票;也可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景象,如一片飘零的落叶、一朵孤独的野花。
这些意象承载着作者个人的情感记忆和生命体验,因此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比如,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两棵枣树,并非普通的树木,而是作者孤独、坚韧精神的象征,是他独特内心世界的写照。
其次,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更加自由随性。
在散文中,意象的出现和运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完全取决于作者的行文需要和思绪的流淌。
作者可以在文中随意地引入意象,有时是作为开头的引子,引发下文的思考;有时是在文中穿插,作为情感的点缀;有时则在结尾处出现,给人以余味悠长的感受。
这种自由随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散文中的意象如同灵动的音符,在文字的旋律中跳跃,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周作人在《乌篷船》中,以乌篷船这一意象为线索,自由地展开对故乡风情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在水乡的河道中悠然前行。
再者,散文中的意象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散文作者通过对意象的细致描绘和深入挖掘,将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
一个简单的意象,可能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多层含义,引发读者的深思。
比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通过对地坛这个古老而宁静的园子的描写,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母爱的感悟都融入其中。
地坛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成为了作者精神的寄托和生命的启示。
浅析初中现当代散文的个性化阅读

2 区分 不 同类 型 的散 文 的 个性 化 阅 读 、
在具体教 学 中 ,不 同类型 的散文 ,它们 个性化 阅读 的侧重 点不 同。下面我立足于 课堂教 学 ,从教师对 学生散文 阅读指导 的角度 ,就散文的不 同类型 分别 论述 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
二、初中现 当代散文阅代散文个性 化阅读 的意义
阅读 是一 种 从 印的 或写 的语 言符 号 中取 得 意义 的心理 过 程 ,它要求和别 人一起进行 思维 ,剖析 与 自己雷 同的或对立 的 思想 。它实质是 自我一种文 化再创造 的过程 。阅读又不光 是心 智 行为 ,它还包 括引起情感 阅读个体 的反 应 ,改善阅读个体 的 态 度和意志 ,发展 其身心活 动 ,调节其情 感 。可见 ,阅读是一 种 个性 化行为 。初中散文 的个性 化 阅读 ,有助于提 高学生 的阅 读兴趣 和阅读能 力。高考所 占的现代文 阅读一直不 低 ,传统 的 教 学只完成理解 训练 ,没达 到理想效果 ,个性化 阅读能从学 生 自主身 上发掘对理解 文章 内涵的方法 ;再 者 ,提高 学生的审美 情趣 。散文个性化 阅读对初 中生而言 ,重在 体味意境 中蕴涵 的 美和感悟 哲理 。散文 在初 中语文 教材 中 占有较大 的比例 。通过 散 文个 性化 阅读 ,教 师可 以摒弃 阅读 的低 俗 化 、童稚 化 的倾 向,培养学 生对 散文 的兴 趣和提高散文 的写作能 力。
走进《雨的四季》感受刘湛秋散文的诗意世界

走进《雨的四季》感受刘湛秋散文的诗意世界雨,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妙的现象。
它时而轻柔,时而猛烈,时而缠绵,时而急促,就像一位多变的艺术家,用它独特的笔触描绘着世间的万象。
而在刘湛秋先生的笔下,雨更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让我们一同走进《雨的四季》,去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在《雨的四季》中,刘湛秋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感知,为我们展现了雨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
春天的雨,是清新而娇媚的。
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在作者的描绘下,春雨仿佛是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万物焕发出新生的活力。
那嫩绿的树叶,那绽放的花朵,那湿润的泥土,都在春雨的滋润下变得生机勃勃。
我们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清新气息,感受到那股新生的力量在涌动。
夏天的雨,则是热烈而粗犷的。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夏天的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就像一个急性子的孩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它用它的热情和力量,冲刷着大地的疲惫和燥热。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在夏雨的洗礼下,整个世界都变得热烈而奔放,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秋天的雨,是端庄而沉思的。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秋雨没有了春雨的清新和夏雨的热烈,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它轻轻地飘落,带着丝丝的凉意,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一层秋雨一层凉”。
在秋雨的陪伴下,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感受岁月的沉淀。
冬天的雨,是自然而平静的。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散文范文——《我的世界》随笔

《我的世界》随笔散文(范文)在高考的前3个月,我打开电脑,启动游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我的世界,一个只属于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是一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它让我感受到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和体验。
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探索未知的领域,建造自己的城堡,收集各种稀有物品,与朋友一起玩耍。
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让我感到兴奋和好奇。
每次我进入这个世界,我都会感到一种无法言表的自由和放松。
在这个世界里,我不需要担心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只需要享受游戏的乐趣。
这个世界成为了我逃离现实的避风港。
但是,我的世界也有它的阴影。
有时候,我会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个世界里,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
我的家人和朋友会因为我的沉迷而感到担心和失望。
我也曾经因为游戏而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内疚和后悔。
然而,即使面对这些问题,我仍然爱着我的世界。
它是我成长和探索的地方,我在这里学会了耐心和创造力。
我也在这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和我建造了美丽而独特的建筑和景观。
在我的世界里,我发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它让我成为一个更加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但是我也不会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挑战,它们让我成长和进步。
我的世界是一个美好而特别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和体验。
我爱着这个世界,但我也明白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我会努力平衡游戏和生活,让我的世界成为一个美好而健康的地方。
注: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世界最美十篇散文

世界最美十篇散文一、《温暖的阳光》阳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
它如同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当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开始苏醒,花草树木逐渐恢复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光明。
二、《碧海蓝天》无边无际的大海,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世界上最美的画卷。
微风拂过海面,波光粼粼,海浪悠悠地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故事。
站在海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远离喧嚣,心灵得到了最真实的宁静。
三、《秋天的童话》秋天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之一。
金黄的稻田、红彤彤的枫叶、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微风吹过,枫叶像红色的雪花一样飘落,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让人陶醉其中。
四、《雨后的清新》雨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大地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水珠滴落在花瓣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阳光穿过云层,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了彩虹,如同大自然给我们的祝福。
五、《夜空的繁星》夜晚的天空,星星点点,繁星闪烁。
无论是明亮的北极星,还是闪烁的流星,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
仰望星空,仿佛置身于宇宙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六、《静谧的湖泊》湖泊,如同一面镜子,平静而宁谧。
湖水碧绿,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宛如仙境一般。
湖边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七、《沉默的森林》森林,是大自然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树木繁茂,鸟语花香,一片宁静。
踏入森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八、《美丽的山川》山川,是大地的脊梁,也是大自然最壮丽的景观之一。
高耸入云的山峰,流水潺潺的溪流,宛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站在山巅,俯瞰群山脉,俯视万物,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九、《花海的盛开》春天是花的季节,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花海。
无论是绚丽的郁金香,还是娇艳的玫瑰,都在阳光的照射下盛开,散发出芬芳的香气,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美好。
十、《初雪的纯洁》初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布。
描绘自我个性特征的叙事散文:揭示内心世界的独白

描绘自我个性特征的叙事散文:揭示内心世界的独白English:In this narrative essay, I aim to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my inner world and reveal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define my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I will paint a vivid picture of my thoughts,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offering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essence of who I am.From a young age, I have always been a curious soul, constantly seek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is insatiable thirst for learning has shaped my identity, making me an avid reader, a passionate learner, and a perpetual seeker of truth. Whether it's delving into the pages of a thought-provoking novel or engaging in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my inner world is enriched by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Moreover, my introspective nature allows me to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my emotions and thoughts. I am not afraid to confront my fears, insecurities, and vulnerabilities, for it is through facing these internal battles that I find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By embracing my emotions and accepting them as an integral part of whoI am, I have developed a deep empathy towards others, fostering meaningful connection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nature.Throughout my life, I have been captivated by the beauty of art and its ability to express the inexpressible. Whether it's through writing, painting, or photography, I find solace in creating and sharing my perspective with the world. Art serves as a medium through which I can communicate my innermost thoughts and emotions, transcending language barriers and connecting with others on a profound level.In the tapestry of my personality, there is also a strong sense of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Life has thrown its fair share of challenges my way, but I have always found the strength to rise above them. This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and ability to adapt has allowed me to navigate through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emerge stronger on the other side. I believe that it is through adversity that character is formed, and I am grateful for the lessons learned along the way.Ultimately, this narrative essay aims to offer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unique tapestry of my inner world. By sharing my personaltraits,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I hope to inspire others to explore their own inner worlds and embrace the beauty ofself-discovery.中文:在这篇叙述性散文中,我旨在深入探索我的内心世界,揭示定义我个性的独特特征。
写出一个我来——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联起来。那么,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一是感情线索,二是事物线索,三是人物线索,四是思绪线索,五是景物线索,六是行动线索。“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这些线索是较为常用的。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
编号:
备 课
组 别
语 文
课 程名 称
语文
第五册
所 在
年 级
主 备教 师Fra bibliotek授 课教 师
授 课系 部
授 课
班 级
上 课
日 期
课题
写出一个“我”来——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2.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重点
怎样进行个性化散文写作。
难点
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的散文世界第一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
稍后,许多刊物都开辟了“随感录”专栏。
此外,还有不少进步报刊的“杂感”、“评坛”、“乱谈”等栏目也发表过很多杂文,各自拥有一批撰稿人,形成颇有声势的杂文创作浪潮。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上的杂文,大都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敏锐的反应,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是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李大钊将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两相结合,形成他的特色。
陈独秀也是“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之一。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他在“五四”初期写的杂文,几乎每发表一篇都有影响。
钱玄同他是当时提倡白话,批评儒家思想的一员猛将,其《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是痛快淋漓的文字,颇适合当时激进的阅读心态。
鲁迅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
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辟的,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
鲁迅又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
早在1919年8月和9月间,他就开始尝试这种以散文体式表现诗意题材的艺术形式。
20年代写的《野草》,《朝花夕拾》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二节: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周作人也是《新青年》、《语丝》一派的主要作者。
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以后,他又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
他自己的散文,也有“浮躁凌厉”与“冲淡乎和”两体。
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显然更加积极,常为论者所引述;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周作人的散文多作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
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性格。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他关注现实,反抗黑暗,与思想革命取同一步调;但在人生观与艺术观方面,他又尽可能远离激进,保持平和。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仍有不少出产,但闲谈式的作品少了,他试验一种"文抄公体”的散文,即是笔记体散文之一种,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舶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周作人的评点,则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常兼两种文体之美,而总体风格则如郁达夫所说,“一变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人古雅遒劲的一途了。
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之一,是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又分出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来。
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都是这一流派的主要散文作家。
·俞平伯(1900—1990年)的散文多收在《杂拌儿》、《燕知草》等集中,其中,如《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在20年代曾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多构成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是远离现实的。
废名,即冯文炳(1910—1967年),他的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
《竹林的故事》等作品名为小说,实则也是散文,很注重意境的传达,清新素朴,抒情气息浓郁,也喜闲谈琐事,以冲淡为衣,表现出朴讷哀伤的风格。
后来将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技巧引入,追求朦胧的散文意境。
但语言修饰得愈发生涩古怪,陷入歧途。
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此所谓“废名气”。
第三节: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冰心散文:基本特色:缜密,缠绵,清丽。
在“五四”美文创作中,持缜密、漂亮风格的,比冲淡一派人数为众。
这几乎可以囊括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大文学社团的主要作家。
冰心散文的影响不在周作人之下,不过他们的创作路数与所拥有的读者并不相同。
冰心那“小诗”味的散文更容易引起未涉世事的青年读者的共鸣与模仿。
她的《笑》,发表于1920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是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
刊载后,学校竞相选人课本,语法学家把它做通篇句式读解,可见影响广大。
很多人认为,冰心的散文实比她早年的问题小说和小诗成就更高。
冰心散文创作的重心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
《往事(一).七》,细腻地描写了两缸荷花在雨中的变化及作者的心情,当看到红莲在大雨中受大荷叶的庇护时,自然升华到母爱的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用和儿童亲切谈心的语调,将山与海,从视野、颜色、动态、给人遐想等方面,详加对比,抓住事物特征,描绘得有声有色,处处传诉出作者对大海的无限深情。
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
朱自清(1898—1948年)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
他的重要性如很多评论家所公认,只要学校选讲范文,或编文学史,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笔之完美,朱自清必被提及。
他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无论是朴素动人如《背影》,或者明净淡雅如《荷塘月色》,委婉真挚如《儿女》,从中都能感到他的诚挚和正直。
他既不满意陶醉于抒写琐屑小事的“言志派”,也不满意后来的所谓幽默派,写作态度严肃不苟,始终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是他写景抒情的名篇,都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人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他的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
文字几乎全用口语,清秀、朴素而又精到,在20年代就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字的典范。
不过有时令人稍感着意为文,不如后来的散文(如《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更成熟自然。
《背影》只是质朴地叙说父亲送别儿子的一段场景,可他捕捉到一二不可言说的.典型细节,注入了一股对劳碌奔波的老父的至亲深情,表现出小资产者在旧世界一生颠簸挣扎的可悲命运。
这样,就很容易打动无数身受飘零之苦的人,不难解释为什么此篇能那样长久地激起读者的心潮了。
丰子恺(1898—1975年),从2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品,此时期的散文结集有《缘缘堂随笔》。
他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如他的画一般,透露着心地光明、一无沾染的品格风貌。
作者在看见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带着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
梁遇春(1904—1932年)的《春醪集》和《泪与笑》收入他20年代中期以后的随笔。
20年代人称梁遇春为中国的“伊里亚”,是因为梁的作品确受英国Essay,尤其是查理·兰姆的随笔的影响。
梁遇春耽于思索,他的随笔也有许多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和洞明的见解。
他喜用絮语笔调,随意而坦诚的谈吐中不乏睿智的思辨。
《春醪集》谈论知识,探索人生,或旁征博引,引类取比,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语言机智而有文采,潇洒自如,玲珑剔透;时有思想的火花,却缺乏如炬的目光。
在小小题目里开掘微言大义,引用外国的经典、警句,信手拈来,处处切题。
梁遇春有股孤傲气,他那懒散的绅士风度,不愿受任何拘束的个性及享尽人生的主张,……文学研究会其他重要的散文作家还有许地山。
他不仅小说写得别致,散文集《空山灵雨》也另有情调:近似散文诗,渗入宗教气氛,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名篇《落花生》质朴短小,有寓意,主张人生“要学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这又是他生活态度扎实的一面。
写实风格最强的是叶圣陶、郑振铎和茅盾,他们的散文有充实的“人生派”内容,社会性较浓。
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抒发对故乡的情思,由物及人,平淡从容,便是他惯常的文风了。
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都是“五卅”后不久写出的,沉痛的感情以质朴的语言出之。
他的《山中杂记》,真率、俊逸,只是视野不够阔大。
茅盾写有《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也是“五卅”时产生影响的作品。
他旅日时期写的一组散文,收入《宿莽》集,其中的《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等,反映了他处于革命转换时期的思索和探寻,有时代的苦闷,也有新的期望,是用诗的情绪交织成回荡起伏的怅惘滋味,显露了茅盾文学气质的又一侧面。
瞿秋白(1899一)935年)。
他这时有《饿乡纪程》(即《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问世。
第四节: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创造社在“五四”时代是狂飙突进的浪漫派,这一派作家的散文,与其小说和诗歌有共同的基色。
特别是郁达夫,他的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无所隐饰地暴露赤裸裸的自己,称得上是个独树一帜的散文家。
他声称比起小说来,“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他和郭沫若散文的主要方式,确实都在直接倾诉自身的遭遇,发出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又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他早期散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只是被自己小说的文名所掩,人们注意散文家郁达夫,是在他大量制作小品游记的30年代了。
《归航》记述作者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既厌恶给自己带来屈辱、压抑的异国生活,又有某种不忍诀别的心情,胡乱游走的狂放变态,以及想象用手枪击杀得到中国少女青睐的西洋人的那种情绪之流,无所顾忌地在文中进涌。
《还乡记》与《还乡后记》写作者回乡旅途及抵家后所见所感,表达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对贫富不均社会的强烈不平,也有消极遁世的思想渗透着。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鼓动青年反叛现实社会,语言直露,构想新奇,宣泄感情的冲击力足以惊世骇俗。
稍后写作的《一个人在途上》,把作者对亡儿的至情,表达得感人肺腑。
·郁达夫写散文大都在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直接抒发感伤情怀,常常像跟亲友诉苦或聊天那样,不拘形式的倾诉使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