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假期作业
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4-4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4-44页】【导语】寒假是指冬季1-2月期间的假期。
在中国,学校通常将每个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
上学期从秋季九月份开始,到次年农历腊月初十左右,各学校开始放假,至元宵节后寒假结束。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四页五、活学活用 1、朋友;故地;书能带给我们温馨的感受。
2、(1)营养;书能充实我们的头脑。
(2)阶梯;书能使我们进步。
(3)船;书能拓宽我们的眼界。
3、一位良师,能让我们积累知识,了解人生。
六、口语交际张华,这几天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想再看看那本书。
你看完了吗? 张华,我有个同学向我借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水浒英雄榜及时雨--宋江;母夜叉--孙二娘;拼命三郎--石秀; 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
第五页三、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句式补写句子。
老师的课堂;鱼的海洋;翅膀的鸟。
第六页四、阅读感悟 1、刻、果然。
2、枯燥、贫乏、着急、无论、还、就。
3、费:花费,耗费;光:只,单。
5、多读,多写,多写。
五、小小修补匠芬芳;一位;粉红;舞台;阳;拂过;仔细;优美。
第七页二、我能给下面的词语唱唱反调偶然--必然保存--销毁凋零--绽放稀罕--普通爱惜--浪费慈祥--威严四、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1、闹;2、皱;3、主张、意见;4、意见、建议;5、建议。
第八页五、快乐阅读 1、P、pian、羽、9;R、rou、木、5。
2、底、栽、飘。
3、弯下(身体)。
4、小桥的身体。
六、趣味字谜口第九页三、补全诗句,并选你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众鸟高飞近,孤云独去闲。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
四、呼朋引伴,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解)①鄙,边境。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宋昭公出亡(_____)(2)吾知所以亡矣(_____)(3)被服以立(_____)(4)卒得反国(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曰:“此是。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补充原文。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___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___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____的作用。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话刚说完,杨氏之子马上就做出了回答,说明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快。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完整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完整寒假作业答案第一单元:人生的旅程课文1:《人生的旅程》1. 课文内容概述:本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生就像一场旅程,人们在这个旅程中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阶段和挑战。
通过旅程的比喻,课文传达了人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并珍惜每一段人生经历的思想。
2. 课后习题答案:- 选择题:1. A2. B3. C4. A5. B- 判断题:1. 错2. 正确3. 错4. 正确5. 正确- 简答题:1. 旅程是如何被用来比喻人生的?- 旅程代表了人生的过程和经历,人们在人生中会有起起伏伏、跌跌撞撞的经历,就像旅程中的行程一样。
2. 课文中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课文传达了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并珍惜每一段人生经历的思想。
第二单元:诗歌的力量课文2:《一根小草》1. 课文内容概述:本课文通过描写一根小草的坚强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诗歌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课后习题答案:- 选择题:1. C2. A3. B4. B5. C- 判断题:1. 正确2. 错3. 正确4. 错5. 正确- 简答题:1. 课文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诗歌的力量?- 课文通过描写一根小草的坚强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歌的力量。
2. 课文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
(以下省略,继续按照相同格式回答后续课文的内容和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古诗鉴赏...第四单元:寓言故事...第五单元:动物的故事...第六单元:写人的故事...第七单元:写景的故事...第八单元:写事的故事...第九单元:说理的故事...第十单元:现代童话...(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后续单元的内容和习题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假期作业

五年级语文假期作业(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mïnǐzhàn xuēgǒng xíng suǒxiàng pīmǐ( ) ( ) ( ) ( )jiàyùniǎo kàn duìwu ruîyǒu suǒsī( ) ( ) ( ) ( )āi jífén mùshītǐlún kuî( ) ( ) ( ) ( )mïtiān dàshàqìchénɡyìdūn( ) ( ) ( )二、词语搭配。
规模()思念()类型()凝视()个性()体格()神态()踏上()三、补充下列成语,并选择填空。
()世无双所向披()南()北()()无仅有若有所()()妙()肖()死搏斗神态自()()()欲试()首挺胸养精()锐()()有神1.齐白石擅长画虾,他画的虾(),充满活力。
2.飞将军李勇英勇善战,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
3.()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4.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见多识广的警察(),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迅速撤离了现场。
5.在决赛前,双方球员在(),准备最后一搏。
四、句子练习。
1.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说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改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填空。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_________首都_________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称为“金字塔”。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假期作业练习专项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假期作业练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请修改病句。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综合改错。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
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和许多动听的歌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修改下面的语段。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
池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
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赵阳同学为倡导文明出行写了一段文字,请帮他修改一下。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起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
1.第一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通过学习《酿》这一课,使我受到了教育。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6. 修改病句。
1.这个地方将要绿化以后,风景更优美了。
铁岭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语文

铁岭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2、1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掉真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氏宗族的长房是荣国府,次房是宁国府。
《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
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B.《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秦可卿、香菱、李纨。
C.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他游历了太虚幻境,并品了千红一窟茶,饮了万艳同杯酒,看了“薄命司”的册子,听了12 支名叫《红楼梦》的曲子。
(正确答案)D.“玉在箧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之夜,甄士隐在院内赏花时,吟诵此诗以表逸兴与抱负。
五年级上册语文快乐寒假作业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快乐寒假作业题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
(1)湿地里,水莲在水面上漂荡,芦苇也在pèi hé()着风儿摇曳,几只xún cháng ()的鸟儿在在湖边yōu rán()地散步,这便是大自然的ēn huì()。
(2)以前,每到xùn qī(),这里经常会bào fā()山洪。
(3)为了抗击qīn lüè()者,人们挖了很多隐蔽的xiàn kēng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垂蔓(màn)清澄(chéng)谴(qiǎn)责酿(niàng)造B.间(jiàn)隔鹰隼(sǔn)灰烬(jìn)侵(qīn)略C.强(qiáng)迫榨(zhà)油懒惰(duò)筛(shāi)选D.抖擞(sǒu)堡垒(lěi)屈辱(rǔ)浩瀚(hà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崩塌解决汛期商量不计奇数B.拒决繁值俯冲恩惠美中不足C.修筑轻易潮湿消毁同心协方D.平稳播种酬谢召集难以置信4.下面的句子中,使用描写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在我心里,老宅红色院墙外的绿柳,比江南园林的景致更有韵味。
C.我看到过莱茵河畔圆润的月、无边沙漠里孤独的月,但都不及家乡那个明亮的小月亮。
D.碧绿的藤和叶爬满了台阶,简直像是给台阶铺上了一层地毯。
5.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回读。
B.遇到不懂的词语都应该弄明白,可以拿出字典来查清楚再接着读。
C.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6.缩写一个长故事时,需要注意()A.首先要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可以改变故事的原意。
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5篇1.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篇一变色龙(片段)“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也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获昆虫。
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周八方的东西。
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凝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精确地推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物。
”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这时,一只颜色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再写一个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2、变色龙靠___________来推断昆虫的位置,用___________捕获食物。
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变色龙捕食速度快。
3、这两段话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变色龙捕食的速度快?(打√)(1)听和说()第1页/共6页(2)说和看()(3)听和看()2.五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篇二1、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身()其境________________百年()人________________奋笔()书________________凶相()露________________2、填写合适的语句(1)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___。
”轮到孙丽上台了,她很紧急,此时她的心情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歇后语)(2)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写详细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学校: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
zhān pái qí shí jíqiè huán jìnɡ( ) ( ) ( ) ( )chǎo lǚ sònɡ yú( )菜伴()朗()()乐二、比一比,再组词。
踮()诵()编()碗()掂()桶()编()婉()三、用“”画出句子中带点的正确读音。
1、尽(jǐn jìn)管那里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苦,他还是竭尽(jǐn jìn )全力克服了一切困难。
2、肖俊借我的书到现在还(hái huán)没有还( hái huán)给我。
四、联系词语选择恰当的字义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合适解释条目的序号。
1、“故”字可以解释为①缘故,原因;②死亡;③曾经去过的熟悉的地方。
故地重游()无缘无故()病故()2、“一”字可以表示①专一;②数字;③全部一样。
一碧千里()一心一意()千钧一发()五、词语搭配。
增强( ) 开展( ) 克服( )增进( ) 发展( ) 征服( )六、按要求写词语。
写2个表示高尚品质的成语:写2个表示心理活动的成语:写2个来自历史故事或寓言的成语:照例子写2个词语,如:喜气洋洋一、成语接龙。
如:深情厚意—意气风发—发人深思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乐( lè)趣目的(dí)地拨(bō)转不计其数(shǔ)B、高歌一曲(qū)喷(pēn )出商贸( mào)枝干(gàn )C、陷(xiàn)入狰(zhēng)狞效率(lǜ)勾勒(lè)三、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严阵以待杯水车新精神饱满一碧千里B、美轮美焕翠色欲流银装素裹费寝忘食C、襟飘带舞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天高气爽D、叮零叮零天崖碧草斗志高昂七零八落四、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请找出来画上“√”。
(2分)A、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C、鄂温克姑娘端上温热的奶茶。
()D、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
()五、选词填空。
(3分)矗立屹立挺立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在茫茫戈壁上。
六、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七、判断。
正确的打“√”。
(3分)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八、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
不管……总…无论……都……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宁可……也不……尽管……还是……1、( )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 )坚持在野外工作。
2、( )刮风下雨,民警叔叔( )是站在街头指挥来往的车辆。
3、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爸爸。
4、(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5、李刚( )碰到多么难做的数学题,( )能想出办法把题做出来。
6、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根据提示扩句。
(2分)这个人很怪。
(哪个人?什么很怪”)2、一次性把句子缩到最简。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按括号里的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改为反问句)4、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5、修改病句。
我又一次看见李明经常帮值日生打扫教室。
十、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标明作者。
1、,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
()3、,白首方悔读书迟。
()4、读书有三到,。
()5、书犹药也,。
()6、在课外阅读中,我还积累了这句读书名言。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摔坏小提琴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奏。
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
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
为了想看一看那名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
那具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奏出了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那把名贵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过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猛击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刚才摔破的,并不是五十万美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
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会清楚的。
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
”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音乐悠然而起……这时,观众就再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联系上下文填空。
“如痴如醉”的近义词是()“名贵”的反义词是()2、小提琴手前后用了两把小提琴演奏,但听众欣赏两次演奏的目的却不同,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用“——”和“——”分别把它们画出来。
3、本文用了“惊呆”、”惊叹”、“震惊”三个词,意思大致相同,都有”吃惊”的意思,但吃惊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请将原因写在横线上。
惊呆惊叹震惊4、你从这个故事中又读懂了什么呢?请联系实际举一个例子说明。
十二、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12分)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1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
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3分)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3分)十三、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8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分)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辽阔--()欢跃--()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
(2分)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2分)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2分)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