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基本知识和经营安全
农药基本知识

农药基本知识什么叫农药?凡是在农业上用来保护农、林作物及其产品不受害虫、病菌、杂草和鼠类危害,以及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根据用途和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作用方式•胃毒剂:通过害虫口器进入消化道内,经吸收而杀死害虫(敌百虫) ❖应用时可把药剂喷洒在害虫取食的植物体上,或作成毒饵诱虫取食•触杀剂:通过害虫体壁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菊酯类)❖应用时可直接喷洒在害虫身体上,或施于害虫活动的场所,直接或间接接触虫体,均能 产生毒杀作用•熏蒸剂:农药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气门进入其呼吸系统,使其中毒死亡(敌敌畏,磷化铝) ❖多用于仓储害虫,有的也用于大田• 内吸剂:通过植物叶、茎、根种子将药剂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散布,而且能存留一定时间,或产生毒性更强的代谢物,当害虫取食带毒的植物组织或植物汁液使其中 毒而死(氧乐果、先优) ❖ _ A♦可采用拌种、喷雾、涂茎、毒土等方法使植物体带毒杀虫剂按成份分类 • .............1 .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 氧乐果 辛硫磷 毒死蜱 已酰甲胺磷 •特点:高毒、长残留、杀虫杀螨 •触杀、胃毒、内吸2 .菊酯类• 20%速灭杀丁(氰戊菊酯)2.5%敌杀死(澳氰菊酯) • 2.5%功夫(高效氯氟菊酯)4.5%高效氯氰菊酯 •特点:触杀、胃毒。
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 定位杀蚜虫、青虫3 .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灭多威、抗蚜威।慢性। ।急性।I-I I 胃毒剂I 灭生性 选择性[杀鼠剂]*特点:内吸性强触杀杀卵持效期短4烟碱类*啶虫咪吡虫啉吡蚜酮*特点:内吸性强持效期长5生物农药*BT 阿维鱼腾酮6混配型杀虫剂*常乐、夸尔*混配原则:增效降低成本*有机磷类+菊酯类7其他类型拒食防脱皮性引诱杀菌剂*保护剂:在尚未发病前,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菌侵害❖一定要在发病前施药,否则效果差至无效(波尔多液、百菌清、代森镒锌)*治疗剂:药剂通过叶、茎、根、或种子进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传导、散布、存留或产生有杀菌活性的代谢物,保护作物免受病菌侵害,同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倾止、农歌、纯品佳托等)除草剂*选择性:在一定施用剂量范围内,只对一定种类的植物产生毒害,而对另一种植物无毒或低毒(巨星、2、4一滴丁脂)*灭生性:在常用剂量下,能杀死所用被接触的植物❖触杀性:无内吸传导性(克无踪)❖内吸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草甘磷)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能达到按照人们意愿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药剂❖天丰素、多效唑、复硝粉纳、缩节胺、乙烯利、2、4滴等。
《农药的安全使用》PPT课件

农药的基本知识 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1
ppt课件
一、农药的基本知识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
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
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
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
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进
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2
ppt课件
(二)、农药的分类 1、按用途: 农药按不同用途可分为杀菌剂(杀
真菌剂、杀细菌剂、抗病毒剂、杀线虫剂)、
杀虫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
和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等。
3
ppt课件
2、按来源: 农药按来源可分为化学合成农药、
16
ppt课件
c、对人、畜的毒性:
a.急性中毒:是指一次吞服或接触大量药剂后, 很快表现出中毒症状。
b.慢性中毒:是指长期吞服或接触小量药剂后, 逐渐表现出中毒症状。如致癌性、致畸性、致 突变性。
17
ppt课件
3、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六六六、 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 除草醚、艾氏剂、锹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 敌枯双、氟乙酰氨、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 鼠硅等22种。
制剂、钙制剂、汞制剂、砷制剂、氟制剂、铅
制剂等。
5
ppt课件
(二)、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1、基本概念 (1)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离作物 收获期的间隔天数。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可根据 各种农药的毒性和残效期制定。《农药安全使 用规定》
第四节 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

第四节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一、农药的名称和分类(一)农药的名称农药的名称一般有三种:农药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化学名称。
1.农药通用名称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学名”,农药产品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名称。
我国境内生产农药的通用名称由三部分顺序构成: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有效成分的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名称必须采用中文通用名称表示,如1.8%阿维菌素乳油,3%辛硫磷颗粒剂等。
其中 1.8%、3%为百分含量,阿维菌素、辛硫磷为有效成分,乳油、颗粒剂为剂型。
进口的农药产品只能使用农药商品名称,其农药名称三部分顺序为:商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如来福灵5%乳油。
有2种以上有效成分的混配农药名称,在各有效成分通用名之间,用一个小黑圆点隔开。
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其有效成分为8%甲霜灵和64%代森锰锌。
2.农药的商品名称农药生产厂家为其产品流通需要,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
农药生产厂家为了对本厂生产的农药产品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称以示区别(品牌名)。
商品名称是由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核准后,由生产厂独家作用。
同一个通用名称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如以“氰戊菊酯”为通用名称的农药,商品名称有速灭杀丁、杀灭菊酯等;“吡虫啉”(通用名称)的商品名称有一遍净、大功臣、蚜虱净、四季红、蚜虫灵、虱蚜丹、绿色通、大丰收、快杀虱、必林等。
为了加强农药商品名称的管理,农业部正在制定“农药商品名称命名原则和审批程序”等规定。
3.农药的化学名称即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的名称,也就是化学分子式。
一种农药只有唯一的化学名,类似农药的DNA,与农药的药理研究有关。
(二)农药的分类农药的种类很多,在生产上一般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杀鼠剂等。
关于农药的知识

关于农药的知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农药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农药的基本知识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杂草等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根据不同的作用对象和使用方法,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农药的主要成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种。
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合成杀虫剂等。
无机化合物主要是金属元素化合物如铜、锌等。
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的害虫、病菌和杂草具有不同的杀灭效果。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农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喷雾、浸种、追施和灌溉等。
其中,喷雾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喷雾时要注意药液的浓度和施用技巧,以确保农药能够均匀覆盖作物表面,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农药的使用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农药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不同的作物、病虫害类型和发生程度来确定。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保护期,以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土壤、水体和空气方面。
首先,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农药会通过土壤中的渗漏进入地下水体,对水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另外,农药在喷洒时可能会被风吹散,污染空气。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民应该合理使用农药,采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并注意选择有机农业和无农药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
四、农药对健康的影响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产品上的残留物进入人体。
某些农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或高剂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害,如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受损。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格的农产品,根据农药使用的保护期合理安排食用。
此外,农药的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对农民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一、为什么要使用农药
1、用来控制害虫:农药可以杀死有害昆虫,减少其对农作物和动物的危害;
2、增加作物产量:农药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其产量;
3、保护农作物免受疾病侵害:农药可以控制植物病害,使作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4、保护种子品质:农药可以控制对植物繁殖影响的有害昆虫,保护种子品质。
二、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
1、合理选择:根据害虫种类、生长期、害虫数量、作物类型等,合理选择合适的农药;
2、减少使用量: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控制害虫,同时降低污染风险;
3、恰当配比:结合农药使用量和毒性,合理配比,以提高农药的灭杀效果;
4、正确使用:根据使用说明,正确按照使用要求使用,以达到较佳的农药控制效果;
5、防止污染: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越界施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和食品。
三、安全使用农药的措施
1、使用前:使用前,要检查农药材料、有效期、毒性、可溶解性、使用方法等,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2、使用中:施用农药时,要注意施用方法、施用量、施药时机和施药环境,避免污染食品和环境;
3、使用后:使用完农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将被施药的工具清洗晒干,以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食物;
4、禁止一切无证有毒农药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一切无法核实有效期、效力和毒性的无证农药使用。
农药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农药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农药的基本知识1、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农药是指一切用来预防、鉴别、消除或控制存在或威胁着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等植物病害、草害、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物质或混合物。
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四大类。
2、农药的作用原理(1)杀虫剂:杀虫剂主要通过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呼吸、消化等生理过程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2)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干扰细胞呼吸等途径来达到杀灭植物病菌的目的;(3)除草剂:除草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调节激素合成或调节来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4)调节剂:调节剂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调节激素合成或调节来达到调控植物生长的目的。
3、农药的使用原则(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2)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3)严格遵守施用前期到期、施药量、施药时间、防护间隔期等使用要求;(4)对农田进行科学的施药标准和操作规程;(5)严格按农药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说明书操作;(6)禁止私自调配药液、药剂等,严禁倒农药、乱扔农药包装;(7)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农药对人体的接触;(8)定期清洗喷洒设备,避免农药残留。
二、农药的施用技术1、农药的喷施技术(1)选择适宜的喷雾方式;(2)选用合适的农药喷雾器具;(3)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4)掌握农药的溶解和喷雾浓度;(5)掌握喷洒速度和喷洒高度;(6)避免风速大、温度高、湿度高、雨雪或高温天气下喷洒农药。
2、农药的灌溉技术(1)采用微喷灌、滴灌等技术进行农药灌溉;(2)选用合适的灌溉工具;(3)掌握农作物的灌溉量和农药的使用量;(4)严格遵守农药的保质期和施用标准;(5)禁止使用过期农药进行灌溉。
3、农药的撒布技术(1)选择合适的撒布工具;(2)保证撒布均匀;(3)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情况,使用合适的撒布方式;(4)避免在风力较大或雨雪天气下进行撒布;(5)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标准,禁止超量撒布。
农药安全知识培训

农药安全知识培训•农药基础知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目录•农药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农药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农药安全使用政策与法规•农药安全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与展望01农药基础知识农药的定义与分类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物质及其制剂。
农药的分类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等几大类。
农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和林业生产中的病虫害,同时也可以调节植物生长。
农药的作用农药的使用范围主要取决于其作用,如防治害虫、病菌、杂草等。
农药的使用范围农药的作用与使用范围农药的剂型主要有乳油、悬浮剂、颗粒剂、水剂等。
农药的剂型与特点农药的剂型02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农药选购注意事项确认农药的用途在选购农药时,应明确农药的用途,确保选购的农药符合自己的需求。
查看农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农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包含产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选购时需仔细查看。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选购农药时应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品牌和商家,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03选择合适的施药工具根据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种类和施药面积,选择合适的施药工具,确保施药效果和安全性。
01穿戴防护用品在使用农药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等,以防止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
02检查农药的保质期和保存状态在使用农药前,应检查农药的保质期和保存状态,确保农药未过期且保存良好。
农药使用前的准备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施药在施药过程中,应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施药,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控制施药量和浓度在施药过程中,应控制施药量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或浓度过高导致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遵循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步骤在施药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步骤,确保施药效果和安全性。
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农药使用后的处理与储存清洗施药工具使用完农药后,应及时清洗施药工具,以免残留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基本知识和经营安全农药基本知识和经营安全一、农药基本知识(一)概述农药是指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病虫、鼠害和杂草的各种药物的总称。
大多数农药都属于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类危化品—毒害品。
它是当代农林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于确保农作物高产、稳产和产品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农药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化学农药工业,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自1957年农药厂(当时叫1605工厂)开始生产我国第一个化学农药品种—对硫磷(1605)后,50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了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料中间体、科研开发在的完整工业体系。
农药生产量从1986年的23万吨(折百)增加到2007年的约115万吨(折百),是全球农药生产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约60%为出口。
可常年生产280多个品种的原药和3000多个制剂产品,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农药的使用及广大农药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农药品种的亩用量和毒性逐渐下降,使用量的不断减少和农药毒性的不断降低,将有效促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1)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是磷酸衍生物,属于磷酸酯类化合物。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六类。
A磷酸酯:如久效磷、磷铵、二溴磷、敌敌畏等。
B一硫代磷酸酯: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辛硫磷、杀螟松、喹硫磷、二嗪农、水铵硫磷、吸磷、氧化乐果等。
C二硫代磷酸酯:如马拉硫磷、乐果、稻丰散、乙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磷、三硫磷、甲拌磷等。
D膦酸酯:如敌百虫。
E磷酰胺、硫代磷酰胺:如独效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
F焦磷酸酯:如特普、治螟灵等。
(2)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含有氨基甲酸基团的酯类化合物,它是甲酸的衍生物。
如速灭威、叶蝉散、呋喃丹、涕灭威等。
(3)有机氮类有机氮杀虫剂系指除氨基甲酸酯及有机磷酸酯之外的其他含氮杀虫剂。
如杀虫剂、杀虫脒、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等。
(4)拟除虫菊酯类拟除虫菊酯是依据天然除虫菊花中的杀虫有效成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类似物。
A光敏性拟除虫菊酯:如丙烯菊酯、胺菊酯、苄呋菊酯等。
它们受光照射后极易分解,不适用于农田防治害虫,主要用于防治室及卫生害虫。
B耐光性拟除虫菊酯:如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功夫菊酯等。
(5)有机氯类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元素的碳氢化合物。
如滴滴涕、六六六、毒杀芬、灭蚁灵、氯丹等。
(6)有机氟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
(7)无机杀虫剂是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8)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精、烟碱、除虫菊等。
(9)微生物杀虫剂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通过人工大量培养,作为农药防治害虫。
如去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
(10)昆虫生长调节剂如早熟素1号、灭幼脲、噻嗪酮等。
(11)昆虫行为调节剂可分为信息素和拒食剂。
信息素包括性信息素如性引诱剂、报警信息素如驱避剂;拒食剂如印楝素等。
2、杀菌剂:(1)有机硫类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硫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品种有四类:A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如代森锌、代森铵、福美双、福美锌等。
B氨基磺酸类:如敌锈钠和敌克松等。
C硫代磺酸类:如抗菌剂401和402。
D、三氯甲硫基类:如灭菌丹和克菌丹。
(2)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有机杀菌剂,如稻瘟净、民稻瘟净、克瘟散、乙膦铝、定菌磷等。
(3)苯类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托布津、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四氯苯肽等。
(4)杂环类是一类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如多菌灵、氯甲基吡啶等。
(5)无机杀菌剂是指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杀菌剂。
如硫酸铜、杀菌铜、王铜、波尔多液、升汞、甘汞、硫黄、多硫化钡、石硫合剂等。
(6)微生物杀菌剂是用微生物的代产物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又称为抗生素,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稻瘟散等。
3、除草剂:(1)酰胺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除草剂,如敌稗、丁草胺、甲草胺、大惠利、都尔、杀草胺等。
(2)二硝基苯胺类在化学结构中苯胺上含二个硝基的除草剂,如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等。
(3)氨基甲酸酯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按基甲酸基团的除草剂,如杀草丹、禾大壮、磺草灵、优克稗等。
(4)脲类在化学结构中含脲基的除草剂,如敌草隆、绿麦隆等。
(5)酚类在化学结构中含苯酚的除草剂,如五氯酚钠、二硝酚等。
(6)二苯醚类在化学结构中含二苯醚的除草剂,如除草醚、杂草焚等。
(7)三氮苯类在化学结构中含三氮苯环的除草剂,如扑草净、西草净等。
(8)苯氧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苯氧基的除草剂,如2甲4氯、盖草能等。
(9)有机磷类在化学结构中含磷的有机除草剂,如草甘膦、草特磷等。
(10)杂环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各种杂环的除草剂,如灭草松、恶草灵等。
(11)磺酰脲类在化学结构中含磺酰脲的除草剂,如农得时,甲磺隆等。
(12)咪唑啉酮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咪唑啉酮环的除草剂,如咪草烟。
4、杀鼠剂:如毒鼠砾、磷化锌等。
5、植物生产调节剂:如助状素、赤霉素、乙烯利等。
(三)农药的剂型由于大部分农药原药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以便更好发挥它的作用,根据其使用方法和形状一般分下列十种剂型:1、乳油:(代号为EC)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一种农药剂型,主要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常用的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等。
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界面上分子之间的表面力,并形成界面保护膜,使其中一相液体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分散、发泡等作用。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存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乳油加入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珠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如乙草胺乳油,三唑磷乳油,敌敌畏乳油等。
2、粉剂:(代号为D)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如2%达嗪硫磷粉剂,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可湿性粉剂:(代号为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它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要求更高,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湿润性和较高的悬浮率,使用时可加水稀释,用于喷雾,如4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4、颗粒剂:(代号为G)颗粒剂是由农药原药,载体和助剂混合而成。
载体对原药起附着和稀释作用,是形成颗粒的基础(粒基),因此要求载体不分解农药,具有适宜的硬度、密度、吸附性和湿水解体等性质,常用作载体的物质如白炭黑、硅藻土、土、粘土、红砖、锯末等。
常见的助剂有粘结剂(包衣剂)、吸附剂等。
颗粒剂用于撒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应用围广及延长药效等优点。
如5%地虫硫磷颗粒剂,10%辛硫磷颗粒剂,高毒农药颗粒剂一般作土壤处理或拌种沟施。
5、水剂:水剂主要由农药原药和水组成,有的还加入少量防腐剂,它以水作溶剂,农药原药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有的农药原药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剂加工方便,成本较低如杀虫双等。
但有的农药在水中不稳定,长期贮存易分解失效。
6、悬浮剂:悬浮剂是一种可流动液体的制剂,它由农药原药、分散剂、乳化剂、助剂等混合加工而成,使用时兑水喷雾,如40%多菌灵悬浮剂。
7、超低容量喷雾剂:(代号为ULV)超低容量喷雾剂是一种油状制剂,它是由农药原药和溶剂混合加工而成,有的还加有少量助溶剂、稳定剂等,这种制剂专供超低容量喷雾机使用,或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不需稀释而直接喷洒,由于该药剂喷出雾粒细、浓度高,单位受药面积上附着量多,因此加工该种制剂的农药必须高效、低毒、溶剂挥发性低,密度大、闪点高、对作物安全,如25%敌百虫乳油等。
8、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是由水溶性农药原药和少量水溶性填料混合粉碎而成的水溶性粉剂,有的还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使用时加水溶解即成水溶液,供喷雾使用,如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等。
9、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将农药液滴包裹起来的微形囊。
10、烟剂:烟剂由农药原药、燃料(如木屑粉)、助燃剂(氧化剂)、消燃剂(如土)等制成的粉状物,点燃后可燃烧,但没有火焰,农药有效成分因受热而气化,在空气中受冷又凝聚成固体沉积在作物上,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它主要用于防治森林、仓库、病虫害,如2.5%百菌清烟剂。
(四)农药的毒性:毒性:指毒物引起机种损伤的能力,它是同进入体的毒物是相联系的衡量毒性大小的常用指标是LD50(或LC50),即半数致死剂量,指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该数值越大,表示该毒物的毒性越小,数值越小,表示该毒物毒性越大,我国暂行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见下表: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暂行标准Ⅰ高毒Ⅱ中毒Ⅲ低毒大鼠经口LD50(毫克/千克)大鼠经皮LD50(毫克/千克),24小时大鼠吸入LD50(克/立方米),1小时鱼类TLm(鲤鱼),48小时<50<200<2<150~500200~10002~101~10>500>1000>10>10如、甲胺磷:LD50值为12-15mg/㎏(大鼠经口)氰化钠:LD50值为6-15mg/㎏(大鼠经口)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表现有五个方面即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迟发性神经毒性:1、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1)急性毒性一些毒性较高的农药,如对硫磷、吸磷、甲拌磷、甲胺磷、化203等高毒农药,经口进入或者皮肤接触或者呼吸道进入体后,在短期(数分钟、数小时以致数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乏力、呕吐、盗汗、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病态。
若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
(2)亚急性毒性中毒症状与急性毒性类似,但是在中毒前有一较长时间的农药接触史。
从接触农药到出现中毒症状比急性中毒稍缓慢(数天或数月)。
受害者可以是个别的,也可是群体。
例如人们在一定时期摄食了农药严重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事故,或者某些专业售药或施药人员,或者农药厂的生产工人,由于劳动保护条件差,长时间地接触农药而引起的中毒事故。
(3)慢性毒性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环境及食品,高等动物长期少量摄食后,在体积累,引起脏器官机能受损,或者阻碍了正常的生理代过程而发生毒害。
慢性中毒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以鉴别,诊断也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