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放《中国古代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名词解释、论述)完整考试题库1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58题(名词解释、论述)[含参考答案]一、论述题1.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从内容来说,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第一类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
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
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
第三,语多豪壮。
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2.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何特色?参考答案:元好问生长于金元易代之际,所以,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对金元之际的民族矛盾有较多的表现。
艺术上,元好问的诗既有南方诗人词藻华美的优点,又有北人风格刚劲的特色。
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
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
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
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
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清狂自比一秋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粱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而,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放大”研究。
A.司空图“韵味”说B.庄子“言不尽意”说C.孔子“兴观群怨”说D.严羽“妙悟”说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而选项中正确的是()oA.第一部诗话一一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一一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崂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一一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崂的《诗品》3.《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喻诗。
A.禅B.儒C.释D.道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时代。
A.明清B.宋C.唐D.汉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A.强调美的教育性B.突出美的形式性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D.强调美的政治性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0)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观群怨”说是孔子关于文艺的社会作用的著名论述,对后世文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2.庄子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集中于“道不可言”“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三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被鲁迅先生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4.刘勰将“通变”范畴明确运用到讨论文学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上,代表着《文心雕龙》在文论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
5.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司空图提出“韵外之致”说,揭示了“韵味”说的审美内涵“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6.严羽强调学诗辨体,将大历以前的诗歌定格为“第一义”之诗,而学习中晚唐以及宋代诗歌则是为旁门所惑。
7.“师法自然”是叶燮诗歌创作方法论的核心,强调创作必需掌握依乎“自然”的“理、事、情”。
8.金圣叹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
9。
在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主张通俗化,“浅处见才”说构成了其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
10.“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集中体现于《人间词话》中。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答:(1)理性至上;(2)摹仿自然;(3)效法古典。
(每点5分)12.简述新批评派文学构成论关于文学层面的认识。
答:(1)声音层面;(4分)(2)意义层面;(4分)(3)意象和隐喻层面;(4分)(4)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3分)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论述庄子“言不尽意”说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答:(1)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家思想,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
庄子思想对消化佛学理论起到过关键作用,曾经构成了魏晋玄学的主旋律并极大限度地影响了整个传统的中国文学艺术。
仅就“言不尽意”观来说,庄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C.释 D.道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C.意象的 D.直觉的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文论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____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 )A.模仿 B.表现C.审美 D.认知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B.诗体C.诗法 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C.唐 D.汉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 ),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A.突出美的形式性 B.强调美的教育性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7.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
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A.表现 B.模仿。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
”(《论语为政》)2. 孟子提出了“_______”说和“_______”说,的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_______,二曰_______,三曰_______,四曰_______,五曰_______,六曰_______。
4. 曹丕在《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6.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7.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_______”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审美要求。
8.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_______”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_______”说。
9.清代的李渔在《_______》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0.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2.(司空图的)“四外”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l分。
共20分)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和“知人()”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
”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止乎()”的原则,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钟嵘的《诗品序》说:“故诗有三义焉:()。
文已尽而意有余,()也;因物喻志,()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也。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论。
7.教材指出:严羽在他的论诗著作《》里以禅喻诗,借用佛教禅宗的话语,提出了他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说。
8.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了“”说,这一理论观点成为后来的公安派“”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9.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把创作分成“者”即创作客体与“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0·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钟嵘的)“滋味”说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孔子日:“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又日:“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d试卷号:2409)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所谓“先秦”,即指秦朝统一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就是所谓的“先秦文学”。
2.《诗经》,当时人称它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称为《诗经》)。
3.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孟子》)和《庄子》),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文章的典范。
4.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骚体赋的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赋家贾谊,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鹏鸟赋》)o6.西汉初期两位最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贾谊和晁错。
他们的政论散文代表作分别有《过秦论》和《论贵粟疏》等。
7.东汉时期两位最杰出的辞赋家是班固和张衡。
他们的京都赋代表作《两都赋》和《二京赋》结构宏伟,铺陈绚丽。
8.汉代的乐府民歌流传到今天的大约有60多篇,它们主要保存在宋代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里。
9.建安时期的诗人有所谓“三曹”和“七子”。
所谓“三曹”是指诗人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10.晋代,被认为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三位诗人是《咏史诗八首》的作者左思、《扶风歌》的作者刘琨和陶渊明。
11 .西晋太康时期形式主义文风日趋严重,逐渐成了文坛的主流文风。
代表这种主流文风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12.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最重要的两位代表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等。
13.岑参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唐代的小说有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传奇”小说的出现,唐代的这种小说源于六朝的志怪小说。
15.晚唐五代之交,文人填词的风气日盛,出现了并称为“温韦”的两位大词人,所谓“温韦”分别是指温庭筠和韦庄。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6.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套别:A套(√) B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