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线雕:技艺创新与产业发展
“创新至上”的误区与厦门漆线雕技艺创新的问题探究

“创新至上”勺误区与厦门漆线雕技艺创新的问题探究□游航帆涂慷摘要:厦门漆线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
研究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创新问题不仅能促进其本身的良性发展,而且对其他传统工艺的创新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该文从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在市场导向下厦门漆线雕技艺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机器代工的弊端、内容选择的误区和过度跨界导致的破坏,认为重视对厦门漆线雕技艺的传承,坚守根本,将创新思维注入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艺术生态环境,才是科学的创新之途。
关键词:漆线雕本体语言过度创新艺术生态环境关于艺术的创新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有过广泛的讨论。
文章分析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创新现状,讨论当今厦门漆线雕技艺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创新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笔者认为,创新固然是传统工艺生生不息的源泉,但盲目追求创新反而容易导致艺术失去自身的根本。
一、厦门漆线雕技艺创新的现状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的视野更加开阔。
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创新发展呈现出一片新景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创新传统漆线雕作品题材大多是中国传统的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样。
当前,部分题材已难以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需要,一系列新题材作品应运而生。
女P:以我国的名著、民间传奇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如《波月洞悟空降妖》《叶公好龙》等;一系列体现中亚、欧洲风情的作品,如《花季》《一带一路》《东方神韵》等;从西方当代艺术流派中汲取灵感,灵活运用波普主义、达达主义、构成主义等艺术语言的作品,如《白鹭女神》《鼓浪洞天》《夜的精灵》等。
这些作品巧妙利用传统技艺传达出新的时代需求和审美取向。
2.材料创新传统的厦门漆线雕使用的漆泥原料之一是陈年老砖粉。
如今朽烂生砖难以大量寻得,这就要求材料必须与时俱进。
因此,厦门漆线雕改良、简化了漆泥原料,采用化工材料立得粉代替老砖粉。
立得粉细腻均匀,无须去粗留细,是调制漆泥的上佳用料,可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使创作更省时、省工、省力。
北京雕漆工艺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北京雕漆工艺及传承与创新研究摘要:北京雕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是一种以雕刻、涂漆和彩绘为主要技法的工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雕漆工艺的历史演变、工艺特征、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雕漆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然后对其工艺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
接着,就雕漆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承中面临的困境和创新中存在的机遇。
最后,提出了各种促进雕漆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此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扬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键词:北京雕漆工艺;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雕漆工艺及传承与创新研究一、引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
作为一种集雕刻、涂漆、彩绘等多种技法于一身的工艺,北京雕漆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自觉的增强,保护和弘扬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对北京雕漆工艺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北京雕漆工艺起源于明代,当时主要用于皇宫建筑和皇家器具的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漆工艺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一种家居、礼仪和工艺品制作中常见的技法。
在清代,北京雕漆工艺又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传统工艺面临着断代、失传的危险。
幸运的是,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雕漆工艺得以延续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工艺特征北京雕漆工艺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经过设计、雕刻、涂漆、彩绘等多种环节。
在材料的选用上,一般使用的都是花梨木、榆木、黄杨木等木材,因为这些木材质地坚实、质量优良,适合进行雕漆工艺的加工。
在工具的使用上,大多是采取手工加工的方式,比如使用刀子、铅笔、粉笔、细轮等工具进行雕刻、涂漆和彩绘等环节。
雕漆工艺现状分析报告

雕漆工艺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雕漆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雕漆工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
本报告旨在对雕漆工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雕漆工艺的历史发展雕漆工艺起源于中国,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就有雕漆的存在。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雕漆工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并且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雕漆工艺逐渐衰落,有些技艺几乎失传。
直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雕漆工艺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3. 雕漆工艺的特点和优势雕漆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3.1 独特的美学价值雕漆作为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造型、色彩和纹饰上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精湛地展示了雕刻和绘画的技术,还将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融入其中,给人一种高雅、深沉的感觉。
3.2 耐久性和保值性雕漆工艺采用多层上漆的方式,使得作品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保值性。
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悠久的雕漆作品成为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们争相追捧的珍品。
3.3 手工制作和独特性雕漆工艺是完全由手工制作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生产主导的时代,雕漆作品的独特性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珍稀性和收藏价值。
4. 雕漆工艺的现状尽管雕漆工艺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优势,但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些挑战与困境。
4.1 缺乏人才和继承者雕漆工艺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才能掌握。
然而,随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以及现代化工作机会的增加,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面临困难。
缺乏继承者导致了雕漆工艺的几乎失传。
4.2 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手工艺品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
雕漆工艺也不例外。
与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品相比,雕漆工艺的手工制作时间长、成本高,使其难以与商业化的品牌竞争。
5. 雕漆工艺的发展趋势尽管雕漆工艺面临一些挑战,但仍有一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浅谈泉州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112《名家名作》·传承泉州漆线雕技艺作为一种古老的雕刻艺术,深受佛教与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影响,是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然而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困局。
现针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浅谈如何使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得以传承与保护。
一、泉州漆线雕概述(一)漆线雕的发展简史漆线雕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中华传统技艺中的优秀代表,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技艺广泛流传。
在漆线雕的发展过程中,佛教文化为漆线雕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漆线雕技艺中含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漆线雕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泉州流传[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已然进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然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如此社会现状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成了人们深思的一个话题。
针对泉州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谈了谈看法。
[关 键 词]泉州漆线雕;传统技艺;传承保护黄雪明浅谈泉州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多年,如今漆线雕技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采多方文化之长,吸收美术雕塑中的各种技艺,成为一门影响广泛的技艺。
自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飞快发展使得泉州漆线雕作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深受中外客商的欢迎。
(二)漆线雕的工艺特征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传统泉州漆线雕制作工序极为复杂,有十余个制作步骤:(1)漆线土制作;(2)粉底;(3)设计造型;(4)做底胎;(5)搓线;(6)漆线雕塑;(7)上明漆;(8)粉白土;(9)上安金漆;(10)贴金箔(安金填彩)等。
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
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手工搓成“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雕出各种精致而浮凸的纹样、图形,其独特的技艺为泉州独有,是闽南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漆艺作为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经过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漆艺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现出新的魅力。
本文将从现代漆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1 技术水平提升:现代漆艺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使漆艺作品更加精美细腻。
1.2 融合创新:现代漆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艺和题材,而是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作品。
1.3 国际化发展:现代漆艺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漆艺作品参加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窗口。
二、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代漆艺作品越来越注重使用环保材料,打造绿色环保的艺术品。
2.2 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现代漆艺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漆艺作品,拓展作品的展示形式。
2.3 跨界合作:现代漆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将与设计、建筑等领域展开更多的跨界合作,创作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
三、发展机遇:3.1 文化自信: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现代漆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现代漆艺作为高端艺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场潜力巨大。
3.3 政策支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现代漆艺也将受益于政策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发展挑战:4.1 人才短缺:现代漆艺需要高水平的技艺和创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挑战。
4.2 品牌建设:现代漆艺的品牌建设相对薄弱,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3 市场竞争:现代漆艺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五、发展前景:5.1 国际化发展:现代漆艺将更多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国的漆艺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推动漆艺的发展。
从漆艺设计谈现代手工艺的创新与坚守

从漆艺设计谈现代手工艺的创新与坚守-美术论文从漆艺设计谈现代手工艺的创新与坚守翁纪军在强调传统的髹饰工艺和界定大漆材料运用的同时,力争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通过漆艺作品反映出来,在工艺、材料、样式、审美等方面进行突破性的尝试和探索。
无论就漆艺还是整个传统手工艺而言,坚守、创新始终是其从业者要面临的课题,也是必须担负的使命。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沧海桑田、云卷云舒,中国漆器走过了七千年的历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一枝奇葩。
从战国和汉代,至明清以降,漆艺世界里留下了无数足以藏之名山传于后世的瑰宝,每一件珍品无不是手工艺者进行全方位创造的成果,仅就工艺而言,就有战国的多材料制胎工艺、汉代的戗金工艺、明清的百宝嵌工艺等。
今天的漆艺,又朝着审美、形态、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着大胆的突破,展示出新的无可限量的生命力。
因此,无论就漆艺还是整个传统手工艺而言,继承、发展与创新始终是其从业者要面临的课题,也是必须担负的使命。
一、艺与匠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曾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
”寥寥十二个字充分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与内涵,也截然划分出了艺术家与匠人之间的本质性区别。
艺术的指向在于心,而心又是可以牢笼天地、承载世间百态的,心是“道”的镜子。
如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朝的一件玉藏品《白玉碗》,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是用玉超凡脱俗和晶莹剔透来表现一件日常的生活器物——碗,这就是一个独具慧眼的结合,日常的,通常也是世俗的,而世俗之中,人不可一日离开的就是这个“吃”,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甚至可以代表人的生存必须与状态。
且看“吃”中百态:苟延残喘者有之、得过且过者有之、精进努力者有之、趋炎附势者有之,大智若愚者亦有之,关键在于有着一颗怎样去“吃”的心。
看看那只白玉碗分明已经告诉你,她说,人须臾不可离的是如玉般纯净的本质,生活的形态要如碗的造型那般简洁大方,越是简单的生活才是越真实的生活,才越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能把生活过简单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雕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雕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雕漆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工艺品,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它以在器物表面雕刻图案,并以漆作为装饰材料的技艺而闻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雕漆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雕漆的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和工艺改进。
传统的雕漆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长时间的手工雕刻和漆涂抛光。
然而,随着电动工具和现代化设备的引入,雕漆制作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制作质量和速度。
现代工艺技术的应用,使得雕漆作品更加立体、精细,同时也拓宽了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法。
其次,雕漆的题材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传统的雕漆作品多以花卉、鸟兽、山水等为主题,形式较为传统,风格偏于古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变化,城市和现代生活逐渐成为雕漆艺术家们表现的对象。
现代雕漆作品更加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既保留了传统的审美特色,又具有现代生活的时代感,使得雕漆艺术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此外,雕漆的用途也在不断扩展。
传统的雕漆作品主要用于文人雅士的雅居饰品或贵族富户的收藏佳品,而现代的雕漆作品则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品、礼品及工艺品等领域。
雕漆艺术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使得雕漆艺术更具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
然而,雕漆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是传承问题。
雕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经过数十年的师傅传承和学徒磨砺才能习得精湛的技艺。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追求快速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雕漆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这导致了雕漆艺术的传承困境,一些传统的技艺可能会逐渐消失。
其次是市场问题。
雕漆作为一种高端的艺术品,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
同时,大量的仿制品也冲击了正版雕漆的市场影响力。
这对于雕漆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他们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争取市场竞争力。
由此可见,雕漆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
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雕漆作品在质量和效率上得到了提高;雕漆的题材和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同时,雕漆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和应用。
天水雕漆发展现状分析

天水雕漆发展现状分析天水雕漆是一种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与艺术元素的装饰技术。
它可以为家居、建筑、工艺品等提供独特的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领域。
天水雕漆发展迅速,目前处于不断创新、提升与发展的阶段。
首先,天水雕漆技艺不断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水雕漆的工艺不断革新和提升。
采用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例如数控雕刻机、激光雕刻机等,使得雕漆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同时,天水雕漆在材料的选用上也进行了创新,例如鱼鳞胶、树脂、银箔等材料的应用。
这些新材料不仅使作品更加耐用,还增添了更多的装饰效果和层次感。
其次,天水雕漆艺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
随着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天水雕漆作为传统工艺的一种,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不少知名设计师将天水雕漆应用于室内装饰设计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时,天水雕漆作品也在一些重要展览会上展示,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这些都为天水雕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再次,天水雕漆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
在过去,天水雕漆往往只是一个家族传统手工艺的延续,生产规模较小。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企业开始了规模化生产,建立了专业的工作室和生产线。
这些企业不仅使天水雕漆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还推动了生产工艺以及工匠技能的传承和提升。
同时,这也使天水雕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最后,天水雕漆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装饰领域对于个性化、独特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天水雕漆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装饰技术,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使得天水雕漆在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综上所述,天水雕漆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创新和提升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天水雕漆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信在未来,天水雕漆将会在装饰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漆线雕:技艺创新与产业发展
作者:郭劲旺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
摘要:漆线雕是闽台区域重要的工艺美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传统工艺价值。
漆线雕工艺形成、发展于明清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具备现代生产规模。
本文主要介绍漆线雕在工艺改进、产品研发、工艺融合等方面的技艺创新,从企业发展、品牌塑造、规模生产、营销手段多方面论述漆线雕的产业发展,介绍漆线雕在人才培养、展示传播、资料整理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漆线雕;技艺创新;产业发展
漆线雕是流传于我国福建闽南、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工艺。
漆线雕以线来表现纹样,虽以线条盘结,却以浮雕形式展现。
漆线雕线条盘绕成的图案层现迭出,再以五彩铺地,整个雕像华丽庄严,精妙绝伦。
漆线雕技艺把中国古典美学中“充实之谓美”的传统观念具体化为“错彩锁金,雕绘满眼"的美学风格,形成五彩杂陈、热闹活泼之美。
现代的漆线雕作品更是融合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工艺,诸如青铜器的厚重气质、髹漆器的典雅色泽,金银器的细巧造型,陶瓷器的繁复纹饰。
这种错彩镂金、雕绘满眼的造型装饰风格典型地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艺术符号而为世界所接受。
一、漆线雕的技艺创新
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厦门蔡氏漆线雕为杰出代表的漆线雕技艺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不断改进工艺,不断创新产品,广受不同时代、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喜爱。
蔡氏漆线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通过变革,传统的精神和工艺手法并不因此而消亡,反而更加纯粹,更加强盛,这在我国成千上万的工艺美术品类中是罕见的。
1.工艺创新
在充斥机械产品的现代,不失现代气息的纯手工艺制品越显得珍贵,漆线雕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突破漆线雕保存时效短的问题,蔡水况冒着极大的风险放弃传统上经过处理的金漆,采用耐酸耐热耐水,能使作品历经千年不会变质但具有毒性的青干漆。
此外,蔡水况还在坯体上创新,尝试漆线雕技艺与陶瓷、脱胎漆器、雕塑以及翡翠玉石、天然奇石等天然材料的结合,将漆线雕做在其他坯體上。
2.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