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0105048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 精品
科技创新引领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科技创新引领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日益凸显。
在这个以技术为核心的时代,科技创新被誉为引领传统行业变革的力量。
一、科技创新引领传统行业的变革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传统行业的变革也越来越凸显。
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例,传统制造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就拿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以前很多人觉得国产汽车不够好,品质不行,但现在中国汽车品牌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都得益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对传统行业所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国内外一些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动汽车产品,将移动出行的绿色理念付诸实践。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很多汽车厂商不断尝试着将新技术运用到汽车领域,以此来提升汽车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感。
二、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尝试着将互联网+模式引入传统行业,以此来实现转型升级。
在餐饮行业中,许多传统的餐厅和食堂都开始进行线上预定、在线点餐等服务,以此来提高顾客点餐效率,同时也减少了餐厅的人力成本。
同样在教育行业,许多中小学都在探索着“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和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效率和效能。
不仅如此,在服装、电商、旅游等多个领域中,传统企业也都开始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投入,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考虑到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行业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和升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和优秀的表现。
三、科技创新助力传统行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驱动力,正引领着传统行业的发展。
一些科技品牌已经成为了传统行业的风向标,他们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传统行业的发展。
航空工业是我国科技创新较为发达的领域之一,不仅吸引了许多知名企业的关注,也为中国的传统航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变革

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变革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变革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传统产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传统产业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变革,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些变革。
一、挑战与机遇传统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技术的陈旧,市场需求的变化,成本的上升等等。
这些挑战给传统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技术的陈旧成为了传统产业被新兴产业颠覆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市场的格局,传统产业必须通过创新来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传统产业进行创新与变革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产业必须通过创新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
最后,成本的上升也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压力。
资源的稀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导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传统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与技术上,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
首先,产品与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换代的关键。
通过引入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传统产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传统产业的转型至关重要。
传统产业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跨界合作、供应链优化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重新定义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
最后,管理创新是传统产业实现变革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灵活的组织结构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有效实现创新与变革为了有效实现创新与变革,传统产业需要秉持以下原则:首先,建立创新文化。
传统产业应该塑造一种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组织文化,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机会,激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
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
理 论基础
西方现有文献基于不 同维度提 出了不同产业在 创新及其扩散中存在的一些特征 , 其 中一个最简单 的 特征 是 ,创 新 既涉 及那 些 具 有 高 R & D强 度 的产 业 ,
又包 括具有 低 R &D强 度 的产 业 。不 同产 业部 门之 间 的创 新方式 存 在着 巨大差 异 , 对 这些 差异 的探 讨 已成 为创 新研 究 中的一 个 主要 领 域 ( F a g e r b e r g e t a 1 . ,
外 国先进技 术的 同时 , 更要进 行 自主研 发 , 促 进 民族 产业独 立发展 , 这 也 正是 自主创新 的要 义所 在 。
关 键 词: 传 统产业 自主创新 创 新模 式
中图分 类 号 : F 4 2 6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 2 3 8 2 ( 2 0 1 3 ) 0 3 — 0 0 3 4 — 0 5
和钢铁业 ) 中, 过 程创 新 占主 导 , 创 新来 源包 括 内部来
收再创新 , 设备进 口 率已达到 9 5 %以上, 与国际先进企 业同步. 有些设备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上游设备供 应商汲取 自主创新知识源保证了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
善, 为企业发展 奠定 了强 有力 的基础 。
— .
3 4— .
M0DERN E C0N0MI C R ES EARC H
P a v i t t ( 1 9 8 4 ) 提出了四类 产业 创新模式 : 在供应 商主导的产业中( 如纺织业和服务业) , 新技术嵌入新 的要素和设备中 , 新技术的扩散和学习主要通过“ 干 中学 ” 、 “ 干 中用 ” 实现 : 在 规模 密 集 型 产业 ( 如 汽 车业
传统产业创新 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向

传统产业创新引言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传统产业必须进行创新。
传统产业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流程、产品和服务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向,并提供一些创新实践案例。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传统产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产品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大数据分析: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创新。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新材料和新工艺: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持续性。
2.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传统产业创新的核心。
通过开发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传统产业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增加市场份额。
以下是一些传统产业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差异化:通过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特性或功能,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个性化定制: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绿色环保:开发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智能化:将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中,提升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3. 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传统产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创新的服务,传统产业可以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传统产业服务创新的主要方向:•增值服务: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例如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培训等,提升客户体验和忠诚度。
•线上线下融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结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理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管理

理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管理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电影、音乐、设计、游戏、动漫等,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然而,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脱颖而出,创新管理至关重要。
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与传统产业不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差异化和不确定性。
一部成功的电影、一首热门的歌曲、一款受欢迎的游戏,其背后都离不开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思维。
创新能够帮助文化创意企业打破常规,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那么,什么是创新管理呢?简单来说,创新管理就是对创新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新管理涉及到创意的产生、筛选、开发、推广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人才资源等多种因素。
创意的产生是创新管理的起点。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意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个人的灵感、团队的头脑风暴、对市场趋势的分析,也可以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
为了激发创意,企业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引入新的思维和理念,拓宽创意的来源渠道。
创意的筛选是创新管理的重要环节。
由于创意的数量众多,而企业的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对创意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具有商业价值和可行性的创意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在筛选创意时,企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等多种因素。
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流程,确保筛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创意的开发是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确保创意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和进度安排,及时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产业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指出创新投入低、创新系统失效、创新主体缺位等是我国传统产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传统产业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系统1 引言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
《“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其中,要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改造是系统工程,基于系统思想的传统产业改造是产业的创新问题,最终体现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特点,分析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求有效的思路与途径,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我国传统产业现状2.1传统产业含义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1]。
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
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使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
[2]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
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
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及案例

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及案例
中国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中国企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包括技术变革、市场需求不确定等,这使得企业需要灵活应对。
其次,中国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和研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此外,中国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如成本控制、资源配置等问题,使得创新管理成为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然而,中国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下面以华为公司为例,介绍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
华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作为中国企业的典范,华为公司注重创新管理。
首先,华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创新列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
其次,华为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了大量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研发人才。
此外,华为公司还鼓励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最后,华为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了一个创新、积极、开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华为公司的成功案例证明了中国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创新管理,华为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新业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公司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在面对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未来,中国企业需要继续加强创新管理,提高技术实力和人才
素质,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新商业模式,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管理的成功将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战略选择_陈立武

第20卷 增刊西安科技学院学报Vol.20Suppl. 2000年6月 JO U RNA L OF X I'AN U N IV ERSI T Y OF SCIENCE&T ECHNO LOG Y Jun.2000 文章编号:1001-7127(2000)S0-082-08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战略选择陈立武,张汉兴(邢台矿业集团公司东庞矿,河北邢台 054000)摘 要:从传统产业出发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着重通过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技术,促进其产业技术跨越和升级,提出并论述了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应该以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
关键词: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战略中图分类号:T-1 文献标识码: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繁荣和富强,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西部地区曾经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开发,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
西部地区矿业资源比较丰富,但目前西部的一些矿业城市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已面临“矿竭城衰”的危机。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但相当一部分处于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能力差,企业没有发展后劲的境地。
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定要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加强产业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改造矿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培育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
本文选择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加以研究,希望能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所助益。
1 技术创新的有关概念1.1 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比特[1](J·A·Schum peter)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思想与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于树江11 戴大双2武春友2王云峰1(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 2.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3)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产业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指出创新投入低、创新系统失效、创新主体缺位等是我国传统产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传统产业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系统1 引言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
《“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其中,要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改造是系统工程,基于系统思想的传统产业改造是产业的创新问题,最终体现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特点,分析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求有效的思路与途径,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我国传统产业现状2.1传统产业含义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1]。
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
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使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
[2]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
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工业经济时代的1于树江,1973年生,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管理E-mail:sjysll@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
[3]郑红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造船业等产业[4]。
多数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大家对传统产业的理解,可以概括出我国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1) 产业发展历史一般较长;(2) 产业技术相对落后;(3) 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2传统产业技术现状传统产业仍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现在提供着将来仍将提供着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
传统产业本身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但各产业、各国家、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产业表现与产业竞争力。
通过对部分传统产业的描述,可以发现我国传统产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提供的单位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
(1) 生产装备落后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落后国际水平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
据对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的数据计算:(1)我国有24.6%的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装备的部门,生产设备十分陈旧,只有11.8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52.74%的设备只达到国内一般水平,还有近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
(2) 产品质量档次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据对9省市639家重点机械企业调查,1995年生产的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初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水平。
(3)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储备国外大企业大都有较长远的技术储备,超前研究开发一般在十年左右。
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相当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普遍没有技术储备。
[5]3 从产业创新系统角度分析我国传统产业3.1产业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创造)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济效果、分散创新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工程公司)、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
[6]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理论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应用,它强调产业演进过程中为促进创新进行制度建设,强调促进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以克服传统的系统失效。
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升产业技术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我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的创新,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指导。
3.2我国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3.2.1 投入特点(1) 人力资源方面1997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8.4人,而日本1993年为79.6人,美国1993年为74.3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7人。
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经合组织国家的1/5,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1/10。
创新人力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企业所占比例低,如下表1所示。
表1 R&D人员按执行部门的分布比较单位:千人*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2》第36页(2) 财力方面就研究与开发经费看,美国每年的R&D支出为1600亿~1700亿美元,日本每年的R &D支出在700多亿美元,而我国、印度、墨西哥等“科技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在60亿美元以下。
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R&D支出为481.9亿元(折合58.6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l/13。
就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看,瑞典为 3.05%,日本为 2.90%,瑞士为2.68%,韩国为2.61%,美国为2.45%,而我国1998年仅为0.64%。
这一比例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l/5~l/4,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3。
就人均R&D经费看,1994年世界R&D经费总额合计为4390亿美元,人均78美元。
中国1997年的人均R&D经费仅为3.9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20。
更为突出的是中国企业R&D经费支出比例明显偏小,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如下表2所示。
表2 企业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比重单位:%--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2》第47页3.2.2 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特点在我国行政体制时期(1949年—1978年),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的特点可以描述如下:(1) 集中计划,用行政指令统一配置资源.中央政府集中一切资源,用行政手段有计划地投入重点领域或方向。
(2) 企业作为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中的一级,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
企业虽然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但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国家通过各项指令、经济政策和各种行政法规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
(3) 科研机构作为一级行政单位而存在,科研体系相对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
国家集中力量建立了一大批国立R&D机构(与国有企业同称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其科研成果无偿给生产单位使用,不受专利保护(国家没有专利法),其活动也受到国家计划的控制,大部分企业一般则没有R&D机构。
这一阶段时期,生产系统与科研系统的分离是最大特点,是产业创新的最大体制性障碍。
进入转型期(1979年--)以来,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行政指令逐渐让位于市场调节,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突出表现在企业的创新资源有一定程度增加,大学的研究投入与产出均有较大提高。
但研究系统与生产系统脱离的特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企业依然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动主体。
[7]3.2.3创新主体互动特点创新系统讲求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在合作中共享创新资源,在交流中促进创新的产生与扩散。
我国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创新主体间缺乏联系,存在严重的系统失效的特点,可以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形式的分布这一侧面反映这一特点。
表3 大中型企业中独立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4》第68页虽然我国创新资源在企业的分布比例明显偏低,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系统失效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企业的创新过程中缺乏与其它创新主体的互动。
此外,我国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以技术贸易方式进行,这种技术导入方式具有静态、间断的特点,不利于企业动态、持续的创新能力的培育。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基于我国传统产业演进的历史,我国传统产业创新存在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特点,这也是造成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落后、产业竞争力缺乏状况的主要原因。
4 结论在新世纪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需要首先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分析影响创新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传统产业创新所表现出的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问题,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需要重点培育创新主体互动机制,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使各主体能够基于网络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增强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能力。
此外,要研究各产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创新特点,据此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1 王稼琼,绳丽惠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中国软科学,1999(2):53-552 台冰.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关系的哲学思考.高科技与产业化,2000(4):3-63 刘世锦.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52-534 郑红.科技产业化与经济增长.博士论文,1998年10月:1295 史清琪等.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45-526 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2000年11月第1版:233-2437 刘洪涛.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1997年3月:53-76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of ChinaYu Shujiang1 Dai Dashuang2Wu Chunyou2Wang Y unfeng1(1.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 2.School of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main feature of our traditional industry,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low innovation investment, the invalidity of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main body are the main problems in our traditio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thoughts of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y.Keywords Traditional industry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