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推拿常用的手法.ppt1

推拿常用的手法.ppt1

用力宜轻,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临床应用


摩法轻柔舒适,刺激量小,是常用的保健 按摩手法。指摩法多用于颜面部;掌摩法 适用于胸胁、胁肋部。 摩法常用于治疗腹胀、腹泻、便秘、胃肠 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痛经、失眠等病症。
(3).擦法

定义:术者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 分着力,稍用力下压紧贴于体表,做直线 往返摩擦运动,称为擦法。
抖法 定义:术者用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 端,做快速的、连续的、小幅度上下或左 右抖动,使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的手法称 为抖法。

动作要领



术者姿势 呼吸自然,用单手或双手握 住肢体 远端,松紧适度。 基本动作 上臂主动用力带动腕关节做 上下或左右的小幅度抖动。 手法频率 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抖上肢约200每分钟,抖下肢100每分钟。
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力不可分散。 不要弯腰塌背,耸肩抬肩,肘部不可外翘, 腕关节不能挺劲。 术者着力部位与施术部位不要形成摩擦、 滑动或跳动。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刺激量中等,接触面积小,深 透性强。本法适应于全身各部经络穴位, 以治疗头痛、眩晕、咳嗽、胃脘痛、腹痛 等内科病症见长。
(2).滚法



术者姿势 肩臂要放松,腕关节要灵活,手 指自然伸直. 基本动作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指面相对用 力,捏住一定部位肌肉逐渐用力内收,并将 肌肉提起,做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提捏动作. 手法力度 用力由轻而重,再由重到轻,连 续而有节奏.
注意事项

指端不能用力抠掐 上提肌肉时不可与皮肤之间摩擦 拿法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刺激
注意事项


食、中、无名、小指自然屈曲,不要用力 捏紧。 着力点要紧贴在治疗部位上,不可离开或 摩擦。

一指禅推法 PPT课件

一指禅推法 PPT课件
一指禅推法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保健系推拿教研室
一、定义
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着力于 一定的部位或是穴位上,沉肩垂肘, 腕关节悬屈,通过前臂旋转和腕关 节的协调摆动,使产生的轻重交替 的功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或是穴位上。
二、动 作 要 领
第一步:准备姿势 第二步:操作过程 第三步:操作要求
腕关节左右摆动 前臂主动旋转
肘部为支点
第三步:操作要求
1.压力: 自然压力,不可用蛮力。 2.频 率:摆动频率一般控制在 120—160次/分钟。 3.幅度:左右摆动的幅度尽可能大, 不能前后摆动。 4.移动:紧推慢移——摆动速度要 快,移动速度要慢 5.操作时动作灵活、协调、自然
(一)偏峰推法

偏峰推法



跪推法
第一步:准备姿势
沉肩:两肩放松,自然 下垂。
垂肘:上臂略外展、两 肘自然下垂。
悬腕:手腕自然屈曲。 指实:拇指指端着力吸
定操作部位。 掌虚:从小指到食指,
掌指关节自然弯曲, 形成空拳。
第二步:操作过程
以肘部为支 点,前臂主动旋 转用力(外旋用 力,内旋放松), 带动腕关节的摆 动。
术者用拇指桡 侧缘着力,前臂作 主动摆动,带动腕 部往返摆动和拇指 掌指关节或指间关 节的屈伸运动,频 率120-160次/分钟。
(二)屈指推法(跪推法)
拇指指间关节与 指甲盖着力于一定部 位,作一指禅推法。 屈指推法力矩短,重 心低,具有着力稳, 吸定性好,刚劲有力 的特点,适合于项枕 部、关节骨缝处操作。
三、临 床 应 用
本法是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 1.手法特点:操作时接触面积小,深透 力强,刺激量中等,适用于各部的穴位及压痛 点。 2.作用及适应症:具有疏经通络,行气 活血,调

推拿手法.ppt

推拿手法.ppt
(2) 肘关节自然 屈曲,腕部放松, 指掌自然伸直。 (3)以腕关节为 中心,连同掌指作 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2020/9/26
推拿学科
27
(二)操作要求:
(1)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 (2) 频率120次/分左右。
2020/9/26
推拿学科
28
(三)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最适宜用于胸腹及胁肋 部。临床上常配合揉、推法,按法等使用。
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
用。对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迸 伤等症常用本法治疗。《内功图说》“两手摩 腹,移行百步,除积滞”。
有活血散瘀的作用,用于外伤肿痛。
2020/9/26
推拿学科
29
二、擦法(平推法)
擦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主 要手法之一。
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 小鱼际擦法(侧擦法)。
2020/9/26
推拿学科
8
(二)操作要求
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 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 要灵活。
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在拇指端或其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 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
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
2020/9/26
2020/9/26
推拿学科
20
(二)操作要求
(1) 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 节律。
(2) 频率120~160次/分。
2020/9/26
推拿学科
21
(三)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 用于全身各部,老幼皆宜。
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 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 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 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

推拿手法 PPT课件

推拿手法 PPT课件
2、压力、频率、 摆幅度要均匀,动作 要 协调而有节律。
3、手法频率 120—160次/分。
❖(四)临床应用
本法由于腕关节伸屈幅度较大,所以接 触面较广,压力较大,掌背尺侧面着力柔和 而舒适,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 丰厚的地方。
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 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 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6.骨与关 节结核患者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 动,称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一指 禅推法、缠法、滚法和揉法。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 法,因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治疗范围广泛, 故有“手法宗一指禅”之说。
❖(一)动作要领
❖(三)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 身各部,老幼皆宜。
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 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 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
❖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肘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 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 法、抹法等。
❖四、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 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 勤剪指甲,操作时不准戴手饰。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 法。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 手法反应敏感度为准。压力一般因人、因病、 因部位而异。
❖五、手法的禁忌证:
1.恶性肿瘤部位 2.骨折部位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 患处
❖2、指揉法:

一指禅推法中医正课件

一指禅推法中医正课件

悬腕
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节 用力屈曲。腕部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 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 屈伸运动。
总起来说,本法动作要领贯穿着 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 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 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动作灵 活,力量沉着,刚柔相济,柔和有 力,才能称得上为“一指禅” 功夫。
(四)[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姿势端正, 有助于一指禅推法的正确把握;心和神 宁,则有利于手法操作的功贯拇指。
2.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指实、紧推慢移。
沉肩。指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下沉,
以腋下空松,能容纳一拳为宜;
垂肘。指肘部下垂,一般体位下肘部直
低于腕部;
悬腕。指腕关节悬屈,弓背向上,有如
一指禅推法如以指端操作,其 接触面最小,易于施力,刺激相 对较强,而如以罗纹面操作,则 接触面相对较大,刺激亦相对较 平和,两者多用于躯干部及四肢 部的经络俞穴。
由一指禅推法演变而来的一指 禅偏峰推法和跪推法,前者接触 面小而窄,以其"少商劲"的轻快 柔和,多用于颜面部,而后者接 触面亦小,刺激却刚劲有力,一 般多用于颈项及四肢关节部。
一指禅偏峰推法。是以拇指偏峰
部着力,拇指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 伸直,腕关节徽屈,前臂主动运动,带 动腕关节做轻度摆动,使其功力作用于 拇指偏峰部。
一指禅屈指推法,又称跪推。
将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 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第二节指背上,余 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 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同 一指禅推法。
(二)操作要求
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 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 位上。

一指禅推法PPT课件

一指禅推法PPT课件

-
4
丁 凤 山 师 徒 合 影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
5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
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
•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 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 不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
2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 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 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 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 。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 江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 子,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 为江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
山 学 习 推 拿 11 年 。 1911 年 在 上
海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
名 流 推 拿 治 疗 。 50 年 代 起 任 教
于上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
、抄、弹”手法。一指禅推法的
特点是频率较快,大于每分钟
200次,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
推法。曾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
员、上海市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理
究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
学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
常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
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之一指禅法(图)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之一指禅法(图)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之一指禅法(图)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之一指禅法(图)导读: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位或经络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位或经络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1)上肢肌肉放松,不可有蛮劲,手掌虚握拳,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2)沉肩、垂肘意思是肩部或手臂都要放松,悬腕意思是手腕要自然弯曲,本法的动作要贯穿着一个“松”字,这样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力量沉着,动作灵活,柔和有力。

(3)压力、频力、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 次。

作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肺腑,行气活血,健脾和胃,以及调和脏腑功能等作用。

禁忌症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皮肤有破损者不宜应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领在于施术时要掌握“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而掌空虚”的原则。

肩、肘、腕、指部要放松自然,应以腕关节为主带动拇指关节,腕指协调,才能达到“柔和、有力、深透、持久”的要求。

全身保持“含胸、拢背、呵腰、收臀、蓄少腹”,使气沉丹田。

推治时要身随手走,眼随手转,循经络而推腧穴。

动作要轻重有节,疾徐有序,慢而不懈,快而不乱,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外表看似轻松飘逸,实际上却是“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罗纹”,劲含而不露(即所谓螺心劲),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之境。

适用部位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关节处。

临床应用本法刺激量中等,属于平补平泻手法,接触面积较小,作用深透。

临床上对内、外、妇、儿、伤各科的许多病症均可以本法治疗。

如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胃脘痛、腹痛以及关节筋骨酸痛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最新一指禅(广州中医药大学)分析ppt课件

最新一指禅(广州中医药大学)分析ppt课件
第四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练习与思考
返回主目录
基本要求
一、掌握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效能指标。 二、熟悉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三、了解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的进展
及在药物分中的应用。
返回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一、概述
1.为什么要对定量分析的样品进行前处理?
含卤素有机药物 R-X (F,Cl, Br, I )
临床应用
❖ 其着力面积较大,作用力轻浅柔和。动作轻 快、柔和、舒适,
❖ 常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胁肋部。 ❖ 具有镇静安神、活血通络等功效,治疗失眠、
头痛、近视、视物模糊、牙痛、面瘫、劳倦 内伤等。
一指禅推法、缠法、跪推法、偏锋推 法的比较
手法
吸定点
频率 力量
应用
(次/分)
一指禅推 拇指端或 120~
一指禅推法应用的变化手法
❖跪推法(屈指推法) ❖缠推法 ❖偏锋推法
屈指推法(跪推法)
❖用拇指指间关节 背部桡侧着力, 进行一指禅推法 的手法。
临床应用
❖特点:着力稳,有力。 ❖应用部位:颈项、骨缝小关节间
及肌肤松弛的部位。
缠推法
❖即医者作频率为每分钟200次以上的 一指禅推法。
缠推法的特点
H2SO4-硫酸盐法
KMnO4 HNO3- H2SO4-HClO4法; H2SO4-H2O2; H2SO4-
(二)干法破坏 加Na2CO3或MgO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420℃
(三)氧燃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1. 仪器装置 500ml, 1000ml, 2000ml,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 2. 称样 固体样;液体样要求详见P84 3. 燃烧分解操作法 4. 吸收液的选择 用于X、S、Se等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 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 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 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 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 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 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 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 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 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丁 树 山(1886-1931)
丁树山(1886~1931),丁凤山 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 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玉等。 丁树山的弟子,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 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 主任和上海推拿学校校长朱春霆,滚 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
丁凤山的其他弟子
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钱砚堂(1881-1933),杭州人。1912年拜丁凤山为师。民国初
丁 凤 山 师 徒 合 影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 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 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 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 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和上 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王纪 松、王少松、 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 《一指定禅》抄本, 1958年献出。晚年任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
在沪行医。卒于上海。 丁宝山(1900-1978),丁凤山侄孙。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丁鹏山(1895-1953),丁凤山侄孙。 翁瑞午,常熟人,翁同龢侄孙。后弃医从文。 周昆山,泰州人,丁凤山内侄。后随钱福卿行医。 黄海山,安徽歙县人。40年代中期病逝。 吴“大嘴”,名未详,广东人。丁凤山最小的徒弟,早卒。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
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释名
一指禅之名,有二种说法:
其一,按摩创于岐伯,至达摩大备,于按、摩、推、 拿四法之外,复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名 曰一指禅。岐伯之术,施术者无须习内外功;而达摩 一指禅,则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 如棉,更练内功,调匀气息,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 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过于药石。但据近 人考证,《易经筋》非达摩所作,乃明人托名达摩的 著作,故不可信。
朱 春 霆(1906~1990)
朱春霆,字维震,上海嘉定人。丁树山 徒。出生中医世家。 15岁随父学医,19231925年师从丁树山习一指禅推拿。1927年开 业。曾为吴昌硕推拿治疗半身不遂。 1956 年春受聘于上海华东医院, 组建了上海市 第一个中医推拿科。 并创办“中医推拿医 士训练班”。1957年起为刘少奇、宋庆龄、 董必武、陆定一等领导人治病, 享誉京沪 两地。 1958年任上海市推拿学校校长。 1987年,被推举为全国推拿学会名誉主任委 员。 1990年病逝于华东医院,享年84岁。
王百川(1901.10-1977.6)
王松山堂弟。早年从王松山 学医五年。1921年在沪开业。 为神州医学会会员。1953年就 职嵩山区第一联合诊所。1956 年兼任推拿医士训练班教师。 1959-1970为上海推拿学校教师 兼医师。擅长一指禅指腹推法, 并擅长摩法、震颤法、推托法、 插法。传朱金山、乐家哲、陈 菊金等。为农工民主党党员。
丁 凤 山(1843-1916)
丁凤山,原名丁永春,江苏邗江西门人。 丁为清咸丰时武秀才,旗牌官。在往辽东半 岛送公文途中遇大水,误了时间,无法复命, 因病不起,在遇李鉴臣以一指禅点穴治疗。 病愈后拜李为师,得其真传,“为江浙两省 一指禅学派的创始人”。丁凤山回到家乡以 指代针行医,遍治内外科疾病。其绝招是用 缠法治疗外科痈疽、乳蛾,名噪江北。1912 年迁往上海开业。长期在沪、杭间行医,并 广收门徒,使一指禅推拿得以流传。1916年 应浙江省督军杨善德之邀赴杭州出诊,不幸 中风暴卒,享年73岁。著有《一指定禅》。
(王传焘,上海人,画家王一亭子,未成学业。 张子良,广东人。 为“换贴学生”,后开业于香港。)
丁凤山的再传弟子
著名的有王子余、王纪松、 王百川、丁鹤山、钱志坚、朱春 霆、丁季峰等。
丁 季 峰(1914.9 -2019.10)
丁树山子。父早逝。从堂兄丁鹤山 习一指禅推拿。1936~1952,在上海静安 别墅开推拿诊所。创“丁氏滚法”。 1958年起976-1985, 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1985年任硕士 研究生导师。 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 书·推拿学》和《推拿大成》。弟子有丁 文达(长子)、蒋家宝、 何宗麟、严隽 陶、朱振安、沈国权、是有康等。
王子余,生卒不详,江苏邗江西门人。 王松山大弟子。《一指定禅》的笔录者。 笔名“趾禅”、“趾道人”、“邗江钓 叟”。
丁鹤山(1891~1945),扬州市人。丁 凤山侄孙,丁树山堂侄,丁鹏山之兄。 师从丁树山。传丁季峰。
钱志坚(1912~1986),钱福卿长子。任职 于上海黄浦区推拿门诊部。传钱裕麟。
钱 福 卿(1883-1967.1)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 山学习推拿11年。1911年在上海 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名 流推拿治疗。50年代起任教于上 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抄、 弹”手法。一指禅推法的特点是 频率较快,大于每分钟200次, 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推法。曾 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 市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理事。弟子 有钱志坚、韩樵、曹仁发、俞大 方、钱裕麟等。
王 纪 松(1902.1-1990.4)
江苏邗江西门人,原名王荣宽。 王松山长子。早年从父王松山习推 拿。22岁独立开诊。1956参与创办 推拿医士训练班。1958-1975, 就职上 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及推拿门 诊部。后任岳阳医院推拿科顾问。 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擅长抄法、 抹法、梳法、勾法等手法。钱裕麟、 陈力成、严隽陶、梅犁曾跟随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