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发酵工艺论文jts 2
发酵作业论文

啤酒中双乙酰成分的形成与控制姚红涛摘要:双乙酰是啤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也是啤酒成熟的重要标志。
控制啤酒发酵液中双乙酰的含量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啤酒品质。
综述了啤酒生产过程中双乙酰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
[1]关键词:啤酒; 双乙酰;形成; 控制早在1971年国际营养学会就将啤酒列为营养食品,人们常称啤酒为“液体面包”。
啤酒是一种低醇饮料,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啤酒中微量组分在百种以上,如联二酮类(包括双乙酰及2,3-戊二酮)、醛类、高级醇、含硫化合物、酯等,影响啤酒成熟和风味的物质主要是连二酮类。
双乙酰及戊二酮的阈值因啤酒的种类而不同,下面发酵啤酒中双乙酰的阈值为0.1~0.2mg/L,上面发酵啤酒或烈性黑啤酒中其阈值为0.1 mg/L或0.4 mg/L,戊二酮的阈值较高,大约是双乙酰的十倍,啤酒中的允许含量为1 mg/L左右,但实际上它在啤酒中的含量要比双乙酰低得多,通常只有0.01~0.08 mg/L,对啤酒风味不起什么作用,而啤酒中双乙酰含量达到其阈值时就能辨别出典型的“双乙酰味”(类似馊饭气味),因此,在研究联二酮时,都侧重于双乙酰,双乙酰的含量是品评啤酒成熟和风味的主要依据[2]。
1双乙酰的形成途径1.1由α-乙酰乳酸非酶脱羧氧化而成[3]。
双乙酰的前驱物质α-乙酰乳酸是酵母合成缬氨酸的中间产物,α-乙酰乳酸在酵母细胞内形成,然后渗透到细胞外经非酶作用氧化脱羧形成双乙酰,双乙酰再在酵母体内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2,3-丁二醇。
1.2某些厌氧菌(主要是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它们在后酵厌氧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同时生成α-乙酰乳酸和双乙酰。
1.3直接由乙酰辅酶A与羟乙基硫胺素的焦磷酸盐(即活性乙醛)缩合而成。
1.4酵母细胞自溶后,其体内的α-乙酰乳酸溶解在酒液中,经氧化也会形成双乙酰[4]。
2影响双乙酰形成的因素2.1麦汁组成麦汁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酵母所需主要碳源,氨基酸是酵母同化所需主要氮源,同时麦汁中维生素、微量元素Ca2+、Na+等都对酵母发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啤酒的生产工艺 毕业论文

目次引言 (1)1 概述 (2)1.1 啤酒介绍 (2)1.2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介绍 (6)2 物料衡算 (12)2.1 糖化工段物料衡算 (12)2.2 麦汁处理物料衡算 (16)2.3 发酵工段物料衡算 (17)2.4 包装工段物料衡算 (19)3 设备计算选型 (22)3.1 糖化工段设备计算选型 (20)3.2 麦汁处理工段设备计算选型 (33)3.3 发酵工段设备计算选型 (37)3.4 啤酒过滤设备计算选型 (42)3.5 其他设备计算选型 (43)4 能量衡算 (46)4.1 耗热量的计算 (46)4.2 耗冷量计算 (55)5 管路和泵的计算选型 (61)5.1 管路计算选型 (61)5.2 泵的计算选型 (62)6 三废处理 (65)6.1 废水处理概况 (65)6.2 废酵母的回收与利用 (66)6.3 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利用 (67)结论 (68)参考文献 (69)致谢 (70)附录 (71)引言培养能够讲科学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
通过毕业设计能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能够提高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和综述能力。
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方案的制定,分析与比较的能力。
4.设计、计算与绘图能力,包括计算机运用的能力。
5.逻辑思维与形象结合的文字(含外文)及语言表达能力。
发酵工业是生物工程的一个分支, 从80年代初至现在,经过近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啤酒工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不仅在产量方面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在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充分显示了我国啤酒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进行该行业的设计不仅能巩固和提高专业及设计基础知识,而且与实际工业生产密切相关,能有机的把理论知识同实际相结合起来,更快更好的融入生产实践。
王

二、 3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衡算
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主要项目为原料(麦芽、大米)和酒花用量,热麦汁和冷麦汁量,废渣量(糖化槽和酒花槽)等。
2.1 糖化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
根据我国啤酒生产现况,有关生产原料配比、工艺指标及生产过程的损失等数据如表1所示。
2.2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自来水的平均温度取t1=18℃,而糖化配料用水温度t2=50℃,故耗热量为:
Q1=(G1+G2)cw(t1-t2)=10183.99×(50-18) 4.18=1362210.5(KJ)
3.2 第一次米醪煮沸耗热量Q2
由糖化工艺流程图(图3)可知: Q2= Q21+Q22+Q23
Q22=V1I=172.80×2257.2=390036.637
式中,I为煮沸温度(约为100℃)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
米醪升温和第一次煮沸过程的热损失约为前两次的耗热量的15%,即:
Q23=15%
由上述结果得:
Q2=1.15(Q21+Q22)=1.15(1023301.86+390036.637)=1625339.28 KJ
大米
Kg
30
4.81
791.5
1.425×106
酒花
Kg
1.50
0.24
39.53
7.12×104
热麦汁
L
705.93
113.09
18628.71
33.53×106
冷麦汁
L
656.52
105.18
17324.7
额定指数
无水麦芽
啤酒生产工艺论文

黄石理工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啤酒生产工艺
引言
几十年来的啤酒产业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到自动化不断演变的过程。啤酒产 业的未来也应与其它流程行业相似,逐渐向管控一体化方向过渡,使生产数据更 好地整合到经营决策渠道,生产控制模型将愈加趋于合理,智能化程度也将得到 进一步提高。 在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配合下,借助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可根据 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控制方案,实现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确保 生产工艺要求。
完整的啤酒生产过程分为原料的加工、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和灌装四大过程。 其中,麦汁制备(俗称糖化,以下简称糖化)过程主要包括了粉碎、糊化、糖化、 过滤、煮沸、澄清与冷却以及 CIP(CLEANING IN PLACE)等生产工序。 粉碎过 程主要由料仓、提升机、粉碎机等单元设备组成,粉碎方式主要有干法粉碎、湿 法粉碎、锤式粉碎三种; 糊化过程是在热水溶液中,水分子大量进入淀粉分子 中,淀粉颗粒膨胀、破裂,形成黏性的溶液,在这一膨胀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的 分解;糖化过程是通过淀粉酶的作用,把已液化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糊精。为 保证啤酒质量,淀粉必须彻底分解成糖及糊精,这个过程也是麦汁制备中最重要 的过程;过滤是一种分离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把啤酒仍然存在的酵母细胞和其它 混浊物从啤酒中分离出去,否则这些物质会在以后的时间内从啤酒中析出,导致 啤酒混浊,目前多为硅藻土过滤方式;麦汁煮沸是一项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 主要目的是稳定麦汁成分,麦汁煮沸主要作用有: (1)酶的钝化(2)麦汁灭 菌(3)蛋白质变性与絮凝沉(4)蒸发水分(5)酒花成分的浸出;麦汁煮沸结 束时的麦汁称为打出麦汁,打出麦汁中总是含有冷、热凝固物,冷、热凝固物对 以后的啤酒酿造有不利的影响,会损坏啤酒质量,所以必须将其除去。
辅助原料: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除了使用大麦麦芽作为主要原料外,还可添 加部分辅助原料。正确使用辅助原料可以降低原料成本,调整麦汁组成,提高啤 酒发酵度,增强啤酒某些特性,改善啤酒泡沫性质。我国盛产大米,所以大米一 直是我国啤酒酿造广泛采用的一种辅助原料,其最大特点是淀粉含量高,可达 75%~82%,无水浸出率高达 90%~93%。
啤酒发酵生产工艺论文

生物化工课程论文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啤酒发酵生产工艺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啤酒一般典型特征:表现在多方面。
在色泽方面﹐大致分为淡色﹑浓色和黑色3种﹐不管色泽深浅﹐均应清亮﹑透明无浑浊现象﹔注入杯中时形成泡沫﹐应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应长时间保持其光洁的透明度﹐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
啤酒发酵过程是指啤酒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而啤酒就是啤酒酵母在生命活动之中所产生的产物。
由于酵母菌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等的不同,造成发酵方式也不相同。
根据酵母发酵类型不同可把啤酒分成上面发酵啤酒和下面发酵啤酒。
一般可以把啤酒发酵技术分为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
现代发酵主要有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连续发酵和高浓稀释发酵等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
啤酒发酵机制啤酒的生产是依靠纯种啤酒酵母利用麦芽汁中的糖、氨基酸等可发酵性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副产物,从而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低度饮料酒。
啤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涉及糖类和含氮物质的转化以及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等有关基本理论。
啤酒加工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啤酒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酒精饮料,其加工工艺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本文对啤酒加工工艺进行了概述,从原料选择、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和灌装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我国啤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啤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精饮料,起源于欧洲,后来传入我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在我国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啤酒加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对于提高啤酒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啤酒加工工艺概述1. 原料选择啤酒的主要原料为麦芽、啤酒花、水、酵母等。
其中,麦芽是啤酒加工的核心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啤酒的口感和品质。
优质麦芽应具备以下特点:色泽鲜亮、质地细腻、水分适中、淀粉含量高。
2. 麦汁制备麦汁制备是啤酒加工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粉碎、糊化、糖化、过滤等环节。
(1)粉碎:将麦芽粉碎成粉末,便于后续的糊化和糖化过程。
(2)糊化:将粉碎后的麦芽与水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淀粉转化为糊状物。
(3)糖化:在糊化过程中,添加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可发酵的糖分。
(4)过滤:将糖化后的麦汁进行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3. 啤酒酿造酿造过程主要包括酵母发酵和熟成两个阶段。
(1)酵母发酵:将过滤后的麦汁与酵母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熟成:将发酵好的啤酒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口感更加醇厚,品质更佳。
4. 灌装灌装是将熟成后的啤酒装入瓶、罐或桶中,进行密封。
灌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无菌状态,防止细菌污染。
三、结论啤酒加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原料选择、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和灌装等多个环节。
通过优化各环节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啤酒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我国啤酒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啤酒加工工艺,以推动我国啤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啤酒的制作工艺及其酿造过程

微生物发酵工程论文啤酒的制作工艺及其酿造过程姓名:牛欣欣学号: 01011102专业:生物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啤酒的制作工艺及其酿造过程摘要: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近年来啤酒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啤酒酿造的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本文对啤酒的酿造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啤酒、定义、原料、酿造过程、灌装一、啤酒简介: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于清代末期开始,国外的啤酒生产技术引入我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啤酒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
二、原料啤酒以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为主要原料1.大麦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活力犟﹐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
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
2.酿造用水通常﹐软水适于酿造淡色啤酒﹐碳酸盐含量高的硬水适于酿制浓色啤酒。
淡色啤酒用水要求为﹕无色﹐无臭﹐透明﹐无浮游物﹐味纯正﹐无生物污染﹔硬度低﹔铁﹑锰含量低(含量高对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喷涌现象)﹔不含亚硝酸盐。
3.酒花又称啤酒花。
使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气并有防腐和澄清麦芽汁的能力。
酒花始用于德国﹐学名为蛇麻﹐为大麻科葎草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中国人工栽培酒花的历史已有半个世纪﹐始于东北﹐目前在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辽宁等地都建立了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
啤酒发酵工艺论文

衡水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题目: 啤酒发酵工艺研究学生姓名: 兰金娜专业: 生物技术年级: 2009级学号: 200940700057啤酒发酵工艺研究兰金娜(河北省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专业,河北衡水 053000)摘要:根据实验室啤酒发酵过程及方法,介绍其发酵流程及啤酒酵母的培育情况,应用摇瓶法发酵啤酒,测定发酵产物中的酒精度,并用糖锤度计测定麦芽汁糖度,熟悉静止培养操作,观察啤酒发酵过程,掌握发酵过程中一些指标的分析操作技能。
[1]关键词:啤酒发酵,菌种培育,啤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中图分类号:Q815 献标识码:ABeer Fermentation ProcessLan Jinna(Hengshui, Hebei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Professional, Hebei Hengshui 053000)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aboratory of the beer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method to introduc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brewer's yeast, the shake flask method fermentation beer measured the Alcohol fermentation products, and determination of wort sugar content and sugar hammer meter familiar static culture operation, observe the beer fermentation process,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skills mastered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indicators.[2,3]Keywords: beer fermentation, bacteria cultivation, brewer's yeast, fermentation tanks, expanding culture啤酒发酵过程是指啤酒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发酵工艺及其发展方向啤酒发酵工艺及其发展方向摘要啤酒发酵过程是啤酒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代谢的产物就是所要的产品--啤酒。
由于酵母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不同,发酵的方式也不相同。
根据酵母发酵类型不同可把啤酒分成上面发酵啤酒和下面发酵啤酒。
一般可以把啤酒发酵技术分为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
现代发酵主要有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连续发酵和高浓稀释发酵等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
根据工业啤酒发酵生产过程及方法,粗略的介绍其生产流程及现状,同时介绍对一些发酵啤酒的啤酒酵母的培育的选择情况,各种经过培育之后的啤酒酵母和传统啤酒酵母相比之间所具有的优势等。
并简单介绍实验室啤酒发酵。
关键词啤酒发酵,啤酒酵母,菌种培育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作为第一,我国更应该将这项技术进行深刻的研究,是这项技术得到发展。
啤酒一般典型特征:表现在多方面。
在色泽方面,大致分为淡色﹑浓色和黑色3种,不管色泽深浅,均应清亮﹑透明无浑浊现象;注入杯中时形成泡沫,应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应长时间保持其光洁的透明度,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
啤酒酿造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其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啤酒发酵机制啤酒的生产是依靠纯种啤酒酵母利用麦芽汁中的糖、氨基酸等可发酵性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副产物,从而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低度饮料酒。
啤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涉及糖类和含氮物质的转化以及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等有关基本理论。
发酵主产物--乙醇的合成途径麦汁中可发酵性糖主要是麦芽糖,还有少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三糖等。
单糖可直接被酵母吸收而转化为乙醇,寡糖则需要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发酵。
由麦芽糖生物合成乙醇的生物途径如下:总反应式 1/2C12H22O12+1/2H2O→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226.09kJ1.工业生产啤酒的方法现在啤酒生产的方法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浓醪发酵:1967年开始应用于生产。
是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然後再稀释成规定浓度成品啤酒的方法。
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提高产量。
原麦汁浓度一般为16°P左右。
(2)快速发酵: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
快速发酵法工艺控制条件为:在发酵过程某阶段提高温度;增加酵母接种量;进行搅拌。
(3)连续发酵:1906年已有啤酒连续发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业化的应用。
主要应用国家有新西兰﹑英国等。
由于菌种易变异和杂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风味等问题,使啤酒连续发酵工艺的推广受到限制。
(4)圆柱圆锥露天发酵罐:目前最常用的啤酒生产方法,1966年起开始应用于生产。
其主要优点为:可缩短发酵周期,节约投资,回收CO2和酵母简便,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
目前单罐容积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质一般为不锈钢。
(5)纯生啤酒的开发:随著除菌过滤﹑无菌包装技术的成功,自70年代开始开发了不经巴氏杀菌而能长期保存的纯生啤酒。
由于口味好,很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有的国家纯生啤酒已占整个啤酒产量的50%。
(6)低醇﹑无醇啤酒的开发:为汽车司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饮用的一种清凉饮料。
它的特点是酒精含量低。
无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丰富,口味淡爽,有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7)固定化酵母生产啤酒的研究:70年代开始研究,目的在于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
实质上是为了克服菌种变异﹑杂菌污染问题,而且是更为快速的连续发酵工艺。
已取得的成果为:前发酵由传统法的5~10日缩短为1日,可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
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发酵方法,该发酵方法的罐主体呈圆柱形,罐顶为圆弧状,底部为圆锥形,具有相当的高度(高度大于直径),罐体设有冷却和保温装置,为全封闭发酵罐。
圆柱锥形发酵罐既适用于下面发酵,也适用于上面发酵,加工十分方便。
德国酿造师发明的立式圆柱锥形发酵罐由于其诸多方面的优点,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使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目前国内啤酒生产几乎全部采用此发酵法。
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有以下特点(1)底部为锥形便于生产过程中随时排放酵母,要求采用凝聚性酵母。
(2)罐本身具有冷却装置,便于发酵温度的控制。
生产容易控制,发酵周期缩短,染菌机会少,啤酒质量稳定。
(3)罐体外设有保温装置,可将罐体置于室外,减少建筑投资,节省占地面积,便于扩建。
(4)采用密闭罐,便于CO2洗涤和CO2回收,发酵也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
即可做发酵罐,也可做贮酒罐,也可将发酵和贮酒合二为一,称为一罐发酵法。
(5)罐内发酵液由于液体高度而产生CO2梯度。
通过冷却控制,可使发酵液进行自然对流,罐体越高对流越强。
由于强烈对流的存在,酵母发酵能力提高,发酵速度加快,发酵周期缩短。
(6)发酵罐可采用仪表或微机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7)锥形罐既适用于下面发酵,也适用于上面发酵。
(8)可采用CIP自动清洗装置,清洗方便。
(9)锥形罐加工方便,实用性强。
(10)设备容量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
啤酒发酵的工艺参数包括:(1)发酵周期,由产品类型、质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种量、发酵温度、季节等确定,一般12~24天。
(2)酵母接种量,一般根据酵母性能、代数、衰老情况、产品类型等决定。
(3)发酵最高温度和双乙酰还原温度,啤酒旺盛发酵时的温度称为发酵最高温度,双乙酰还原温度是指旺盛发酵结束后啤酒后熟阶段(主要是消除双乙酰)时的温度,一般双乙酰还原温度等于或高于发酵温度,这样既能保证啤酒质量又利于缩短发酵周期。
(4)罐压,根据产品类型、麦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
(5)满罐时间,从第一批麦汁进罐到最后一批麦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
(6)发酵度,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
啤酒酵母的培育的选择在发酵的过程当中,啤酒酵母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研究新型的啤酒酵母之后应用于实践,对工业生产啤酒将有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对新型啤酒酵母的发展也是在啤酒发酵研究当中所不可缺少的。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乙醇脱氢酶是酿酒的一种阻碍酶,敲出编码它的基因可以是酿酒成品量获得提高,在敲出了sfa1基因后,可以获得乙醇合成量得到提高的基因突变株。
突变株的乙醇产率可以提高8%。
破坏啤酒酵母工业菌株YSF31的adh2基因,在其基因位点插入来源于YSF31的GSH1基因和铜抗性筛选标记CUP1基因。
通过铜抗性筛选转化子,经PCR 和乙醇脱氢酶Ⅱ活性测定,可获得一种啤酒酵母工程菌,实验表明,自克隆菌株乙醇脱氢酶Ⅱ活性是受体菌的65%,谷胱甘肽含量比受体菌高34%,其他发酵指标没有明显变化,这一技术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以参考作为啤酒酿造菌。
将啤酒酵母的ECM25基因进行敲除,在有氧条件下GSH分泌量在对数生长期比原菌高21%(11度时)和15%(28度时),同时,在锥形瓶中连续发酵后,转化菌成品酒中GSH含量分别提高32%和14%,其它常规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这是一种有抗老化能力的优良啤酒酵母菌种,可以提高啤酒风味的稳定性。
二氧化硫在啤酒中具有抗氧化的功能,所以控制其产量对降低啤酒的氧化作用,提高啤酒的风味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克隆MET14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在啤酒工业酵母中表达,产生高二氧化硫产量啤酒酵母工业菌株,对构建新型优良啤酒酵母工程菌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双乙酰是啤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它的形成与消除是啤酒风味成熟的重要限速步骤。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修饰异亮氨酸-结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以降低双乙酰的形成,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啤酒酵母菌种。
2.实验室啤酒发酵在实验室啤酒发酵过程中主要包括:啤酒酵母扩大培养、麦芽汁糖度测定、啤酒主发酵、酒精度测定及原麦汁浓度计算和啤酒后发酵及品质评价这几个关键的过程。
第一步: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流程如下:第二步:麦芽汁糖度测定,操作如下:取100mL麦汁,放于100mL量筒中,放入糖锤度计,待稳定后,从糖锤度计与麦汁液面的交界处读出糖度,同时测定麦汁温度,根据校准值,计算20℃时的麦汁糖度。
若糖度较低,糖度计不能浮起来,可多加一些麦汁,直至糖度计浮在液体中。
第三步:啤酒主发酵方法如下:1.将麦汁加水,使糖度达到10 Bx,0.05 Mpa灭菌30分钟。
冷却后摇动充氧,沉淀。
2.将50mL酵母菌种接入,在10℃生化培养箱中发酵,每天观察发酵情况。
3.主发酵:10℃,7天→至4.0 plato时结束(嫩啤酒)。
一般主发酵整个过程分为酵母繁殖期,起泡期、高泡期、落泡期和泡盖形成期等五个时期。
仔细观察各时期的区别。
1、酒精度的测定重量法:(1)称取试样100克,全部移入500ml已知质量的蒸馏瓶中,加水50ml 和数粒玻璃珠,装上蛇形冷凝器(或冷却部分的长度不短于400mm的直型冷凝器),开启冷却水,用已知质量的100ml容量瓶接收馏出液(外加冰浴),缓缓加热蒸馏(冷凝管出口水温不得超过20℃),收集约96ml馏出液(蒸馏应在30-60分钟内完成),取下容量瓶,调液温至20℃,然后补加水,使馏出液质量为100克(此时总质量为100+容量瓶质量),混匀。
(2)测量A:将附温比重瓶洗净,干燥,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得C。
将煮沸冷却至15℃的水注满恒重的比重瓶中,插上带温度计的瓶塞(瓶中应无气泡),立即浸于20℃ 1℃的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20℃,并保持5min不变后取出,用滤纸吸去溢出支管的水,立即盖好小帽,擦干后,称量得A。
(3)测量B:将水倒去,用试样馏出液反复冲洗比重瓶三次,然后装满,按测量A同样操作,得B。
(4)计算:试样馏出液的相对密度计算:查表=(B-C)/(A-C)d2020(5)查比重和酒精对照表,求得酒精含量。
我国颁布标准规定:11度啤酒的酒精含量不低于3.2%,12度啤酒的酒精含量不低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