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酿造工艺学(啤酒发酵)
啤酒发酵的流程

啤酒发酵的流程
啤酒发酵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麦汁制备:大麦经过发芽、烘干、研磨后与水混合,通过糖化过程将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再加入酒花煮沸后迅速冷却。
2. 酵母接种:将冷却后的麦汁转移至发酵罐,添加纯净酵母菌种。
3. 主发酵:在适宜温度下,酵母开始消耗麦汁中的糖分,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风味物质,这一阶段持续约一周左右。
4. 后发酵:当糖度降至一定值后,转入低温环境,继续发酵并进行双乙酰等化合物的还原,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溶解于酒体中。
5. 熟化与澄清:保持低温静置,使啤酒进一步成熟、澄清,排除剩余酵母及沉淀物。
6. 过滤与灌装:经过澄清的啤酒通过过滤去除固形物,然后灌装入容器,并可能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最终成为市售的成品啤酒。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工艺流程一、麦芽制造有以下过程:1.大麦贮藏:新收获的大麦休眠期长,发芽能力低,应贮藏催熟。
2.大麦精选:用风力和筛选机去杂,按粒度分类。
3.泡麦:将泡好的小麦在水中浸泡2-3天,同时冲洗,去除浮麦,使大麦的水浸度达到42-48%。
4.发芽:浸泡后的大麦在控温通风条件下发芽,形成各种物质,溶解小麦籽粒的内含物。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3 ~ 18,萌发期为4 ~ 6天,根芽伸长为籽粒长度的1 ~ 1.5倍。
生长的潮湿的麦芽被称为绿色麦芽。
5.烘焙:目的是减少水分,阻止绿色麦芽的生长和和的分解,以便长期储存;使麦芽形成一种物质,赋予啤酒颜色、香味和味道;容易去根去芽,烘烤后麦芽含水率为3 ~ 5%。
6.储存:将烤好的麦芽除去麦根,挑选并冷却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属储料仓中。
二、酿造有以下五个过程。
它主要由糖化、发酵、贮酒和成熟三个过程组成。
1.原料粉碎:麦芽和大米分别用粉碎机粉碎到适合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2.糖化:麦芽粉碎的淀粉辅料与温水在糊化锅和糖化锅内混合,调节温度。
糖化锅保持在适合蛋白质分解的温度。
糊化锅内完全液化的醪液放入糖化锅后,保持在适合糖化的温度,生产小麦醪液。
浸出法和煮出法,提高麦醪温度的方法,糖化停留时间和升温由法根据啤酒,所用原料和设备的性质决定,麦汁用过滤罐或过滤器过滤出来,在沸腾锅中煮沸,加入啤酒花,调整到合适的麦汁浓度,然后麦汁进入回旋沉降罐分离出热凝块,澄清后的麦汁进入冷却器冷却到5 ~ 8。
3.发酵:将冷却后的麦芽汁加入酵母,送入发酵罐或圆柱形锥底发酵罐发酵,用蛇形管或夹套冷却,控制温度。
进行后续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 ~ 13,发酵过程分为发泡期、高发泡期和低发泡期,一般持续5 ~ 10天。
发酵后的啤酒被称为“嫩啤酒”,口感苦涩,口感粗糙,CO2含量低,不适合饮用。
4.后发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储酒罐或在圆柱形锥底发酵罐中继续冷却至0左右,并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解到啤酒。
啤酒酿造工艺学(啤酒发酵)概述

工艺过程控制
01
糖化过程控制
精确控制糖化温度和时间,确保 麦芽中的淀粉充分转化为可发酵 性糖。
02
03
发酵过程控制
过滤与澄清
选用优质酵母,控制发酵温度和 时间,确保酵母充分发酵,产生 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确保生产线的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
05
啤酒发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控制
麦芽质量
选用优质大麦,控制发芽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确保麦芽酶 活性、水分和色泽等指标符合标准。
啤酒花质量
选用新鲜、香气浓郁的啤酒花,控制其添加量和时间,以保证啤酒 的苦味和香味平衡。
水质控制
啤酒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具有厌氧呼吸能力,能够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在啤酒酿造中,酵母菌主要通过摄取麦芽汁中的糖分进行生长和繁殖。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通过厌氧呼吸作用将麦芽汁中的葡萄糖分解为乙醇 和二氧化碳。不同类型的酵母菌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影响啤酒的风味 和品质。
啤酒酿造工艺学(啤酒发酵)概述
汇报人:XX
contents
目录
• 啤酒酿造工艺学简介 • 啤酒发酵原理 • 啤酒发酵工艺 • 啤酒发酵设备 • 啤酒发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啤酒发酵新技术与新趋势
01
啤酒酿造工艺学简介
啤酒酿造工艺学的定义
啤酒酿造工艺学是研究啤酒生产 过程中各种工艺技术和方法的科
质量检测与评估
过程检测
在酿造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生产顺 利进行。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是制作啤酒的重要工艺环节,它决定了啤酒口感、香气和口味的最终品质。
啤酒的发酵工艺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主要发酵和次要发酵两个阶段。
首先是主要发酵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酵母将麦芽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主要发酵一般在不锈钢罐或发酵桶中进行,温度一般控制在10-15摄氏度。
酵母在这个阶段会高速
繁殖并分解麦芽中的麦芽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香气和风味物质。
主要发酵一般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具体时间会根据不同的啤酒种类和发酵工艺而有所不同。
接下来是次要发酵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熟化或者包装前的发酵。
在次要发酵阶段,啤酒会被转移到储酒罐中进行发酵熟化。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啤酒中的残存酵母、麦芽和杂质沉淀下来,使啤酒更加清澈和顺滑。
同时,次要发酵还可以为啤酒增加香气和细腻口感,提高啤酒的品质。
总的来说,啤酒的发酵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温度、酵母种类和时间等因素。
只有经过精心调控的发酵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出口感顺滑、口味浓郁的美味啤酒。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的制作工艺一.啤酒的定义: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二.啤酒发酵:啤酒发酵过程是啤酒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代谢的产物就是所要的产品--啤酒.由于酵母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不同,发酵的方式也不相同。
一般可以把啤酒发酵技术分为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
三.流程图四.工艺制作1.制麦工序①:生产麦芽汁的原料有大麦芽,大米,酒花和水。
原料投产前,都要经过一般理化分析,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大麦发芽后要经过干燥,并除去根,贮存八周左右才能使用,大米的淀粉含量高,约为76%-80%,蛋白质含量低,为7%-8%,用大米代替部分麦芽,不仅成本低,出酒率高,而且可以改善啤酒的风味和色泽。
②: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③:大麦的要求: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高,活力强,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 ④:酒花,又称忽布,《本草纲目》上称为蛇麻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古人取为药材。
雌雄异株,酿造上所用的均为雌花。
它能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的苦味,增进啤酒的泡特性和稳定性。
与麦汁一起煮沸时,能促进蛋白质凝固,有利于麦汁澄清,增加麦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⑤:啤酒生产用水,以糖化用水为最重要,除应符合饮用水标准外,还要求碳酸盐硬度低,非碳酸盐硬度适当,可以控制糖化醪和麦汁的pH值,使其偏酸,利于麦芽中的各种酶酶促反应,提高麦汁质量。
2.糖化工艺糖化工艺包括糊化,糖化,糖化醪的过滤,麦汁的煮沸,沉淀,冷却,充氧等过程。
主要过程为: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简述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简述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是啤酒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啤酒的风味和口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酵工艺的精细与否。
下面将简要介绍啤酒发酵工艺的流程。
首先,啤酒发酵的原料主要包括麦芽和啤酒花。
通过麦芽的磨碎和糖化,得到麦汁。
接着把麦汁转移到发酵罐中,然后加入酵母。
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开始对麦汁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发酵的温度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啤酒发酵的温度在10~25摄氏度之间,时间从几天到数周不等,要根据不同的啤酒种类和口感需求来确定。
同时,酵母的种类和用量也会影响发酵的过程和结果。
在发酵的过程中,酒花的苦味物质会与麦汁中的糖分和氨基酸发生反应,形成啤酒的风味物质。
因此,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时间、酵母和酒花的配比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酒液中的糖分被完全发酵后,就得到了成熟的啤酒。
此时,啤酒可以进行陈酿或进行后续的过滤、灌瓶等后续处理。
发酵工艺的流程不仅影响啤酒的口感和风味,也关系到啤酒的品质和稳定性。
总之,啤酒发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控制和科
学的技巧。
只有通过合理的发酵工艺流程,才能酿造出优质的啤酒。
五-啤酒发酵实验

1~1.5h。其间要经常搅拌。
5.麦汁冷却、接种。
停火后,沿着锅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锅底中间会出 现沉淀物。静置,把热麦汁趁热缓缓倒入灭过菌试剂 瓶(8层纱布包扎),尽量减少沉淀物进入。 在麦汁冷却到室温后加入啤酒酵母,这个过程容易染 菌,须在酒精灯火焰保护下加入
6.主发酵 10 ℃发酵5~6d。发酵结束制成嫩啤酒。观察主 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3.发酵—主发酵
主发酵:在冷却的麦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 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 约7-10d后,生成“嫩啤酒” 的过程。 主发酵整个过程分为:酵母繁殖期,起泡期, 高泡期,落泡期和泡盖形成期。
3.发酵—后发酵
后发酵又称后熟,是将主发酵后除去大量沉淀 酵母的嫩啤酒平缓的送至贮酒罐中,在低温下 贮存的过程。 目的:
三、啤酒发酵的原料
水
大麦:大麦提供啤酒酿造所必需的浸出物和适 量的蛋白质,大麦含水12%~20%,含干物质 80%~88%。
辅料:玉米或大米淀粉。 降低成本
酒花:啤酒花可以赋予啤酒爽口的苦味和特有 的香味,促进蛋白质凝固,提高啤酒的非生物 稳定性,此外还有利于啤酒泡沫和起到抑菌作 用。
1.麦芽粉碎 用谷物粉碎机粉碎,使粗细比例控制在1:2.5, 同时使表皮破而不碎。必要时可稍稍回潮后再 粉碎。
2.糖化:采用浸出糖化法(纯粹利用酶的生化 作用进行糖化的方法)
每实验台称500g麦芽加入2500ml水,分入四个烧
杯中于水浴锅上加热,使水浴锅中的液面高于烧杯 中的液面。
糖化流程:35~37℃,保温30min→50~52
麦汁过滤
啤酒生产工艺学17

2.酿造过程污染微生物,将使产品引起如下 缺点:
(1)异味 (2)混浊和沉淀 (3)粘度提高 (4)压力升高
(二)啤酒酿造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的分 类
污染啤酒酿造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种野生酵母 和某些属的细菌。由于麦汁为酸性(pH5.4~4.0) 发酵为厌气条件,霉菌和放线菌很难在啤酒中生 长和繁殖。
一、啤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质量保证
(一)概述 1.过去啤酒酿造微生物的控制主要建立在: (1)发酵麦汁通过强烈煮沸灭菌; (2)在煮沸麦汁中添加较多(0.3%~0.5%)酒花,
酒花中的α-酸,对啤酒酿造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部 分野生酵母有较好抑菌能力。 (3)大量接种种酵母,取得种酵母生长优势。 (4)啤酒发酵后生成酒精、CO2、有机酸,对好 氧、不耐酸、不耐酒精的微生物有抑菌能力。 (5)啤酒工厂一般建立在空气新鲜,水源纯净的 地区。
啤酒工厂清洗剂选择应考虑如下特性: ⅰ.安全性 ⅱ.浸润性和渗透性 ⅲ.溶解性、悬浮性、乳化性 ⅳ.杀菌效果 ⅴ.溶解钙的能力对CaO、CaCO3、草酸钙的
溶解能力
④ 清洗效果的影响因素 ⅰ.清洗剂组分的物理、化学作用力 ⅱ.清洗剂的温度(热力作用力) ⅲ.物理作用力 ⅳ.洗净时间 ⑤ 消毒
根据这些微生物的需氧性,可以分为四类: (1)好氧微生物 (2)微好氧微生物 (3)兼性嫌氧微生物 (4)绝对嫌氧微生物 啤酒中污染微生物常常是以微好氧和兼性嫌氧微
生物为主。
(三)麦汁和啤酒酿造中的污染细 菌
1.麦汁污染细菌 (1)肠道菌群 如产气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
欧式杆菌属、克氏杆菌属、多变杆菌属等。
2. C.I.P 系统包括: (1)清洗机站—各种清洗、消毒剂的调配、制造、
过滤、贮存体系。 (2)循环调节体系—高压输送泵、输送管路和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驱体的形成
联二酮的前驱体-乙酰乳酸通过酵母的新陈代谢形成, 无嗅无味。在啤酒中觉察不到。它在酵母合成氨基酸的过程 中产生,由呼吸和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开 始这一合成过程。此时形成的-乙酰乳酸被酵母细胞传递给 发酵底物。 -乙酰乳酸的形成取决于下列因素: • 酵母菌种:形成时机和形成数量是各酵母菌种的典型特征; • 酵母量:酵母添加越多, -乙酰乳酸形成就越多,分解也越 迅速和强烈; • 氧含量:氧含量高使酵母作用产生大量的-乙酰乳酸。
3.扩培温度应与发酵温度相适应,以便酵
母提前适应生产条件。
第三节 主发酵(前发酵)
麦汁接种后开始进入主酵。主酵期
间的发酵通过温度和发酵周期进行控制。
啤酒下酒到后酵间之前须计算发酵度。
一、接种
• 所谓接种是指将酵母添加到麦汁中,开始进入发酵。
即将添加酵母的麦汁叫接种麦汁,接种麦汁浓度的高
低决定着成品啤酒分析得到的原麦汁浓度。原麦汁浓 度为理论上的接种麦汁浓度。接种麦汁的实际浓度通 常高于所期望的啤酒原麦汁浓度,因为从酵母接种到 灌装,原麦汁浓度总在发生变化(比如:酒头酒尾的稀
■成熟啤酒的双乙酰总量 ( 连二酮和前驱体 ) 的标准值为
0.1mg/L以下。
(二)醛类的形成
主酵过程前三天形成,嫩啤酒2030mg/L,成品酒8-10mg/L。
– 发酵强烈
– 发酵温度升高
– 酵母添加量过高
– 加压发酵 – 麦汁通风不足 – 麦汁感染杂菌
醛类分解
• 所有促进后酵和后熟的措施 • 高温后酵 • 麦汁充分通风 • 提高后酵阶段的酵母浓度
联二酮的还原
形成的联二酮只能借助酵母细胞被进一 步分解,以减少对啤酒口味的不利影响。联
二酮的分解通过还原进行:
-乙酰乳酸→双乙酰 (氧化过程) 双乙酰 → 乙偶姻(3-羟基-2-丁酮) → 丁二醇
促使双乙酰还原
• • • • • • • • 发酵期间酵母活力。(10倍) 主酵期分解能力恒定,后酵期下降。 不同酵母菌种的还原能力区别不大 温度 后酵期酒液中的酵母浓度 促进或阻碍酵母与酒液的接触 防止酵母沉降 加高泡酒
试管培养 三角瓶培养 卡氏罐培养 汉森罐培养
容器容积
0.5~1L
10~20L 5~10L(接种1~2 三角瓶酵母) 15~20℃ 3~5天
200~300L或 以上(有效容积) 200~300L 10~13℃ 1.5~2天
麦汁装填量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10ml 25~27℃ 2~3天
0.25~0.5L 25℃ 2天
然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即使采取专门措 施也几乎不能有效影响-乙酰乳酸的形成。
前驱体的转化
通过氧化脱羧由-乙酰乳酸形成联二酮一双乙酰和戊二
酮,此转化过程在酵母细胞之外进行,且不受其影响。相
对来说很容易。下列因素可促进这个转化:
• 降低pH值:pH值为4.2—4.4时,转化迅速;随着pH的提高, 转化减弱。 • 提高温度:温度越高,转化越迅速。 • 氧气吸入:啤酒摄入氧气可导致前驱体迅速向联二酮转化。 前驱体向联二酮的转化限制了啤酒成熟速度。
第二节 酵母扩大培养
酵母的纯种培养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获得合适的酵母细胞;
(2)实验室扩培,直至达到20L高泡嫩啤酒;
(3)车间扩培,直至达到接种所需添加量。 斜面试管(原菌种)富氏瓶培养(或试管培
养)巴氏瓶培养(或三角瓶培养)卡氏罐培 养汉森罐培养酵母繁殖罐培养发酵罐。
酵母扩大培养的时间、温度和扩大培养量
(六)有机酸
啤酒中存在的有机酸大部分是通过酵 母由麦汁中的氨基酸转化而来;从氨基酸
中脱去合成酵母细胞自身蛋白质所需的氨
基(-NH2)形成有机酸。有机酸进入啤酒中,
除了由类似的新陈代谢形成的高级醇外,
还产生一系列影响啤酒口味的物质。
(七)其它的过程和转化
除形成副产物外,发酵时还会出现一系列对生产很有
(4)运动:通过运动(循环、搅拌等)可加强细胞和
麦汁的接触,使发酵剧烈。
(5)酵母菌种:发酵速度也是每个酵母菌种的遗传
特性,不同酵母种的发酵速度不同。
(6)压力:压力不断上升会使发酵、酵母增殖和发
酵副产物的形成逐渐停止。原因是溶解在啤酒
中CO2量在不断增加。
二、发酵副产物的形成和分解
发酵副产物可分为以下两类:
硫醇(RHS)和二甲基硫(DMS)
• 硫醇类化合物中,醇的一OH基被一SH基取代。它
属于严重损害啤酒香味的化合物。并会导致啤酒
有日光臭。硫醇量逐渐增加直至发酵度达到60~
70%,然后下降。吸入的氧会使其氧化成对口味
和香味损害较小的二硫化物。 • 在制麦焙焦和麦汁煮沸时,我们已谈到了DMS。 酵母没有改变二甲基硫含量的能力,所以麦汁中 的DMS会一成不变地带入啤酒中。
释,附着水或酒液混合)。
• 原麦汁浓度以%Plato表示,德国过去以及现在的其它 国家仍以%Plato表示。
(三)高级醇的形成途径
高级醇含量超过100mg/L,啤酒口味和受欢迎 程度明显下降。一般控制在100mg/L以内,下面啤
酒应控制在60-90mg/L以内。。
– 氨基酸脱氨、脱羧并还原 – 通过羟酸或酮酸形成 – 通过乙酸酯形成 80%高级醇在主酵阶段形成,后酵阶段增加很
少。已形成的高级醇不能通过工艺措施使之还原。
外观发酵度:直接用糖度计测定发酵前后的浓度 计算而得。 真正发酵度:将酒液中的酒精和二氧化碳蒸发后, 再用水补充至原来体积,测定其浓度再计算 而得。
真正发酵度=外观发酵度×0.819
影响发酵中转化速度的因素
(1)麦汁特性:发酵速度首先取决于麦汁中冷凝固物和热 凝固物的分离程度、麦汁通风情况以及麦汁组成是否 符合酵母要求。 (2)发酵温度:酒精发酵速度随着温度上升明显加快,而 低温下发酵速度会减慢。 (3)酵母量:酵母细胞和麦汁之间的接触面积对于物质转 化来说非常重要。接触面积随酵母细胞浓度的增加而 扩大。酵母量用细胞数/mL表示。酵母细胞数在生长 最旺盛阶段可达(3~4)×107个/mL,在某些工艺中甚 至可达108个/mL。酵母接种量一般为2×107个酵母细 胞/mL麦汁,约0.6~0.7L浓酵母泥/hL麦汁。
(1)发酵池 (2)后酵罐 (3)锥形罐 (4)过滤机 (5)高温瞬时杀菌机
第一节 啤酒发酵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酵母将麦汁中的糖分发酵成乙醇和二氧 化碳这一过程最为重要。发酵期间通过酵母
新陈代谢形成的副产物起着特殊的作用,这
些副产物中的某些物质部分又被重新分解。
这些发酵副产物同酒花成分一起对啤酒的口
味和香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了解这
意义的其它过程和转化:
■蛋白质组成的变化(酵母消耗140-200mg/L); ■pH值下降(5.3-5.6 4.3-4.6); ■啤酒的氧化还原势的变化(rH20-308-12); ■啤酒色泽变浅,下降3EBC;
■苦味物质和多酚物质的分离析出,-酸溶解度下降;
■CO2的溶解,啤酒:0.43-0.48%, 损失0.03%,滤前0.470.52%; ■啤酒的澄清,滤前酵母数二百万/毫升。
啤酒中酯的种类
在啤酒中已发现约有60种不同的酯类物质, 其中以下6种对啤酒口味具有重大意义: ■乙酸乙酯 ■乙酸异戊酯 ■乙酸异丁酯 ■β-乙酸苯脂 ■己酸乙酯 ■辛酸乙酯
促进酯形成的因素
■麦汁浓度高于13% ■最终发酵度和成品发酵度高 ■麦汁通风减少 ■主发酵温度较低 ■主酵和后熟中的运动增加
主酵和后酵期间发酵副产物的浓度变化 a)芳香物质 b)生青味物质
(一)双乙酰(联二酮)
联二酮被视为啤酒成熟度的标志
双乙酰:
H3C
O C
O Hபைடு நூலகம்C C
O C CH3
O C C2H5
2,3一戊二酮:
双乙酰是最主要的生青味物质。其含量超过味阈值时
会导致啤酒口味不纯、有甜味直至馊饭味,浓度高时会使
啤酒具有奶油香味。由于戊二酮以相同的方式影响着啤酒 质量(以较高味阈值影响啤酒口味),所以称它们为联二酮, 因为这两种联二酮物质都有邻位双羰基。
些副产物的形成和分解十分重要。
一、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糖分发酵根据Gay-Lussac反应式为:
C6 H12O6 2C2 H5OH 2CO2
H 230 KJ
在标准状态下,1mol葡萄糖释放出169kJ的能量(放 热过程),因此若想保持恒温,就需要冷却。
麦汁中的糖分并不是同时发酵。多糖首先必
硫化氢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含硫的氨基酸形成硫化氢。
当酵母缺乏或损失了生长素时也会导致啤酒中含有
过高的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易挥发的气体物质。
在主酵和后熟过程中部分会被含量不断增加的CO2
吸收。下列因素可导致此吸收量增加:
– 温度升高;
– 液位升高。 啤酒中硫化氢的生化转化被视为主酵和后熟的 重要因素。
卡氏罐
(1) 无菌空气过滤器 (2) 取样阀
(3) 带橡皮腆的接种头
(4) 螺纹密封圈 (5) 螺纹密封圈 (6) 手柄
连续增殖的酵母扩培设备
扩培过程注意事项
1.车间扩培时,酵母种液量与添加麦汁量
之比不要超过1:3或l:4。
2.在追加法中,追加麦汁的温度应与酵母 种液温度相适应,因为骤然冷却会导致酵 母因急冷作用而不再继续发酵。
• 生青味物质(双乙酰、醛、硫化物):这些物质赋予啤酒 不纯正,不成熟、不协调的口味和气味。浓度高时, 对啤酒质量具有不利影响。它们可在主酵和后酵进程 中通过生化途径从啤酒中分离出去;这也是啤酒后酵 的目的。
• 芳香物质(高级醇、酯):这些物质主要决定啤酒的香味。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它们的存在是优质啤酒的前提条 件。与生青味物质相反。芳香物质不能通过工艺技术 途径从啤酒中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