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
《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

《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1今天,我观看了感人肺腑的《20xx感动中国》,我的心就像阵阵潮水般涌动。
我想,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他们用朴实、善良、纯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在杭州,一位平凡的妈妈用自己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2岁的孩子妞妞即将从10楼坠落的那一瞬间,她出现了。
甩去脚下的高跟鞋,张开双臂。
啪!孩子落在了她的左臂膀上,而她左臂膀也严重骨折。
她就是誉为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为何说她是“最美妈妈”呢?因为她有着平凡而又真挚的母爱,有着朴实无华的真情,有着真实可亲的人格。
她曾经用淡淡的语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当时就只想着去救人……”听,多么简单、朴实的语言,可它又是那么弥足珍贵,它折射出的是一颗金子般宝贵的心。
在危急关头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却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爱的双手,救起了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孩子。
啊!吴菊萍,我会永远敬仰你!尽管你的身影娇小,可在我心中你却是那么的伟大。
你让我深深感动。
孟佩杰,从小就失去了父亲。
在5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
寄托哺养孟佩杰的养母在三年后也不幸瘫痪。
面对这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孟佩杰没有退缩,8岁的她承担起家中所有的活: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这两小时的《20xx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3篇)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3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一一段简短的视频让现场每位老师都沉默了良久……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也拨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
“每到周末,从浙江省磬安县到当地冷水镇30多公里道路上,人们都会看到一辆特殊的电动车,骑车人和后座上坐着的人被一条布带紧紧地绑在一起。
骑车人叫陈斌强,后座上坐着的人是他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的母亲…”一条布带,让母子俩寸步不离。
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陈斌强都以常人无法想象到的力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看完这个视频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
”在感情至深的真实情感面前,无须太多华丽的词语,一句简短的“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诠释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孝顺之心。
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用自己的事迹行动给所有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人,更应该有感恩之心与感恩之情。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
高尚、无私、善良、宽容,这就是张丽莉用行为诠释的教师职业形象的缩影。
师心、师爱、师德、师魂,这就是张丽莉老师用行动验证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永恒。
看完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想要做一个好老师太不容易了,曾简单地认为教好书、做好研究就是一位好老师,看到先进人物的事迹,不禁哑然。
我们同样处于教学第一线,然而面对他们,我只能仰望。
他们散发出的崇高人格魅力让我景仰。
我能确信的是他们的“大爱”并非一两日就沉淀于内心,而是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及家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爱”即是一项事业。
作为教师,我觉得很幸运,我视校园为一方净土,在这方净土上播撒爱的种子。
我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回馈于我他们的情感,我又会被他们感染。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教师的责任又是多么艰巨啊,但是教育就是一项慢事业、一项爱的事业,用心播撒,终会收获爱的果实。
学习 郭小平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郭小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里砦初中刘东亮“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
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
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这是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郭小平的颁奖词。
他从医治人的身体,到医治人的心灵,他的事迹感动着更多的人,看了他的事迹感想颇多,联系自身实际心存敬畏,值得沉下心认真思考。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后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
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
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这个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艾滋病感染者。
从2004年的“爱心小课堂”发展到现在社会大力关注并给予关爱的红丝带学校,那些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对于社会责任感,郭小平曾不止一次面对媒体解释,字里行间显得低调却充满着暖暖的真情。
“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啥社会责任呀,我和孩子们在一起9年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你养活自己的孩子,那能叫社会责任感?说实话那也就是个‘情’字。
”正因为对学生们有浓浓的感情和亲情,郭小平认为自己说什么也得坚持下去。
今年49岁的郭小平是临汾市乡宁县人。
1984年从运城市中医学校毕业后,他就一直工作在医疗卫生系统,当过乡镇医院的医生,在县级中医院当过副院长,也曾经在省、市卫生厅局帮助工作。
无论在哪里,勤奋干练、思维敏捷的他都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绿色港湾”,有十余名艾滋病患者儿童常年在这里住院治疗,他们都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
有一个7岁的女孩翠翠,尤其可怜,她来自运城市某县,长着一双忧郁的大眼睛,留着两条粗而长的大辫子。
小学生观后感作文800字 恒心,造就幸福——《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小学生观后感作文800字恒心,造就幸福——《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小学生观后感作文800字恒心,造就幸福——《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理所当然地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一次,一位了不起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郭小平。
郭小平原本是三所医院的院长,生活也是平平常常。
但自从他知道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小孩渴望上学的心情后,他的生活开始了跌荡起伏。
他先在病房中办了一间教室,自己当老师教学生们。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小孩)的加入,一间小小的教室不够了。
他不气馁。
在他和他的同事、学生的努力下,一所小小的乡村小学——红丝带小学建立起来了。
郭小平辞去了医院院长的职位,专心致志地孩子们知识;他办公室的门总开着,下课时,这儿是最热闹的地方。
他还与孩子们玩耍,亲切极了。
最后,红丝带小学被正式列入“学校”栏目中。
看到一批一批的学生在红丝带小学学习、玩耍,然后长大、毕业,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最后远远地离开了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师时,心中为之一震的我忍不住轻轻地低呼:“郭老师,你曾经是三所医院的院长,多么高的职位!而你却宁愿当一所小学的校长,多么大的变化!你真的不后悔吗?”就像回答我似的,郭小平老师那洪亮的声音似乎排山倒海般倾泻进我的心灵:“不后悔,真的不后悔!每当看见孩子们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我就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而我,也需要他们’……”是啊,孩子们的欢乐与幸福是郭小平奋斗的源泉,只要孩子们欢乐,郭小平就倍受鼓舞,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超人的恒心,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朵璀璨的花。
去年暑假,妈妈单位里举行活动,当然少不了我这个“衍生品”。
活动是去爬三清山。
一开始,我还抬头挺胸、斗志高昂地走在前头,但不一会儿就不行了。
三清山海拔太高,一会儿云雾缭绕,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狂风大作……而且空气太稀薄!但我咬牙坚持着,不再拼命跑,而是慢慢地、有规律地一步步走,还时不时停下来深呼吸,养足了精神再接着走。
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会观后感

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会观后感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会观后感感动中国,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无悔奉献只为给子女、社会、身边的人带去一份未来,一份温暖,一份快乐。
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会一: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我在学习了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深受其感染和激励,自觉自愿地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学习他爱国敬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以潘建伟同志为榜样,我也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勇于奋进,为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潘建伟同志是我社的杰出代表,作为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国内外荣获众多奖项,为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潘建伟同志能取得成功,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他爱国敬业的精神。
在国外学成后面对国外顶尖研究单位的招揽,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我从事的金融行业,尤为需要这种爱国敬业的精神。
金融行业从业压力大,面对的诱惑也大,每天和钱打交道,经常过手大额的金融交易,爱国敬业就是指引我们踏实工作、清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
没有爱国敬业的精神,就无法做到心无旁骛的踏实工作和良好的自我约束,一旦走上拜金和贪腐的道路,就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不光在我们金融行业,像潘建伟同志这样爱国敬业的精神,也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品质。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现状,爱国敬业应该是我们所有国民的价值共识。
这不仅直接决定了我们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
把富强国家的信念融入我们的岗位工作中,在人生抉择时谨记国富民强的价值追求,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2篇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2篇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一:20XX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XX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XX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困难中努力坚持。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XX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妙的将来。
”。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二:田惠萍:社会没有支援,我们要去倡导、推动我无法责备这个父亲自己的残酷,但是我们要问,是什么使得人们对孩子做人没有了时机,让一个家庭被剥夺了生命的希望?就是因为没有社会服务、支援体系,所以人们会对生命感到绝望。
我们呼吁社会支援,给生命尊严和时机。
假如我们认为现在社会这种情况是应该的,我们就会责备孩子是错的,但孩子没有错,错的是社会。
弢弢刚被诊断时,那是很远的事情了,当时我没有社会支援,感到很绝望,后来我就想明白了:社会没有支援,我们要去倡导、推动;放弃生命可耻,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可以毁掉任何一个生命。
作为家长该怎么面对?我还是那八个字: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对我来说,再绝望也不会去扼杀生命。
生命之间没有差别,家长们要懂得只有尊重生命,才会有对生活的享受,践踏了另外一个生命,怎么活着都不是享受。
因为杨弢,我成了文明的VIP我的杨弢今年整整三十岁,作为老一辈,我想说,有一个孤单症人在身边的生活真好,一点都没有困难。
去年年底,我带他去西双版纳度假,下了飞机要上厕所,所有人都在排队,我带着弢弢就进了残障人士的专用厕所,不用排队。
央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央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晚八点准时播出,下面是大全整理的关于央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央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一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南阳方城籍三入火海舍己救人英雄王锋当选“十大年度人物”,王锋妻子潘品替丈夫上台领奖。
◆感动中国我们需要这样的英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白岩松说,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日子是平和、平静、平常的,因此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
虽然我们喜欢这样平静的日子,但是生活却又不总是平静的,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展现出他们不平凡的那一面。
播放介绍王锋的短片之后,王锋的妻子潘品含泪上台。
她说:“现在,我提起孩子爸爸,孩子们会说,爸爸是为别人而牺牲的,我爸爸是英雄,我长大以后要像爸爸一样去帮助别人。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随后,白岩松宣读了《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辞:“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
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王锋,忠义感乾坤!”◆致敬英雄王锋精神感召着我们王锋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消息传出后,引起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英雄王锋的敬意。
当晚,市民林先生一家三口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颁奖典礼开始。
当看到短片中全身98%面积特重度烧伤的王锋躺在病床上,看到地上留下的一串串血脚印时,林先生的妻子和女儿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林先生说:“当代社会,我们到哪儿去找英雄这就是现实版的英雄!王锋精神将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中国需要这样的正能量,需要能够创造正能量的人。
”网友“一念之间”在微博上发表评论:“因为大家都是平凡的人,所以更加敬佩王锋这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平民英雄。
观看朗读者郭小平个人观后感5篇

观看朗读者郭小平个人观后感5篇观看朗读者郭小平个人观后感5篇《朗读者》已播出两期,在这些朗读者中,有大师、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话大王,我们能从他们的朗读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实,也能体味到小人物的真情,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朗读者郭小平观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观看朗读者郭小平观后感(精选篇1)本次主题词是”青春“,邀请参与者讲述关于青春的故事。
青春期里,你可能遇见了改变一生的那个人。
今年76岁的科大教授张瑜,是钱学森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他的青春故事里是对知识的渴望,是科研人对于祖国的热爱。
这么多年过去,青春记忆里,恩师的话他仍记忆深刻。
朗读亭来到合肥之后,他在朗读亭里分享了恩师钱学森的三句话:”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讲述了自己的青春记忆。
你的青春是什么颜色?有没有遇见重要的人或者读到影响深刻的书?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你又会对当初的自己说些什么?经历的人生低潮是如何走出来的?有没有做过令自己一辈子都兴奋或者都后悔的选择?即日起到5月10日,本报与@CCTV朗读者共同征集你的”青春“故事,任何你想说的故事、所有你所铭记的回忆,或喜或忧或近或远,都可以整理成完整的一段故事,与我们分享。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拼尽全力,好好生活。
感谢《朗读者》,让我们遇见这么多美好的人和事,期待明年再相逢。
观看朗读者郭小平观后感(精选篇2)《朗读者》第十二期的大家们对青春有各自的见解,我觉得很简单,青春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出发。
只要心中有梦,有目标就应该出发。
当我发现儿子内心里有一种憧憬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处在十七八岁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正青春年龄了。
我在后悔的同时也为儿子作出了一个决定:“放下应考的书本,放弃你不喜欢的工作,出发吧。
”儿子听到这样的话,我明显感到他的两种思想在打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2017年2月8日晚播出。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
以下是关于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
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毒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厉害了,而依然有一种病毒在我们身边肆虐,那就是歧视,
但是总要有人去面对它,要带领我们消灭它,让我们一起结识这样一位校长。
”1月14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制现场,伴随着主持人白岩松深情的介绍,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的事迹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播出。
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
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小平建立了“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亲人、曾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让他们可以安心治疗和学习。
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纳入国民教育系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目前共有学生33人。
作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郭小平十几年来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
他和这些孩子的故事让现场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视频播放结束,郭小平胸前贴着红丝带出现在颁奖舞台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郭小平,询问了红丝带的象征意义以及他在办学校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等问题。
当敬一丹问郭小平十几年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悟时,郭小平回答:“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深,这种想法越淡了,他
们就是我的孩子。
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就是个情字。
”
采访结束,白岩松饱含深情地宣读了“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小平的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
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
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同时,“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也给予郭小平高度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这样评价郭小平:“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
【感动中国郭小平事迹材料及颁奖词】
事迹简介:用爱系起红丝带
2004年,山西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见艾滋病区几个孩子到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办起“爱心小课堂”,后在各界支持下,临汾红丝带学校挂牌成立。
建学校让郭小平饱受争议,但他仍坚持,说只愿有一天艾滋患儿能到正常学校上学!
颁奖词:暖带入春风
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
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