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例如:0.72×5 = 3.6,先算72×5 = 360,因数0.72有两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3.60,最后把末尾的0去掉。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0.3表示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1.2×0.8 = 0.96,先算12×8 = 96,因数1.2有一位小数,0.8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到0.96。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0.8×0.9 = 0.72,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2,2<5舍去,得到0.7。
-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b = b×a,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例如:0.25×0.4 =0.4×0.25 = 0.1。
- 乘法结合律:(a×b)×c=a×(b×c)。
例如:(0.25×0.4)×0.8 =0.25×(0.4×0.8)=0.25×0.32 = 0.08。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二、倍数与因数、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先满足个位上是0,再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例:690,30,660,780,1110……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合数至少3个因数)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共50个奇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重点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整数的比较3.整数的加法、减法4.整数的乘法二、分数的认识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加法、减法4.分数的乘法三、小数的认识1.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部分2.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数的加法、减法4.小数的乘法四、数字的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的计算2.乘法、除法的计算3.综合运算题目解决五、几何图形1.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2.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3.三角形的认识4.四边形的认识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主要重点知识点。
在学习整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及正整数、负整数、零的关系,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数字的四则运算时,学生需要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各种综合运算题目。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需要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辨别各种几何图形,并能够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几何图形等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几何图形认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二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负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一: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及正、负数的读、写方法1、认识温度单位:左上方的“℃”表示在左边刻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右上方的“℉”表示右边刻度的单位是华氏度,我国通常用“℃”来计量温度。
2、认识温度计上的摄氏温度:温度计上,“0”表示零摄氏度,液面在“0”上方表示比0℃高,是零上温度,指向几,就是零上几摄氏度;液面在“0”下方表示比0℃低,是零下温度,就是零下几摄氏度。
3、温度的表示方法和读法:零上温度在数前加“+”(正号),读作正,或者不加符号;零下温度在数前加“-”(负号),读作负。
零摄氏度直接写作0℃。
知识点二: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及正、负数的意义1、通常规定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m,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是确定正数和负数的标准。
3、正负数的意义:像+20、+88、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前面的“-”不可以省略。
4、0的特殊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知识点一: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盈亏情况1、盈利和亏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情况下,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
2、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等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通常收入、上升、增加用正数表示,支出、下降、减少用负数表示。
知识点二: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向相反方向行走的路程向东走和向西走、向南走和向北走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如果规定向一个方向走为正,那么向相反方向走为负。
知识点三:借助直线上的点比较正、负数的大小1、在一条直线上,用0表示分界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
2、在直线上,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四单元:可能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
5×3表示1。
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
8就是求1。
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
5×1.8就是求1.5的1。
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
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
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五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求把两个因数从右边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对齐,前面的数字依次对齐。
2.小数乘法应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时,要保留到哪一位,如果数字小于5则全部舍去;如果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向前一位进1。
5.简便算法:(1)3个数或4个数相乘用乘法结合律,先把优异数对相乘(25×4=100,125×8=1000)后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是优异数(25或125)则把另一个因数转化为4乘几或8乘几的形式,如果有一个因数靠近整十整百数则把它转化为整十整百数加几或减几的形式。
(3)加、减号两边各有一个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如有一个共同的因数则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乘另外两个数的和或差。
6.分段计费问题:总费用=基础费用+超额费用=基础固定费用+超额量×超额单价或=基础量×基础单价+超额量×超额单价第二单元位置1、竖为列,横为行,先写列,再写行(列,行)2、平移:向左平移(列减小,行不变);向右平移(列增大,行不变);向上平移(列不变,行增大);向下平移(列不变,行减小)。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除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在整数部分的个位商0。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在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方法与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相同,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个小数的下一位。
竖式:14.5÷1.25(结果保留整数)7.51÷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713÷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5÷4.8(结果保留整数)
四、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
求近似值方法:积取近似值是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取近似值。注意:有时会出现四不舍、五不入的情况,应根据题目的特点去求出近似数。
------
五、除的尽吗?(循环小数)
(1)、循环现象:生活中很多时候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日出日落、时间„„
62.3÷(62.3÷0.8)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整理与复习
六、调查“生活垃圾”(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不是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脱式:5.1÷5+10.25.1÷5+10.292÷(22-21.7)
2、打扫卫生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整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做,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填上0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的,要在相对应的位置用0补足。
竖式:9.1÷14=14÷4=28.7÷14= 16÷25=
三、谁打电话
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竖式:54÷7.2=56÷0.14=5.1÷0.3=8.4÷0.56=
题目
内容
习题
1、精打细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1)、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竖式:16.5÷11=15.6÷13=32.4÷6=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