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⑴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学案导学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第4章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第4章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与种类1.RNA的结构(与DNA的比较)2.RNA的种类及其作用注:RNA是DNA转录的产物。

(1)(2)(3)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2.过程DNA的结构①磷酸②碱基:A、T、G、C③脱氧核糖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同3.如图为一段DNA分子,如果以β链为模板进行转录;DNAα链……A T G A T A G G G A A A C……β链……T A C T A T C C C T T T G……mRNA ……A U G A U A G G G A A A C……该mRNA与β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4.该mRNA与α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提示:二者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α链中碱基T的位置,在mRNA中是碱基U。

[师说重难]1.比较DNA的复制和转录2.转录有关问题分析(1)转录不是转录整个DNA,而是转录其中的基因。

不同种类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tRNA和rRNA的种类没有差异。

(2)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膜,需要能量。

(3)完成正常使命的mRNA易迅速降解,保证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4)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时也进行转录。

(5)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但与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用U代替T。

(6)转录时,边解旋边转录,单链转录。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1.密码子(1)概念:mRNA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2) 种类(共64种)⎩⎪⎨⎪⎧起始密码子:AUG (甲硫氨酸)、GUG (缬氨酸、甲硫氨酸)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其他密码子2.tRNA :RNA 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作反密码子。

3.翻译(1)概念 (2)过程1.翻译能够准确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mRNA 为翻译提供了精确的模板;mRNA 与tRNA 之间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保证了翻译能够准确地进行。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精卵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4.1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2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5.1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区别5.2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5.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5.4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所测染色体分析5.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5.6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6.1育种方式的选择6.2几种育种方式7.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7.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7.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常见几种酶学好生物的几个小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心态,不能再拿得过且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生物。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请拿出教材、草稿纸、笔,静心等待上课! 谢谢您的配合!




2 《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
小白
小黑
细胞分裂、合成蛋白质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 克里克
中心法则
➢ 从DNA流向DNA。 ➢ 从DNA流向RNA。 ➢ 从RNA流向蛋白质。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
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 酪氨酸酶
苯丙氨酸转氨酶
(食物补充)
黑色素
苯丙酮酸 积累 苯丙酮尿症
尿液(霉臭味)
性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有的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
学以致用2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 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 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 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复制
转录 DNA
RNA 翻译 蛋白质
2.请写出小鼠白血病病毒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复制
逆转录 RNA
DNA 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
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SARS病毒
鼠白血病病毒 小白最终成功清除了SARS病毒,
但还是感染了肺炎,呼吸困难,
支气管粘液增多,经检测是患
小白
小黑
了囊性纤维病。
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遗传与进化 4.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遗传与进化 4.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DNA 甲基化能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
(2)某种实验小鼠不同毛色的遗传分析
该种小鼠的毛色除了受 Avy 基因控制,还受到 Avy 基因上游 的一段 DNA 序列(a 序列)控制。a 序列既可以使 Avy 基因持续表 达(小鼠毛色全部为黄色),也可以使 Avy 基因的表达处于完全关 闭状态(小鼠毛色全部为黑色)。另外,a 序列还能够调控 Avy 基 因的表达水平,使小鼠毛色呈现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 渡类型。
四、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
1.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 应的关系。
(1)生物的有些性状可以受到_多__个__基__因_的影响,如人的身高。 (2)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如水稻中的 Ghd7 基因。 (3) 生 物 的 性 状 还 受 环 境 条 件 的 影 响 , 是生__物__的__基__因__ 和 _环_境__条__件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_基__因__表__达__产__物___、基因与__环__境____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细胞分化的标志: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与细胞分化无关,如呼吸酶基 因、ATP 水解酶基因等不能证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只有在特定 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才可控制细胞分化,如胰岛素基因、血 红蛋白基因的表达可以证明细胞发生了分化。
(2)功能:
①进行___半__自__主__性__自_我______复制。 ②通过__转__录____和___翻__译___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遗传方式:人的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__母__亲____遗传给后
代。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表达与形状的关系目录一、核心素养对接二、必备知识三、探究实践四、深化归纳五、应用创新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形状的关系一、核心素养对接1.根据结构和功能观,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和表观遗传现象。

2.构建基因控制性状的模型,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了解白化病等,关注人类健康。

二、必备知识(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间接控制方式(1)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举例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②白化病⎩⎪⎨⎪⎧根本原因: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

直接原因:缺少酪氨酸酶。

2.直接控制方式(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举例:囊性纤维化。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的意义: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

2.表达的基因分类(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核糖体蛋白基因、ATP 合成酶基因。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3.细胞分化的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来自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m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原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微思考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

(三)表观遗传 1.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2)特性①普遍性: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的过程中。

②可遗传性。

(3)类型:DNA 的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

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谭智蓉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点:树立生命的本质观,“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科学思维:1、理解中心法则并能绘制图解;2、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2、加强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中心法则的补充完善,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点知
识精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
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
译。

见下图。

2.学生看课本69页资料分析,将中心法则补充完整:
① DNA→DNA: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
制。

② DNA→RN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

③ RNA→DNA:个别病毒在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

④ 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
制。

⑤ RNA→蛋白质:细胞质核糖体的翻译过程。

⑥蛋白质→蛋白质:朊病毒的复制倍增并不是以核
酸为模板,而是朊病毒自身(蛋白质)为模板的。

3.知识的分层应用
倾听、做好
笔记
阅读、思
考、讨论、
回答、并将
中心法则
补充完整
掌握中心法则
的提出及其发
展的内容
(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2)切取动物控制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注入鲶鱼的受精卵中,与其DNA整合后能产生生长激素,从而使鲶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则是
A.DNA RNA 蛋白质
B.DNA RNA 蛋白质
C.DNA RNA 蛋白质
D.RNA RNA 蛋白质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①关于豌豆的圆粒与皱粒;②白化病征状
2.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①囊性纤维病;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总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是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如:人的身高),也可以是一个基因与多个性状有关。

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如课本68页图中的水毛茛的叶型与是否浸于水中有关。

表现型(性状)=基因型+环境因素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控制的。

3.知识的分层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