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农商行公司治理遇到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农商银行公司治理总结

农商银行公司治理总结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商银行作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其公司治理的完善对于保障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旨在对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农商银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大部分农商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机制。
同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健全,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股权结构单一:部分地区的农商银行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对银行的经营决策产生过大影响,可能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
2. 董事会职能发挥不足:部分农商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够专业和多元化,对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 高管层激励机制不完善:高级管理层的薪酬与业绩的匹配度有待提高,中长期激励机制缺乏,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农商银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5. 信息披露不透明:部分农商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外部监管和投资者对银行的判断和决策。
三、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1. 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股权多元化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 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董事会成员的选聘机制,提高董事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强化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与指导功能。
3. 完善高管层激励机制: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将高管层的利益与银行的长期发展相结合,减少道德风险和短期行为。
4. 健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5.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与外部监管和投资者的沟通与互动,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的矛盾与对策

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的矛盾与对策
农商银行以基层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农村地区财政收入、农民收
入增加,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公司治理体制存在矛
盾和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首先,政策制定不科学。
政府采取的政策太过官僚主义,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管理措施。
其次,企业管理模式不合理。
农商银行规模庞大,管理制度复杂,下
属各部门要求严格,机构体系繁杂,管理上缺乏体系性和灵活性,让企业
经营陷入困局。
最后,成本控制不到位。
由于经营管理科学性不足,采取的措施也不
利于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不到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安全风险也是一个问题,声誉危机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改革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公司形象管理等措施,以有效推
动农商银行稳健发展。
农商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商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商行是指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下是农商行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问题一:服务覆盖不足由于农商行主要聚焦于农村地区,很多偏远地区的服务覆盖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限制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建议一:加强网络覆盖农商行应该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支行、自助服务点或者与当地合作的农民合作社等方式,提高服务覆盖率。
问题二:缺乏金融产品多样性农商行的金融产品种类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民和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例如,缺乏针对农产品销售、农业投资、农民保险等方面的专业化金融产品。
建议二: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农商行应该根据农民和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可以推出针对农产品销售的贷款产品、农业保险产品以及专门的农业投资基金等,以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吸引力。
问题三: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评估不足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评估不足,使得农商行在进行贷款决策时面临较大的风险。
缺乏详尽的借款人信息和可靠的风险评估手段,容易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建议三: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共享农商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可以与政府部门、农民合作社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农民信用的评估准确性和全面性,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问题四: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滞后。
缺乏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农商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议四: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农商行应重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开发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移动支付、线上银行等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此外,应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问题五: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农商行普遍面临着人才缺乏和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和竞争力。
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浅析及建议

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浅析及建议从“形似”向“神似”的砥砺前行之路——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浅析及建议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经历了体制机制的蜕变~基本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形似”特征。
然而在当前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其存在和暴露的诸多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如何实现从“形似”向“神似”的转变~是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改制后气象之新目前~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改制步伐逐渐加快。
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222家~改制数量过半~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市已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工作~湖南省也只剩下最后几家没有完成了。
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机制体制得到进一步健全~资产质量、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搭建起现代商业银行组织运行架构~通过界定职能、分级授权~基本建立起人权、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和规范标准。
二是产权结构进一步明晰~基本确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公司治理架构。
三是风险管控体系基本构筑。
建立了由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业务条线和内部审计部门共同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初步形成了风控决策体系、风控制度体系和风控运作体系~风险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四是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运营组织架构基本建立~展现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气象~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改制后顽疾之固我国商业银行之路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之相比~农商银行仍处于成长和成熟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一,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普遍存在股东个数过多~所持股份少~股权过于分散。
二是公司治理不完善。
普遍存在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三会一层”制度未真正落实的情况~缺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内部管理架构还不健全。
公司党委决策制成为习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决策职能和作用未充分体现~董事长与行长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分权机制。
农商行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商行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建议自2016年以来,A辖区5家农村信用社中已有3家先后完成农商行的改制工作。
但从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内新改制的农商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对此,A中支结合实际,针对欠发达地区农商行发展需求中如何推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农商行稳健、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当前无论是农商行还是农信村、村镇银行,均普遍认为自身是“分支机构”、“下级机构”,在经营发展的各方面都严重依赖“上级部门”和主发起行。
改制时间较短,仍沿袭原有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员工激励、内控和经营运作机制尚不够完善。
一是信息披露不规范。
关键信息披露不充分,如重大案件等负面信息披露不到位,外审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持股1%以上股东的信息等均未披露。
二是绩效考核重业绩、重规模、重速度,轻合规,绩效与薪酬挂钩过紧,激励手段单一,薪酬与风险挂钩机制落空。
三是监管纠错的手段不足,配套体系与现实要求不适应。
表现在股东与银行、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部分中介机构存在不公允、不客观问题。
(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人治问题突出。
一是“三会”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普遍落实不到位,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职能— 1 —未充分发挥,股东大会召开次数少,决策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是目前农商行的高管选聘仍然沿袭行政管理模式,干部的任免均受省联社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的制约。
三是股东参与度低。
A市三家农商行法人股东73户,占有40%的股本金,但大部分企业股东未能积极参与到银行的经营中,基本处于坐等分红的状况。
股东片面追求高分红、高配股、高回报,缺乏公司治理专业知识,对农商行公司治理及改革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本金募集、转让缺乏市场。
一是股东人数多且相对分散,法人股占比低,优质股东少,职工股偏低,部分股东资质不合规。
如,A市三家农商行为例:三家股本金为48631万元,股东2941户,其中:法人73户,股金19375万元,占比40%(5%以上法人8户,股金7157万元,占比14.7%);自然人2868户,股金29255万元,占比60%(职工521户,7072万元,占比14.5%)。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商业银行-金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农村商业银行自从改革重组以来,各地区大多数银行发展较好,在促进农村群体进行银行存款、金融消费上有着积极的效果,但是,农商行在改革途中还有很大艰难险阻。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如农村合作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市场随之竞争激烈。
为了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提供更便民的服务,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哪些因素制约着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规模状况、地理分布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还分析了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通过研究和论证,总结出一些经验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有利的。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策Since the reform and reorganization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most of the regional Banks have developed well. In the promotion of rural groups on bank deposits, financial consump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great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the reform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With the relax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Such as rural cooperative credit cooperatives, rural Bank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competition is fierce. In order to make it better survival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o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services. Rural commercial Banks must recogniz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ich factor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rural commercial bank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t analyzes its scal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asset quality. It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development. Through research and argumentation, some experiences are summarized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Keywords:Regional Rural Bank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前言 (4)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5)(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 (5)(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分布情况 (5)(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 (6)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问题 (7)(一)内部防控措施不完善 (7)(二)内部管理混乱 (7)(三)银行外部监管不严密 (8)三、制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 (8)(一)制约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内部因素 (8)(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 (10)四、促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12)(一)改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治理问题 (12)(二)构建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 (13)参考文献 (16)致谢 (18)“农村商业银行”是指由辖内农民、农商户、企业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的股份制金融企业,是金融行业重要的经营主体之一。
农信社改组农商行现状、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信社改组农商行现状 难点及对策建议 组
内容 摘要 : 目前 , 农村信 用社改制农村 商业银行 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 个别地 区已完成股份制改
造工作。但 农信社在改制农商行过程 中, 仍存在诸 多难点 问题 , 制约 了改制进程 , 亟待采取有效措
施予以解决。笔者通过对农信社 改制农 商行现状和难点 问题分析 , 有针对性地提 出相关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农信社 股份制改造 农商行 中图分类号 : F 8 3 0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9 7 7 ( 2 0 1 4 ) 0 7 — 0 0 2 5 — 0 3
加快农 村信用社( 以下简称农信社 ) 股 份 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以下简称农商行 ) , 既是银监会着 眼于农 信社长远发展 的总体要 求, 也是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提升经 营 服 务水 平 、 提 高核 心竞 争 力 的必 由之 路 。改 制 组建农商行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 也非 简 单地上报筹建材料 , 得 到银监部 门的审核批 准 的简单过程 , 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化 的 自身改造 工程 ,是一个 由量变 到质 变 的不断积 累的过 程。因此 , 农信社要实现向农商行质的转变, 必 须严格按照银监部 门文件 要求与市场化运作 原则 , 综合 考虑 , 统筹兼顾 , 全面推进 , 加 强 经 营管理 , 努 力 夯 实 发展 基 础 , 科 学 推 动 改 制 组 建农 商 行 工作 。近 年来 , 个别 地 区农 信社 已成
功改组农商行 ,但农信社 在改组农商行过程 中, 仍存在 一些难 点问题 , 制约 了农 信社改组
农商行进程 , 亟待研究解决 。 农信社 改 组农 商行 现状 近年来 , 在农信社体制改革过程中, 农信联 社在原 两级 法人 社 的基础 上 ,相继 成立 了以县 为单位 的统 一法 人 县级农 信联 社 ,结束 了辖 内 农村信用社多个法人 、 分散经营的历史。 通过一 级法人 体制 改革 ,农 信社 风 险防范 能力 和经 营 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改革期 间, 农信社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 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 , 内部 管理有 效加 强 , 经营 机制 进一 步转 换 , 对“ 三农 ” 和县域 经济 支持 力度 不 断加大 。而 且多 数县 级
地方法人银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地方法人银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一个有竞争力的银行离不开内部良好的公司治理。
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其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其特定的经济金融背景以及改制过程中所处的政策环境密不可分。
为掌握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我们在央行评级的基础上,对辖内部分农商行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显示,农商行经过一系列改革,公司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农商行还存在着公司治理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发展战略不科学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农商行公司治理基本情况农商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改制而来。
2004年,根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农村信用社成立以县联社为基础的统一法人;2010年,农村信用社陆续开展了改制农商行的改革工作,经过各级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和政策扶持,农商行的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法人治理结构框架搭建完成,公司治理明显改善。
按照公司治理要求,已改制农商行均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制订并完善了农商行章程等公司治理方面的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制定了股东代表、董事会、监事会等选举办法,明确了各自的责权,初步形成了理事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高级管理层根据职权范围实施经营管理,监事会对理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的制衡体系。
农商行通过改革推动,公司治理有了明显改善,并逐步走向正规。
(二)资本实力明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到提升。
农商行在改制1过程中,通过增资扩股、置换不良等,资本充足率得到明显提升。
从驻马店辖区看,截止2018年9月底,改制后的农商行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3.07%,较农村信用社时期有了大幅提升。
各农商行都制定了《资本管理办法》,有明确的资本管理政策,建立资本约束机制。
(三)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员工积极性明显提高。
改制后的农商行都制定实施了劳动用工制度、员工末位淘汰制度;实行了主管会计委派制度、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制农商行公司治理遇到的问题和政策建议作者:张大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4期
摘要:2010年,银监会表示未来五年,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将全面完成,现有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改制成功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由于按照股份制形式运行的经验不足,在公司治理的许多方面都遇到了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农商行;公司治理;政策建议
随着2009年河北省银监局出台《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指导意见》,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也全面展开。
截至2016年末,河北省开业农商银行32家。
但由于按照股份公司制运行的经验不足,由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形式到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形式后,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商行后遇到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方面
农商行改制成功后,虽然是按照公司治理相关制度运行,但其对《公司章程》和相关制度要求的执行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比如,相关会议虽然都按期的召开了,该提交相应层面审议决定的事项也提交了,但限于专业素养、利益诉求、思路视野等因素,在决策质量上还有差距。
个别监管政策规定与法律法规或制度条例有抵触,执行起来容易产生分歧。
比如,关于职工董事的产生,《公司法》第108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无须经股东大会表决。
这一点在《全国金融系统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河北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条例中也有理论支撑,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第45条第5款则规定“股东大会对每位董事候选人逐一进行表决”,在工作实际中容易产生模糊认识。
市场化运作与行业管理的矛盾较为突出。
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权结构明晰。
股份公司就应当按照市场化的规则来运作,要拿股权来说话,而行业管理恰恰就缺少这张最有力的“底牌”。
(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
首先,风险识别、评估和计量手段还较为落后。
现有的IT系统只能做简单的数据积累,未能提供出逻辑分析数据,没有专门的风险评估、计量模型去考量风险程度,也缺乏能够准确进行风险识别的科技系统。
其次,风险转移手段较为单一。
限于业务规模较小、业务品种不够丰富,农商行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缓释和转移手段还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全方位的风险转移。
再次,内部控制手段仍需继续加强。
目前,大部分农商行虽已建立了远程集中授权中心、监控中心和金融操作风险实时预警系统,但对资管、理财等新型业务仍然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暂未实现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化和科技化。
(三)对农商银行的政策扶持弱化,导致财务成本增加
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特别是合并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以后,原先享有的很多国家政策扶持不再享有。
一方面是存款准备金率大幅提高。
依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现行执行政策,农村信用社与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执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差距扩大到了5.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是税负大幅提高。
2016年5月1日实施营改增后,农村信用社可选择简易征收政策,增值税征收率3%,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则执行一般计算方法,增值税税率为6%。
二、政策建议
(一)从严审核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资格
股份公司的基础是股份,所有者是股东。
股东的经营管理水平、出资目的、持股意愿等因素非常关键。
2016年1月份召开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做出了部署,这项工作还将大力推进。
从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营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建议银行监管部门:一是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资格的审核从严掌握。
指导改制筹建机构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发起人的资金来源和实际关联关系,对谋求短期利益、企图恶意控制等行为要关紧闸门。
二是引导和鼓励改制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
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改制组建的农商行遇到的主要瓶颈主要有三个:①科技信息系统的支撑跟不上;②专业人才的匮乏;③传统思维模式下薪酬激励的不完全市场化。
突破三个瓶颈最简单、最高效的途径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宜实行差别监管
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长,管理经验丰富,在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中小机构特别是农商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在这些环节普遍比较薄弱。
建议监
管机构对中小机构的监管应当有所区别,多进行管理上的疏导、指引,帮助加强与大型商业银行的交流沟通,从而推动中小机构实现观念的转变、模式的创新和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
(三)在中央层面帮助呼吁争取政策支持
目前,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单兵作战,农商银行虽有省级联社帮助争取,但仍缺少中央层面争取政策的话语权。
随着银行业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迫切需要政策支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时表示,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
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时,建议银监会多为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争取些优惠政策,因为在中央层面,银监会就是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娘家人”。
(四)指导和督促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中央部署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推进,将会给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
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防止信用风险传染放大,防范社会金融风险向银行体系输入,并要进一步加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防控力度。
建议由银监会或银行业协会组织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大型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对接交流,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水平。